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

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

“世子,聽說你們報社被人圍了?”

這天下了早朝,夏元吉卻笑呵呵的找到朱瞻壑問道,做爲對手,夏元吉自然樂得看到新聞報倒黴,甚至這段時間儒報不停刊登攻擊羅儉的文章,爲的就是藉此打擊新聞報。

“夏尚書,羅儉是人紅是非多,那些去報社的人,無非就是眼紅罷了,而且他們再怎麼鬧,也影響不到報社分毫,這幾天我們報紙的銷量又漲了,這都是託了羅儉的福啊!”

朱瞻壑哈哈一笑反擊道。

聽到新聞報的銷量又漲了,夏元吉也是老臉一黑,這段時間儒報和新聞報的差距越來越大,甚至銷量只有新聞報的十分之一,可以說他們儒報除了那些讀書人,基本沒有其它人買了。

“世子,發行報紙不能老是想着賺錢,報紙最大的作用是教化百姓,因此對於報紙上的文章,咱們也有責任做一些挑選!”

夏元吉依然嘴硬道。

“夏尚書你錯了,我辦報紙從來不是爲了賺錢,至於教化百姓,那你也得讓百姓聽懂你說些什麼吧,可是像你們儒報那樣,滿是之乎者也之類的文章,百姓們怎麼可能愛看?”

朱瞻壑這次沒有諷刺,而是露出一種語重心長的表情說道。

“我們儒報的確有缺點,這點我也承認,但你們新聞報的問題更大,比如那個羅儉寫的小說,不但滿篇髒話,甚至還教人燒殺搶掠,簡直如強盜無異,若百姓們看到後都跟着他學,豈不是民風大壞?”

夏元吉說到最後時,也露出一種痛心疾首的表情。

他說羅儉在文章中教人燒殺搶掠,倒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在前幾天的新聞報上,羅儉寫在海外冒險故事中,主人公與同伴遇到海盜,機智的逃脫後,又發現海盜與當地的土人勾結,於是他們殺入土人的部落,搶走了土人的財產。

這種故事情節在後世人看來,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在海外也十分正常。

可是在夏元吉這些傳統的讀書人看來,羅儉寫這種殺人奪財的故事,卻是在教唆百姓,所以在這個故事情節發表出去後,新聞報社外面抗議的人羣又多了不少,要不是有王府的護衛守着,恐怕他們真的敢衝擊報社。

“夏尚書您這話就不對了,聖人他老人家都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羅儉的小說裡寫的明明白白,土人與強盜勾結,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他們已經與海盜沒什麼兩樣,當然要除之後快,怎麼能婦人之仁呢?”

朱瞻壑就事論事的反駁道。

“你……你這是強詞奪理!”

夏元吉說不過朱瞻壑,最後一甩袖子就要離開。

朱瞻壑也有些惱火,他佩服夏元吉理財方面的能力,但對方這死腦筋也實在讓人無語。

不過就在這時,忽然只見一個內侍飛奔而來,攔住夏元吉的去路說道:“陛下有旨,召夏尚書與世子前去武英殿!”

朱瞻壑和夏元吉也並不覺得意外,以爲是朱棣有什麼政務要找他們商議,所以立刻來到武英殿。

而當來到大殿時,卻只見朱棣面前擺放着早飯,手中拿着一份報紙,竟然和朱瞻壑的習慣一樣,一邊吃早飯一邊看報紙。

看到朱瞻壑和夏元吉進來,朱棣這才擡起頭對兩人道:“你們兩個都還沒吃飯吧,來人,再送兩份早飯過來!”

“謝陛下!”

夏元吉一愣,隨即和朱瞻壑一同行禮道,他們也是剛下早朝,根本沒時間吃飯,現在也的確都餓了。

不一會的功夫,兩份早飯送來,朱瞻壑和夏元吉相對而座,朱棣甚至還貼心的讓人送上了今天的報紙,新聞報和儒報都有。 以前朱瞻壑也經常和朱棣一起吃飯,而且一般都是邊吃邊聊。

但現在朱棣手中拿着報紙,根本沒有說話的心思,於是朱瞻壑和夏元吉也有樣學樣,就像在家一樣,拿着報紙邊看邊吃。

等到三人都吃完了,朱棣這才擡頭對兩人道:“新聞報和儒報這段時間我都在看,辦的不錯,你們兩個也有辛苦了!”

“多謝皇爺爺誇獎!”

朱瞻壑也不客氣,直接站起來謝道,倒是夏元吉謙虛了幾句,並且把功勞推到了盧修身上。

“瞻壑,我聽說你們新聞報最近遇到一些麻煩?”

朱棣忽然又向朱瞻壑問道。

報社被人圍着抗議,這麼大的事情,肯定瞞不過錦衣衛的耳目,更何況錦衣衛經過上次的整頓後,現在也賣力多了,京城的一舉一動都在朱棣的注視之下。

“有勞皇爺爺費心了,但也不算什麼麻煩,只是在文章上有些爭議,估計再過一段時間,他們自己就會散去。”

朱瞻壑如實回答道。

對於那些抗議的事,朱瞻壑打算冷處理,反正他們再怎麼抗議,也不影響報紙的發行,所以他們如果有時間,那就儘管呆着就是了。

“你倒是沉得住氣!”

朱棣微微一笑,隨後這才表態道。

“那個寫海外故事的羅儉,倒也是個人才,至少他寫的東西讓朕大開眼界,你回去後讓他安心寫下去!”

“謝皇爺爺!”

朱瞻壑聞言也是大喜過望,有朱棣這句話,相當於給羅儉正名了,日後看誰還敢說他寫的東西低俗?

旁邊的夏元吉也嚇了一跳,沒想到朱棣竟然會支持羅儉,雖然他並沒有參與這件事,但那些反對羅儉的人,與他的想法是一樣的,而且大都是一腔熱血的年輕士子。

看來回去後,得讓人勸說那些抗議的人離開了!

夏元吉在心中暗想道。

朱棣誇了羅儉幾句,隨後又轉向沉思中的夏元吉道:“維喆,你和盧修辦的儒報,朕也一直在看,雖然有些文章偏激了一些,但也是本着一顆忠君愛國之心。”

“陛下寬宏大量,臣佩服之致!”

夏元吉聞言也再次行禮道,同時也暗自鬆了口氣。

儒報上的不少文章都對一些朝政進行了批判,有些言辭相當尖銳,他還真怕朱棣會因此生氣。

只見朱棣這時掃視了一下朱瞻壑和夏元吉兩人,這才接着說道:“看到你們兩人辦的報紙如此之好,朕也有些心動,所以也想以朝廷的名義辦一份報紙,你們覺得如何?”

(本章完)

782.第782章 草原移民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876.第876章 黑海海峽之戰(下)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745.第745章 寧安公主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520.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704.第704章 蒸汽機船第208章 朱悅燇有問題961.第961章 大軍出發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538.第538章 餘百戶的毒計(下)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455.第455章 劉勉的處境602.第602章 被奪權了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869.第869章 發瘋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560.第560章 吳家寨(上)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490.第490章 朵顏三衛669.第669章 疲敵之計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第223章 劉家港873.第873章 攻陷羅德島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729.第729章 錦衣衛謝鋒(上)766.第766章 自行車(下)第40章 打個招呼628.第628章 朱瞻基的要求622.第622章 美洲是個圈套?369.第369章 替代官員的人(上)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295.第295章 因噎廢食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第201章 陳年舊案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攏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第279章 又見朱高燧第141章 討公道(上)309.第309章 從源頭上解決倭寇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399.第399章 移民的福利(上)392.第392章 假和尚908.第908章 不是時候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來的414.第414章 盤問910.第910章 兒子(下)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635.第635章 刁鑽的問題629.第629章 荒島面談(上)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869.第869章 發瘋第50章 打我464.第464章 輸送人才(下)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第16章 好弟弟(上)472.第472章 一個教訓(中)616.第616章 談條件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584.第584章 離京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456.第456章 兩位布政使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861.第861章 偶遇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538.第538章 餘百戶的毒計(下)820.第820章 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