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

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

“賣報了!賣報了!永樂日報正式發行,陛下親筆賜名,快來看一看、瞧一瞧了!”

清晨的大街上,一個身材瘦小的報童挎着一大包報紙,一邊跑一邊吆喝着。

隨着報紙的出現,報童這個職業也正式登場,賣報紙的收入微薄,成年人一般都懶得做,剛巧適合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掙點錢貼補一下家裡。

朱瞻壑剛從宮裡出來,順手就讓人買了一份永樂日報,今天是永樂日報第一天發行,所以朱瞻壑對報紙上的內容還是很感興趣了。

朱棣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在決定要辦報紙後,很快就組建了一套班子,其中通政司出了幾個官員,另外還讓朱瞻壑和夏元吉,分別從新聞報和儒報調了幾個熟手過去,再加上一些從國子監招去的學生。

於是永樂日報就這麼運行起來,至於印刷更不成問題,皇宮本來就有專門負責印刷的印書局,當初永樂大典時,印書局就已經掌握活字印刷了。

朱瞻壑打開報紙,一眼就看到報頭的“永樂日報”四個大字,筆跡很熟悉,的確是朱棣親筆寫的。

而在報頭下面,則是一篇關於草原形勢的分析,並且在文章最後,解釋了北征的必要性,這也是朱棣接下來的計劃,同時也是招至許多大臣反對的原因。

以前朱棣一個人,面對羣臣根本沒有還嘴之力,但現在有了報紙,朱棣就可以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無論是否有人支持,反正朱棣只要自己高興就行。

除了這篇關於北征的文章外,剩下的文章也大都是與朝廷的政策有關,反面還有一塊,專門介紹了大明周圍國家的一些情況,看起來和後世的新聞聯播似的。

看完永樂日報,朱瞻壑也讚歎的點了點頭,能在短時間內將這份官方報紙發行出來,也的確不容易了。

至於報紙上的內容,雖然還有些枯燥,但做爲官方報紙,本就不能太過活潑,而且相比新聞報和儒報,永樂日報上的消息準確率極高,十分適合喜歡瞭解國家政治的人閱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最初雖然徵求了朱瞻壑和夏元吉的一些意見,甚至還從兩個報社調人加入永樂日後,但卻沒有讓兩人插手永樂日報。

如果說錦衣衛是朱棣的耳目,那麼永樂日報就是他的喉舌,因此朱棣從一開始,就要把永樂日報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現在永樂日報的主編,就是禮部尚書呂震的侄子呂嚴,呂震一直都是朱棣的鐵桿心腹,雖然許多人說他有才無德,但依然穩坐尚書之位,而且也一直位於內閣之中。

朱瞻壑看着報紙,最後馬車來到新聞報社,馬安和樑信也早就在等着他了。

“世子,聽說朝廷的永樂日報要一天一發,這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

樑信第一個開口問道。

永樂日報發行,給新聞報和儒報也帶來很大的壓力,雖然三者的定位不同,但現在報紙的市場就那麼大,所以他們也在擔心永樂日報的出現,會擠佔自身的市場。

“是真的,我來報社,也是想問一下你們,現在能否做到一天一發行?”

朱瞻壑點頭道。

早在當初創建報社時,他就想一天一發行,但因爲人手等原因,導致無法做到,於是只好隔天發行,但現在隨着實力雄厚的永樂日報加入,他們肯定也要跟上步伐,否則遲早都會被淘汰。

“世子放心,剛纔我和樑信商量了一下,感覺問題不大,之前我們已經多招了一些人手,做到一天一發行完全不成問題!” 馬安當即拍着胸脯保證道。

利益於新聞報之前的銷量巨大,報社也開始盈利,而只要有錢了,一切事情都好辦。

“能辦到就好,另外還有在天津發行的事情,你考慮的怎麼樣了?”

朱瞻壑先是點頭,隨後再次向馬安問道。

現在無論是新聞報還是儒報,甚至包括朱棣的永樂日報,發行都只限於北京城中,外地根本買不到。

當然也有一些精明的商人,在北京大批買下報紙,然後帶到外地銷售,從中賺一些差價。

而朱瞻壑早就想好了,新聞報不能侷限於某一地,而是要在全國發行,雖然以現在的技術手段可能還十分困難,但向京城周圍的城市擴張還是可以做到的,而天津就是他選定的第一站。

“這件事小人也正想向世子您稟報!”

馬安再次說道,除了報紙的排版,報社的其它事全都由他負責,包括向擴張。

隨後馬安將天津那邊的情況詳細的向朱瞻壑稟報了一遍。

早在一個月前,朱瞻壑就讓馬安考慮一下,如何將新聞報發行到天津去?

對於這件事,馬安也真的用了腦子,比如他就想出兩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就是報社在排好版後,一式兩份,其中一份在京城印刷,另一份騎快馬送往天津,如果路上換馬,半天就能到,然後在天津印刷。

但這麼做卻需要在天津建造一個專門的印刷作坊,或者與天津的印刷作坊合作,成本比較高,好處是可以同步發行。

第二個方案,則是報紙統一在京城這邊印刷,然後第一時間用馬車運往天津。

不過這有一個問題,北京到天津將近三百里,如果放在後世,開車甚至不到兩個小時就能到,據說後世有些人,乾脆就睡在天津,然後早上去北京上班,可以說十分便捷。

但在這個時代,馬車的速度卻無法與快馬相比,哪怕在路上換馬,恐怕也要花上一天的時間才能到,所以如果用這種辦法,天津的報紙會比北京的報紙晚一天。

這樣做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天津那邊只需要有人接收報紙,然後再賣出去就行了,不用再另建印刷作坊,可以節約不少的成本。

“世子,這兩種辦法各有好處,也各有缺點,我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您覺得該用哪種辦法好?”

馬安最後向朱瞻壑問道。

(本章完)

572.第572章 朱高熾要選妃848.第848章 出兵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648.第648章 吳家寨757.第757章 朱瞻基巡邊(上)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952.第952章 太監喜寧338.第338章 菊池氏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第180章 巧合第127章 收尾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第272章 準備禮物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641.第641章 白銀運輸625.第625章 嫌疑人朱瞻基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640.第640章 朱高燧也不容易569.第569章 朱棣駕崩(上)第247章 雷電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第225章 齊先生(下)第108章 吃着火鍋唱着小曲816.第816章 新星號935.第935章 阿伊麗452.第452章 真相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攏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653.第653章 城東小學第3章 少師姚廣孝958.第958章 于謙的質問713.第713章 實力的差距第227章 程濟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中)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538.第538章 餘百戶的毒計(下)第42章 秋興大賽338.第338章 菊池氏第100章 聞風而動723.第723章 王通的困境(下)811.第811章 歸途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630.第630章 荒島面談(下)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第120章 朱棣的決斷(下)第74章 內閣之議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572.第572章 朱高熾要選妃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366.第366章 彌留之際(上)953.第953章 攔截502.第502章 朱棣的處罰696.第696章 蒸汽機(中)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580.第580章 遷回南京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932.第932章 二手戰艦第267章 又見宋禮960.第960章 從不讓人失望的朱祁鎮898.第898章 戰後842.第842章 一起登船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814.第814章 威尼斯總督(上)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457.第457章 雙向刺殺第129章 漆器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661.第661章 吃空餉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834.第834章 海軍的任務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346.第346章 平戶爭奪戰(上)729.第729章 錦衣衛謝鋒(上)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776.第776章 朱瞻圻帶的好頭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469.第469章 自爆(上)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265章 堵住戶部的大門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兒子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351.第351章 菊池氏投靠第120章 朱棣的決斷(下)686.第686章 鏡子(下)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