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

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

WWW★тт kǎn★c ○ “好一個分化瓦解官員的陽謀啊!”

楊士奇得知朱棣新頒佈的密本制度後,也不由得讚歎道。

哪怕像黃福這麼精明強幹的官員,又主管着交趾一方的政務,但面對密本制度時,也要時刻擔心手下的官員打自己的小報告,如此一來,自然也就不敢有任何懈怠,更不敢有什麼其它的心思。

“士奇,你倒是幫我想個辦法啊,我可是布政使兼按察使,手下不少人都盯着我的位子,萬一他們中有人背後詆譭我可怎麼辦?”

黃福說到最後也是一臉的無奈。

身爲交趾的一把手,再加上交趾新附,位置又太過偏遠,因此黃福的位置可以說十分敏感,萬一有人在朱棣面前進讒言,說不定他很可能會因此問罪。

要知道當初在永樂三年時,黃福就曾經被人彈劾,再加上受別人的牽連,導致自己被錦衣衛拿下關到詔獄之中,那次的牢獄之災讓他記憶深刻,絕不想再來第二次。

“黃兄,這是陛下的陽謀,根本沒有破解之道!”

楊士奇卻搖頭道,他面對密本制度,也同樣是束手無策。

“唉,連你都沒有辦法,看來我也只能身正不怕影子斜,希望陛下那裡不要聽信那些讒言!”

黃福嘆了口氣再次道。

“自從紀綱被殺後,陛下對錦衣衛就不再信任,之前成立了東廠,現在又啓用了這個密本,本質上都是削減錦衣衛的權力,使陛下有更多的消息來源!”

楊士奇低聲分析道,隨即他擡頭對黃福再次道。

“若黃兄你真不放心,日後可以給錦衣衛行些方便,讓他們能將交趾的信息儘快傳遞回去,如此一來,就算有人暗中詆譭伱,陛下也能從錦衣衛中得到正確的消息。”

“也只能如此了,先是內閣,然後是這個密本制度,陛下身邊有高人吶,該不會又是少師出的主意吧?”

黃福最後猜測道。

聽黃福說到“高人”,楊士奇腦海中卻浮現出朱瞻壑的身影。

密本制度楊士奇不敢肯定,但內閣這件事,他卻聽朱高煦在無意中提到過,似乎這個內閣就是朱瞻壑提出來的,而且還參與了內閣的設計。

清化府城外,一個不起眼的小莊園中。

竹樓之中,氣氛十分的沉悶,黎利看了一下在座的衆人,所有人都是一副沉重的表情,也沒有人願意開口。

他們在離開朱高煦的酒宴後,就立刻趕來到這裡商議對策。

“各位,咱們大家聚在一起,可不是爲了發呆的,你們有什麼想法,不妨就說出來!”

黎利最終忍不住開口道。

“有什麼可說的,漢王的態度那麼強硬,要麼降,要麼死,咱們除了乖乖聽話,還有其它的選擇嗎?”

這時人羣中一個清瘦的中年男子頹喪的道。

這個中年男人名叫李證公,據說祖上也是漢人,不過他卻忠於交趾,以前在陳朝時還擔任過將軍一職,與那個鐵了心投靠大明的知府孫信完全不同。

“要我說,不如咱們聯合起來,和那個漢王拼了,我不信他能把咱們都殺光!”

忽然有一人站起來發狠道。

只見這人身材矮小,但卻極爲精壯,他名叫潘獠,是土生土長的交趾人,同時他也是黎利的好友,正是因爲黎利的提醒,他才一起來到府城,從而躲過了滅門之災。

“如果漢王來之前,我們整個清化府聯合起來,一致對外,倒還能讓大明忌憚幾分,可現在只剩下咱們這十幾個人,就算聯合,恐怕也不夠那位漢王一口吞的!”

李證公聞言卻再次苦笑道。

“是啊,聽說漢王這次來交趾,帶了不少的精兵強將,他下手又狠辣果決,遠比張輔還要可怕,咱們與他硬碰硬,絕不會有好下場!”

這時另一個豪強也附和李證公道。

“那咱們就躲進山裡,我不信那個漢王能追到山裡把咱們滅掉!”

潘獠再次提議道。

交趾境內多山,山上密林處處,又極爲陰暗潮溼,除了他們當地人外,外人很難適應,因此只要他們躲進山裡,根本不用擔心大明軍隊的清剿。

“躲進山裡倒是容易,可咱們好不容易纔積攢下來的基業,難道就這麼白白送給它人嗎?”

李證公再次搖頭道。

要知道他們身爲一方豪強,不但族人衆多,而且還擁有大批的田產土地,以及城中的店鋪住宅,進山只能把人帶走,其它的財產只能拋掉,這換誰都會捨不得。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怎麼辦?”

潘獠氣的一拍桌子怒道。

“潘獠不要生氣,咱們坐在一起本就是各抒己見,而且李兄說的也很有道理。”

黎利看到潘獠發脾氣,急忙站起來勸道。

李證公這時也氣的一甩袖子坐了下來,他懶得和潘獠這個渾人計較。

看到氣氛這麼僵,於是黎利只得再次開口道:“各位,漢王讓咱們在十天內交出船隻,以及造船需要的工匠和青壯,這倒不是什麼難事,最麻煩的還是那個進京朝覲考察,咱們一走就是一年,黃福完全可以趁這個機會,將清化府上下完全接管。”

“其實我倒覺得,咱們應該去京城一趟!”

沒想到就在這時,角落裡忽然有人站起來道。

只見這個人年紀不大,大概二十歲左右,長的比較白淨,一看就知道有漢人的血統。

事實上交趾的上層之中,絕大部分都有漢人的血統,有些乾脆就是漢人。

“鄭兄何出此言?”

黎利看到這個年輕人也驚訝的問道。

這個年輕人名叫鄭高,和李證公一樣,都是漢人出身,鄭家算是一個小家族,以前也不引人注意,卻沒想到這次他這麼機靈,竟然也跑來了府城。

只見鄭高嘿嘿一笑,這纔開口解釋道:“剛纔酒宴上時,那位漢王不是親口說了嗎,他是被大明皇帝貶到交趾來的,既然如此,那我們到了京城,能不能聯合在一起,向大明皇帝告他一狀呢?”

鄭高的話一出口,黎利也眼睛一亮,朱高煦被貶的原因他並不知道,但想來要麼是失寵,要麼是受到政敵的打擊?

無論哪種原因,如果黎利他們趁機去告狀,說朱高煦在交趾擅啓戰端,欺壓百姓,儘量把事情說的誇大一些,說不定真的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本章完)

第28章 狐朋狗友第143章 討公道(下)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972.第972章 身陷絕地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第169章 三方合作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第87章 長頸麒麟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594.第594章 宮中查案(上)第11章 陰溝裡翻了船946.第946章 朱瞻壑的警告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第7章 大蒜加酒(上)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604.第604章 朱高煦歸來(下)第59章 重錄永樂大典第164章 一對苦命人848.第848章 出兵第158章 密本制度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551.第551章 各有算計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865.第865章 合作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411.第411章 唐賽兒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301.第301章 保命底牌第175章 沒有開始就已結束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892.第892章 修鐵路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9章 餘孽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367.第367章 彌留之際(下)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第201章 陳年舊案第240章 宋禮第180章 巧合911.第911章 又見朱瞻坦392.第392章 假和尚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943.第943章 聯手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第39章 中計了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438.第438章 移民(下)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第247章 雷電669.第669章 疲敵之計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408.第408章 驛站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763.第763章 美洲圖志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第50章 打我290.第290章 生與死的距離第257章 朱高熾涉案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737.第737章 內奸(下)第90章 古代審美的變遷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856.第856章 朱瞻壑要去歐洲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第74章 內閣之議634.第634章 稱帝?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第255章 “忠臣”宋禮第36章 有反賊469.第469章 自爆(上)284.第284章 存錢(下)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第38章 木秀於林660.第660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