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科舉

這一次的科舉鬻題案對唐伯虎的影響非常大,他在給好友文徵明的《與文徵明書》之中詳細的剖解了自己,本居“東南文士之上”,由於科場案,忽而成了“衆惡所當”,被“畢指而唾”的人物。

這正如祝允明在爲唐伯虎寫的墓誌銘中所說的:“有過人之傑,人不歆而更毀;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擯,此其冤宜如何已?”

朱厚照看着手中的題本,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隨後對朱佑樘說道:“這份是錦衣衛遞上來的摺子,說是本次鬻題案,查無實據,但是徐經進京晉見程敏政時曾送過見面禮,唐寅也因曾用一個金幣向程敏政乞文,送鄉試座主樑儲。”

這份題本也就到此爲止了,剩下就沒再寫什麼,朱厚照嘆氣,這個錦衣衛指揮使某斌果然會做事。

鬻題案查無實據,這個事情不是某斌說的,他前面不過是一個鋪墊而已,因爲這件事情之前朝廷就查了。事實上整件事情一直都隱藏在迷霧之中,讓人不能辨明真相,整件事情還要從兩個人進京趕考開始說起。

唐伯虎系弘治戊午解元,而徐經則是弘治乙卯第四十一名舉人,徐經比唐伯虎早一科,用後世的話來說算是學長。

徐經與吳郡文士多有交往,與唐伯虎最爲莫逆,欲以才名相引重。至弘治己末大比之年,兩人相約同船赴京會試。抵京,客於施捨,“六如文譽籍甚,公卿造請者闐咽於巷。徐有優童數人,從六如日馳騁於都市中,都人矚目者已衆矣”。

說白了,徐經就是非常高調,一副富二代的做派,在京城裡面長袖善舞,結交公卿,大有意氣風發之勢。

由於徐、唐兩人在京師的行動惹人注目,會試中三場考試結束,頃刻便蜚語滿城,盛傳“江陰富人徐經賄金鬻得試題。”

戶科給事華昶便匆匆彈劾主考程敏政鬻題,事連徐經、唐伯虎。朱佑樘敕令程敏政毋閱題,其所錄之卷,由大學士李東陽會同其他試官進行復審,結果證明徐、唐兩人皆不在錄取之中。

說白了一句話,唐伯虎、徐經兩個人誰都沒考中,前面白嘚瑟了。

什麼鬻題根本就是扯淡,如果能夠提前拿到考題,以唐伯虎南直隸鄉試解元的身份能考不上?關鍵問題在於這個解元就是沒考上,按道理說不應該啊!要知道南直隸那可是大明科舉非常兇猛的地方,類似於後世的高考大省。

這個大省可不是光在省內競爭,那是要放到外面和全國競爭的,像唐伯虎這樣的省狀元居然沒考上,這裡面怕是有事。

不過這事不是關鍵,這事的關鍵點在於錢財上,程敏政收了徐經錢財,這個是肯定的,只不過按照徐經的說法,他是爲了給自己已故多年的祖父求墓誌銘。無論程敏政收錢後有無任私之心,但徐經的目的卻十分明確,即與程套近乎,還與李東陽拉關係,替已故多年的祖父徐頤求墓誌銘,其結果不正如他所願,“擬作文字,竟與試題合”嗎?

徐經還說來京之時慕敏政學問,以幣求從學,間講及三場題可出者,經因與唐寅擬作文字,致揚之外。

說白了,徐經來到京城的時候,仰慕程敏政詢問,拿了錢去拜師,然後就講到了這一科試題可能出自哪裡,徐經與唐伯虎回去之後就做了樣文,但是樣文泄露了出去,這事也就被別人知道了,然後試題與徐經唐伯虎作爲的樣文一樣。

朱厚照上下翻看整個案子的過程,這裡面怎麼看都有事,你一個進京科舉的仕子,你跑人家主考家裡做什麼?還送錢,唐伯虎也跟着去了,爲自己的座師求了程敏政一文,這玩意瓜田李下,簡直就是要了命了。

見自己的老爹看着摺子,朱厚照也沒心情繼續看摺子了,而是轉頭看向了自己的老爹。

朱厚照很想知道老爹會怎麼處置這件事情,錦衣衛的題本很明確,鬻題案是沒有的,這個是大方向,因爲唐伯虎和徐經都沒中,這個也說得過去。不過後面錦衣衛也給出了其他不妥的地方,皇上要處置也是有了名目的。

說白了,皇上想怎麼處置都行,錦衣衛理由都給找好了,事情辦得非常妥帖。

歷史上便是以查無鬻題實據,以徐經進京晉見程敏政時曾送過見面禮,唐寅也因曾用一個金幣向程敏政乞文,送鄉試座主樑儲,兩人均遭削除仕籍,發縣衙爲小吏。程敏政罷官還家,華昶坐奏事不實,降職處分。一場科場大獄,以各打五十大板結案。

程敏政歸家後憤鬱發疽而亡,唐寅恥不就吏,歸家後夫妻反目,休妻,消極頹廢。

徐經加梧塍後,閉門讀書,並作《賁感集》以明志。朱佑樘死後,徐經一心盼望新天子的赦令,希望再返科舉仕途。次年以慕司馬遷的齊、魯、燕、趙壯遊爲名,北上京師探聽消息,但因科場失意後體質一天比一天差,不勝旅途勞頓,至京便臥病於永福禪寺,於正德丁卯客死京師。

良久,朱佑樘放下了手中的題本,看着朱厚照問道:“皇兒覺得此事該如何做?”

“自然是要查清楚的!”朱厚照在一邊開口說道:“掄才大典,爲國取仕,當然是要公平公正公開,不然如何安天下人之心?查,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看着兒子的模樣,朱佑樘不禁爲之氣結,什麼時候這個臭小子也學會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了?

不過朱厚照的倒是響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寧王得知了唐伯虎的大名之後,派人去招募了唐伯虎,然後唐伯虎就發現了寧王又造反之心,於是唐伯虎就裝瘋,居然被寧王給放了出來,這個是真事。

可見唐伯虎不光詩畫雙絕,爲人也是很有些才能的,首先是他能察覺到寧王要造反,可能也是寧王和他說的,不過可能性不大,不然寧王不會發他走。其次就是他能裝瘋騙過寧王,可見也是有心思在的。

第一百八十四章 逼問第一百七十二章 被殃及的勳貴第六十二章 劉琦的狀態第六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七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一百四十九章 納籍第七十八章 打下大寧第二百四十四章 壞規矩第九十三章 還有誰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說的第二十二章 有那個味道了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四章 上下其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故意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竈戶第一百一十二章 公生明廉生威第一章 唐寅回京第一百零五章 皇家晚宴第八十六章 產業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九十七章 不服氣?憋着!第一百六十八章 差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文官的反擊第六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四十二章 四政第二百零九章 不敢置信第一百四十六章 以臣黑皇第九十七章 錦衣衛出來遛一遛第二十八章 對戰馬的執念第二百零三章 全都是本宮的第一百四十一章 容克政治第一百二十六章 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解決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買人心第二十三章 認真點第三十六章 直接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明第一百章 大遼東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被殃及的勳貴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力全開壽寧侯第一百五十章 用刀拓展生存空間第七十六章 有血有肉第二百二十一章 跟我幹第一百二十七章 動手第三十五章 鹽政第二百三十七章 紛繁複雜第七十四章 楊廷和第三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禁與走私第一百四十七章 嘉峪關第三章 過目不忘第九十九章 進駐大寧第一百六十五章 追上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構想第一百零七章 婚後生活第一百三十章 軌道馬車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禁與走私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寇和走私第二百一十七章 縱容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秘密第二百三十五章 敲定第一百零一章 別搞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因後果第二十六章 回去幹大事第四十七章 情況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衣衛該動動了第九章 平衡第八十九章 全都是污衊第九十七章 錦衣衛出來遛一遛第二十二章 太子踢館第一百八十四章 逼問第三十三章 鹽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禁與走私第一百五十八章 科爾沁第五十六章 去告訴他時代變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走第二十一章 王守仁奇襲豐州灘 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和你媳婦好好解釋第二百零五章 死士第一百一十二章 公生明廉生威第一百四十章 決絕第一百六十七章 去固原第一百九十五章 轉移第三章 過目不忘第一百五十六章 基礎第二百七十七章 無聊的大決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明新勳貴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了心了第十六章 向前向前向前第二百三十五章 敲定第九十九章 進駐大寧第一百九十六章 請太子提督京營第一百八十一章 名正言順第八十七章 抄了吧第八十章 官鹽和私鹽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嘉峪關第六十一章 鐵心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