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進攻潼關

大漢乾佑元年正月,已經病入膏肓的大漢皇帝劉知遠,召集郭威、王章、史弘肇、楊邠、蘇逢吉這些人,將自己的二兒子劉承佑託付給了這幾個鐵哥們……同時在臨死前,還反覆叮嚀一件事:一定要把杜重威給作了杜重威去年12月才投降。

這個月的下旬,僅僅當了十個月皇帝的漢高祖病逝。在五代十國的開國皇帝中,只有後蜀高祖孟知祥能和他相提並論,而且孟知祥要更厲害一些,這小子只享受了五個月的皇帝生活就崩了。

漢高祖死之後,郭威等人趕緊按照大行皇帝的遺命,把杜重威從家裡拽出來一刀抹了脖子。然後在二月初,正式擁立劉承佑繼承皇位。

劉知遠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還沒來得及廣佈恩澤,他能相信的,也只有常年跟着他的那些從龍之臣,比如郭威、史弘肇這五人。這五個人也確實算得上是老劉家的忠誠了。可惜,這幾個人內部有矛盾,郭威、史弘肇、王章、楊邠這四個人是一夥,郭威性格內斂,韜光養晦,而史弘肇、王章、楊邠則驕橫跋扈,死活看不上那些士子,拿王章來說,他是三司使、戶部尚書,管的是國庫,手下的官大部分都是讀書人,可他稱呼這些人,就叫做“記賬的”。這一下子,整個士林對王章他們就有些看法了。史弘肇、楊邠就更不像話了,這兩人極度的貪財,經常做些權錢交易的勾當。這蘇逢吉倒是個讀書人,可是這讀書人,還不如那幾個大老粗呢,這傢伙當着吏部尚書,還兼了一陣子的刑部尚書,經常抓個賊,審個案子,還制定點法律法規,可惜,這傢伙書讀的不精,還總喜歡想當然的管事,下手還賊狠,顛倒黑白、草菅人命的事,可沒少幹。比如,劉知遠還在當太原王的時候,有一次無意中問蘇逢吉:“我聽說咱們太原監獄裡面的犯人太多了,你回去處理一下。”這意思很可能是讓蘇逢吉放點人。可蘇逢吉領了旨意,問都不問,把那些犯人全部抓出來,一股腦兒的全砍了。然後,高高興興的跑回去稟報劉知遠,說道:“大王,這下子裡面沒有一個人了。”劉知遠還以爲蘇逢吉把人都給放了呢,心裡還挺高興。

大漢朝的江山落到了這五個人手裡,那還好的了嗎?劉知遠死的消息,傳到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西,護國節度使李守貞立刻自稱秦王,打出了造反的旗幟。這李守貞也算是一員驍將了,他帶着兵馬直撲潼關,準備打下潼關再進逼汴京。

李守貞造反的原因很多,第一,作爲曾經的大晉重臣,他在大漢朝總覺得混的不帶勁,還沒有大晉的時候官大;第二,杜重威的死,讓李守貞多多少少有了點兔死狐悲的感覺,他怕郭威這羣人對他下黑手;第三,他覺得劉知遠死的太不是時候了,這大漢朝新立,開國皇帝就掛了,剩下一個小娃娃劉承佑,頂個屁用;第四,他府裡面養着的那些僧人總說他有意象,隱隱暗示,他能夠當皇帝。

有這麼四點原因,李守貞的心裡就有點活泛了。這個年月,皇帝是什麼東西,十年前,安重榮就說過:“天子唯兵強馬壯者能當之!”現在,劉知遠死了,杜重威死了,他還怕誰呢?別忘了,他曾經是大晉的北路行營都監,大漢朝的兵馬除了太原的之外,那些精兵都曾經是他的手下啊。而且,李守貞還隱隱想起前年,華山的陳傳給他算的命,當時他聽說陳傳雲遊到他的轄地,趕緊將這位大師給請了進來,好酒好菜招待着,最後,陳傳說:“讓你家人都站出來,讓我看看。”李守貞趕緊讓自己一家人出來,站成一排,陳傳看了幾眼之後,指着他的兒媳說:“此人,當母儀天下!”

什麼叫母儀天下,換句話說,我這兒媳婦要當皇后啊,我兒媳婦是皇后,我兒子不就是皇帝了嗎?這可是大師說的話啊,想到這裡李守貞的信心更足了。騎在馬上也更加的高興了起來,他催促着大軍,朝着潼關開進。可惜,他沒有想到,這兒媳婦,畢竟和兒子不一樣,這兒媳婦日後果然就當了皇后,可兒子卻早早的喪了命。陳傳的話,不是說他們家會發達,而是說這兒媳婦日後會發達。

這潼關是山河表裡,險峻的不能在險峻的地方了。可是沒辦法,造反嘛,本來乾的就是鋌而走險的活,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闖一闖。到了潼關後,李守貞立刻指揮大軍向潼關發動了攻勢,李守貞對士兵們出手還算闊綽,也頗得士兵的擁戴。當下這些軍士悍不畏死的舉着盾牌,或者放着弓箭,或者發射拋石機,喊殺聲如雷。可惜,打仗不是比嗓門大小的,下面叛軍喊得挺帶勁的,損失了幾百人,才衝到了城牆下。架起雲梯,剛剛怕了一半,城樓上滾石檑木紛紛落了下來,砸的這些人,避無可避,不大會兒功夫,就又折了幾百兵馬。

“七哥,都半天時間,怎麼還不發信號啊?是不是他們太緊張,忘了?”潼關附近的一個峽谷裡,趙匡胤帶着3000白衣騎兵,正等待着潼關發出的信號。早在十天前,郭榮終於從郭威哪裡得到了任命書,鎮守潼關。李守貞的行動早就被他們偵查的一清二楚。當下王樸就訂了這攻守之計。以步兵守潼關,以騎兵埋伏在潼關左右,等李守貞的大軍攻城疲敝的時候,騎兵突出,一舉將李守貞擊敗。別忘了,這李守貞是從山西過來的,這河南也好,關中也好,都在大漢的手裡。趁着李守貞士氣低落的時候,突出奇兵,讓李守貞以爲是關中的救兵來了,這樣,驚慌之下,李守貞兵敗的可能性極高。

可是對於石守信來說,在這裡看別人打仗,自己心裡難免癢癢的,不斷的站起來看看,生怕錯過了潼關發出的信號。最後,他還是忍不住對趙匡胤說了這麼一句話。

趙匡胤嘿嘿一笑,指着左側道:“那不是信號。整頓隊伍,該讓李守貞嚐嚐咱們白衣軍的厲害了!”

第106章 樊若水第73章 戰爭賠款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15章 伏擊(一)第60章 三成機會第28章 黎陽大戰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67章 聯姻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9章 典軍使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71章 單挑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6章 軍事改革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20章 三分之二第69章 進攻潼關第80章 豫章行(三)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90章 聯合契丹第52章 脫身之策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98章 論戰第23章 曹氏父子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63章 堅守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05章 後宮第10章 未來的CEO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75章 搜捕第31章 推波助瀾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7章 援救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88章 宴無好宴第5章 不謀而合第34章 遭遇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36章 兵圍荊門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25章 小兵傳奇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134章 詩賊(1)第75章 搜捕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79章 截擊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9章 圈套第63章 我冤!我冤!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3章 攻攻試試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32章 刺殺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203章 謀蜀第25章 約四事第44章 他是個女人25第10章 未來的CEO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120章 歸程(下)第82章 包圍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52章 脫身之策第65章 好事將近第20章 想我?像我?第69章 進攻潼關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120章 歸程(上)第120章 歸程(下)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105章 會戰(4)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172章 中計第82章 包圍第126章 兩派第135章 詩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