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吊睛白額虎

錢清帶來了兩條消息:

一是契丹入侵大晉了。

契丹入侵?馬雲仔細想了想,什麼也沒想出來,因爲五代的事他確實不太清楚。只知道有柴榮、趙匡胤、趙普、王樸這些人,五代的更迭順序是樑、唐、晉、漢、周,至於說具體發生些什麼事,在那個時間發生了這些事,他還真的是不太清楚。

事實上這個時候的中原,可真是出了大亂子了。事情是這個樣子的:

去年大名鼎鼎的“兒皇帝”石敬塘掛了以後,他的乾兒子也就是他的侄子石重貴當了皇帝。石敬塘是契丹人立的,他活着的時候,大晉向契丹稱臣,石敬塘向比他小十多歲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喊爹;石敬塘死了以後呢,按理說石重貴應該向契丹遞國書,稱臣稱孫。可石重貴同學,不像他老爹那樣,這個人比較有骨氣,他認爲我們大晉與你們契丹是平起平坐的大國,我堅決不向你稱臣,但是我爲了避免兩國的矛盾,我可以當孫子。於是,他給耶律德光的國書上就寫:大晉皇帝孫上書契丹皇帝翁。。。。

可是他沒想到,耶律德光不幹了,數次派使者前來汴京,責備石重貴,說什麼你老爹還恭恭敬敬的對我稱臣呢,你這個孫子怎麼能不稱臣的。當時石重貴同學聽了這話,到是沒什麼反應,可石重貴的手下大將景延廣不樂意了。景延廣反對對契丹稱臣也就算了,可是他還罵罵咧咧的說什麼:“先帝是你們立的。可是現在我們皇上是我們中原人民自己的選擇,關你契丹鳥事。我大晉雄兵數十萬,你這個爺爺要是不服,咱們就開練,就怕到最後你這個爺爺反而成了孫子。”(先皇帝北朝所立,今衛子中國自冊,可以爲孫,而不可爲臣。且晉有橫磨大劍十萬口,翁要戰則來,佗日不禁孫子,取笑天下。)契丹的使者當時就急了,口說無憑,有種你把你剛說的話,給我寫下來,我來呈報給我們契丹皇上定奪。景延廣同學人實在太老實,當場就把剛說的話給謄了一遍,最後還加了一個漂亮的簽名。

後來契丹使者就把這句名人名言呈給了耶律德光,耶律德光馬上就翻臉了。於是契丹入寇中原,先後擊破貝州、魏州;汴京門戶大開,而在澶淵前線坐擁重兵的景延廣同學,在這危急萬分的時刻,面對澶淵附近戚城和黎陽的告急文書,居然下了個軟蛋,只是四門緊閉,不敢派兵援救,整個大晉朝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二是拓跋恆大人在江陵被高從誨這小子給扣了。

馬雲看廖仁勇聽了這兩條消息後,人有點發懵,怕他再打退堂鼓。連忙哈哈乾笑兩聲,說道:“真是天助我也。”

廖仁勇聽了這話,和錢清互視一眼,心道:乖乖隆地咚,這小王爺不會是被嚇傻了吧。

馬雲看着這兩人的尷尬表情,也覺得自己剛纔那句話說的有點過了,只好乾嚥了口唾沫,說道:“老廖,滄海橫舟方顯英雄本色。我們正好藉助契丹入侵,看一看中原到底有何英雄人物,如果能說動一二南下,那麼我大楚豈不是如虎添翼嗎?至於拓跋大人,高從誨向來沒有殺人越貨的惡劣行徑,不用過於擔心,過些時日,想必就會北上了。”

廖仁勇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小王爺,那我派個人去嶽州告知消息。然後準備行李明日出發。”

馬雲滿意的點了點頭,看着廖仁勇和錢清告退,心裡想到:“趙匡胤,等着我。咱哥倆馬上就能見到了。”

馬雲一行繼續扮作布商,準備取道唐州(今河南南陽市唐河縣)、許州(今許昌市)去汴京。一路雖然打馬快行,不能細看沿途的風景,但殘垣斷壁,偶爾見到的行人也是面黃肌瘦,一片蕭索的景象,讓馬雲的心情也是逐漸沉重起來,心裡萬分的難以接受,結交大佬的興奮也淡然了好多。

雖然大晉統治着中原,但路上並不太平,時常還有些劫道的毛賊。廖仁勇他們料理了一些後,也許是覺得這些毛賊水平太次,看馬雲悶悶不樂,就攛掇着馬雲行俠仗義,只是每次他都橫握長劍,凝神戒備。

畢竟是少年心情,做了幾次抓土匪救百姓的好事後,馬雲居然玩得不亦樂乎,心情也稍稍舒展。

這一日馬雲一行來到了一座鬱鬱蔥蔥的高山之下,馬雲正想說:“山高必有賊,我又有的玩了。”就聽到前面隱隱約約有個女人的聲音,在大叫“救命,救命。”

馬雲狐疑的看了一下廖仁勇、錢清他們,只見錢清撥馬上前,對我說道:“爺,前面好像有人喊救命。”

馬雲點了點頭,頗有些急切的說道:“老廖,我們上前看看,朗朗乾坤之下,是誰有這麼大膽子,竟然敢擋路搶劫。”

廖仁勇笑道:“呵呵,那我們正好可以看公子您大展神威,鋤強扶弱。”

馬雲臉上頗爲得意,循着聲音,催馬上前趕去,很快就找到了聲音的來源,伴隨着呼救聲的,還有男子的呼喝聲,“乒乒乓乓”的兵器聲——轉過前面的山坡應該就到了。

胯下的馬不知道是累了,還是怎麼餓了,這陣子不怎麼往前跑了。於是,馬雲狠狠的抽了一下馬鞭,關鍵時刻,你要給爺們爭氣啊,不要像中國**隊一樣,一上場就成了軟腳蟹。

馬雲猛抽了幾下馬鞭,眼看就要跨上山坡了,就見馬兒長嘶一聲,後退蹬,前腿縮,高高立起,把馬雲摔在地上,掉頭就跑。馬雲心道:我靠,瞧你的衰樣,難道前面還是哥斯拉不成。救人要緊,馬雲爬起來,緊跑兩步大喝一聲道:“賊子,不要走,吃老子一劍。”

山區的迴音效果就是好啊,整個山谷裡還是“吃老子一劍”的回聲,而馬雲就呆呆立在山坡前,兩腿打顫,一步也挪不動了。不僅如此,嘴裡還哆哆嗦嗦的念道:“老----老虎。”

第7章 火藥第13章 下杭州(1)第134章 詩賊(1)第153章 趙季札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99章 戰高平第16章 架起油鍋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80章 騎射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7章 援救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52章 脫身之策第14章 下杭州(2)第117章 造反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93章 夜宿周府第38章 夜襲(上)第39章 茅山道長第6章 投石問路第175章 御駕親征28第180章 活捉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64章 祭孔第1章 南平窘境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25章 小兵傳奇第48章第1章 馬邑之戰第8章 把柄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73章 半渡而擊第66章 迎親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46章 蜜月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170章 益津關第84章 喜憂參半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70章 益津關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25章 小兵傳奇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55章 強弩之末?第67章 徒呼奈何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26第79章 兵發明州第63章 天生麗質27第102章 會戰(1)第109章 心動(下)第39章 茅山道長第4章 人心難測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77章 奇襲第106章 樊若水第27章 物價暴跌第十二章第19章 圈套第10章 未來的CEO第68章 來了第185章 追擊第58章 包圍汴京第31章 定策(上)第32章 定策(中)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1章 岳陽樓(上)第98章 論戰第23章 設宴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35章 潑髒水2第45章 空去空來第40章 一三五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23章 設宴第42章 一戰關中(3)26第106章 會戰(5)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69章 往事第53章 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