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溫柔一刀

!!!

!!!

潘崇徹已經不記得,自己究竟有多久沒有握住刀柄,回覆昔日笑傲沙場的感覺。

可是血仍未冷,心仍在澎湃。刀雖未見,刀雖不在手,如今刀卻是無處不在。

自從進入先天境界之後,懂得了追求天道的意義,生命卻已經變得漫長,學會了怎樣去讓自己走的更遠。無謂的爭強好勝,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

雖然進入先天境界之後的修行,還是如此的漫長無期,但是至少已經找到了一條通往永恆的道路。

每一個修行者無時無刻不在探尋生命的意義,追尋天道中那冥冥的指引。

潘崇徹心裡可能比常人更迫切,從最初的修行幾十年,意圖成爲一個強人。招式的追求,只要有足夠的毅力,終究會突破到想要的層次。

一次次的突破,一次次的決鬥,潘崇徹看到了人力有盡時。偶爾得到高人的指點,明白了世界上還有天道的存在。雖然聽起來感覺好像虛無縹緲,可是看到了另外一片天地。

從簡單的練力,到進入門檻的練氣,一扇扇多姿多彩的大門在潘崇徹面前打開。他發瘋一樣的苦練,終於脫穎而出。數不清的嘗試和苦修,加上高人的正確指點,年紀輕輕的潘崇徹成了內家高手。

看到無數的高手用來嶺南,匯聚在興王府,想和劉巖一試高低。大開眼界的潘崇徹,不但吸收了許多有用的經驗,也在不斷的實踐和切磋中,短短時間突破到先天之境的煉氣化神。

由此,他在追究極致的道路上,邁出了自己關鍵的一步。由普通的內家高手煉精化氣突破,不但自此成了先天境界的高手,也因此極具信心和堅持,此後不久便成了名列《名人奇藝榜》的名人。

潘崇徹當然也有過迷茫,看到當天高祖皇帝的身手,潘崇徹知道自己修行的前路漫漫,曾經高祖皇帝的身手,都是潘崇徹此生遙不可及的目標。

隨着自己修爲的不斷提高,潘崇徹雖然沒有走出去江湖,不但沒有因此而得意,反而更加小心謹慎的修行。但是他投身軍營,以一往無前的氣勢,掙得了霸刀的名聲。

霸刀鋒芒畢露,霸刀所向無敵,霸刀更代表了一種執着。潘崇徹就是這種氣勢的化身,哪怕是身在軍營,也足以令對手先自心怯。這些年隨着心境的不斷提高,一身修爲自然已經和當初無法比擬。

而潘崇徹反而似乎變了一個人,由無比氣勢的霸刀,變成了一個溫文爾雅的普通人。許多人以爲潘崇徹迴歸興王府後,進入內侍監消磨了鬥爭,不但功力沒有寸進,反而修爲大退。

嶺南自高祖劉巖身後,出了三個《名人奇藝榜》的高手,潘崇徹和師、楊兩個人雖然不是親如兄弟,卻也經常交流切磋,當年也在劉巖身邊受益匪淺。

師、楊兩個人卻知道,潘崇徹已經真正的步入了返璞歸真,無論是心境還是修爲,都由以前的咄咄逼人鋒芒畢露,進入了古井不波清風細雨的狀態。這不但是先天境界的另一個轉變,也是由此進入修爲分化的一個重要階段。

師吾潛心修爲,早兩個人一步證得了自己的突破。但是這種微妙的突破只在一念之間,而且大有一念即魔一念即佛的危險。只有在確實穩定了修行的基礎上,纔算真正進入了另外一個境界。

即使師吾早兩個人跨出了堅定的一步,卻也沒有絲毫的興奮和得意,反而對潘崇徹的突破有所期待。三個人的修爲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最大的區別便是在於心境的不同。

因爲修行一途,哪怕是出自同門修行的人,最後修煉的結果都不盡相同。對方的每一次跨過的經驗,都可能給自己帶來無盡的感悟。所以江湖上的遊俠劍客,都對自己的修爲隱藏甚深,很少把自己寶貴的修行經驗和人分享。

像三個人這般都在興王府成長,實在是江湖上的一個異數,也是嶺南沒有受到外界干擾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三個人雖然都在興王府,卻因爲當年某些事情的改變,而使得大家沒有在一起同修。

那是當年因爲當年高祖皇帝駕崩,諸子發生了奪嫡事件之後,興王府的格局發生巨大的變化。不但興王府當初在劉巖身邊的人全部更換,就是繼承帝位的劉玢對自己的兄弟,那也是不肯放過,更不要說各種和自己兄弟走的近的人物了。

潘崇徹雖然因爲進入軍營後,和師、楊兩個人極少接觸,但是因爲同在興王府,又同在朝廷,雖然沒有敵對,但是高手之間的那種微妙的感知,讓三個人遙遙還是有所共鳴。

對於劉玢和劉晟之間的爭嫡,潘崇徹自然不想參與進去,也沒有想到師、楊兩個人都站到了劉晟一邊。他毅然的投身到駐邊的軍營裡去,要在這裡讓自己的霸刀發揮出耀眼的光芒。

他沒有令自己失望,在軍營里加入了各種征戰。交州之亂、中天八國造反、楚漢之爭,在這裡他達到了至高返璞歸真。

嶺南因爲地處偏僻,歷來被中原認爲是蠻荒之地,容易被人忽略過去。誰料就在幾十年之間,先是出了一位天下第一,那被認爲百年奇才的真蛟蟄劉巖,繼而便是那名動天下的《名人奇藝榜》,被嶺南佔據了三席。

雖然高祖皇帝劉巖追求天人合一,最終因爲太過自負,或者某些外人無法知曉的原因,在意圖破碎虛空的時候失敗駕崩,但是也無法阻止大家對天道的追求。

高祖皇帝駕崩,潘崇徹作爲名義上受過親自指點的弟子,不能夠在身邊侍駕,被潘崇徹認爲是終身遺憾。所以回到興王府的潘崇徹,想盡一切辦法想進入皇宮,想看看高祖皇帝最後龍歸之處,有沒有留下任何寶貴的經驗,可以讓自己參考和學習。

潘崇徹沒有如願,高祖皇帝的兒子個個不是易與之輩,雖然還沒有人成爲奇藝榜高手,但是也不想別人得到好處。當時繼承帝位的劉玢,不但把高祖皇帝昔日的寢宮列爲禁地,更不許旁人進入。

這個時候,劉晟找到了潘崇徹,他知道潘崇徹心中的願望,他答應自己事成之後,讓潘崇徹進入宮裡,去看看或者參悟高祖龍歸時的場景。

最後,潘崇徹碰見了師、楊,兩個人已經和劉晟達到了某種別人無法意會的共識。潘崇徹卻敏銳的感覺了,因爲同樣作爲高手的那種敏銳,潘崇徹淡然的做出了選擇。事情發展的很順利,還見到了他們殘殺了劉玢。

對於這種宮廷的爭鬥,潘崇徹不感興趣,但是潘崇徹知道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個人的力量可以說微不足道,即使最爲一個修行者,也無法單一去改變什麼。看着劉晟登上了寶座,潘崇徹還是有些小小的興奮了,感覺到離自己的希望越來越近了。

劉晟登上了寶座,如願也讓潘崇徹進入了宮裡一晚,不過那晚還有幾個人一起。其中自然便有師吾和楊炯,至於那一晚潘崇徹感受到了什麼,沒有人知道結果。

毋庸置疑的便是,那晚的收穫匪淺。不管當天有多少人受益,但是他自此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高祖皇帝龍歸處的感悟,最終使得潘崇徹在府上靜修了三載。潘崇徹達到了什麼高度,卻是沒有人知道結果,在此之後,潘崇徹復出最終奉命出征。

郴州寶山之巔和邊鎬一戰,雖然潘崇徹輕易獲勝,使得他名正言順登上了《名人奇藝榜》。卻讓他更加思念當天在宮裡的感悟,他需要回到那個地方,於是他對天下推出了已經改名換姓的師吾和楊炯。

不管是不是他成就了師吾和楊炯,還是兩個人成全了他自己。凱旋迴到興王府,被召進宮裡他去見了劉晟,最終答應皇帝劉晟,和隱身宮裡的楊炯對手三招。

結局如何無人知道,但是自此嶺南有了三個奇藝榜高手,居然多年無人敢以挑戰。

皇帝劉晟似乎雲淡風輕,似乎找準了潘崇徹的弱點,勸服他進了內侍監任職。

對於一個高手來說,這種恥辱很多人無法忍受。但是對於潘崇徹來說,居然有些不以爲意,因爲他知道自己成功的返璞歸真,已經有半隻腳踏入了煉神還虛的門檻。

修行的路如此漫長,爲了當年那個夢想,他必須要進入宮裡,去尋找那個屬於自己的夢。

還記得那是個冬天,嶺南的天氣一向炎熱,卻也十分寒冷。潘崇徹第一次見到了那個人,那個孤傲不羣的青年,那個影響了自己一生的人。

他就站在人羣中,身邊環繞着威風凜凜的侍衛,他卻恍如鶴立雞羣。

一百多個孤兒,被精心挑選出來,召集到了興王府的皇宮,潘崇徹成了最幸運的十個之一。那年他還是一個初懂人事的少年,那年因爲看到那個讓人景仰的青年,他發下了一個影響自己一輩子的誓!

他後來才知道了,這個英俊得冷酷的青年,就是大漢國的皇帝,一個叫劉巖的人。一個讓楚王馬殷佩服的青年,一個令唐王李弁感嘆的人,一個令交州歸附的青年,一個讓閩國和雲南巴結的人。

如今那張英俊的臉,潘崇徹還記得清清楚楚,那天那個青年的形象,猶如漫天神佛中最重要的自在天,在潘崇徹心裡太過重要。不過在那雙猶如深潭的眼神裡,潘崇徹此刻似乎看到了,另外一個人的影子。

這個影子卻不那麼清晰,甚至還有些模糊,模糊的令人又感覺熟悉。他那張熟悉的面孔,好像在深潭裡不住對着自己召喚,而自己恍如陷入了這深潭裡,一路奮力的往前遊,似乎只想看清這個人究竟是誰!

雖然沒有看清這張臉,但是似乎這個人已經深入腦海,好像他天生就應該存在那裡一般,模模糊糊突然就和劉巖重疊在了一起。

“原來,他們本該就是一類人,只是某家在心裡面一直不肯承認罷了!”心裡響起一個吶喊的聲音,似乎看起來有些無助,潘崇徹卻清晰的知道,這就是自己!潛藏在自己心裡的另外一個自己。

自己一直低估了劉繼興,從最初看到夏輕侯跟隨他,以爲是道尊天下大計的需要。到後來他輕鬆接替了大權,先發制人的安排各處準備。

如果說真正令自己有所觸動的,便是他的料敵先機的作爲,還有對周圍割據勢力的把握。自己一直以爲他爲道尊所操縱,沒有想到他成立的密黨,反而後來居上操控了一切。

小小年紀,不但心機深藏,而且大氣揮灑自如。當世各國藩鎮,有幾人可以比擬?如若再過幾年,天下還有誰人會是對手。

看着面前的遠山,潘崇徹心中思緒一條條閃過。

因爲派楊炯親自前來傳信,潘崇徹獲得了更大的信息。心中的震驚使得潘崇徹一晚沒有睡,召集了培訓了半年的校尉以上的將領,臨時安排行動。

雖然和楊炯分別已有一段時間,想起他和自己說的現在局勢,潘崇徹還是震撼的說不出話來。自己受命帶着一支隊伍朝衡州出發,就是爲了去抄周行逢大將張文表的老底。

潘崇徹沒有想到,嶺南的軍隊不但佔據了楚西,穩穩在五溪站住了腳。如今更是直接佔據了道州,還進軍了永州城周圍。更重要的是郭鏡手下深入楚中地區,如今要和自己合圍衡州,把楚地南部地區全部吞下去。

如果說這是潘崇徹這些年聽到最震撼的消息,那麼楊炯帶來了蜀中的消息,完全就把潘崇徹炸焦了。蜀國皇帝孟昶居然被嶺南活捉,如今嶺南正派人在蜀中掌握局勢,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半年之內,蜀中將會有三分之二的國土,自此進入嶺南版圖。

如果不是楊炯親自前來傳信,潘崇徹一定會認爲他是胡說八道。如今自己不得不相信,而且自己還要肩負平定楚南衡州附近,以及準備隨時對南唐作戰。

雄心再起,潘崇徹卻少了當年那般怒髮衝冠,多的是沉思和內斂的思考。

平時駐紮在炎陵和茶陵的將士,此時無疑發揮了莫大的作用。

以潘崇徹的腳力,自然不需多久就可以趕到衡州城下,但是要想剋制住衡州城,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所以,潘崇徹兵分兩路,每隊都只有一千多人,想合圍衡州的駐軍。

此時,潘崇徹站着的山峰離着衡州城不過十餘里,衡州城已經遙遙在望。身後幾十裡外,一支緊隨自己的隊伍正在趕來。他們連夜趕路,絲毫沒有停留的跟隨着自己。

想必只要他們到來,再稍作休息的話,自己就可以率先進入衡州城,去看看這座名聞天下的重鎮。

!!!

!!!

我在你懷裡,

此刻你抱着我熾熱的身體,

你熱烈的眼神充滿了柔情!

融化了我心中的柔情。

卻不知道我心裡的悽苦,心裡的痛!

你看着我,似乎想把我融入你的身體!

我緊緊的抱着你,生怕你離我而去,

卻發現我漸漸的離你遠去,

我們似乎就要越來越遠。

因爲我心裡百般無奈,

我不知道怎麼選擇,

看着你的眼睛,

我沒有絲毫的辦法去迴避。

給你一刀!

這是我此刻唯一能做的,

誰也無法迴避,

誰也無法拒絕。

被自己心愛的人迎面一刀,

會是什麼感覺!

眼神飽含激情和疼愛,

心中滿是愛意和惆悵,

手裡卻沒有做出絲毫的停留。

這要命的溫柔,

這要命的一刀!

誰也不知道,

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只有刀在身體,

心裡卻已經傷透了!

刀入身體,

猶如酒入柔腸!

臨別那悽怨的眼神,

卻永遠也無法再去忘懷。

我知道我將永遠失去你了,

就是這一刀,

這一眼,

此生不會再見!

張源看着面前的面容,一對驚訝的雙眼開始模糊。鮮血從張源身體裡噴射而出,一張英俊的令人心疼的臉,正飛速變得煞白。

生命正在快速的流失,他雙手想去堵住胸口的傷口,卻沒有半分的力氣。這一刀不但貫入了胸口,而且直接切斷了心脈。這種精準狠辣的手法,不是專業刺殺的人員,哪裡能如此厲害。

那個溫柔的臉盤似乎越來越遠,那雙自己一直憐愛的眼睛,卻正在自己腦海裡消失。他努力睜大了眼睛,似乎想看清這最後的溫柔,可是腦海裡正變成了空白。

面前還是她,一個自己深愛着的女子,衡州城留雁莊最有名的柳蔭。

她手裡拿着一柄帶血的短刀,那把刀剛剛從自己胸腔拔出來,帶着自己身體裡的熱血。

不過七寸的刀,卻鋒利無比。

刀鋒凌厲,不是普通的凡鐵粗鋼。

她美麗的眼睛靜靜的看着自己,似乎眼神沒有了往日的溫柔,有的只是堅毅的冷靜。

張源只聽到一句輕輕的聲音,這句聲音似乎來自於九天之外般飄渺:“對不起,原諒我!”

這是對我說的嗎?

他本來絕望的眼神裡,似乎突然有了一絲暖意,閃現出一絲開心的笑意,因爲他聽到了那個令自己曾經神往的聲音,他真的聽到了這個聲音,她居然在向自己道歉。

她是在乎我的,她是在乎我的,她對自己說話了,張源感覺自己整個人要飛了起來。

可是腦海裡似乎還有個小小的疑問,她爲什麼要殺我?

她一定是被迫的,她不是要殺自己的,即使思維停留了在那一霎那間,張源還是這樣認爲。

張源帶着最後的自我安慰,帶着一種沒有人知道的心態,眼神渙散出最後的死光,倒在了那張軟紅香榻上。

好似很久,其實不過是一霎那間的事情!

溫情中的期待,卻等來了致命的一刀,作爲衡州城的司馬,和刺史不在時最高的長官,作爲衡州刺史張文表的叔叔,一向自詡爲衡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張源,就這樣死不瞑目的倒下了。

他甚至死都不明白,自己親手救下的這個美女,這個如今冠絕雁城的小才女,怎麼就抽刀殺了自己。

“是不是有些緊張!”一個衣着錦繡的青年聲音溫和,沒有令人驚訝的從屏風後走了出來。他看去風度翩翩氣質不凡,就猶如大家子孫。

走到這個女子身邊,看着還把着尖刀,靜靜看着鮮血染紅香榻的張源的這個女子,他臉色平淡帶着親切。顯然他和這個女子熟悉,能夠藏身屏風之後,說明他和這個女子不一般的關係。

張源的侍衛都在院子外,卻不知道張源已經被人殺死。張源來會這個女子,習慣性的都把侍衛留在院外。因爲這裡四周都是張源的人馬,沒有人可以混進來。

可是一個本身就藏在房裡的人,躲過了侍衛們的搜查;和一個從來就不會有危險的人,居然拔刀殺了張源。就是這種不可能,註定了張源的死。

這個漂亮的女子柳蔭,偏頭看向這個青年,眼神冷靜的令人心裡發沭。她冷冷的看着青年,又看向倒在榻上的張源,輕輕的咬住了下脣:“你要的鑰匙和虎符,就在他懷裡!”

青年靜靜的看着柳蔭,眼神忽然犀利了起來,這是一個漂亮的女子,可是不知道爲什麼,他心裡忽然有種奇異的感覺。這個女子自己好像很陌生,完全不是自己認識的那個人!

當初派她來衡州城,實在是出於今日的需要,而她似乎對計劃有了小小的變化,自己雖然沒有權利約束她,可是如果因爲她,讓計劃失敗的話?

自己該怎麼做?

這個青年心中有些發冷,同樣是自己的同伴,他的手指不由慢慢的收緊,拳頭幾乎發白了起來。

深深的看了柳蔭一眼,青年自然知道事情的輕重,大步走到張源身邊,搜出了一堆東西,自然如願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便又回頭看向已經坐了下來的柳蔭,看着她靜靜的看着自己,好似毫不在意的眼神,青年心中一鬆,眼神忽然精光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麼。

“退路雖然有了!但是並不確定就是安全。爲了你的安危,希望你跟緊某家!”青年的聲音雖然有些冷,但是看着這個美女柳蔭的目光卻有些暖意。

第二百三十六章 萬法歸一的去第八百章 收拾(回791)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和皇帝做對第六百八十六章 知君第五百零五章 蜀中聖門第八百二十二章 方便第五百一十九章 主家心思第八百七十五章 遇佛殺佛第六百六十二章 據說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階第二百七十五章 虐殺遊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自有深意第九百五十九章 忠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效應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深意第二百零二章 殺帥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第三十五章 大洞五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現身禪唱第一百五十三章 黑衣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運籌帷幄第八百六十二章 刺殺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震撼第十四章 逍遙派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有些份量第四百零七章 設套第五百二十一章 斯人如舊第三百四十七章 善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血戰第十四章 逍遙派第八百零五章 手段狠辣(回篇796)第七百六十四章 刀意第二百九十章 正主第三十二章 商人的後代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衝動是魔鬼第三百六十六章 求真第七百五十二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章 逐鹿中原第一百零九章 狼嚎清湖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暴風雨第四十章 選擇第二百四十九章 丐幫幫主第五十三章 倚馬可待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忠誠第一百七十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受累第六百一十八章 爲了夢想第六百一十九章 志向第五百五十六章 氣機進階第五百一十章 教匪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廷 江湖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有心思第八百三十八章 家底第六百三十九章 長街當空第一百六十一章 龍現於野第七十四章 持久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已定第九百五十六章 威風八面第四百五十五章 新篇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異象興王府第六百零八章 詭異的京城第七百零四章 醒悟第九百七十四章 揮劍衛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烽火起蜀中第三百九十章 定金陵第七百九十章 異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財神爺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帆下衡州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海仙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百般謀算第一百四十三章 卜算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當世英才第七百一十六章 天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逍遙二仙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回眸第六十二章 逢山劈山第三百三十七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第二十五章 怎麼樣做官第九百章 預兆第二百三十二章 斬邪十三式第六百零八章 詭異的京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說服第八百二十二章 方便第八章 衛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遠程打擊第六百五十四章 協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回雁 明月 刀第五百五十二章 無悔承諾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人才第八百九十三章 困獸猶鬥第八十一章 北伐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皇宮第九百二十七章 真正實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符家榮耀第六百零三章 旁觀者第三百三十七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第一百二十一章 湘西王第七百六十八章 受傷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感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