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 槍 劍

冷兵器時代,用的最多的武器之一。

刀,乃是十八般兵器之一,也是武器中九短九長之一,位列九短之首。

墨餘子《名人奇藝榜》內有兵器譜,譜上記載着,刀爲單面長刃的短兵器,是近身兵器之首。不過令人奇怪的是,當代《名人奇藝榜》上使刀最有名的,便是霸刀潘崇徹。

按照如今的排名,霸刀位列第七,如果按照實際的排名,潘崇徹也不過是位列第六。雖然江湖上還有別的武技有名,但是作爲短兵之首的刀,卻只能位列第七,還是讓許多人感覺到不平。

刀的用途廣泛,可用於切、削、割、剁、刺各種技法的配合,實在是難得的全用武器。

刀也被稱爲“百兵之膽”,作爲最早出現的武器之一,歷朝使用刀的高手數不勝數,日常所用刀的廣泛,自然也不必累贅。

當然刀的形狀也是衆多難書。

其中最主要的分類便是有長、中、短,這三個大的類別。

長刀指的是長柄刀和長刃刀!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歷代使用長柄刀的代表衆多,畢竟有名的自然就是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黃忠的赤血鳳嘴刀等。

而長刃刀的分別就不甚明顯,只不過區別於刀刃的長短而已,前提當然還是它也是長刀。因爲正常的長中短刀,都有長刃的樣式。

而中長的刀,最有名的便是前朝興起的斬馬刀。其實最早的斬馬刀出現在漢朝,顏師古有書注曰:“斬馬利可以斬馬也。”自古斬馬刀慣例,一直到了前朝的時候,斬馬刀形狀還是依照舊制,但是長度和重量已經有所增加。

前朝又把斬馬刀稱之爲陌刀,爲作戰時步兵所持,乃古時之斬馬。《新唐書》有記載雲:刀重十五斤。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馬步水陸皆可用。

而作爲刀中重要例別,短刀又有單刀和雙刀之分。如單刀裡的柳葉刀、朴刀、雁翎刀、大環刀等。而雙刀一般就是雙刀合用,不過樣式較單刀爲小,最有名的雙刀如鴛鴦刀等。

霸刀,

乃是潘崇徹的兵器!

介於中長和短刀之間,長四尺七寸,齊頭而厚背,刀重十八斤。作爲上榜奇藝榜的兵器,很多人沒有見過它。因爲見過這柄刀的人,大部分都已經不在世上。

霸刀一出,無血不回!

嶺南有霸刀,嗜血恨無常!

刀的普遍性太強,用途太過於廣泛,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槍!

作爲最有名的武器之一,有百兵之祖的美稱!

歷代名槍數不勝數,自古以來至前朝,有人評論當有六大名槍!雖然不能以一概全,但是至少說明這些名槍極具代表性。而奇藝榜也按照了名槍的狀態,給出了一個排名的座次。

排在第一的,乃是槍長一丈三尺七寸,重九九八十一斤的霸王槍。

霸王槍!好霸氣的名字、光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杆名槍的氣勢。能夠使得這杆名槍的人,又豈是常人可以駕馭。

此槍歷史上使用者,最有名的便是西楚霸王項羽,果然不愧爲此槍之名,有人甚至懷疑,此槍就是因爲項羽而得名。不過此槍傳到當代,卻尚未見有人使用,以及發現與之相應的槍法傳世。

排在第二的名槍,乃是勇冠全軍、遠征匈奴的西漢名將,人稱冠軍侯霍去病,當年手中使用的梅花槍。

梅花槍!

多麼漂亮,多麼美麗的名字!

自然不是這杆名槍長得像梅花!而是使用這杆名槍的高手,可以把這杆名槍使出幻影。槍頭幻出的影子,就猶如一朵朵綻放的梅花。

此槍一出,在敵手面前幻化梅花朵朵,當是屬於剛中帶柔的柔鋼名槍。雖然前朝乃至當代,都有不少槍法名家有相似槍法,卻無一人承認是出自此名槍傳襲。

作爲一代名槍,這是不是一種悲哀,或者說是一種榮耀!

而緊隨其後,在兵器譜上排名第三的,居然是龍膽亮銀槍。

這柄威震天下的名槍,最有名的使用者,自然莫過於就是單騎救主的常山趙子龍。

百戰精鋼亮龍膽,任是天下名兵神器,當代無能如其這般身經百戰,名揚天下者。霸王槍雖強,自項羽以後,無人得見真容。梅花槍雖美,據說流落匈奴以後,再無復回歸中原。

亮銀槍據傳一直爲趙家所有,趙家代代相傳不斷。

雖然當代也無人承認,可以承襲這柄名槍,要麼趙家後人遺失神槍,要麼時代更替已經無法尋訪,反正沒有人得見名槍。

有人甚至懷疑,當初墨餘子編排這部名槍譜,就是爲了消遣天下人。杜撰本來就是歷代文人的特長,世上本無此物,後人附會之說。

可是,自前朝爲朱溫所滅,後梁代替了天下之後。天下間各處豪雄互不相讓,都想從這天下分一杯羹。於是,隨着各路英雄輩出,陸續出現了各種天下名槍、名刀,無不一一證實了鬼谷學識的淵博。

大家相信了這一切不是子虛烏有,於是便對這些神兵名器產生了巨大的興趣,自然也把這位出身鬼谷門下的奇才墨餘子,推崇備至的引爲江湖上的異類高人。

排行第四的名槍,名喚虎頭湛金槍。此槍乃混鐵精鋼打造,長一丈一尺三寸。槍頭是鎦金虎頭形狀,虎口吞刃乃是罕見的白金鑄就,可以說鋒銳無比。

兵器譜記載,世上最有名的使用者,便是三國威震西涼的白馬銀槍馬超。

這柄有名的神槍,雖然在排名上還不如亮銀槍,卻顯然更貼近江湖上的豪客。因爲它在當代卻有現身,乃是金槍老祖夏魯奇的成名兵器。

夏魯奇很多人可能比較陌生,可是當年他被後唐賜名李紹奇,曾是李存勖的親衛指揮使,這個李紹奇的名聲可是名揚天下。這個時代藩鎮之間多有私兵,使尊一般都會把麾下強兵勇將認爲義子,或者賜以本姓加以榮耀。

李紹奇便是由夏魯奇改名,在李存勖手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後來更是做到了河陽節度使和許州節度使,最後做到同平章事、太師、齊國公,達到了人臣的極致。

據傳,夏魯奇據守遂州,被後蜀孟知祥設計,遭到圍攻不能突圍後,更因爲沒有援軍的原因。憋屈而又忠心的爲國殉節。他自盡於遂州後,這柄名槍據說也不知去向。

如果就是如此的話,也體現不出這杆名槍的氣勢,卻是因爲有着一些典故,讓這杆湛金槍名揚天下。

夏魯奇殉節之後失傳,不過江湖上據傳,如今在中原一帶頗有名氣的門派四季門,它的第一代門主白馬銀槍高思繼,乃是夏魯奇的弟子。

四季門門下弟子衆多,大多數都是民間的孤兒組成,他們個個跟隨門中長老習藝,然後投效到中原周國軍隊中去。如今許多四季門的弟子,已經成了軍隊的中堅力量,有人斷言,如果四季門振臂一揮,只怕周國軍隊都要翻個個。

可想而知四季門的名聲了,但是高思繼從來沒有對外宣揚,自己是夏魯奇的弟子。不過他所施展的槍法,卻不折不扣的是夏魯奇的絕技。

如今就連他的兒子,後晉國當初的歸德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高行周,都已經死去了七八年了。何況是作爲早已經不在人世間的高思繼,試想誰又能得到答案呢!

當然,因爲這杆湛金槍,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同樣是在北方中原的割據勢力,那便是如今在北漢的大將楊袞,一直說自己乃是夏魯奇的弟子。

沒有人會去和楊袞爭辯,因爲楊袞不但武藝高強,而且是個有勇有謀的大將,深得北漢朝廷的器重。不但自己手握重兵,而且手下有個極有名氣的兒子楊業,正當盛年的楊業還是有名的折家女婿。

不過楊袞雖然在北漢朝廷勇冠三軍,但是他擅長的乃是六合盤肘槍,這也是回馬槍法的一種絕技。雖然也是冠絕北方無敵手,卻無人相信他是虎頭湛金槍的傳人。

爲什麼說有意思,那就是因爲這杆槍還牽涉另外一個名人,那就是以槍出名,在《名人奇藝榜》排第三的夏輕侯。

反倒是這如今身居《名人奇藝榜》第三的白衣銀槍夏輕侯,他同樣是以槍法稱著榜首,雖然很少有人見過夏輕侯的槍法,因爲見過他出槍的人也都死了,他能夠在奇藝榜屹立不動,就是因爲他冠絕天下的槍法。同樣是槍法,不過他的是銀槍。

即使如此,同樣是槍法傳世,不管金銀槍,許多人看的是槍法。但是無疑他上榜的絕技便是槍法,甚至還有人傳出,這夏輕侯就是夏魯奇的兒子。雖然沒有得到過夏輕侯的證實,但是無疑卻更令人聯想翩翩。

許多人試圖解開這個謎底,不過不說夏輕侯的行蹤難覓,就是在北漢身居高位,位列使尊的楊袞,那也不是普通人想見就能見到的。

謎繼續存在,卻更令人遐想!

身居第五的綠沉槍,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此槍乃是精鋼寒鐵所鑄,槍長有一丈一尺,重有六十八斤。

最有名的使用者,同樣乃是三國爭霸的時候,蜀漢名將九伐中原的姜維。

這把名槍也在近代無人得識,只是在《名人奇藝榜》的兵器譜上見識過它的大名。因爲排名了得,雖然未見傳世,也不由令人遐想翩翩。

譜上排在第六的名喚五虎斷魂槍,槍長丈二有餘,乃是鑌鐵打造鑄就。

前朝開國名將越國公羅城的祖傳寶槍,其中有名的回馬斷魂,不知道挑落多少猛將名家。

當然,這把名槍在近代那也是赫赫有名。

因爲據說第一代《名人奇藝榜》上的高手鐵槍王彥章,就是善使奪命回馬槍。不過因爲王彥章人稱雙槍將,人們忽略了他承繼斷魂槍的事實,但是他使用的絕學槍法,便是《五虎斷魂槍法》。

當年羅家可是先朝開國異姓王,最早的高手便是羅城之父羅藝。作爲割據一方,擁兵自重的羅藝,在隋末亂世自保求存,手中的槍法自然不會外傳。後來在高祖皇帝征伐天下成功,羅藝便明智的投效了朝廷,成爲了少數異姓王之一。

可是羅家家丁不興,越國公羅城又英年早逝,雖有傳人於世,但是幾乎都不得善終,如此幾代之後沒有了傳人。據說後來爲了承襲槍法,便由羅家女兒帶去了外姓家裡,自此之後這五虎斷魂槍便再也沒有了羅家的份。

王彥章怎麼得到這份秘籍,如今卻是已經沒有人知道。但是據說他自幼天賦異稟,手中雙槍每杆單重一百零八斤,光聽到這一杆槍的重量就讓人驚訝,還是兩杆一起用,這已經不是常人可以理解。

至於五虎斷魂槍有沒有這麼重,沒有見過的人自然無法相信,也不知道這五虎斷魂槍究竟是一杆,還是江湖上盛傳的雙槍了。

可是雙槍王彥章的名頭,確實乃是名揚天下幾十年不倒。後來因爲各爲其主,他忠於後梁爲夏魯奇所擒,因爲不願投降後唐李存勖,被李家朝廷所殺,自此奇藝榜槍王的名頭被夏魯奇的湛金槍所替。

自王彥章身亡後,有人懷疑是朝廷收繳了這杆名槍,不過因爲改朝換代太快的原因,不知道了去向。也有人揣測,這杆名槍是夏魯奇收藏了。

夏魯奇自己身邊的槍都不知道去向了,就更不用說王彥章使用的這杆名槍了。不過後來沒有再現這把名槍的身影是事實,不過江湖上倒是盛傳,王彥章還是有傳人的。

如果有傳人,爲什麼沒有現身江湖!作爲天下聞名的名槍,何以不得傳世,有人揣測就是怕同樣若隱若現的湛金槍的傳人。

就是因爲有了名槍的現身,令得江湖更加多姿多彩,也因爲有了這些名槍,使得江湖上許多後起之秀,多了許多的希望和期盼。

劍!

乃是屬於短兵器中的一種。

自古便有百兵之君的美稱!

最初傳世的劍,形同於刀裡的匕首,區別在於劍是雙刃,而刀中的匕首乃是單刃。

著名的劍有干將、莫邪、龍泉、太阿、純均、湛盧、魚腸、巨闕等等,當然這些古代的名劍,俗人幾百年難得一見,甚至有些上千年不見身影。

如今存世可見的寶劍名劍,不外乎是青蛇、火精、破山、靈寶、青龍、大梁氏、照膽、七星劍之類。

但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兵器譜上排第一的卻是墨陽劍,第二的乃是龍淵劍,第三的卻是太阿劍,第四的是干將、莫邪,第五的乃是照膽劍。

既然記載在兵器譜上,說明一定是事出有因,這是大家的共識和理解。

當代最有名的使劍高手,不外乎劍仙呂洞賓、劍魔王辻、和名劍沈醒。

劍仙者,已經脫離了世俗修行的模式,已經不是普通江湖人士可以比擬。故而即使可以御劍飛行,取人首級於千里之外,也已經不能以常人來衡量。

歸於仙者,乃是修行者在凡間的極致。當世所傳,能齊於劍仙比肩者,無不是修煉超脫生死的奇人。

劍仙呂洞賓,自稱有三絕劍,能斷一切貪婪嗔怒;可斬一切愛慾癡心;滅絕一切煩惱。此劍已經超脫凡間名劍的範疇,豈是普通神兵可以比擬。

據傳呂師最初師承苦竹真君習得交合之法,這種交合可不是俗世所謂的兩性,而是體內陰陽的交合。因爲習道有法,自此步入了人間修行大道。

後來遊歷江湖間,得遇道家奇士火龍真人,習得《天遁劍法》,據傳劍法一出,自可上山斬妖,下海屠龍。最後於洞庭黃鶴樓得鍾離權點化,成就無上大道,享得了人間劍仙之名。

呂師不斷出現於人間江湖,懲惡揚善點化衆生。手中所持寶劍,據說便是兵器譜上排行第二的龍淵劍。

劍魔王辻,

最初行走江湖,因爲對劍的癡愛,和對劍道的追求,也被人成爲魔劍。在而立之年忽地得到奇遇,自此心中執念化開,居然成了世上唯一一個視劍爲生命的人。

他生於桂州青獅潭,手持照膽劍,自此隱居不出江湖,不過倒是他的弟弟王逸,因爲習得他的劍法,不但憑藉笑傲江湖,而且昔年還是《名人奇藝榜》上唯一使劍高手。

雖然後來王逸被孔雀明王的弟子楊試道挑戰,最終還輸於楊試道之手,但是結局究竟如何卻沒有人知道。因爲楊試道此後歸隱失蹤,而桂州青獅潭石堡卻依然屹立不倒。

王辻,乃是被人尊爲當世使劍第一名家,卻是沒有一個人會去懷疑。因爲當世可以和劍仙呂洞賓一決高下,唯有這位超然物外的劍魔王辻,兩個人洞庭湖三天三夜的決鬥,已經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比試和切磋。

名劍沈醒,

名劍山莊當代莊主!讓人奇怪和驚訝的是,居於盛名江南的名劍山莊,雖說當年據傳乃是吳興望族之後,但是因爲染身於江湖綠林之中,一直被吳興沈家所不恥。

名劍山莊據說最初的得名,乃是來自於當初最早的莊主,人稱劍王的沈歸農那響亮的名頭,自唐末黃巢亂政以來,沈歸農居然自天下收集了許多寶劍。

因爲被家族認爲不務正業的他,自己在江湖上闖出了一番名頭,最終還是紮根在家族附近,修建了名聞天下的名劍山莊。

最初把山莊起名劍王莊的沈歸農,不但因爲自己的名頭,也因爲他手裡有七星劍等十把名劍。江湖上的遊俠劍客,一生能見一柄寶劍都不錯,何況是一個人擁有十柄寶劍。

被人窺視只是在情理之中,沈歸農自然明白樹大招風,加上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臨死前把山莊改名爲名劍山莊。

山莊的後代也沒有給沈歸農丟臉,不但個個是江湖上的名士,而且人人都習得一身好武藝。幾代下來聲勢未衰,而且讓名劍山莊成了江湖上一個有名的大門派。有人揣測是吳興名門的教育根基,使得山莊繼承了良好的行爲。

毋庸置疑,雖然吳興沈家不願意承認,但是名劍山莊還是不折不扣沈家的後代。這些年流傳到了如今的莊主沈醒手裡,據說更是不得了,就是沈家也逐漸以家族有了這處所在而自豪。

他雖然很少行走於江湖,但是對上門求教和切磋劍法的人,自是來者不拒。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往往大家都鎩羽而歸,反倒是成全了沈醒的名聲。

這些年下來,大家由此公認,他不但是當今爲數不多的,用劍的絕頂高手之一,更是被大家默認爲,可以取代當天《名人奇藝榜》用劍高手,被楊試道挑戰的石堡堡主王逸的不二人選。

兵器譜在那裡,人卻經不住歲月!

江湖上好漢諸多,各種技藝自然猶如過江之鯽,但是能夠上得奇藝榜的卻猶如三榜進士,人數有限的很。

兵器譜註定了許多人的命運,也註定了許多人這輩子的追求!沒有進入奇藝榜的高手,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夢想;進入奇藝榜的高手,一邊想着自己如何高高再上,一邊又要擔心如何不被人趕出榜去。

這就是人生糾結的所在,卻是如此的無可避免。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成名,沒有人希望自己失敗!

註定了的決鬥,註定了的人生,就是如此的每天不斷重複!有人感悟,卻無法走出感悟的怪圈。有人沉迷,沉迷這人生的無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潮起潮落,江湖代有人才出,不知道多少新人換舊人!

衣炔飄飄欲飛,負手而立靜若泰山,獨自站在一塊懸崖邊突出的石頭上,潘崇徹靜靜看着遠處,那如畫一般的山巒河流,在眼中卻是如此的清晰親切。

亦如吟詩作對的書生墨客,哪有半分霸刀的氣勢和感覺。

第一百五十六章 神 聖 王第九百三十七章 伏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歸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農夫 山泉 有點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深意第三十六章 貧道禪號地瓜第五百三十八章 再世明悟第五百九十一章 誰人來襲第四百七十章 張家派系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機緣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 槍 劍第三十九章 蛇也可以化龍三百一十三章 大人物第九百零三章 (895重新上傳)風雲變幻第八百三十七章 流匪入京第二百七十八章 七星島島主第一千零三十章 老奸巨猾第八百一十七章 巷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流氓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下局勢第二百零一章 衡州會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佛光普照第九百四十七章 佈陣對戰第一千零七章 緣由第一百九十三章 遊擊的影響第二百章 湘江襲殺第四百八十九章 北戰前沿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惋惜第九百五十九章 忠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佛第六百七十五章 高門弟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花閉月第九百一十八章 高手之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中原風雲第七百七十七章 勢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新進展八十九) 重新上傳第一百二十四章 修羅第一百四十八章 羅羅第一百八十四章 彭師暠第三百四十一章 中原風雲第三百二十一章 狂獅鬼手第九百七十七章 道門盛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此生所向第三十三章 我是皇帝你是王第九百四十七章 佈陣對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五明無類第五十五章 首選第七百五十五章 安然第四百三十三章 聖門風範第二章 烏夜啼第八百一十七章 巷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想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禪門大德第六百二十章 覆雨江湖第九十一章 京城四霸第三十五章 大洞五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水流雲斷第九百三十七章 伏擊第八十章 定天下第九百零五章 (897重新上傳 區別)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下局勢第七百三十六章 滌心禪音第六百二十四章 夏末第六百四十二章 入宮面聖第三百三十三章 劉家威名第八百五十六章 無法施展第六百一十八章 爲了夢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師道的榮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鍋端第一百三十八章 扭轉乾坤第四百八十二章 神識試探第九百六十二章 奪魂散第八百零一章 預兆(回792)第七百五十章 古嘉龍諸第四百零七章 設套第六百一十章 變局將生第四百二十八章 遂州大戰第九百零五章 (897重新上傳 區別)第五百七十二章 夜撲朔第一千零四章 無濟於事第九百六十三章 九陽宮第九百五十四章 化境高手第七百三十五章 現身禪唱第九十一章 京城四霸第二百二十九章 財神爺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明第一百六十八章 春夢無痕第四百二十七章 蜀中風雲第六十章 龍潭廟第六百六十五章 跨越敘舊第三百七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一百一十二章 少年堂第七百六十八章 受傷第三百六十七章 遺憾第一百二十二章 三湘風雲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接受調查第三百零七章 給你一首詩第七百九十七章 實力(回帖)第六百六十八章 想法第九百九十六章 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