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

“孤聞元化先生生前還有一鍛鍊筋骨,強健體魄之法,喚作《五禽戲》,不知這名獄卒可有帶回?”

“回稟主公,未曾。”

“那此物爲何又喚作華佗內經?”

說着,劉奇冷笑一聲,“元化先生少時遊學天下,雖不曾出仕,但一手雕花小篆亦寫得獨具一格,即便是血書,亦不會這般狼狽。”

戴良面色微變,“主公之意,真本被那獄卒藏納之?”

“孤與其交談之時,聽聞元化先生有意將生平行醫所著《青囊經》傳於世人,以造福天下百姓,孤於江東興辦醫科,當爲他所眷顧,未曾想,數十日前一別,竟陰陽相隔。”

“主公,吾這便命吳衛去辦此事。”

“且慢。”

戴良轉身,朝着劉奇一輯,“主公還有何吩咐?”

“元化先生不知可有後人?”

“回稟主公,早年確有一子,卻因誤食曼陀羅而故,後元化先生悲憤思痛之下,卻是創出這麻沸散金方。”

劉奇一手撫須,“可有弟子?”

“回稟主公,如今在壽春內暫且應允元直先生之請,任教州學醫科三載的名醫吳普,負責教授五禽戲和基礎藥理,此人便是元化先生之徒。”

“哦?”劉奇面色一喜,“可還有他人?”

“曹營之中,那昔日爲曹操服侍煎藥之人,喚作李當之,如今亦有藥王美譽,亦是元化先生弟子。”

“這最後一人,便是得元化先生鍼灸、漆葉青粘散真傳之樊阿,如今于徐州彭城任教。”

劉奇沉默頃刻,“孤欲上表天子,封元化先生爲醫仙,賜衣冠冢於建業城外,其二徒皆可授爵加官。”

“此外,孤欲在城內設靈堂弔唁,汝去知會方山書院罷。”

“喏。”

——

數日之後,拿着悼文的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入府。

前後腳,張機帶着弟子衛汛邁步入院。

“拜。”

“進香。”

粗製的香,足有小兒手指粗細,插進香爐之中,倒也飄起一股刺鼻難聞的味道。

此刻江東四郡都已習慣以此物和紙錢祭奠先祖。

“吾聞北華佗,南張機,有心結交汝這大才,未曾想,元化兄卻爲奸人所害。”張機痛心疾首,在他看來,即便吳王劉奇有着超出這個時代的新奇醫術,但真正普度衆生,和他一樣行醫天下,解救黎民百姓患者無數的,除了他,整個天下也就只剩一個華佗。

在張機心中,他日後勢必與華佗坐而論道,爲醫家革新陳舊……

“吳王,敢問元化是否爲那曹操所殺?”張機眼中滿是悲憤,雙目緊盯着劉奇道。

劉奇嘆了口氣,將此前曹操殺華佗的前因後果一一告知張機。

“吳王以爲,開顱醫治,可否治癒曹操頭風?”張機沉默頃刻後,突然開口問詢道。

“以元化先生之能,或有三成。”

“三成?”張機面無表情,“若不計較麻沸散,又有幾成?”

“無稽之談。”

張機沉重地頷首,“可即便如此,曹操亦不該將其殺害。”

劉奇轉過身去,背對着他,“曹賊此生,禮賢下士不輸劉玄德,胸襟亦有,卻疑心甚衆,不知先生可曾聽聞曹賊好夢中殺人之事?”

張機微微一愣,“這等怪癖,可是離魂症?”

劉奇微微搖頭,“卻是此賊故弄玄虛,因他信不過侍奉之人,以此杜絕他人於其睡夢中行刺爾。”

張機長嘆一聲,“聽聞此前徐州刺史亦因其殘暴不仁,殺害呂伯奢一家後,長喝曰:寧吾負人,毋人負吾。”

一行人行至外院,此刻華佗的兩大弟子還在堂內跪着,都披麻戴孝,雙眼早已是哭的紅腫,他們亦有成家,不大的孩童和婦人跟着他們一同跪在堂內,迎接來往弔唁的賓客。

走在庭院之內,已任百官之病之吏太常的張機滿臉痛惜,“吳王,汝以吾執掌東吳醫科,亦爲許昌朝臣,不知吾可否此時上表?”

“痛斥曹操?各爲其主,他必不會搭理。”劉奇沉默頃刻後道。

“非是以吾太常之職上書,而是以吾民間杏林聖手之稱上書,草民可擊登聞鼓而上書。”

劉奇微微頷首,想來此物還是他於江東別宮前所設,聽聞此事後,那許昌城內的劉協竟是也在許昌城頭上弄了這麼一出。

他自個兒自然不會打自個兒的臉,“可。”

“老夫欲召集天下醫者署名,不知吳王以爲如何?”

“若在淮河以北之醫者,可讓其審時度勢後聯名上書即可,東吳臣子,汝皆可命之。”

張機眼中多出幾分感激,微微抱拳一輯,“多謝吳王。”

劉奇目光復雜,正待開口叮囑,門外快步走來一名吳衛,“主公,鄴城吳衛密報,曹操命神醫華佗之徒李當之爲太醫令,有招募其中原醫者爲太醫博士,教授弟子,待其學成之後,充入州郡與魏軍之中爲吏。”

“李當之如何?”劉奇眯着眼道。

戴良心中忐忑,微微擡手,“李當之已應命。”

“好一個忘卻殺師之仇,貪圖榮華富貴之人,傳令,命鄴城吳衛刺殺此僚,勢必取其頭顱,以祭元化先生在天之靈。”劉奇頓時勃然大怒,人家華佗被曹操害了,你個當徒弟的既然繼承了華佗的鍼灸、藥理之術,竟然敢轉投曹操麾下。

莫說天下缺不了他這麼一個醫者,便是天底下僅剩他一個醫者,劉奇此刻也容不得他。

“殺得好。”身側,張機亦是義憤填膺,“事不宜遲,吳王,老夫這便啓程,一路北上至壽春,召集東吳境內所有醫者,上表許昌。”

“元代。”

“某將在。”董襲大步上前。

“派五百虎衛,護送先生北上。”

“喏。”

“多謝吳王。”張機微微一輯,便帶着弟子衛汛離去。

“吳王,張機此人早年亦爲一方太守,如今此去,只怕是有意往許昌一行。”直到他們的背影消失之後,戴良方纔在劉奇耳邊開口道。

“無妨,先秦焚書坑儒,吾漢罷黜百家,如今興復漢室之重任繫於孤一己之力,亦是獨木難支,倒不如先讓醫家與天下人見一見。”說着,劉奇揹負着雙手大步出府。

戴良並未立即擡腳跟上,而是從手中取出一封批閱後的奏摺,上面赫然寫着,“擢吳普、樊阿爲太醫令,加左更。”

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丕身體有疾?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四百八十五章 漢胡混編騎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三百九十七章 進退張弛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一章 江東劉子興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