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

劉備雙眼一眯,“天子如何迴應?”

“回稟主公,天子以檄文命天下諸侯征討曹操。”

劉備頓時眼前一亮,“青州、徐州可有出兵?”

“報……稟報主公,東吳青州都督臧霸,統帥三萬大軍兵發濟北。”

“報……稟報主公,東吳大都督太史慈統帥一萬鐵騎陳兵彭城國。”

劉備環視一眼左右,目光落向身側的司馬懿,“軍師以爲,此戰都能一舉殲滅曹孟德乎?”

“吳王劉奇,顧惜羽翼,必不會全力出兵伐曹。”司馬懿微微搖頭。

“這是爲何?”

司馬懿站起身來,在沙盤前指了指幾個位置,“衆所周知,東吳強於步卒,強於弓營,山地作戰亦有無當飛軍之勇。”

“若吾乃劉奇,可調徐庶入青州,諸葛亮入徐州,蜀中之兵匯同淮南、徐州之兵,可聚十萬之衆,北地再以遼東陸遜之兵作爲牽制,東海以水師周泰、蔣欽、凌操三路,封鎖沿海島礁與黃河水路,曹軍必敗。”

“但如此一來,戰線延長,比起昔日武都之戰,東吳自蜀道押送糧草更爲艱難。”

“依軍師之見,這不過是吳王劉奇圍魏救趙之計?”劉備雙眉微皺道。

“然也,劉奇此人,於天下諸侯之中,最善師夷長技以制夷,便是昔日公孫瓚、丁原之輩,亦不如他多矣。”

“如今遼東之地,三韓兵敗,不敢再渡河北上。夫餘仍於高句麗國境肆掠,卻只燒殺搶掠,不再奪城,心中必生退意。遼東烏桓,蹋頓在吳,樓班在魏,此二人必有一戰,勝者可得烏桓三部之權柄,卻難逃吳魏掌心矣。”

“軍師以爲,若青徐二州不盡全力,只虛與委蛇,吾軍自潁川發兵直擊陳留,可能取勝乎?”

“孫權覬覦河內,主公不若遣使結盟孫權,讓他命魯肅出兵河內,進取陳留,吾軍攻取陳國、沛國以北之地。”

“如此,曹操回師會救陳留或救樑國濟陰之地?”

司馬懿微微搖頭,“若吾是曹操,則揮師西進,自雁門而取晉陽,奪上黨、西河之地,盡取河北幷州。”

劉備沉吟片刻,“如此孫權勢必死戰。”

司馬懿微微頷首,“吾軍得一州之土,孫權因二郡而失幷州,曹操雖失根基之地,卻能盡取幷州,仰仗黃河天險,坐擁昔日袁本初之雄土。關中弱而強曹劉爾。”

“東吳如何?吾三方混戰,只怕東吳必會出兵攻曹。”

司馬懿微微搖頭,“坐山觀虎鬥,安定天南地北之土,方爲東吳上策,如今西涼、徐州、青州、淮南、遼東之地,皆有東吳騎兵組建,二三載之後,或可成幾支騎兵精銳,到時方纔是他吳王劉奇大舉北伐之良機。”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劉備,鄭重其事地擡手一輯,“主公,二三載之內,若吾軍無法平定中原,積蓄十萬之兵與東吳一戰,到時無論轄中原二州何人,只怕都會爲東吳鐵騎所破。”

劉備揹負雙手,起身在座前走動兩步,“軍師以爲,何人可出使關中?”

“非主公莫屬。”

劉備滿臉狐疑,“孤往長安乎?”

“可於樑縣與其會晤。”

“善。”

——

兩日之後,汝陽城內,陳矯與司馬懿一左一右,相對而坐。

“敢問軍師,豫王何在?”

“別駕此來是爲見豫王敘舊,還是爲與吾豫軍結盟?”司馬懿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道。

“吾與豫王此乃初見,自是無舊可敘,至於結盟之事,想來軍師亦能做主。”陳矯笑道。

“懿不過是負責接待別駕,商議妥當後,如何處置,還得上稟豫王。”

“理當如此。”

兩人走到堂內,看着中原沙盤,陳矯眼中滿是豪情,“吾此來受吳王之命,與汝軍約定攻取兗州之地。”

司馬懿輕搖着手中羽毛扇,“敢問貴使,汝東吳可出兵幾路,幾萬大軍?”

“自是三路出兵,如今遼東有陸都督麾下五萬大軍牽制魏軍主力,青州以臧都督之兵攻打濟北,與程昱、呂虔爲戰;徐州以大都督率軍攻任成國張郃、高覽所部,兵力當在十萬左右。”

“十萬大軍?”司馬懿輕笑一聲,“土垠之戰持續月餘,爲何東吳此前不出兵?”

“曹操率軍北上,兗州留守亦有五六萬之兵,雖大多乃屯田新卒,但昔日舊部大多亦屯於任成國、濟北一線,是爲防範吾東吳之兵。”

“吳王之意,讓吾軍出兵陳留?”

“不錯,軍師若能說動豫王出兵陳留,吾軍再攻濟北、任成國,魏軍兩面受敵,首尾難顧,則兩面必失。”

“曹操率軍自幽州回師如何?”

“陸都督會率騎兵追擊,吾東吳水師亦會切斷沿海與黃河水路。”

司馬懿一手撫須,“貴使且回稟吳王,吾軍發兵五萬,將取樑國,還請吳王先行出兵,牽制程昱、張郃之兵。”

陳矯面色一喜,“如此,還請軍師將此協定盟約署名後先行呈往豫王面前。”

“可。”

兩人商議妥當,自有侍者將陳矯送走。

司馬懿目送他離去之後,方纔看到屏風後方劉備邁步走出。

“豫王,孫權已有回訊,汝二人當可在樑縣會晤。”

“善,孤這便啓程。”

“豫王切記,若孫權提及幷州,吳王可如實告知。”

劉備腳步一頓,“軍師之意,可是讓他孫權心有顧及,讓魯肅留於幷州?”

“河東有張繡、韓當之兵,足以攻下河內,至於陳留……”司馬懿咧嘴一笑,“主公可想讓這富碩之縣落於孫權之手乎?”

劉備聞言一滯,的確,陳留、譙縣乃是曹操起兵之地,治理多年,早已甲於天下之縣。他此前亦是垂涎三尺,如今若是爲孫權所奪,他即便得了兗州諸郡,可西面門戶已開,他孫權無力奪回涼州、關中之地,會出兵何處?

無非中原之地爾。

他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孤自曉得。”

“此外,主公可將吾軍已與東吳結盟之事告知孫權。”

劉備沉默頃刻,微微頷首,便擡手一輯,大步出門。

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六章 奇襲無錫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兩百三十四章 桂陽太守黃忠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五章 點卯第兩百三十四章 桂陽太守黃忠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七章 克下縣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四百八十八章 華佗:我只有三集戲份?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兩百二十六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三百四十二章 遊騎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德不舉乎?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