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

劉奇擡腳走下高臺,面上十分滿足地看着長街之上滿臉期待的數萬百姓,在他示意之下,張昭走到了臺上。

“下面繼續抽籤,由老夫前來主持。”張昭自然是德高望重,多次在大庭廣衆之下與建業的百姓見面,見他上臺,衆人也都紛紛閉嘴不言,但那炙熱的雙眼卻是緊盯着張昭從竹簍之中取出的紙條。

“零三一七號。”

“吾中矣,吾中矣。”話音剛落,一名虎背熊腰的漢子揮舞着衣裳,在軍士的隨同下走到近前。

盤問一番,長街上便傳來一陣唱名:“中標獲得第二張商引者,徐州廣陵孟浩。”

“吾家中時代漁魚,亦有幾艘破舊漁船,如今有這商引,吾願向諸位暫借一二十萬錢,租借商船沿海北上闖一闖。”

話音剛落,場中一羣商賈滿臉失望,卻見一人高喝:“吾彭城張氏願助汝。”開口之人,赫然便是張昭的表侄,亦是留在彭城祖宅的偏房。

“多謝。”孟浩小心翼翼地將商引收好,跟着這名漢子便消失在擁擠的長街之上。

“中標獲得第三張商引者,益州王明。”

“老夫,老夫竟然中了。”在人羣擠擠攘攘之下,一名穿着驛卒甲冑的老驛卒擡腳走了出來。

人羣中,張任看着王明那一臉驚愕,難以置信的模樣,也爲他感到欣喜。

“老漢家中並無經商的後人,此物可售賣給諸位,價高者得。”

不多時,場中的一衆商賈紛紛出價,最終拍得兩百八十萬錢,老漢被荊州黃氏的主事邀請着前往府內,人羣中,張任擡腳不動聲色地跟上他們。

劉奇也捕捉到了張任的身影,只是如今這長街之上這麼多人,他卻是不好抽身離去。

沿着長街走出幾裡,方纔在吳王府所在的長街另一頭看到了黃府的門匾。

王明一臉劫後餘生地回眸看了一眼遠處仍然聚集着無數百姓的長街。

他被一名主事正要請進去,卻見張任快步上前拉着自己,“王叔,此去黃府拜會,又豈能少得了小侄隨從。”

王明微微一愣,隨即露出憨厚一笑,“如此,此行便多仰仗汝矣。”

兩人相繼入府之後,時不時還能聽見長街之上傳來的熱鬧喧譁聲。

每一次有人獲得商引,他的大名都能被整條長街上的數萬百姓聽到,但同樣,跟在劉奇身後的劉十手中拿着一個小冊子,也將這些人的大名一一記下。

待劉奇回府之際,劉十跟在他的身後,“主公,十二人並非出身豪富之家和士族,俱是貧民、底層軍士、乃至奴役。”

“其餘八人都是何來歷?”

“一人來自長沙桓氏。”

“一人來自荊襄蒯氏。”

“一人來自江東鄧氏。”

……

劉奇一手撫須,“長沙桓氏本是士族名門,有船隊經商也在情理之中,江東鄧氏是哪一家?”

“回稟主公,乃是鄧當將軍家中。”

“此次購買一萬張國債劵的百姓之中,是否有哪些士族豪門的家奴僕從?”

“回稟主公,建業城中,以建業張氏、淮陰步氏、廬江陸氏之家派出奴僕最多,皆有三五百人之多,此外,城中不少豪富之家亦是如此。”

“好在此次抽籤並未讓那些豪富之家得逞,不過張紘既然參與此事,那張昭此番卻只命三十餘人購國債劵,汝以爲如何?”

“回稟主公,臣萬不敢非議江東重臣。”

劉奇笑着指了指他,“那中標之人中,是否有吾王府之人?”

“回稟吳王,倒是有一人,世子親衛營中伍長吳甲。”

“看來吾兒這內庫應當充裕一番矣。”

待到劉十退去,戴良率先邁步入內。

“叔鸞,即可命內閣草擬詔命,將其傳達江東治下七州之地,且將今日之事中,那些出身貧寒的百姓事蹟大肆誇讚一番。”

“喏。”

戴良率先應下,隨即又呈上一份摺子,“主公,此乃戶部尚書張昭聯合戶部主事、郎中一同上書請制第二批國債劵。”

“好一個戶部尚書,此番沒有撈到好處,反倒是讓他張子布從府庫內掏出銀子,他心中必然有些不滿,不過趁着這第一批國債劵在吾江東治下的大熱,當然也該推出第二批國債劵,不過此次孤欲在江東治下七州之地發行,汝以爲如何?”

“主公,此番獎勵商引,吾等今次又該獎賞何物?”

“地契如何?”

“地契?田畝還是家宅?”戴良下意識問道。

“俱有。”

“那若是外州地契,這些貧寒之民中標,卻不願前往,又當如何?”

“自是本州地契、田畝。”

“傳令戶部,命張昭將此事整理一個摺子呈上來,以新墾農田、荒山野嶺、罪臣舊宅、擴建城區的住宅、商鋪爲賞,督造第二批國債劵,定價十錢,不限發行,但凡吾江東錢莊分佈之州郡縣所在,都可購之。且每人可購數量不限。”

“不限發行數量?”聞言,戴良張了張嘴,“主公,吾江東治下也就僅有近兩千萬之民,若是不限發行數量,士族豪富多購之,豈不是將那些田畝佔盡。”

說到這裡,戴良又補充了一句,“若是貧寒之家多購此物,只怕亦會落得家破人亡。”

“抽籤之事,仍由吳王府定奪,且每次抽籤每隔一旬。”

“主公,一次抽幾個編號?”

“一次不多,農田、荒山、舊宅、商鋪任抽一些即可,數量不等,且看一旬外售多少國債劵便是。”

“喏。”

也就在吳王府商議第二批發行國債劵之際,建業城內中標的貧寒百姓事蹟,已經隨着快馬傳向江東治下各處州郡,不少渴望一夜暴富的百姓已經對此事欲欲躍試。

隔了一月之後,又有快馬傳書到各州郡,第二批國債劵即將發行,而發行之上的獎勵換成這些平民百姓都看得着摸得着的田畝、住宅、商鋪,他們也更爲意動。

至四月裡,第二批國債劵購買的數量統計之後呈送到吳王府上,光是揚州六郡,便足有兩百二十餘萬張,其中大多是士家、豪富所購,然平民參與者亦有不少。

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四百七十八章 涼刀和涼甲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兩百二十七章 劉奇納降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兩百零五章 杜氏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一百七十三章 趙雲擒夏侯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