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

七日前,交趾士府。

“吾等拜見刺史大人。”

“今後將軍,吳侯劉奇,以天子詔令,節制揚、荊、徐、交四州之地,特命吾等依附,不知諸位以爲如何?”士燮擡手示意衆人起身之後,一手撫須道。

“此人二八之齡便征討江東四郡,殺伐之氣正盛,倘若吾等拒之,怕是會起刀戈之禍,若吾等迎之,其奪揚州六郡,廣陵一郡之後,昔日袁術麾下大將紀寧,不過領偏師鎮守合肥此一隅之地,不受重用,昔日呂布麾下張遼,亦遷都尉之職,唯劉奇親信之張紘爲廣陵太守,此事,吾等應當三思而後行纔是。”開口之人,乃是合浦太守王晟,此人已有五十之齡,安坐於長案之後,倒也精神抖擻。

“王太守所言,不無道理,兄長爲天子東遷許昌所賀,被天子親封爲交州刺史,如今,這交州七郡之地,乃是兄長之下,他劉奇雖有節制之權,卻無奪土取官之職,吾等若是讓其麾下兵馬進駐交州,必會爲其所害,不若,先派兵屯駐於南海之地,再命人傳訊於荊州刺史劉景升,吾交州與荊州聯手,當可據劉奇之兵。”士武臉上流露出幾分病態的蒼白,他所言可圈可點,話音落下,堂內也有不少人微微頷首,以示贊同。

“哼,四弟此言,莫不是長他人志氣,劉奇小兒,年不過十八,不過承其父餘蔭,那嚴白虎、王朗之輩,軟弱無能,方纔爲其所敗,吾交州偏安一隅,有崇山峻嶺,任憑他江東七郡之兵,傾盡全力來攻,吾等亦無須憂慮。”士壹滿臉不悅,他自董卓之亂逃回交州,被兄長上表,本欲擢拔爲合浦太守,卻爲王晟所代,此人乃是昔日刺史賈琮心腹,他對其十分敵視。

“二弟莫要輕敵,盛名之下無虛士,那吳侯劉奇,能南征北戰,連敗江東猛虎孫文臺之子孫策,又敗羣雄討董之時的袁公路,當有過人之處。”士燮心中無奈,自家二弟和王晟之間的恩怨他又何嘗不知,只是,如今的交州,雖大部掌握在他士氏之手,卻無法將前幾人刺史留下的心腹徹底剷除。

如此,交州必亂,而交州之地,民不多,兵則寡,若戰,必爲四周山林蠻夷所趁,他士燮,自然不願見到此事發生,好在……士氏一族的後輩們,都已陸續成年,而反觀昔日兩任刺史留下的心腹幹臣,都已老朽。

只是,士燮還得防範昔日一直對交州有所覬覦的劉景升,當然,此刻還多了一頭猛虎——劉奇。

“德樞,汝意下如何?”士燮目光一轉,看向身側一直默不作聲的程秉,此人乃是追隨過大儒鄭玄的名士,若非避難交州,他如何能遇到這等賢良,平日裡,他若是有解不開的疑惑,大多都會親自請教於他。

“交州七郡,民百萬,兵將兩三萬人,南臨大海,西、北俱有山林,林中多有豺狼虎豹,毒蟲瘴氣,亦有蠻夷山寨,時而劫掠,若戰,則將兵萬餘,吳侯劉奇麾下,皆是征戰一二載之精銳之士,吳中孫策如何?淮南袁術如何?亦或者,江夏太守黃祖,此幾人者,俱是當世久負盛名之輩,孫策、袁術兵敗身死,黃祖損兵折將,便是獨子亦折損於尋陽之地,吾交州,非劉奇之敵也。”程秉臉上流露出幾分堅定,當他擡起頭來後,四周已有不少凌冽地目光看向他。

士氏一族,將交州視作一族私領,豈會甘心將其拱手讓與他人?

“若戰,江東之兵,可出幾何?”士燮伸手壓住堂內衆多士氏一族的文武準備喝斥的舉動,目光再次看向程秉。

“會稽朱桓、豫章呂蒙、定南賀齊,三將之兵,便可達四萬之衆。”

聞言,堂內一片死寂。

“江東劉奇,坐擁七郡之地,民不過六七百萬之衆,何來四萬可用之兵?淮河沿岸,其大建烽火臺,尋陽、豫章,皆爲劉表所脅,吳郡、會稽郡,須得鎮壓山越,長史莫不是危言聳聽,心有向江東,欲誆騙吾等歸降。”士壹滿臉陰沉地冷笑道。

“二弟不得魯莽。”士燮再次開口喝斥了士壹,目光柔和地看向程秉,“德樞以爲,吾若向劉表求援,可得臂助乎?”

“周瑜屯於宛城,江夏黃祖之兵,爲劉奇所敗,今鎮守不足,尚需襄陽之兵協助,荊南四郡,劉表繼任荊州刺史以來,大多也是聽調不聽宣,刺史以爲,僅劉磐、黃祖,能阻劉奇多少兵馬?”

程秉伸出兩根手指,“尋陽甘寧,乃東吳上將,豫章之地,更有東吳大將周泰,吳侯劉奇妻兄步騭守之,劉景升出兵,必敗無疑。”

“那許昌曹丞相,可能助吾?”士燮再問道。

“吾交州若遣使許昌,須得一二月腳程,回返亦是一二月之久,揚州之兵,屯於南海東、北二處,隨時可率軍南下,若刺史一月之內,不與吳侯劉奇回信,必起刀兵。”

士燮痛苦地閉上雙眼,“交州之地,遠離中原,爲北地士族看重,爲避禍之所,所因吾一人將戰禍引入交州,使百姓生靈塗炭,全乃吾之罪過矣。”

“其實,若欲退劉奇之兵,吾等倒也可藉助荊州之手。”正在此時,程秉話鋒一轉。

“計將安出?”士燮面色一陣激動,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納劉表之見,卻須得委屈刺史大人。”程秉朝着士燮深深一輯道。

士燮心中有些不安,看了一眼有些焦躁的堂中文武,耐着性子問道:“若能免於兵禍,保交州七郡之民,犧牲吾一人,吾士燮自然捨得。”

程秉得到回覆,當即擡腳來到堂中,朝着士燮躬身一輯,“還請大人上書荊州劉景升,請辭交州刺史之位,割南海或蒼梧一郡之地於荊州,任劉表派遣刺史到任。”

話音如同雷鳴炸開,堂中一衆文武盡皆目瞪口舌。

士壹舔了舔乾涸的嘴脣,按在刀柄上的手臂微微一動,將刀刃抽出一小截,他眯着眼,戲虐地看着身前不遠處的身影,“區區一外來之輩,焉敢圖謀吾士氏一族之交州,找死。”

第四百八十五章 漢胡混編騎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十四章 奪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十三章 勝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五百零四章 趙雲釋劉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陵兵敗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丕身體有疾?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兩百三十四章 桂陽太守黃忠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遊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