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

正當晌午,劉備陪同曹操入了下邳城中,途中,看着巷市中打掃街道,用籮筐擡走淤泥的百姓,劉備心中一片沉重。

用膳之後,劉備稱身體不適,便提前回到了所部營帳內。

“大哥方纔,爲何不向那曹操討要徐州?”張飛心中憋了一口氣,此刻卻是不得不發。

“曹操不說,吾亦不敢問,如今吾兄弟三人,都寄人籬下,爲之奈何。”劉備嘆了口氣道。

“大哥,那曹賊先前便允諾汝任徐州牧,如今卻不肯歸還徐州,當真是背信棄義之徒,不若讓吾一矛捅他十幾個窟窿,也好泄憤。”

“三弟,不得魯莽。”劉備當即板着臉喝斥道。

“大哥,三弟所言,亦有道理,曹操既不願歸還徐州,便將小沛交還吾等亦可,若是吾等此番征戰,就連一隅棲身之地都丟了,卻是……”關羽臉上也有些不忿。

“今日與吳侯會面之前,曹操曾示意吾隨他回許縣。”

聞言,關張二人面色一變。

帳下,孫乾眯着眼,“主公若隨曹操回許縣,怕是如那孫權一般,立功之後,卻成囚徒,便是曹操允諾主公一三公九卿之位,無兵馬在手,在這亂世之中,便如案板魚肉,任人宰割爾。”

“公祐之意,吾又何嘗不知,可若曹操以天子詔令爲由,吾如何拒絕?”劉備嘆了口氣,他乃中山靖王之後,出入徐州,曾掌一州之地,亦是因此忠義之名,他斷然不可能有違天子詔令,如今局勢,只能任由曹操調度。

“吳侯劉奇,以漢室貴胄之身,一統江東六郡之地,如今官至後將軍,節制四州之地,主公按宗室族譜,卻是天子皇叔。若此番前往許縣,能得天子正名,未嘗,也不是一件好事。”下首,簡雍撫須笑道。

劉備沉吟片刻,雙眉微皺着,輕聲說道:“此去若能有二弟、三弟率軍相護,許縣倒也去得。”

“報……稟報主公,營外有一小卒送來一封江東書信,稱是吳侯親筆書信。”

“吳侯書信?”劉備環視一眼帳中文武,“呈上來。”

“喏。”

劉備緩緩撕開信封的蜜蠟封口,取出鬆軟的紙張,“這江東的漢紙,未曾想,又精緻了幾分。”

他雙手攤開書信,入眼,隸書賞心悅目。

皇叔親啓:

侄劉奇於南下壽春途中落筆所書。

今日之後,曹操必班師回朝,到時,皇叔面見天子之時,須得小心謹慎,曹賊奪徐州淮北數郡之地,百姓數十萬之衆,勢力大增,以防其不臣之心,還望皇叔護持天子左右。

孫權戰於南陽,得勝而爲曹賊囚於許縣,若事情有變,皇叔可南連周瑜,渡黃河而北去,投入大將軍袁紹麾下,吾已將天子印璽授予其人,讓大將軍揮師南下,進剿曹賊。

到時,奇必提江東十萬精銳之師北上,與中原會獵,一舉蕩平大漢叛逆,中興吾漢室江山。

……

後面也全是噓寒問暖,劉備看過之後,迎着帳中文武關切的目光,一言不發。

“劉子興,竟是算準了曹操要攜吾班師回朝。”劉備面色一陣難看,他擡頭看了一眼入帳的陳到,“叔至,方纔傳信那小卒何在?”

“此人身着曹營甲冑,送信之後,便是回營。”陳到下意識答道。

劉備心中倒吸一口冷氣,“江東細作,竟恐怖如斯!”

劉備陰沉着臉,“吾軍動向,幾乎全爲江東軍掌控,吾軍渡過淮水,兵進壽春之時也好,得令兵進廣陵也罷,渡破釜塘之時更甚之,如今,江東軍與曹操一戰,未曾想,便是曹操這數萬軍中,亦有江東軍細作……”

“主公可是要將此事報與曹操?”簡雍問道。

劉備微微搖頭,“吾與吳侯,同爲漢室宗親,他往日裡,亦待吾不薄,吾斷然不能以怨報德。”

“更何況,曹操,乃國賊矣,與董卓那廝,並無兩樣,此人,乃吾漢室頭等大敵爾。”劉備雙眼一眯,“二弟三弟。”

“大哥”

“大哥”

關羽張飛對視一眼,幾乎同時起身抱拳。

“汝二人隨同二位先生,好生看管軍糧馬匹。”

“喏。”

——

次日一早,曹操任命好徐州五郡的官吏,便帶着劉備,坐上自己的車駕,朝着許縣行去。

關羽、張飛押後,隨於禁、郭嘉後拔。

“玄德啊,吾未將徐州予汝,汝心中可有怨言?”

“此去許縣,乃面見天子,此乃頭等大事爾,備當謝司空提攜之恩。”

“哈哈……玄德老弟,汝還是這般謙遜。”

“天子東遷至許縣,身旁王公大臣不少,但能和天子閒暇之際說些貼緊話的宗室之人,卻是不多,玄德此番,大可和天子敘敘舊。”

“此乃臣之本份爾。”

“玄德,那孫文臺亦是汝羣雄會盟之時的舊識,如今其妻兒俱在許縣,汝也可與之會晤。”

“既是舊識,自當結交。”劉備面色平靜地回答着,心中卻滿是警醒。

曹賊,這是在提醒他莫要學孫氏,棄袁術而毀家業,還是想借孫權試探他是否有忤逆之心呢?

不過好在,劉備心裡清楚,自己還有一個殺手鐗。在危機之時,可以藉此拖延。

玉璽之時,乃是劉奇於信中秘密告知,便是他帳下文武都不知曉,眼前這曹操,卻是無比看重此物。

和曹操閒聊一陣,劉備又回頭看了一眼自己妻眷的馬車,寄人籬下的滋味,的確是不好受。

劉奇已是爲他指出了一條明路,暗地裡,將自己和袁紹結盟之事,告知於他。

劉備心中明瞭,絕不能鋌而走險,貿然離開曹操帳下,但是天下之大,他又能何處容身呢?

他想到自己麾下的文武,關張二將征戰有餘,陳叔至可護他左右。

簡雍、孫乾,時有謀略,卻無遠見,他每當捶胸頓足之時,都暗恨自己無能,此去許縣,途經潁川,想到此地,他卻有些心動。

當今天下,名傳天下之士,大多出自此處。

無論曹操帳下的荀氏叔侄、程昱、郭嘉,還是江東徐庶,幾乎都是此地就學而成賢良。

“吾非猘兒,若得周瑜之才,必成大業矣。”

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德不舉乎?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二十六章 壯士斷腕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四百八十五章 漢胡混編騎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禁降吳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三百四十二章 遊騎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五百零四章 趙雲釋劉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曄議工部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一百七十三章 趙雲擒夏侯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