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絕殺

進了開封府,將庶政都過目一遍,然後,循例接見、聞訊了幾個部門。

趙煦這才讓馮景,去將金總持請來梅花廳。

“阿彌陀佛,西天三藏法師沙門臣金總持,拜見陛下。”金總持鄭重的合十禮拜。

“法師免禮,請坐。”趙煦說道。

便有着人,搬來了椅子,放到金總持身後。

金總持再拜稽首謝恩,這才坐下來。

“法師此番來見朕,可是有事?”趙煦揣着明白當糊塗問道。

“此外,安南諸州,也都乞朕遣僧人南下傳法、弘法。”

於是,當即表態:“陛下如此厚愛臣,厚愛沙門。”

是他們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都必須做的事情!

寺廟的主持、僧首們,哪裡肯?

勿謂言之不預也!

沙門,再這麼下去,獲罪於天。

“欺君之罪,當腰斬棄市!”

讓佛教,成爲大宋對外的一張牌。

“開封府、刑部、祠部、大理寺,近日來可都是收到了許多苦主的訴狀。”

但更炸裂的事情還在後面——天子意欲清靜沙門。

“不知法師意下如何?”

至少,也要恢復譯經院版印權。

但,在這位陛下手中,卻被他操作成了假若諸寺主持、首座們,未能在指定時間,將承諾的捐款,送到官府。

此事,頓時就讓這些傢伙,無所適從。

“法師說對嗎?”

趙煦這才終於說話了:“法師言重了,言重了!”

所以……

而衆所周知的,當朝的天子,年紀雖然小,但記性特別好,尤其在記仇方面出現突出。

趙煦讓馮景接了過來,然後拿在手中看起來。

當然了,這不是重點。

怕是連譯經院、傳法院也有可能被罷廢。

最初的質庫確實是寺廟信衆內部,救急、存錢的地方。

反而,因爲質庫被大和尚們壟斷。

和尚們修行,也是需要資金的。

金總持當然聽懂了,他嘆息一聲,知道自己是管不了,也不可能再管這個事情了。

於是,對金總持道:“法師放心,朕也不是講道理的人。”

所以,這些大和尚輕易不會出門雲遊,去受那風餐露宿之苦。

不就是沙門的手段的一種化用嗎?

這一次,比起上次,大和尚們就有誠意的多了。

狀告覺照院質庫草菅人命,害其父、妻等喪命。

此外,帝、後葬禮,日稱僧也都會出現,並主持法會。

甚至還有人每到一地,都要左擁右抱,美其名曰:這也是修行!

於是,到得今天,在這汴京城裡,僧人行腳雲遊,竟也能成爲一件值得稱讚的事情。

看來,那幾棒子確實是打疼他們了。

只是,如今的質庫早已經變質了。

“讓佛門清靜之地,得以清靜。”

“樁樁件件,血淚斑斑啊!”

“財帛亂人心神,佛門清淨之地,豈容銅臭?”

雖然說,僧人行腳,是他們的本份,也是他們修行的一部分。

老實說,金總持其實也不太喜歡,寺廟變成商場。

金總持其實對此是有預料的。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法雲當場昏厥。

這就是威脅,也是恐嚇了。

看向金總持的眼神,也多了一分欣賞。

便稽首唱了一聲佛號,道:“臣謹遵旨意。”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養一羣連唸經都已經不會了的廢物。

而皇室對此默認。

弘法、傳法,是他東行的目標。

從此,譯經院不再擁有獨立的版印機構。

這就是要毀寺了!

汴京諸寺瑟瑟發抖。

當年,他毅然決然的冒着生命風險,從西夏逃來大宋,也是因爲他知道,在整個世界,大宋的影響力是無可比擬的。

這道旨意,直接撕開了大和尚們的最後防線。

那可就到不了趙煦手裡了!

所以,不把質庫,從大和尚們手裡搶回來。

“臣當與諸僧言說此事,將陛下對沙門的聖德與寬愛,說與天下沙門同道。”

直到開寶寺失火,才終於獲得機會,主持領袖一寺。

“如此一來,佛門可得清靜,信衆也依舊可以得到救急等便利。”

金總持聽着,卻是振奮不已。

佛教也好,道教也好,只要聽話的,配合的,大大有賞。

特別是金總持這樣的紫衣高僧,肯主動提出行腳,還能號召、帶動一批人跟着他行腳前往淮南,太難得了!

所以,趙煦也忍不住主動問道:“不知,都有哪些高僧,會隨大師行腳同去?”

給你們臉,你們得感謝。

最少的也是三千貫。

這就是爲什麼,汴京的權貴們豢養的打手,只砸質庫,卻不壞賬冊,不搶其中財物的緣故。

“若其等毀諾,則其罪大哉!”

前者是恥辱,但後者則是沙門神通廣大的象徵。

於是,現在沙門和道門,在這個事情上爭得很厲害。

皇太妃朱氏甚至曾隱晦的承認過這個傳說。

就算完成了自己的義務,然後就關起門來,將天吉祥等天竺老鄉以及明遠等密宗譯經僧人,召集到一起,將大宋天子,有心支持弘法、傳法大業,甚至還要選派僧人,前往大理國、安南甚至交趾等地傳法弘法的好消息,告訴了這些人。

大宋傳統,對於沙門領袖,必有封敕。

而汴京各大寺廟,不是淨土宗就是禪宗或者華嚴宗。

打不過,就加入!

趙煦聽着金總持的話,終於開心的笑起來,讚賞道:“善!”

“朕欲清理質庫令汴京諸寺,再無質庫之嘈雜,還佛門一個清靜!”

這直接使得譯經院殘廢,傳法院近乎變成一個擺設。

“朕聞佛祖更有戒律,命僧人不妄言,故有出家人不打逛語的俗話。”

官府清理他們,上順天意,下合民心。

必須是這樣了!

“天下僧人,比臣更忠心於陛下,佛法修爲更深者,比比皆是。”

……

怎麼能輕易傷害呢?

“讓他們好好想想。”

八月丙申(十一),開封府公開審理陶轂後人訴覺照寺監守自盜,致祖宗墳塋被盜一案。

“阿彌陀佛!”金總持連忙再拜稽首:“臣慚愧。不敢當陛下之贊。”

但,刀子架在脖子上,他們好像也沒什麼好的辦法。

緊接着,各大寺廟的主持、僧首們,都接到了請帖。

能騎馬絕不走路,能坐船就死不上岸。

這些東西,在他們眼裡,都是他們的寶貴財產。

不止國法不容,沙門戒律也不容。

金總持這麼配合他,他自也當投桃報李。

而像諸如顯靜寺、鐵佛寺這樣歷史悠久,經營着質庫的大寺,更是‘無比慷慨’,願捐數萬貫。

“奏知陛下,臣已與汴京諸寺高僧,計劃數日後,行腳辭京,前往淮南,爲淮南災民祈福。”金總持合十奏道。

“但是,質庫之中,難免魚龍混雜,也難免有那作奸犯科之人混跡其中。”

趙煦聽着,頷首道:“法師慈悲!”

金總持聽着,連忙合十禮讚:“善哉!善哉!”

但,就在他們觀望、猶豫的時候。

於是,禮部旋即,將譯經院的版印權收回。

那可是一個新的佛門體系的開端。

“普濟懷恩法師,能得陛下敕封,實乃沙門之幸也。”

他深深籲出一口氣,在心中暗歎:“難道,這位陛下果然是某位佛陀或者菩薩轉世不成?”

就是透露出來的內容,讓他們不寒而慄——恭請大師,於某日駕臨寒舍,與議質庫鬥紐事。

絕殺!

又一道旨意下降:朕聞沙門有德者衆,今覺照寺主持等失德、無僧人之行,朕心甚痛,其令有司,自京中張榜,募有德之高僧主持。

金總持知道,這位陛下,對佛門恐怕已經很不滿了。

每遇災害,需要主持祈雨、祈晴法會,也都是日稱爲首。

因爲首相不再兼任譯經潤文使,譯經和傳法事業,在大宋受到的重視,斷崖式下跌。

金總持瑟瑟發抖。

甚至還會大力協助沙門傳法、弘法,吃了一堆的餅後,他的立場,也早已經站到朝廷這邊來。

如今,卻反過來被人用着相同的手段拿捏了。

自來,只有沙門的大和尚們,忽悠他人,拿着地獄的恐怖和來生的幻想來恐嚇、脅迫信衆的。

而現在,金總持更是感受到了更可怕的威脅。

“再說了,豈有讓法師代人受過的道理?”他微笑着,讓人將金總持扶起來:“朕也不是那種,連是非黑白都分不清楚的人!”

只有得到大宋支持,沙門才能興盛。

加上宮中有傳出傳說,說是皇太妃朱氏當年在懷這位陛下的時候,曾夢到一輪紅日落入其腹中,醒來後就發現懷孕了。

所以,便有人開始將財物或者貴重物品,存放到寺廟。

這十餘年來,金總持一直在努力,想要說服大宋朝野,恢復首相兼任譯經潤文使的傳統。

說着,他就從懷中取出一張紙,起身跪在了趙煦面前,將那紙呈在手上。

民間的高利貸的手段,學了個全。

“若如此,臣當第一個上表,乞陛下開革他們的僧籍,收回他們的度牒。”

諸寺捐助財帛,本就是被逼的,本就不怎麼情願,實屬是無奈。

即使出門,排場也都是大的很。

沙門說,紅日入懷,此乃大日如來降生人間的徵兆。

這位陛下,已經證明了,他確實能對沙門重拳出擊。

嚴重影響大宋金融安全,嚴重影響大宋的產業升級,更是造成大宋錢荒的原因之一。

這……這……

“還有……”

被人間帝王拿捏和被佛祖轉世身拿捏,是兩種概念。

譬如,日稱每遇帝、後聖節,允許上《功德疏》,爲帝、後禮讚。

金總持的表態,對趙煦而言,很重要。

彼此本來就看不太對眼。

於是,他們再也不想管,汴京諸寺了。

金總持想明白這個,頓時就目瞪口呆。

趙煦笑了,他揚了揚金總持送來的那張紙。

各地的信衆,特別是做生意的商賈,長途跋涉,攜帶着大量財物,很不安全,也不經濟。

但沒有辦法,他只能儘量幫着打圓場,道:“不瞞陛下,諸寺主持、首座都言,三五日內,定將相關錢帛,送到開封府,以供朝廷賑濟淮南。”

可惜,收效甚微。

然後,大理寺的人也出現了。

“法師不愧高僧。”

“屆時,朕還要委託法師,從天下寺廟,挑選僧人,前往大理國、安南八州等地,傳法、弘法。”

“謗佛之孽,當於拔舌地獄中受盡折磨,更當打入畜生道,生生世世,永爲畜生!”

“沙門絕不能容此輩!”

趙煦笑道:“法師謙讓了。”

趙煦依然只是笑了笑,一副根本不信的模樣,配合着他稚嫩的年紀,這讓金總持無比慚愧,甚至在心中有着一種彷彿在犯罪的感受。

“質庫雖爲救急、解難,爲方便信衆。”

“還不至於此!”

換而言之,整個汴京城,數十近百的敕建正寺,沒有一個主持、僧首,願意跟隨金總持行腳南下的。

他現在開始害怕了,害怕各寺舍不得,想不開。

愛死不死!

金總持聽着,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比如金總持的前任日稱僧,便得到了仁廟的敕封——其在大宋被封爲宣梵大師,並授給文臣的官職:試鴻臚卿。

總之,都是大有來頭的人。

他將成爲整個沙門的罪人!

金總持只能是強行的壓抑住自己內心的負罪感,拜道:“臣願以首級擔保,若三五日內,諸寺未能將善款輸送到官,請陛下斬臣於開封府府衙外。”

譯經院也不再可以隨意雕刻佛經印刷。

金總持似乎也是知道這一點,臉色多少有些羞愧,稽首道:“臣與天吉祥、智吉祥及明遠、惠詢等僧臣,已與京中諸寺主持、首座於開寶寺中,召開了法會。”

同時也讓京中那些沒有敕建名額的寺廟僧人狂喜。

日稱一生,在大宋翻譯佛經數百部,帶出了十幾位紫衣高僧,剃度僧人數百,是真正的沙門領袖。

導致民間的存款,大量被質庫把持,大和尚們手裡握着海量的現金,卻並不投資,只是用放貸或者鑄造銅器。

張璪看了有司的報告後,大怒!

竟上表天子,請求褫奪覺照寺的敕建牌匾。

也是趙煦的宗教態度。

當天,金總持回去後,就將面聖時的種種,派人通知了各寺主持、僧首們。

整個爛透了!

而顯超、顯能等,則是金總持培養出來的大宋僧人。

過了好一會,他才明白過來。

金總持知道的,這估計與上次諸寺承諾捐錢,最後到位卻只有三成、五成有關。

“若沙門皆如法師,何愁天下不興?”

在升堂後,覺照寺主持法雲剛剛被帶到堂上,御史臺就都派人來了。

“自古,一諾千金,何況是對朕的許諾。”

否則,就是欺君之罪,還是謗佛的波旬子孫。

趙煦聽着,就在心裡面呵呵了一聲。

第二個,則是附帶的影響。

恐怖如斯!

如此想着,金總持心中總算舒服了一點。

這個少年天子即位以來的種種表現,哪怕放在佛經之中,也屬於傳說神話類型。

這一次,既是爲了將質庫從大和尚們手中拿回來。

趙煦頷首點頭,道:“朕對於忠臣,從不吝賞賜、加封。” “譬如如今在熙州,代朕教化一方的智緣大師,朕就已於昨日命中書舍人草制詔書,加封智緣大師爲普濟懷恩法師,授給金瓶法器一件,賜給御賜匾額一面。”

就是,金總持心裡面感覺很怪。

說到底,如他這樣將弘法、傳法當成生命的僧人,和汴京各大寺廟那些像商賈遠超過僧人的和尚的屁股,從來就沒有坐在一起過。

廣梵大師、崇梵大師等,一聽就知道是當年日稱主持傳法院時培養的僧人。

這是他必須要表的態度,也是一種及時切割。

“待法師從淮南歸來,可能第一批大理國僧侶,也就入京了。”

不要給臉不要臉,不然休怪朕無情!

御史臺說,登聞鼓院接到京城百姓張三、李牛等的狀紙。

“陛下旦請放心,諸寺絕不敢做出這等大逆不道,無君無佛之舉。”

對他來說,在確定了大宋不會滅佛。

“正好,朕欲撲買抵當所,諸寺質庫,可以鬥紐、帶泄等方式,併入抵當所,僧人中經營質庫的,也可以還俗,加入抵當所。”

不然,他怎麼能這麼熟練的用沙門的手段來對付沙門?

而且,還毫無畏懼,沒有絲毫擔憂。

所以,金總持聽了,頓時激動了起來,連忙拜謝:“臣必當爲陛下鞠躬盡瘁,以謝陛下隆恩。”

譬如,日稱還擁有每年無須官府批准,合法剃度僧人十人的名額。

官府的鐵拳,卻不給他們思考的機會。

可假若這些財產,被人存在質庫。

於是,只好再畫一個餅給金總持了:“還有個事情,法師可能還不知道,上個月,朕接見了大理國使者高泰明,與之議定了,大理國遣僧人入大宋求法,大宋更派僧人入大理國弘法、傳法的事情。”

在人間要被砍頭,死了也得下拔舌地獄,還要被打入畜生道。

“這佛門清靜之地,卻日夜嘈雜,三教九流,往來不息,到底合不合適?”

再說了,他是密宗的。

對於沙門內部,更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震懾、安撫。

真要如此,沙門這次就要受到重創了。

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質庫。

“汴京諸寺,更是廣有質庫。”

這也是佛教的特點了。

被流放雷州的願成僧,還有迄今還被羈押的覺照寺諸僧,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別說什麼恢復傳統了,讓譯經事業重新得到大宋朝廷在國家層面上的支持了。

不過,趙煦也不會跟他解釋——那樣的話就太刻意了,也不符合他的身份。

這就是要將質庫囫圇吞下,只留點湯湯水水給大和尚們,還要讓大和尚配合,並且感恩戴德。

所有寺廟質庫,必須限期遷出寺廟,並以帶泄、鬥紐等方式,與撲買抵當所的‘義商’合股。

如此他就將成爲最後一個御賜敕封的西天三藏譯經法師。

然而,他們還沒有來得及慶幸過來。

很快,事情就報到了都堂,正好受都堂委派,暫署祠部的執政張璪當日輪值。

他只好稽首道:“陛下聖明,諸寺質庫,皆是爲了方便信衆,救急解難……”

大理寺說,刑部移文,告知大理寺,覺照寺主持法雲等陷入祠部胥吏受賄案。

趙煦看着,也不催促,只是繼續說道:“法師可以將朕的旨意,轉達諸寺主持、僧首們。”

“待此間事了,法師從淮南歸來,朕必有封敕。”

也是傳法院如今的支柱。

“朕只是想讓質庫,從寺廟裡走出來,走到俗世之中,受到朝廷監管。”

挑出那些刺頭,剪掉那些荊棘。

而那些不配合,不聽話的刺頭,自然要裁剪掉。

由開封府推官李士良主持審理。

所以這位高僧在世時,是享有各種如今僧人沒有的待遇的。

對趙煦來說,重點在於,質庫在寺廟,官府很難監管,他也分不到半點好處。

西天三藏法師,絕不容情,一定會上表有司,將他們開革出僧籍,勒令他們還俗,以免‘此等無君無佛之徒,褻瀆我佛山門’。

但是,供佛是需要財物的。

但趙煦卻只掃了一眼,就放在旁邊,道:“諸寺主持慈悲爲懷,朕非常欣慰。”

可不像他金總持,在去年之前,只能在傳法院、譯經院裡枯坐。

金總持聽着,稽首稱是,在心中感慨萬千。

這確實是寺廟質庫,出現的原因。

一方面,金總持派去的人,明確無誤的告訴他們——承諾的財帛,必須在限期內,送到開封府。

此外,信衆中的底層百姓也會因爲種種原因,選擇到寺廟質押自己手裡的一些生產資料,換來錢財,以治病、救急。

在他來到大宋的時候,大宋就發生兩個對佛教的大事。

而汴京諸寺,在得到了金總持的通告後,就開始坐蠟了。

畢竟,這些天汴京內外,對質庫喊打喊殺,他也不是瞎子。

但他沒有辦法!

卻根本沒有注意到趙煦話中的細節。

頓時,所有僧人,爲之振奮。

正是因爲有着這些精通梵文的高僧配合、協助,金總持才能繼續譯經工作。

Wωω_тт kΛn_¢ Ο 將來,金總持自然會知道,這個敕封的重要性的。

而且,必是要住邸店,睡軟牀。

根本就不像是來商量的而是命令,是通知。

此外,大和尚們還能通過質庫,吃絕戶——要知道,戶絕的財產,按照法律可都是趙官家的。

趙煦瞧着,於是圖窮匕見,道:“朕於沙門,素來崇敬,兩宮慈聖,更是早晚供佛……但,如今的佛門寺廟,卻都不怎麼守清規戒律!朕心甚痛!”

當然了,今天回去後,他就會立刻派人去警告各寺——不要玩火,再玩火,誰也救不了你們。

第一是元豐改制,罷去首相兼任譯經潤文使的差遣。

同時也是對佛教的一次服從性測試。

有了金總持的這個態度,那他對大和尚們動手,就屬於佔據了法理——連西天三藏法師,都認定的沙門敗類,必須是波旬的徒子徒孫,是披着袈裟的魔王。

金總持合十禮讚一聲:“阿彌陀佛,回稟陛下,傳法院的西天僧廣梵大師天吉祥、崇梵大師明遠、梵才大師惠詢等十三僧,以及臣的兩個弟子顯超、顯能都將隨行。”

但這還沒有完。

牛鼻子們嗤之以鼻——自古天人顯化,上帝賜福,帝君下凡,哪有你們這些和尚的事情?

如此想着,金總持就道:“未知陛下,將如何處置?”

就是語氣,有些冷淡。

請帖上,用詞都是客客氣氣。

好在,當朝天子仁聖,並沒有答允——覺照寺,祖宗敕建,朕不忍毀之。

發帖的人,不是某某行會的會首,就是某個正店的店主。

那他們就不僅僅是欺君,還是謗佛。

於是,各大寺廟主持、首座並不給他什麼面子。

否則……

沒辦法,他只能稽首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但汴京的大和尚,實在太有錢了。

這就屬於是完全打入了體制內,並且深得信任的象徵。

他念頭怎麼通達?

這就已經足夠炸裂了。

“法會之上,汴京諸寺主持、首座,因感陛下聖德,於是,紛紛毀寺爲國,盡出寺中多年信衆所奉香火錢,以濟淮南。”

這屬於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

一天之內,數十人應徵。

汴京諸寺的主持、僧首們的防線,被徹底攻破。

99.第96章 覲見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576章 交趾的命運第499章 熙河(2)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433.第410章 宋誓(2)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第43章 茶藝大師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330.九月總結。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389.第369章 趙煦:他們應該感恩戴德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6章 兒科聖手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213.第203章 養女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第536章 公攤與房貸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161.第152章 撤退93.第91章 烈火烹油161.第152章 撤退第617章 御前會議(2)159.第150章 軟肋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158.第149章 天生聖君 (6500月票加更)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247.第235章 囑託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330.九月總結。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592章 聞戰則喜(1)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492章 朕愛叔叔第20章 拉扯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42章 卡bug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247.第235章 囑託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第13章 乖巧懂事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203.第193章 兀卒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第586章 逼捐(3)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93.第91章 烈火烹油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