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逼捐(2)

當天晚上,傳法院中,羣僧雲集。

數十位肥頭大耳,白白胖胖的高僧,齊聚一堂。

金總持命人將謄抄好的詔書,送到了這些人面前。

“諸位主持、首座,都看看吧。”

羣僧看着送到自己面前的詔書文字,一個個稽首禮讚:“善哉!善哉!我佛慈悲!”

但卻沒有一個主動開口,說要拿錢出來捐助的。

金總持見着,也不多言,只是道:“旨意下降後,京中各方,皆在踊躍義捐。”

“老衲在宣德門,還見到了景教僧人突沙,義捐五千貫。”

說完,他就閉口不言。

各寺主持、首座,這纔開口。

“阿彌陀佛,救苦濟難,乃我僧人本份,我法雲寺願捐一千貫,以輸淮南。”一個大腹便便的僧人說道。

金總持看了他一眼,沒有說什麼話,只是稽首合十:“善哉!善哉!”

法雲寺,是金水門外的寺廟。

規模在汴京不算大,捐出一千貫,也算恰當。

“阿彌陀佛!”又一個白白胖胖的僧人稽首:“我淨慧院,也願義捐千貫。”

金總持聽着,臉色抽搐了一下。

因爲,這淨慧院雖然規模只與法雲寺相當,當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

這淨慧院,乃是南唐李煜故宅改造,李煜死後,改造爲寺廟,廟中有許多李煜的真跡遺存。

因而,受到文人墨客追捧,香火也很鼎盛。

“崇夏寺,也願義捐千貫……”

“等覺院,義捐千貫……”

一個又一個主持、僧首,紛紛出言。

捐助數量,相差無幾。

聽得金總持眉毛亂跳,他只能提醒這些人:“諸位主持、首座……”

“景教不過一廟而已,也捐了五千貫。”

“我沙門在京寺廟數十,皆歷代官家敕建,卻只捐千貫。”

“傳出去,天下人如何看我佛門?”

所有人都閉着嘴巴,不說話。

倒不是他們不夠聰明,也不是他們都是守財奴。

而是他們怕!

是的,怕!

怕捐的多了,自己有錢的事情,被官府知道,以後有事沒事就來找他們化緣。

金總持沒有辦法,只好再次提醒他們:“京中寺廟,非止我等敕建寺廟。”

“更有那野僧、遊僧所建之寺,隱匿於市井中,伺機而動。”

羣僧這才終於鬆口。

規模較大,比較富裕的那幾個寺廟的主持,方纔表態,願捐兩千貫、三千貫。

其他寺廟,則依然維持不動。

金總持見着,也是無奈,知道自己是勸不動了。

只能稽首道:“善哉!善哉!”

他能怎麼辦?

難道逼着這些人掏錢?

……

元祐元年八月庚寅(初五)。

趙煦昨夜睡在保慈宮,所以一早醒來,陪着向太后用完了早膳,又到了慶壽宮問了安,纔回到福寧殿,爲今天出幸開封府做準備。

剛回了福寧殿,石得一就來報告了。

趙煦聽完石得一的回報,譏笑了一聲,對石得一招了招手。

石得一湊到他面前,趙煦在他耳畔耳語幾句。

石得一的神色,頓時就變得古怪起來。

“去做吧。”趙煦擺手:“最好今天傍晚就見報。”

汴京的大和尚們,太不給面子了。

一千貫?兩千貫?三千貫?

打發叫花子嗎?

不給他們點壓力,他們就不懂厲害。

“諾!”

……

開封府,府衙。

天子御駕,在御龍直簇擁下,駕臨於此。

蔡京率着開封府上下官員,早早的就已經在府衙門前等候。

見到御駕抵達,連忙上前迎接:“臣等恭迎陛下,駕幸開封府,恭維我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趙煦在馮景的攙扶下,走下御車。

今天負責他安全保衛工作的燕辰,就來到了他面前,低聲稟報着:“陛下,臣在府衙前,遇到了西天三藏法師,法師乞見陛下……”

趙煦看向燕辰,保持着微笑。

燕辰連忙低頭:“臣父患有風痹曾求藥於法師,得了法師的秘方,纔好轉了些……”

趙煦這才哦了一聲。

風痹就是風溼病,在現代,都是很難治癒的一種疾病。

但在古代,卻總有些稀奇古怪的方子,莫名其妙能治好。

就很神奇!

而當代的高僧,基本都是名醫。

像金總持這樣,遊歷萬里的僧人,手裡頭有幾張壓箱底的秘方,不算稀奇。

於是,趙煦問道:“他那張方子用的藥,可算名貴?”

燕辰搖搖頭:“臣不知。”

趙煦想了想便對燕辰道:“且去知會法師,讓法師將那張方子獻給太平惠民熟藥局。”

“諾!”

現在的燕辰,以內殿承製,被趙煦任命爲提舉太平惠民熟藥局,主持太平惠民熟藥局的工作。

主要就是負責爲從徵的軍醫以及太醫局的低級醫官們,在汴京城中各處設立醫館、藥店。

以相對廉價的價格,對底層百姓,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而惠民熟藥局和專一製造軍器局一樣是熙寧變法的產物。

其前身是熙寧七年,在太醫局創立的熟藥所。

熟藥所,是一個偏福利的機構。

主要職責,就是向平民提供,相對廉價、有效的熟藥製劑。

趙煦在上個月下詔將之改爲太平惠民熟藥局,並從太醫局下面獨立出來,變成一個單獨機構,並任命回朝的燕辰執掌。

未來計劃在汴京,設置十七處平價賣藥所和坐診醫館。

其宗旨,就是以儘可能親民、低廉的價格,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這個機構,不追求盈利。

追求的是名聲、醫療經驗和技能積累。

算是原始版的公立醫院,但其最終目的,卻是爲服務他自己。

汴京百萬人口,足以讓那些年輕的醫生,刷出足夠的技能經驗,積累深厚的病例知識。

沒辦法,在這個時代,想要保住小命,就必須得有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

而想要一個這樣的團隊,就只能靠海量的病例來堆經驗了。

所以,現在的燕辰很忙。

忙着選址,也忙着收購藥材、僱傭工人,準備器皿。

於是,也就只有趙煦出宮的時候,他纔會帶隊做安保工作。

燕達走後,趙煦就在蔡京等人簇擁下,進了開封府的府衙。

然後,便循例聽取了各方的報告。蔡京報告了,近來開封府的商業糾紛情況,正在增加。

所以,乞請開封府公試一批新的法吏,以充實人手。

趙煦自然答允。

開封府目前,正在慢慢的一點一點的,通過考試的方法,淘換執行層的胥吏。

這是既定政策。

然後是開封府判官李士良以及街道司的賈種民,彙報的汴京學府建設情況。

如今,已經是完全完成了對靖安坊的拆除工作。

就是拆除後的建築垃圾有點多。

若完全依靠人力、牲畜以及傳統的車輛運輸。

恐怕費用會有些高,可能需要花費數萬貫。

趙煦聽完彙報,就笑了一聲:“朕會讓沈括的專一製造軍器局來解決此事。”

靖安坊的汴京學府,可不僅僅是一個撈錢的項目。

還是一個孵化器。

很多新技術、新設備,都將通過這個項目,完成實驗、成熟和量產。

同時,也能催生出產業鏈。

李士良、賈種民之後,就是司錄司的楊文元了。

楊文元現在是接任開封府推官呼聲最高的人。

所以,他的工作積極性特別高。

一見面,就和趙煦詳細彙報了願成僧一案的審理過程和判決依據。

然後又彙報了目前對覺照寺一案的審理情況。

趙煦只是聽着,不做表態,等他說完,才道:“且將卷宗留下來,朕回頭仔細看看再說。”

“諾!”

送走楊文元,時間就差不多到中午了。

馮景帶着人奉來膳食,同時也趁機對趙煦稟報:“大家,方纔皇太后娘娘,命粱惟簡送來了幾封今日的奏疏。”

說着,他就讓人將那幾封奏疏,呈到趙煦面前。

趙煦沒有第一時間看,只是將之放到一邊,問道:“西天三藏法師何在?”

馮景答道:“燕承製將之安排在梅花廳旁的官廨候旨。”

“他怎麼樣?”

“法師只是打坐、唸經,並無其他動作,臣命人送過幾次茶水,但開封府官吏回報說,法師並未飲用。”

趙煦點點頭,想了想,道:“待我午睡時,再派人去看看,若法師一直如此,就將之帶來見朕。”

趙煦現在對大和尚們的態度很不滿意。

從趙煦祖父開始,三代趙官家,對這些大和尚,可謂是仁至義盡,優容備至。

但他們是怎麼報答的?

事到臨頭了,一個個摳摳搜搜。

卻是忘記了,若無趙官家們的恩典,哪來他們現在的快活日子?

簡直是忘恩負義!

……

金總持盤膝坐着,敲着木魚,唸誦着經文。

咚咚咚。

木魚聲聲,在這廂房迴盪着。

“大師,還請用些齋飯。”

一個開封府的官吏,恭恭敬敬的端來齋飯,放到他面前。

他充耳不聞,只是唸經,只是敲着木魚。

那官吏見狀,合十一拜,悄然退出。

在門口,一個小黃門,悄悄觀察了好一會,才躡手躡腳的離開。

金總持對這一切,視而不見,依然敲着木魚,唸誦着經文。

他是一個真和尚。

爲了傳法、弘法,不遠萬里,跋涉千山萬歲而來。

其意志早就在萬里跋涉的旅途中,被磨礪了出來。

……

在梅花廳後,專門給趙煦準備的御寢裡,小睡了一覺後,趙煦滿血醒來。

馮景趕緊帶着人,服侍着他洗漱。

等洗漱完畢趙煦就拿起向太后派人送來的奏疏,看了起來。

同時,他問着馮景:“金總持怎樣了?”

“還在念經、打坐。”

“哦!”趙煦點點頭:“去將他帶來見朕吧。”趙煦沒有擡頭,只是看着奏疏上的內容,隨口吩咐着。

向太后送來的這幾份奏疏,都蠻有意思的。

譬如趙煦手裡拿着的這一份,就是蘇轍的一封彈章。

蘇轍在七月,升遷監察御史裡行,並加直集賢院的館閣貼職。

同時,也提拔蘇軾。

將蘇軾的寄祿官從正七品的朝奉郎,升爲從六品的朝奉大夫並加館職秘閣修撰,同時從蘇軾請,命其爲‘登州市舶司籌建大使’,予其一年時間,做好市舶司的選址、開港工作,並建立相關條貫。

於是,這兩兄弟,春風得意馬蹄疾。

然後,兩兄弟同時開始犯老毛病。

蘇軾在登州那邊,好像又開始議論朝政了。

這大鬍子的嘴巴,確實是很臭!

當年他在徐州,連趙煦的父皇都敢陰陽怪氣——汝以有限之材,興必不可成之役,驅無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橫費之財,猶可力補,而既死之民,不可復生!

於是揮毫潑墨,寫下一首江城子別徐州。

表面上,他是在噴王安石。

但實際上,誰都知道是在罵誰!

所以,烏臺詩案,蘇軾才被整的那麼慘!

這大鬍子的嘴巴,已經沒救了。

如今,他固態萌發,又開始罵人。

這次撞在蘇軾槍口下的是馮京——趙煦聽說,蘇軾在登州,一連寫了三首詞、賦。

對馮京這位元老進行了人身攻擊——當然,他用的是化名是假託。

但傻子都知道他說的誰?

就是很淦!

聽說,馮京都被氣壞了,跑去找了張方平理論。

於是,馮、張兩位元老,在這個八月初,徹底鬧翻。

以後可能馮、張兩家,要老死不相往來了。

哥哥帶頭衝鋒,弟弟也不差。

蘇轍,也開始火力全開,被他彈劾的人是廣南東路轉運使、直龍圖閣張頡。

在其筆下,張頡被罵的狗血淋頭,別說爲大宋重臣了,簡直不配爲人——頡猜、險、邪、佞、狡、愎、暗、刻,具此八德,了無一長!

本來,這種烏鴉們撕咬大臣的彈章,向太后如今已經不大給趙煦看了。

因爲太多了!

而蘇轍的這份彈章之所以送到趙煦這裡來,原因只有一個——蘇轍,給張頡扣了一頂王珪黨羽的帽子:頡家素富,本以行賂進,其鄉近辰、錦,多蓄奇砂,常以獻前宰相王珪,珪出示左右言:此頡所獻。

於是,他將張頡之所以能人品敗壞,道德下賤,卻一路升官的原因全部推給了王珪——就是因爲有王珪這樣的奸臣黨護張頡這樣的小人,才讓其能不斷爲官、害民。

趙煦看着這篇彈章,眼睛咪了起來。

“王珪黨羽?”

“還曾行賄王珪?”

“這個張愛卿很有錢啊。”

“得查一查才行!”

張頡長期擔任廣南東路轉運使兼提舉廣州市舶司。

要說沒有撈錢,誰信?

只是想着,張頡可能拿着市舶司的錢,去賄賂王珪。

趙煦就感覺有些心悸。

朕的錢!你不給朕也就算了,居然送給王珪那個奸臣?!

不可饒恕啊!

第539章 坐而論道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74.第73章 外戚(2)第30章 趙煦: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263.第249章 新役法(2)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310.第295章 生日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錢不還,還想白嫖朕?第626章 聖明天子327.第311章 工具人司馬光(1) 【中秋快樂第39章 太子(2)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203.第193章 兀卒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466.第442章 決戰之前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341.第324章 封妻廕子第499章 熙河(2)第615章 吃幹抹淨第480章 朕愛大臣!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418.第396章 戰前(2)461.卡文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263.第249章 新役法(2)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447.第424章 開戰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262.第248章 新役法(1)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第6章 兒科聖手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29章 蠶鹽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627章 文彥博:當今天子,謀定而後動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407.第386章 測試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481.感冒了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506章 入甕196.第186章247.第235章 囑託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第487章 這是陷阱!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96.第93章 上貨!上貨!(2) 【大章求追定第590章 戰爭中的各方第608章 戰局(2)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第480章 朕愛大臣!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第620章 戰局(2)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