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人心變易

第64章 人心變易

趙煦從迎陽門下聽政回到福寧殿。

今日聽政是樞密院入奏,也沒什麼大事,只是樞密院請依仁廟故事,給賜宗室已轉外官之人財帛。

這個事情,被兩宮打了個哈哈,就給拖了過去。

畢竟,兩宮昨日才下詔,讓三省有司,商定大行皇帝封樁錢的取用條貫。

今天,就支用封樁錢來賞賜給那些已經脫離了宗籍在五服外的所謂宗室?

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無論是太皇太后,還是向太后,都是要面子的人。

絕不會幹這種自食其言的事情。

加上,趙煦在旁邊,一臉疑問的樣子,也讓兩宮不會對封樁錢輕舉妄動。

所以,回到福寧殿的趙煦很開心。

因爲在他的上上輩子,太皇太后在花錢收買人心上,從來都很捨得。

尤其是賜給那些已經被王安石開革了宗籍的親戚們財帛上,特別大方。

僅僅是元祐四年一年,就賜給了十幾萬貫!

就好像錢是大風颳來的一樣。

而現在,那樣的事情,或許還會出現,但不可能那麼頻繁和簡單了。

心情不錯的趙煦,在回到福寧殿後,吃了一盞馮景從御廚帶來的蜜水。

嗯,昨天,馮景就已經正式從入內內侍省除授了最新的差遣。

皇帝殿祗候。

從此他正式繼續擔任趙煦身邊的親近內臣,繼續照顧趙煦的飲食起居。

上上輩子,這個差遣是屬於那位保慈宮祗候老宗元的。

“大家……”看着趙煦喝完蜜水,馮景低着頭,小聲的彙報着:“臣方纔在御廚,聽人說起,司馬相公似乎已經到了汴京!”

“哦……”趙煦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馮景繼續小心翼翼的報告着:“據說,司馬相公在金明池外的官道,被軍民給圍了起來……”

“汴京百姓,皆呼:公無歸洛,留相天子,活百姓!”

“據說最終,甚至引得數千人圍觀,場面喧譁到驚動了開封府的鋪兵……”

“善!”趙煦微笑着頷首。

司馬光在洛陽修書十五年。

十五年間,除了修書外,只做一件事情——非議新法,陳說廢除新法。

舍此之外,其他一切皆不談,其他一切皆推辭。

迄今,司馬光已經至少婉拒了趙煦父皇六七次的執政任命。

而他每上一次書,汴京的小報就報道一次,他每拒絕一次天子任命,汴京就沸騰一次。

十五年下來,司馬光的人望已經養到了天下矚目,萬方敬仰的程度。

除了君權,已經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將他再拒之門外。

這就是大勢!

也是人心所向!

自熙寧元年,王安石上《本朝百年無事劄子》,吹響變法的號角以來,王安石和他的新法一系,已經佔據了國朝朝堂十九年。

將反對者統統趕出朝堂,更是已經過去了十五年。

這過去的十五年,新法固然成績斐然。

特別是在財政上,完全扭轉了大宋的財政赤字。

每年國庫都有大量盈餘。

趙煦的父皇,在大內建的那五十二個封樁庫就是最好的證據。

然而,凡事有利就有憋。

新法也不是全部都是好的。

很多法令和政策,都是倉促推出來的,沒有經過全面討論和論證,匆匆忙忙的就上馬了。

推行的過程裡,也出現過很多簡單粗暴的案例。

所以,很多反對者的意見,不是沒有道理的。

譬如青苗法在很多地方,就成爲了一種攤派。

百姓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自然是怨聲載道,怨氣沖天!

保甲法在承平日久的江南地方,鬧得雞飛狗跳。

保馬法在京西東路,搞得地方上大批大批百姓破產。

但這些其實都還好。

因爲,只要汴京不動,地方上鬧得再怎麼沸沸揚揚。

只要朝廷有錢,只要國庫充盈,問題都不大。

畢竟,各地的主客戶們,只要還能吃飽飯。

他們就翻不了天!

可問題在於,市易法、均輸法和免行法,直接衝擊了整個汴京。

上上下下,沒有人不受到衝擊和波及。

這三部法令,是一個組合拳。

其中心思想就是:這些錢,你們(貴族大戶商賈)把握不住,還是我(朝廷)來!

設想是不錯,就是執行過程中難免走樣。

特別是市易法、均輸法,都和青苗法一樣,從最初設想的解決問題,變成了製造問題。

很快有司官員們就不僅僅從大商賈、大貴族嘴裡奪食。

還從中下層的小商賈、小作坊主嘴裡搶食。

甚至,一些官員爲了政績,強行攤派。

百分之二十利息的貸款,商戶們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的事情,發生過無數次。

而在汴京的各大場務裡,商戶們被強迫着租佃官府的商鋪、庫房,甚至被逼着去買官府的原料、貨物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這誰受得了?

要知道,汴京可是一個市民城市。

一個完全脫離了農業生產,一個完全依靠市民經濟和手工業製造的超級城市。

現在,朝廷一刀一刀砍下來,每一刀都砍在了無數人的大動脈上。

這些人又不是樹上的鳥雀,被人捅了窩都不敢反抗。

就算是樹上的鳥雀,有人拿着竹竿捅了它的窩,它也會飛來飛去,嘰嘰喳喳的罵罵咧咧,甚至在人的頭上拉翔抗議啊。

在現代留學十年。

趙煦跟着自己的老師,翻閱、查證了無數史料,也看了無數私人筆記的案例和後人的研究。

所以,趙煦知道的。

司馬光入朝,舊黨上臺,是人心所向,是大勢所趨。

這一點,甚至就是如今在都堂上的新法干將們,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馮景看着自己眼前的天子,那張微笑着的小臉。

他知道的,這位少主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這位少主的想法,他難以揣測。

只能是低下頭去,小聲的問道:“大家,這樣說來,司馬相公馬上就能入都堂了?”

趙煦微笑着搖搖頭:“早得很!”

雖然慶曆興學運動和伴隨的古文復興運動,讓大宋文壇,完全的徹底的拋棄了漢唐舊儒們的訓詁註疏與經義。

可儒家思想的內核沒變。

就算是趙煦登基,不也要五辭三讓?

何況是司馬光這樣一個大臣?

再說了,司馬光資序不足啊!

他的寄祿官,雖然已經升到了太中大夫,但這個寄祿官官階,完全是因爲在洛陽做了十五年的留守西京御史臺和提舉崇福宮來的。

想要被拜爲執政甚至是宰相。

司馬光還缺一個至關重要的知州資序。

他需要去做一任知州。

至少是名義上,被除授爲一個重要地方的知州。

只有這樣,他纔有資格,被拜宰執!

馮景嚥了咽口水,問道:“司馬相公不會馬上入朝?”

“誰知道呢?”趙煦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馮景:“司馬公,是大行皇帝託孤顧命的師保!”

“是國朝有數的文華上科,天下士人的楷模!”

“便是我也要以禮相待!”

“如此人物,若不能入都堂,拜爲宰執,天下人肯定會失望的!”

馮景深深的低下頭去,再也不敢試探趙煦的口風。

趙煦心裡笑了一聲。

對這些內臣們,時時刻刻都在想着試探風向,總想着投機的心思,趙煦心裡面和鏡子一樣敞亮。

而且……

何止是內臣是這個樣子啊!

趙煦扭頭看向宣平坊御史臺的方向。

他知道的!

很可能就在此時此刻,就在現在,御史臺裡的烏鴉們,就應該已經飛到了樹梢上,正在觀望風向。

投機!

官員的天性,也是人性。

就像那個熙寧變法時代,被天下人口誅筆伐的鄧綰所言: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爲之。

……

尚書新省,都堂令廳上。

昨日的歡快氣氛,已經消失無蹤。

現在,從章惇到李清臣再到張璪,三位三省執政的臉上,都掛着濃濃不安。

司馬光,入京了!

這個消息,就像晴天霹靂,打在整個都堂裡。

打的每一個執政,搖搖晃晃。

司馬光!司馬君實!司馬十二!

人的名,樹的影啊!

人還未見到,僅僅是其抵達京師的這個消息的衝擊波,就已經讓人搖搖欲墜,內心惶恐不安。

那可是司馬光!

寫資治通鑑的司馬光!

在洛陽反對了新法十五年,始終如一的司馬光!

人品道德,天下無雙,才望學識,幾乎無人能及的司馬光!

一直以來,能做司馬光對手的。

只有如今隱居江寧的荊國公!

在坐執政,在司馬光面前,不過是晚輩,是後世,是倖進少年!

根本不夠看!

何況,伴隨着司馬光抵京的消息。

還有一個讓所有人都坐立難安的消息。

司馬光抵京,還未入城,就在官道上被數千人圍觀。

根據開封府的報告,無數人都在官道上,圍着司馬光的馬,哭着喊着,要讓他留下來,不讓他回洛陽。

據說,司馬相公的呼喊聲,一直從金明池持續到汴京外城的新鄭門。

一路上,司馬光都是被數千的百姓簇擁着、擁戴着。

據說入城後,連城門衛兵、開封府的鋪兵、左右都巡檢的胥吏,都跑去圍觀和擁戴。

這就是人望!

也是人心所向!

在這種浪潮下,都堂上的每一個執政都知道。

他們無力對抗!

因爲,這樣的情況,歷史上發生過。

東晉的謝安!

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

當人心,開始轉移,當汴京百姓開始擁戴一箇舊黨大臣。

現在,哪怕是最堅定的新法支持者,也開始心灰意冷,開始沮喪落魄。

(本章完)

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03.第193章 兀卒第576章 交趾的命運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第3章 兩宮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592章 聞戰則喜(1)99.第96章 覲見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425.第402章 學區房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616章 御前會議(1)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294.第279章 兩宮:竟有人結黨?好賊子!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第542章 格物風潮(2)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第30章 趙煦: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269.第255章 血洗親賢宅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179.第170章 臥底第517章 使者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631章 我挖我自己牆角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第38章 太子(1)第22章 忽聞暗箭來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第596章 西北狼煙(1)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148.北宋弓箭手營田制度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419.第397章 傷兵院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74.第73章 外戚(2)169.第160章 錢荒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187.第178章 苗授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第590章 戰爭中的各方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302.第287章 貶官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第599章 西北狼煙(4)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第66章 雙贏88.第87章 京東鐵馬(2)292.第277章 蔡京:我就要飛黃騰達了!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592章 聞戰則喜(1)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437.第414章 金融工具人(2)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184.第175章 迂迴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160.第151章 傾軋181.第172章 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