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

第199章 遼使入京

趙煦午睡起來,洗漱完畢。

馮景就低着頭,在他面前說道:“大家,臣方纔在御廚,聽說御史已經將那個罪將張之諫押回了京城,並送進了大理寺之中!”

趙煦點點頭,張之諫的事情,已經不需要他插手了。

兩宮、士大夫們都已經恨不得他去死!

唯一一個能救他的司馬光,現在已經去了陳州。

也不對!

趙煦想起來了!

前些時日,王巖叟出任了監察御史。

再過幾天,王覿、劉摯等人會相繼到任。

這些舊黨裡的激進派,會不會救這個張之諫?

趙煦現在蠻好奇的。

馮景接着道:“另外,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劉昌祚,好像也已經抵京……”

趙煦哦了一聲,張之諫回京,劉昌祚自然也會跟着回來。

“似乎龍圖閣學士呂大防也在方纔入闕,投了入覲表!”

“此外,環慶路經略使趙卨以及涇原路經略使盧秉,也都上書言已至京畿!”

這些人幾乎同時入京,倒也不奇怪。

因爲他們都是上個月差不多的時間,被聖旨召回汴京的。

延州、慶州和成都,和汴京的距離不一。

但交通環境和條件也不一樣。

而隨着這些人抵京,趙煦知道,一直被兩宮卡在大名府不讓渡河的遼使,也將得到渡河的許可。

嗯……

因爲恐遼症的緣故,無論是兩宮還是都堂宰執,都覺得一定要等邊帥們入京,才能讓遼使過河!

這不奇怪!

趙煦在現代看蹴鞠比賽,國足一碰到韓國,也會想盡辦法的調兵遣將。

連踢個青年隊,都恨不得把在歐洲留洋的大齡球員喊回來!

區區蹴鞠比賽,有了心理陰影,尚且如此何況是軍國大事?

……

隔日,清晨。

大名府的渡口,遼國使團,開始登船。

祭奠使耶律琚、勸慰使蕭傑,各自領着一支龐大的使團,開始渡河。

滾滾黃河洶涌向前。

耶律琚立在船頭,也爲這條波瀾壯闊的大河而讚歎。

但,看着這條大河,耶律琚不但沒有絲毫震驚、畏懼。

恰恰相反,耶律琚心中對南朝的輕蔑,再次高漲。

原因?

自數十年前,黃河決口,在這南朝大名府分成兩條河道入海以來。

遼國就一直在用着看戲的眼光,看着南方的宋人瞎胡鬧。

尤其是這條大河在檀州商胡口決口,滾滾河水貫穿整個南朝河北路後。

遼人的看戲心態就更加濃郁了。

看着南朝爲了這條大河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卻一次又一次的被這條狂暴的大河所戲耍。

他們的一切努力,想出來的一切辦法,在大河的力量面前,是那麼的幼稚和可笑。

所以,在耶律琚這樣的遼國貴族眼中。

眼下的這條大河,就是南朝不得天命,不受天眷的象徵!

不然,爲什麼黃河唐代不發飆,五代不發飆,偏偏是在南朝竊據中原,僭越天子之後發飆?

此乃獲罪於天的證據!

解決辦法呢?耶律琚也有!

大遼天子系出漢室之後,爲漢高祖之苗裔,只是後來不幸流落草原了。

此外,大遼過去還是大唐松漠都督!

也可以承襲大唐法統!

所以,漢唐正統都在大遼啊!

南朝皇帝,只消上表稱臣內附,恭請大遼天子南下正位,以此順應天心!

那麼老天爺也就不會發怒了。

黃河自然會消停!

當然,這些想法,耶律琚也只能現在在心裡想想,在遼國的宮帳裡說說。

在南朝他是不敢講這些話的。

這會挑起戰爭!

迎着濤濤黃河波濤,使團乘坐的船隻,抵達了黃河對岸的白馬渡。

在那裡,南朝派來迎接他的官員,已經率着軍隊在恭候了。

耶律琚一行下了船,就都裝出一副悲傷的樣子。

他甚至乾嚎了一聲以示對兄弟盟邦之君不幸去世的哀悼。

旋即,他就在南朝官員和軍隊的‘護送’下,前往南朝京城之外的都亭驛。

……

“禮部尚書韓忠彥上奏:遼使已至都亭驛!”

正在保慈宮裡,批閱奏疏的兩宮,聽到這個消息,臉色明顯一凝。

實在是遼使給大宋留下了太多不可磨滅的記憶。

慶曆增幣時的遼使蕭特末、劉六符。

熙寧割地時的遼使蕭禧。

都曾在汴京城中,以戰爭恐嚇!

而對遼國的畏懼,已經深深刻在了這大內皇城之中!

兩宮又是剛剛聽政不久,沒有什麼外交經驗。

除了太皇太后,曾接受過遼使賀壽外。

向太后甚至從未見過遼使!

在她的想象中,遼使基本上和寺廟壁畫上的夜叉差不多。

青面獠牙可能過了。

但凶神惡煞,滿臉橫肉應該是大差不差!

於是,向太后看向坐在兩宮身邊的趙煦,對太皇太后道:“娘娘,遼使入覲時,不如叫六哥坐到簾中來吧!”

她是真的害怕,這個孩子被遼人嚇到了。

萬一嚇出點什麼病來,她怎麼向列祖列宗交代。

太皇太后點了點頭,她雖然知道遼使其實和漢人相差無幾。

有些遼國正使,甚至和士大夫一樣文質彬彬。

而且遼使之中有着漢人士大夫充任的副使,禮儀方面其實都很講究。

但遼使終究是夷狄,有羶腥之氣,萬一衝撞到了官家龍氣就不好了。

趙煦見着這個樣子,搖了搖道:“母后、太母,不必憂心!”

“兒聽說,其實遼人也讀孔孟之書,並非什麼奇形怪種……”

即使是上上輩子的那個懵懵懂懂的他,也是端坐殿上,和遼人使者對視,沒有表現出半分怯懦。

何況是如今的他?

向太后卻是不放心,說道:“六哥聽話……”

趙煦看着她,道:“母后,兒若是因遼使到來,而被嚇到了帷幕之中,那麼,日後北朝定然輕我!”

兩宮聽着,都是沉默。

趙煦只好安慰着向太后:“請母后放心好了!”

“兒乃是天子,自有天佑,區區北虜,何足道哉?”

“何況,屆時三路邊帥都在,諸路大將也會在殿上護衛……”

見着趙煦自信的樣子,向太后想了想,也覺得趙煦說的有道理。

但她還是不大放心,只能說道:“六哥到了殿上,千萬記得別去看遼使……免得被嚇到了!”

趙煦笑了起來:“母后放心好了!”

“兒的膽量,比母后想象的還要大!”

趙煦說着就挺起胸膛:“兒可是去年開始就可以一個人睡了!”

“連黑都不怕,還有什麼好怕的?”

兩宮頓時被趙煦的話逗笑了。

注:三易回河造成的破壞和影響,超過了北宋在歷代戰爭中的一切消耗和損失。

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北宋末年爲了遲滯金兵,掘開滑州大堤,導致黃河奪淮入海……

然後這個爛賬,金、元兩代都沒擦乾淨。

(本章完)

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263.第249章 新役法(2)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322.第306章 猛踩油門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334.第317章 開戰!開戰!(2)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302.第287章 貶官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第571章 壽宴(3)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607章 戰局(1)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第505章 招供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72章 外戚(1)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620章 戰局(2)第631章 我挖我自己牆角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503章 斷尾求生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589章 絕殺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18章 母子(2)187.第178章 苗授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433.第410章 宋誓(2)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90.第89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247.第235章 囑託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371.第351章 漣漪376.第356章 大奧179.第170章 臥底481.感冒了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187.第178章 苗授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597章 西北狼煙(2)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第584章 逼捐(1)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