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貪上史書

第90章 貪上史書

不是依靠延平衛,徐士盛走私的那些武器弓箭從哪裡來的?

蘇澤早就對延平衛有些懷疑,林清堅的話只是讓他確認了這個懷疑。

不過今天參觀了延平衛的藥火局之後,蘇澤又有了新的推測。

延平衛的藥火局日夜生產,根本用不了這麼多的藥火。

至於這些藥火是運送到哪裡去了,結果是呼之欲出了。

這麼看來這個徐士盛真的是豺狼一樣的人渣,在東南倭亂這麼嚴重的時候,還在向倭寇走私火藥?

蘇澤原來只是對徐士盛有些敵意,如今已經是殺意了。

鄢懋卿來福建清軍只是爲了錢,這本來是花錢買平安的事情。

長寧衛不過是世襲百戶所,也就是二百兩銀子就能免災的。

但是徐士盛從中作梗,這才變成了五百兩銀子,恐怕在穿越前的那個世界,長寧衛因爲背上了債務,從此一蹶不振。

對現在的長寧衛來說,二百兩銀子也不是拿不出來,消滅徐士盛這個縣衙的大敵纔是最重要的。

明確了誰是主要的敵人,誰是次要的敵人,蘇澤決定還是要先滅了徐士盛這頭縣衙之狐,去掉這個心頭大患!

不過長寧衛也不是土匪窩,徐士盛是縣衙的書吏,直接在縣城殺人肯定是不行的。

蘇澤向林清堅問道:“這課稅的事情都是攥在徐士盛一人之手嗎?”

林清堅點點頭說到:“縣裡哪家有油水好榨,哪家吃軟不吃硬,哪家吃硬不吃軟,這些徐士盛心裡都清楚,每年徵稅的時候也只有他一人帶着差役下去,絕對不會讓別的書吏插手的。”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爲何幾任知縣都不喜歡這個徐士盛,卻依然讓他繼續做戶房的書吏了。

徐士盛這樣的傢伙,熟悉縣內的各種情況,每當朝廷需要徵稅的時候,縣令就離不開他。

這收稅自然是個技術活兒。

從哪些人嘴裡能敲詐到錢,哪些人是硬點子不要白費力氣。

窮橫衝動的,肯定犯不着和這種人拼命,萬一激起了民變,反而是知縣下不來臺。

那些有權有勢的,也不能隨意的訛詐,萬一把人家逼急了,在上面打了招呼,反而顯得是知縣辦事分不清輕重了,在上官那邊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徐士盛這種熟悉縣內情勢的,知縣怎麼都要用他。

不過始終不讓徐士盛做典史,也是前後兩任知縣的馭人之術,若是徐士盛在吏部掛了名字,縣衙就不能隨便處置他了,那樣子纔是真的尾大不掉。

這也是爲什麼徐士盛這麼賣力,前任知縣也不讓他做典史。

現在這傢伙一門心思就想要撈錢,但是白知縣卻還是要用他。

蘇澤又向林清堅說到:“林兄,我出身長寧衛,衛所和長寧衛的仇你也是知道的。”

林清堅連忙點頭。

“近日御史來福建清軍,還要請林兄幫着留意這徐士盛的動向,可不要讓他暗害了長寧衛。”

林清堅見到蘇澤出手闊綽,本來就有了結交之心。

蘇澤又用長寧衛特產的冰糖,解決了他解糧的問題,這下子更是要和長寧衛捆綁在一起了。

林清堅明白,自己和孫典史的關係,已經讓他和徐士盛是不死不休的仇恨了。

既然已經得罪了徐士盛,那還不如長寧衛做盟友,一起搞垮徐士盛。

林清堅立刻說到:“蘇兄放心,這徐士盛有什麼異動我立刻去長寧衛通知你!”

賓主盡歡,酒宴結束之後,蘇澤拖着爛醉的三名同學返回校舍。

林清堅的遭遇,似乎點醒了本來還想要做胥吏的陳朝源,他也明白以他的性格,定然無法在這一羣豺狼一樣的胥吏中殺出來,還不如安心讀書,中個舉人之後就和海瑞一樣外放個教諭之類的學政官員,養家餬口也是夠了。

宴席期間熊嶽也有意的結交林清堅。

押送貢茶上南北二京,這事情也是林清堅的職責之一。

這一段路要先翻過大山,又要走多山的江西和浙北地區,可以說是非常艱苦,但是貢茶要求的時限非常緊,負責押送的官差往往會逼着役夫趕路,導致役夫墜崖或者活活累死的不少,十個人出發最後能有六七個抵達目的地就算是不錯了。

就算是平安到了,回去也要大病一場,甚至落下殘疾。

熊岳家算是有自家茶園的富農,他們家自然不會讓自家子弟背茶去兩京,所以都會僱傭人來代役。

代役顧名思義就是代人服役的意思,這在明代前期是堅決不允許的,一旦發現無論是代役者還是花錢請人代役的,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但是在現在這個時候,代役已經是相當普遍的事情了。

不過熊家請人代役,代役的人是活着回來還是死在路上,熊家的本錢是完全不一樣的。

只要是人能回來都好說,就算是落下殘疾,熊家大不了賠一些湯藥費。

但是人要是死在路上,那熊家可就損失大了。

家屬就會鬧事上門,然後向熊家索要一大筆費用。

熊家請人代役,雖然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了,偏偏這事就是違法的,要是上了公堂熊家還要出更大的血。

熊岳家中這兩年日漸衰落,就是因爲連續兩次代役的民夫死在了路上,賠償了一大筆!

熊嶽請林清堅幫着和解送貢茶的差役說說情,下次解送貢茶的時候,照顧一下幫着熊家代役的民夫。

這事情林清堅自然一口答應下來。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早,蘇澤就被海瑞叫起來,喊到了縣學後的馬廄中。

在老朱設計的縣學體系中,原本縣學的學生不僅僅要學習四書五經,還要學習騎射等君子六藝。

所以沒座縣學都建有馬廄和射圃,只不過隨着大明朝文武殊途,而土木堡之後文貴武賤,這些設施也都荒廢掉了。

【發現地點馬廄,可以學習技能“騎術”,是否學習?】

蘇澤一喜,連忙選擇了學習。

他雖然騎過驢子,但是騎馬和騎驢完全不同,一些簡單的要點進入蘇澤的腦海中,化作他的記憶。

果然和海瑞說的那樣,他上任騎來南平的是一匹駑馬,是一匹身材矮小年齡不小的滇馬。

就這樣的一匹馬,還是海瑞中了舉人之後,他母親和媳婦拿出多年紡布攢下的積蓄購買的。

這匹馬雖然口齒都有些鬆動了,但是海瑞還是養的不錯,毛髮光亮一看就是海瑞經常清洗的。

蘇澤抱着感激的心騎着馬返回長寧衛,與此同時,在福州城內,朝廷派來福建清軍的御史鄢懋卿在結束了幾輪宴請之後,終於開始忙起了正事。

御史出京就代表天子,是朝廷的欽差大臣,福州府內的大小官員都不敢怠慢,這些日子更是大宴小宴不斷。

鄢懋卿也是來者不拒,無論是什麼邀請他都欣然赴約,若是有人行賄他就照單收下。

鄢懋卿開出了各級軍戶世職買平安的價格後,這些日子裝滿了金銀首飾的車隊絡繹不絕的進福州城,鄢懋卿臨時下榻的衙門庫房都堆滿了金銀珠寶。

這有主動交錢的,自然也有裝死不交錢的。

福建上下這麼多的軍職,自然不是個個祖上都獲罪過,總有衛所認爲自己家世清白,不需要向鄢懋卿上供。

對於這些人鄢懋卿也沒有任何動作,就在福建上下都鬆了一口氣,以爲這位鄢御史也就到此爲止了,鄢懋卿來到了福建布政使衙門。

如今的福建布政使也算是嚴嵩的黨羽,算是鄢懋卿的同黨。

而鄢懋卿這次是來清軍的,和民政關係不大,所以這位布政使對於鄢懋卿還是很支持的。

將鄢懋卿迎接進了正堂,寒暄片刻之後,鄢懋卿說明了來意。

放下手裡的白瓷茶碗,布政使說到:“鄢御史要借人?”

鄢懋卿拱手說到:“還請布政使大人行個方便。”

“要人手到時無妨,可是鄢御史爲何要戶房的書吏,而不是兵房的書吏?這兵房不是比戶房更熟悉本地軍情?”

鄢懋卿嘿嘿一笑說到:“這倒是未必。”

“既然如此,我就發一道公文到各府縣吧。”

很快,布政使衙門發下政令,要求各府各縣戶房負責課稅的書吏,前往省城福建報道。

各地距離福州城的距離不一樣,福州府內各縣得到的消息最快,五月五日就紛紛抵達福州城。

鄢懋卿決定先從福州府內的世職武將開刀,立刻見了福州府縣的戶房稅吏,開始詢問他們縣內各軍戶的情況。

不得不說,鄢懋卿召集的這幫戶房的書吏,確實最是瞭解地方上的情況。

本地有哪些世襲軍戶家族,哪家世襲軍戶最有錢,他們都一清二楚。

鄢懋卿又拿出一本賬本,讓福州府的書吏開始覈對,哪些軍戶沒有送上銀子。

書吏們的算盤日夜打個不停,很快算出了還沒給鄢懋卿上供的福州府內的世職軍戶名單。

緊接着,鄢懋卿拿着這份名單來到了福建都司衙門,拿出自己清軍御史的聖旨和印鑑,直接在都司衙門擺下了公堂。

鄢懋卿是清軍御史,福建都司不敢怠慢,只能讓手下配合鄢懋卿,將名單上的世職武將傳到了都司衙門。

整個福州府境內,只要是沒上供的,又或者是上供了卻沒有上足貢的世職武將,全部都接到了御史發來的傳票,就連最偏遠的衛所都沒有遺漏。

而福州府內的幾個富庶的衛所,所接到的傳票措辭更加激烈,甚至那些上足供的衛所,又收到了要重新清查的傳票。

鄢懋卿的意思很清楚,你們這些有錢的傢伙不是這麼簡單就能過關的,得加錢!

一下子,整個福州府風聲鶴唳,就連本來要防備鹿大王,修整工事備戰的衛所百戶千戶們,也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拿着金銀珠寶趕到了福州城內。

這一次除了那些窮的揭不開鍋的衛所,所有人都送上了足額的銀子。

那幾個富庶的世職武將,更是再包上一個厚厚的禮封,送到了鄢懋卿下榻的衙門。

鄢懋卿的動作很快,五月七日,福州府各衛所中,祖上是罪官還承襲世職的世職武將清單已經拉出來了,那些沒給鄢懋卿上供,或者上供少了的赫然就在名單中。

鄢懋卿以清軍御史的名義發出軍令,暫時革除這些“罪將”的職位,交給他們的副將來代領職權。

而這些“罪將”必須三日內前往福州城,向清軍御史鄢懋卿遞交申辯,若是無法自證祖上清白,那就要立刻革職,還要追回祖上領過的薪俸。

鄢懋卿的這一套組合拳,不僅僅徹底打蒙了福州內所有的世職武將,更是將恐慌蔓延到了整個福建境內。

這一系列操作,不愧是名留史書的酷吏。

就在延平府接到了布政使衙門下發的公文,準備調集延平府各縣戶房的書吏前往福州城。

延平府內消息靈通的軍戶,都已經知道了在福州府發生的事情。

包括延平衛指揮使的於家在內,整個延平府的各衛所都是人心惶惶。

於宗遠接到了消息,立刻派人通知已經返回長寧衛的蘇澤。

而縣衙戶房的林清堅,也將徐士盛接到了布政使衙門的命令,準備前往福州府城的消息傳遞給了蘇澤。

看到這兩條消息,蘇澤終於知道徐士盛這個小小的書吏,如何和鄢懋卿這樣清貴的御史產生關聯的。

原來是鄢懋卿要訛詐地方,徵調了各地戶房的書吏。

蘇澤也不得不感慨,鄢懋卿不愧是上了明史單獨列傳的人物,果然比一般的貪官酷吏手段厲害多了。

徵調戶房書吏,這一招實在是太高明瞭,要知道最瞭解地方情況的,不是那些上面的知縣老爺,而是這些負責收稅的書吏們。

戶房書吏最瞭解南平縣誰富誰窮的,而且他們自己就會算賬,賬目的事情不需要鄢懋卿勞神。

而南平縣的書吏徐士盛,是和長寧衛有仇的。

所以纔有了家譜中,徐士盛向鄢懋卿誣告長寧衛的記錄。

有徐士盛在鄢懋卿身邊,長寧衛要花錢消災,也不是一兩百兩就能搞定的。

不行,絕對不能讓徐士盛到福州城!

(本章完)

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043章 筆架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055章 算卦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463章 紅丸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494章 爹的事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055章 算卦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555章 關稅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258章 藥,種子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003章 占卜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609章 做空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057章 邀請第84章 射擊技能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四卷總結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060章 吃飽飯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237章 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