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財政仙術

這一次蘇澤並不是一個人前往蘇鬆,他除了帶上了負責戶部的財政大臣方望海,還帶上了曾經在蘇鬆任職的教育大臣申時行和司法大臣何心隱。

坐在馬車車廂中,蘇澤看着何心隱蒼白的臉色,忍不住說道:

“柱幹兄,你剛剛呼籲要立法保障,限制勞工的每日最高工作時長,你自己怎麼就帶頭違反呢?”

車內的人都笑了起來,大家都是知道何心隱是一個工作狂,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甚至到了蘇澤強制給他放假的地步。

這一次前往蘇鬆剪綵,就是蘇澤強行拉着何心隱來的。

何心隱笑了笑說道:“大都督我這就好好休息。”

蘇澤開了玩笑,衆人都放鬆了一些,方望海看着窗外的工坊說道:

“這蘇鬆真是日新月異,一天一個樣子啊。”

何心隱和申時行也透過玻璃,看着窗外的蘇州府,他們三人都在蘇州松江任職過,自然知道這裡的變化。

方望海又看向蘇澤說道:“汝霖,要不是徐州和蘇鬆這兩條鐵路,鋼鐵廠生產的鋼鐵都賣不出去了,要我看應該繼續建造鐵路,將更多的城市連接起來。”

“我聽說除了蘇鬆二府,很多城市的制憲會議代表也都在呼籲,要在本地建造鐵路呢。”

因爲是私下的場合,蘇澤對着方望海說道:“岳丈,建造鐵路這事情一定要慎重啊。”

方望海疑惑的看着蘇澤,明明建造鐵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爲什麼蘇澤說要慎重?

蘇澤當然知道鐵路的重要性。

蘇澤非常重視鐵路。

如果說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那鐵路就是工業革命最大的成果,沒有之一。

這個道理,在蘇澤擔任東南大都督之前,是完全不理解的。

鐵路是陸地上的鋼鐵戰艦,造鐵路就和造艦差不多。

之所以鐵路這麼重要,最大的原因是鋼鐵。

東南的鋼鐵過剩了。

是的,在呂氏父子不斷的推進新的鍊鋼術,在東南興辦各種鋼鐵廠之後,東南的鋼鐵過剩了。

鍛造農具和火器,消耗不掉那麼多的鋼鐵。

工坊裡的機器,也只有一部分部件需要用到鋼鐵。

鋼筋混凝土的大樓,造價成本實在太高,只有一部分官府投資的建築物纔會使用。

除了鐵路,沒有能夠消耗大量鋼鐵的產業了。

鋼鐵,是東南第一個產生了過剩的產業,而偏偏在這個時代,除了東南,根本沒有地方傾銷這些鋼鐵。

鑄炮?難道製造武器最後來打自己嗎?

對於武器的出口,蘇澤一直非常謹慎。

技術是很容易擴散的。

就比如燧發槍,其實原理上並不複雜,大明那邊不能造出來,主要是沒有製造彈簧的工藝。

可是靠着在戰場上得到了的燧發槍戰利品,大明的工匠也修復了燧發槍。

甚至還有一部分大明工匠,使用牛筋製造了彈力彈簧的扣發裝置,也能手搓一些燧發槍了。

很多技術,只要說清楚了方向,跟進的時候根本沒有太大的難度。

這就是所謂的“技術擴散理論”,也就是說先發的技術國家,需要花費更多的資源去研發新技術,而後發國家只需要集中精力“抄襲”先發國家的技術,就能以更小的代價更快的的速度追趕上去。

蘇澤穿越前的時間線上,自己所在的國家就深諳這套理論。

生產的鋼鐵就算是用來鑄造火炮,也消耗不了這麼多的鋼鐵,所以最好的去處就是鐵路了。

鐵路能夠消耗大量的鋼鐵,拉動鋼鐵廠的剩餘產能。

而蘇鬆鐵路又是通過民間募集資本的鐵路公債建設的,對於東南內閣來說根本沒有花錢。

這一來一去,實際上等於是用民間募集公債的錢,來購買了東南過剩的鋼鐵。

在方望海看來,鐵路簡直就是財政戲法,不,是財政法術,等於讓戶部憑空多了一大筆錢,還是讓百姓自願掏出來的錢。

蘇澤苦笑着,就連申時行也看向蘇澤,不知道他爲什麼對鐵路這麼慎重。

蘇澤爲什麼對鐵路慎重,是因爲這種基礎建設投資,其實都和某一個產業很像。

正是那一個產業,讓蘇澤穿越前的中華,實現超越時代的極快發展。

那個產業,等於將國民的財富,將六個錢包用幾乎於“自願”的方式集中起來,甚至透支了國民今後十年乃至於三十年的財富,全部交給了政府。

而政府則用這些錢撬動了國民幾十年財富的槓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基礎建設,從而完成了西方走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市化進程。

那麼代價是什麼呢?

萬事萬物都有代價,今天的蜜柑可能就是明日之毒藥。

這就是蘇澤成爲東南大都督後時刻銘記的一件事。

甚至在穿越前,被蘇澤無比痛恨的那項產業,其實也給那場經濟奇蹟提供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甚至可以說是當時可以選擇的最好道路了。 重新說回到鐵路上來,鐵路其實也有這樣的屬性。

修建鐵路,同樣需要大量的土地和鋼鐵。

大規模的修建鐵路,可以使用到大量的鋼鐵和混凝土,消耗掉過剩的產能,甚至能夠繼續帶動鋼鐵冶煉技術和混凝土技術的降本升級。

土地也是如此,修建鐵路需要徵收大量的土地,這可以讓不值錢的土地變得值錢,讓沒有價值的土地變的有價值,而靠近鐵路的城市鄉鎮也會因此受益。

鐵路同樣吸收大量的投資,蘇鬆鐵路是一定能夠賺錢的,鐵路公債是肯定能賺錢的。

在這個銀行剛剛出現萌芽,普通地主理財的方式就是將銀子存在地窖裡的時代,一個宣稱可以提供穩定收益的金融產品,還是由官府做信用擔保,有鐵道和建設工程作爲抵押,能夠看得見摸得着的項目,能夠吸收多少投資,蘇澤根本不需要想。

只要蘇鬆鐵路讓投資的人嚐到甜頭,那投資鐵路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這一點,從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在工業時代的諸國都得到了驗證。

拿破崙三世時期的法國,末代沙皇時期的俄國,明治維新後的倭國,都經歷過這樣的鐵路建設狂熱時期,甚至在以上三個國家中,鐵路就是工業化的蒸汽機車,靠着修建鐵路完成了第一步的工業積累。

可這一切的代價又是什麼呢?

拿破崙三世的國內鐵路建設,帶動了十幾年的經濟發展,緊接着就是產能過剩的經濟危機,拿破崙三世不得通過發動戰爭來消耗過多的產能,最後在普法戰爭中一敗塗地。

末代沙皇靠着西伯利亞鐵路續命,不僅僅消耗了國內的鋼鐵過剩產能,還將“過剩”的人力送到了西伯利亞,試圖一舉多得的消滅沙俄的進步力量,寄希望於這條鐵路能夠連通西伯利亞的大量資源。

結果是那場革命依然沒有能抑制住,甚至說西伯利亞成了革命黨人的進修學校,最後沙皇一家被槍斃。

明治維新的倭國同樣走上了軍國主義的擴張道路。

蘇澤看向申時行問道:

“汝默,你認爲鐵路應該是官府主導投資建設,還是私人主導投資建設?”

申時行愣了一下說道:“自然是官營了,鐵路關係到民生,在軍事上也有巨大的作用,難不成交給私人?”

蘇澤看向何心隱問道:“柱幹兄你覺得呢?”

何心隱沉思了一下說道:“我也覺得官營好,但是有一個問題。”

“不公平。”

衆人疑惑的看着何心隱,建造鐵路有什麼不公平的呢?

何心隱說道:“我們如今建設了兩條鐵路,徐州鐵路是官府出資主導建設的,蘇鬆鐵路是發行鐵路公債來建設的。”

“鐵路建設,惠及的是鐵路沿線的百姓,最受惠的是鐵路經過的城市。” Www☢ TтkΛ n☢ ¢Ο

“那徐州鐵路這麼巨大的投資,等於官府收稅,用全部百姓的錢去補貼徐州三座城市的百姓,這不公平。”

這下子衆人愣住了,何心隱說的有道理啊。

方望海卻找到了一個漏洞說道:“徐州鐵路準備在非戰時開放民營運輸,那時候可以售票的,出售火車票賺的錢不就是投資回報嗎?”

何心隱說道:“且不說售票能不能保本這是一個問題,鐵路如果有收益,那就會繼續建設更多的鐵路,增加更大的投資,還能增加當地的就業,那對於建設鐵路的城市來說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如果鐵路不能保本,甚至還要花錢養着,那就對於其他的百姓更不公平了,花了大力氣建造維護一條虧損的鐵路,最後只有建設鐵路的人和鐵路使用鋼鐵的鐵廠收益,這不是更加不公平?”

方望海覺得何心隱有些詭辯,可是偏偏又找不到他話裡的漏洞。

申時行說道:“那蘇鬆鐵路的模式不就是公平了嗎?用發行鐵路公債的錢來建設鐵路。”

何心隱又說道:“也一樣的,也是不公平。”

“如果在上海公債市場上發行公債,那麼蘇鬆鐵路和廣西鐵路的公債放在一起,哪一個更受到歡迎,更能夠賣出去呢?”

申時行沒辦法說話。

何心隱說道:“鐵路公債,同樣是如此,那就是經濟發展更好的地方因爲鐵路會更富,落後地方的鐵路沒有人認購。”

方望海問道:“這不是應該的嗎?”

何心隱說道:“如果是做生意,這自然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爲政者怎麼能這樣呢?”

“我們東南講的是主權在民,難道民還要分三六九等嗎?”

這下子衆人都說不出話來了。

方望海說道:“在發展這個問題之前,先談公平是不是有點早了?如果這樣說,爲了公平,所有東西都不要發展了?”

方望海是最支持鐵路建設的,鐵路建設拉動了鋼鐵銷售,帶動了經濟增長,提高了官府稅收,他這個財臣大臣當然最支持。

其次就是工部了,鐵路司是工部下屬部門,建設鐵路是鐵路司的政績,工部當然也是全力支持了。

蘇澤說道:“有些事情在一開始的時候不想好,等到出問題就積重難返了。”

蘇澤想到的自然是那個產業,等到某個產業經濟過熱的時候,再多的行政命令也無法抑制全民狂熱了,到時候只有一頭撞上經濟規律這座冰山,粉身碎骨才能停下來。

蘇澤自然不願意東南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對着衆人說道:

“我們還是先看看鐵路,再討論如何建設鐵路吧。”

就這樣,馬車抵達了蘇州府城外的鐵路總站。

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198章 解元!第547章 破蜀道第172章 榜一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679章 雨將軍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47章 破蜀道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001章 穿越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51章 新火槍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088章屏蔽了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240章 緝私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529章 電磁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007章 軍籍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003章 占卜第463章 紅丸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172章 榜一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211章 沖繩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464章 駕崩第353章 內鬥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