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

湯顯祖看着屋內盯着自己的重臣們,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屬下以爲,應該修建從徐州到廣州的鐵路。”

衆人都倒吸一口氣,徐州到廣州?將如今東南的最南端和最北端連接起來?

這個湯顯祖好大的野心啊!

申時行和何心隱都詫異的看着這個年輕人,現在的年輕人果然不得了啊!上來就搞這麼大的?

他怎麼不說直接將鐵路從廣州修到京師呢?

蘇澤卻不意外的看着湯顯祖問道:

“湯進士,這個工程會不會太大了一點?”

湯顯祖看向蘇澤,在主持修建蘇鬆鐵路之後,湯顯祖看到了鐵路的好處。

他甚至已經確定了,鐵路就是未來!

湯顯祖說道:“大都督,鐵路之重,是利在千秋啊!”

蘇澤笑着說道:“那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也是利在千秋,有過於當代。”

湯顯祖沉默了。

蘇澤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但是鐵路要一點一點的修。”

“你認爲如果要修鐵路,要從哪個省開始修?”

湯顯祖看了看蘇澤身後的重臣們,幾乎是脫口而出說道:“湖廣。”

衆人愣了一下,又看向湯顯祖,湖廣還沒有全境打下來,還算是前線戰區,這個叫湯顯祖的觀政進士發什麼巔?

蘇澤卻不覺得湯顯祖發癲,對着湯顯祖說道:“有意思,你說說看,爲什麼要先在湖廣修鐵路?”

湯顯祖立刻說道:“大都督,鐵路是什麼?鐵路是陸地上的運河,那麼那麼修鐵路就不是和運河搶運力,而是應該作爲運河運力的補充。”

“在屬下看來,蘇鬆地區根本沒有修建鐵路的必要性。”

“這裡船運發達,還可以通過海上運輸來裝卸貨物,蘇鬆鐵路除了客運需求之外,貨運的需求並不大。”

“在南直隸內部修建鐵路都是同樣的道理,原本南直隸就是航運發達的地區,目前依靠長江和運河航運,就已經足以滿足需求了。”

申時行問道:“湖廣不也是一樣的,湖廣有長江航運,按照你這個說法,也完全沒有修建鐵路的必要性啊?”

湯顯祖繼續說道:“屬下要修的,不是東西向的鐵路了?”

“大都督,我中海大地,能夠稱得上是水脈的,那就是大江和大河了。”

這種概念沒什麼稀奇的,幾乎所有讀書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長江和黃河,就是中華文明的母親河。

湯顯祖說道:“而中原大部分城市,都是靠着大江大河修建的,大江大河就是我們中原的航運命脈。”

“以武昌爲中心,向北可以修建鐵路通往河南,這條鐵路就能將長江航運帶和黃河航運帶結合起來。”

“從武昌向南,則可以修建廣武鐵路,將珠江水系航運帶和長江水系航運帶連通在一起。”

蘇澤頗爲欣賞的看着湯顯祖,他能有這份認識確實很不容易。

實際上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武昌的就是這樣的,在清末的修路運動中,武昌成爲了中華大地地理上的中心點。

寧漢鐵路(南京到武漢),廣漢鐵路(廣州到武漢),京漢鐵路(京師到武漢),這幾條重要的鐵路都在武漢這座城市中轉樞紐。

後來又建造了成漢鐵路(成都到武漢),武昌,就是鐵路的中心。

湯顯祖能夠有這麼一份見識,蘇澤頗爲欣慰,他對着呂鋼說道:

“鋼瘋子,你可是撿到寶了。”

呂鋼咧開嘴一笑,要不是湯顯祖這個有能力的屬下在,他又怎麼能一門心思的撲在蒸汽機頭上呢。

蘇澤對着湯顯祖說道:

“那你說說,從武昌開始修鐵路,先修哪一段?”

湯顯祖不假思索的說道:“滎陽到武昌段。”

衆人再次被湯顯祖跳脫的思路給說楞了。

滎陽,就是日後的鄭州,屬於河南省,如今還在明廷手裡。

滎陽的位置自然是非常重要,在爭奪中原的時候,滎陽就是要害。

不過此時河南的省會是開封,鄭州成爲河南省會,那是建國以後的事情了。

可以說現在的滎陽,雖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是滎陽只是一個關隘城市,根本不是什麼大城市。

事實上鄭州本身就是一個建國之後才崛起的城市,河南歷史上的省會一直都是開封。

就算是修建通往河南的鐵路,也應該修建通往開封的啊,爲什麼要修建通往滎陽的?

湯顯祖說道:“賈魯河。” 蘇澤眼睛一亮。

賈魯河,蘇澤的【水利】已經達到了Lv14,他看着地圖自然一下子明白了湯顯祖的意思。

賈魯河,是以元代治理黃河的官員賈魯來命名的河流。

賈魯在滎陽開鑿賈魯河,用意也是很簡單,就是爲了治理黃河水患。

元代黃河氾濫,造成了下游巨大的黃泛區,開鑿賈魯河就是爲了能在滎陽的時候就將黃河水泄出去,減少下游的泄洪壓力。

但是賈魯治河的思路沒錯,最後還是失敗了,原因也很簡單,因爲黃河的泥沙太多了,在滎陽的時候分流,黃河中的泥沙很快就會堵上分流的河口,讓賈魯河經常淤塞。

從賈魯河修建完畢之後,就經常性的發生淤塞,爲了起到這點泄洪的作用,每年還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維持。

原本賈魯河已經擺爛了,特別是東南崛起以後,河南歷代巡撫也沒有精力繼續治理賈魯河,去年開始賈魯河通往黃河的河口徹底淤塞,不再和黃河連通。

可是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賈魯河與黃河斷開聯繫之後,不再接受從黃河過來的充滿泥沙的河水,嵩山上的支流匯入到了賈魯河水系中,賈魯河中的泥沙變少了很多。

賈魯河的水清了,開始連通潁河,再入淮河,與江南水網體系連接到了一起。

如今在淮河附近,經常會出現從河南過來的走私商船,他們走的就是賈魯河的航道。

蘇澤看向湯顯祖,果然是人才啊!

賈魯河溝通淮河,滎陽也是黃河水道的重要樞紐,同時滎陽往北可以通往太原、京師,向西又可以前往開封、西安,這個地理位置簡直絕了!

其實後來鄭州成爲河南省會,迅速成爲中原特大城市,也是靠着卓越的地理位置。

湯顯祖指着地圖,將滎陽的重要地理位置講解給衆臣聽完,衆人也是同樣的想法,這年頭的年輕人真不簡單啊!

蘇澤問道:“水利也是你自學的?”

湯顯祖點頭說道:“回大都督,屬下以爲,要修鐵路,就不能不懂山川地理和水文水利,這些都是屬下根據胡公的手稿,和大都督關於水文的文章,自己揣摩總結出來的。”

蘇澤再次感覺自己是撿到寶了,他對着衆人說道:

“我們東南有這樣的年輕人,何愁不能戰勝大明啊!”

蘇澤說道:“不過光靠這些文書地圖是不行的,等我們佔下河南,湯進士就可以親自去滎陽勘探了。”

接下來,東南大都督蘇澤,親自爲蘇州火車站剪綵,在一陣鞭炮聲中,蘇鬆鐵路正式通車。

蘇澤又親自乘坐軌道車,從蘇州前往松江。

其實在蘇澤剪綵之前,這條線路已經試運營了一段時間了,安全是得到檢驗的,蘇澤只用了四個小時,就從蘇州抵達了松江。

這個速度放在後世,簡直就是烏龜爬了,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然是相當驚人的快速了。

不需要風餐露宿,不需要在泥濘的道路上趕路,只需要坐在車廂裡,半日時間就能從蘇州到松江。

湯顯祖給最新式的客運車廂還裝上了玻璃窗戶,旅客們可以透過窗戶欣賞外面的景色。

同時湯顯祖爲了盈利,還將車廂分爲了三等。

一等車廂座椅更寬敞,車廂裝修的也要華麗些,票價自然是更貴。

二等車也有座椅,卻是連在一起的座椅,所有乘客都要擠在座椅上,價格是城市工薪階層也能承擔得起的。

三等車就沒有座位了,只能站在車上,車廂內也更加的擁擠,但是票價便宜。

湯顯祖用了這個方法之後,試運行的時候果然客運的利潤大幅度升高。

對於蘇鬆地區的有錢人來說,他們寧可多花點錢,也要和二等三等車廂分開,甚至一等車廂供不應求。

而能夠坐着抵達目的地,總要比三等車廂要好,經濟條件稍微好些的城市市民,也會購買二等車廂。

最後那些必須要出行,又囊中羞澀的普通百姓,三等車廂雖然擠一點,但是能安穩的到目的地,總要比用兩條腿趕路舒服。

等到蘇澤乘坐火車抵達了松江府後,卻沒有去他一手創立的上海水師和緝私總團。

蘇澤也沒有去參觀松江府的棉布工坊。

新任松江知府許國,是申時行這一科的榜眼,也是蘇澤當年在蘇州的好友。

許國從九江知府調任松江知府,雖然都是知府,但是大家都知道如今蘇州松江是天下甲府,能夠在這裡擔任知府,許國是深受蘇澤器重了。

但是許國也不知道這一次蘇澤到底要去哪裡。

蘇澤帶着衆人,換上馬車都沒有進松江城,來到了黃浦江邊上一座建築前。

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533章 活該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533章 活該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618章 捨不得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029章 凱旋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033章 曬鹽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550章 授權第023章 蘆田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061章 淨海王第651章 新火槍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240章 緝私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659章 碾碎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003章 占卜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77章 三江感言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416章 政第022章 畝產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224章 徐渭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566章 睢陽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302章 重商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