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珠算(2)

張越起身,推開房門,院子裡田李兩家的年輕人,正在樹蔭下揮汗如雨的劈砍着竹子,準備將這些竹子製作成竹簡。

現在,甲亭最暢銷的商品,就是竹簡了。

一個士子平均每天要抄兩三卷書簡,需要數十斤重的竹簡。

雖然說,都是寒門士子,但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是小康之家甚至富裕的商賈子弟。

此時的漢室,也有一條很有意思的制度。

想當官?或者想獲得舉薦?

首先,你的訾產得達標。

頗有後世十八世紀、十九世紀,西方歐陸選舉制度的投票財產額度的味道。

窮光蛋別說被舉薦了。

連個胥吏也當不了!

漢室的選吏訾產限額,在太宗時還高達十算。

也就是說彼時,家產低於十萬錢的人,連胥吏都不能當!

先帝時才改爲五算,一直延續至今。

換句話說,所謂的寒門士子,其實一點也不窮。

每一個人的家產,都價值至少五萬錢。

屬於中產之家,小康之戶。

對這些人來說,雖然可能要他們拿個幾十萬錢出去買官捐官,拿不出來。

但三五千錢,還是有的。

所以,甲亭的竹簡買賣做的飛起。

每天這些士子們都需要數千斤重的竹簡來抄錄。

靠着田李兩家的七個年輕人,已經忙不過來了。

他們一天至多能編個一千斤竹簡就了不起了!

於是,其他百姓紛紛跟上。

十斤竹簡一錢,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士子們樂得清閒,可以專心致志的抄錄書簡,交際朋友,交流心得。

而百姓則賺些零花,補貼家用。

而田家兄弟和李氏昆仲,更是賺的盤滿鉢滿。

每天編竹簡一千斤賣掉就是一百個五銖錢!

還是少府鑄造的五銖,分量十足,沒有摻雜質的那種!

一個這樣的五銖錢,能頂地方私鑄的莢錢三個!

哪怕是以如今的糧價,也可足足購買一石粟米!

一個月就是三十石粟米入賬!

而他們過去給張家拼死拼活的耕作,一年下來,交完租子和賦稅,再扣掉口糧後,也剩不下這麼多粟米。

這麼點小錢,張越當然是不會與他們爭搶。

只是象徵性的每一百錢拿一個,算是給自己這個主人的孝敬,剩下的統統給他們自由分配。

這可讓這七人高興壞了。

每天晚上睡覺,都是摟着五銖錢睡的。

幹起活來,更是積極的很,非常努力。

見到張越出門,七人立刻放下手裡的活計,紛紛起身問好:“主公……”

“嫂嫂在哪裡?”張越左右打量了一番,問道。

“回稟主公,主母此刻當在村中趙莊氏家觀摩養蠶……”田禾立刻答道。

“哦……”張越點點頭,在原主的記憶裡,嫂嫂想學習養蠶技術和抽絲技術很久了。

可惜,一直沒有機會。

如今,也算是她得償所願了吧。

對於嫂嫂想要去學習養蠶、抽絲的想法,張越自然是一百個支持。

“甲亭之中,誰家的木工活計做的最好?”張越問道。

“主公,俺父便是木匠……”李苗舉着手說道:“十餘年前,俺父還曾經去長安城裡修過明光宮呢!”

“俺們兄弟也跟着父親,學過木工,主公若是要做些什麼什物,儘管吩咐俺們就是了……”李苗驕傲的說道。

關中人自古以擁有一門技術爲傲。

這是打商君開始,就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了。

戰國之時,秦國的機械、冶金和鑄造業,就是冠絕列國的優勢項目。

及至如今,這個傳統也沒有丟掉!

關中的勞動人民,曾經在漢初就創造了一百天建成長安城外圍城牆的奇蹟速度!

負責建城的少府大匠陽城嚴因此受封梧候,列爲列侯。

至於現在……

只要你去長安城裡看看那些金碧輝煌,奢侈華貴的宮闕羣。

看看建章宮、明光宮、上林苑。

你就可以知道,漢家工匠的能耐。

張越聽了高興了起來,自己手底下居然就有着木匠,而且還是曾經參與明光宮工程的木匠?

太好了!

漢室宮廷的宮闕營造工程,本身就是一個鍛鍊和培養匠人技能的訓練營。

原主的記憶告訴他,在六十多年前,北平文侯張蒼擔任漢室丞相時,在他的主持下,漢室完成了對木匠、鐵匠、泥瓦匠的技術分級制度和度量衡統一。

張蒼死後,蓋棺定論之上,就有‘若百工,天下做陳品’的美譽。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制定百工的度量標準,並規範天下工匠。

是故,基本上去營造宮室回來的匠人,一定是合格的匠人。

這些人中的佼佼者可能沒文化,也可能不識字。

但卻可以製造出讓人瞠目結舌的藝術品。

當然,那樣的大匠,基本不可能出現在南陵縣,還給張家當佃戶。

但,這李三的手藝應該是沒有什麼毛病的。

於是,張越道:“爾等幫我做一個物件……”

他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起來,照着記憶裡的算盤模樣,畫了個大概樣子。

然後就解說道:“大約就是這麼一個樣子,只是珠子要圓,要光滑……能做出來嗎?”

“能!”李苗湊近前一看,就拍着胸膛說道:“主公交給俺們兄弟就可以了,晚上就差不多可以做出來……”

對他來說,地上畫着的那個方塊的物件,並不難做。甚至可以說舉手之勞。

就是那珠子可能要費些功夫打磨。

“善!”張越聞言大喜,這算盤只要做出來了,就是大殺器啊!

“那就有勞賢昆仲了……”張越笑着拱手道:“若是可以,便多做幾個,吾有用……”

“諾!”李苗四兄弟立刻拜道:“必不負主公重託!”

然後,這四兄弟就高高興興的跑回家,去找自己老爹要木匠工具。

然後,在村子裡找了些破舊的木頭,拿着鋸子和尺子等器物,開始忙活了起來。

等到日暮時分的時候,四個大約一尺長,五六寸寬的簡單算盤就擺到了張越面前。

“主公……如此可用否?”李苗獻寶似的道:“如是不行,俺們就去改改……”

張越拿起一個算盤,在手裡掂量了一下,又伸手撥動了一下算珠,感覺有些粗糙,觸手也不算很友好。

但,起碼能用了!

能用就行,現在的條件,也不需要追求什麼精緻。

“可以了!”張越笑着道:“辛苦賢昆仲了……”

有了算盤,接下來就該要回溯珠算口訣了。

可惜,瑾瑜木們的cd至今沒有轉好。

第一株瑾瑜木纔剛剛長到一尺高,從時間上來推斷,瑾瑜木的冷卻cd差不多要一個月才能轉好。

“或許,我可以去測試一下,這些瑾瑜木是否可以通過其他手段來加快它們的生長……”張越在心裡想着。

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八百零二節 處置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六百八十一節 普世價值(3)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七百六十節 張越的實驗第七百六十五節 拍馬大策(2)第七百四十七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1)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家永不爲奴!(1)第四百七十五節 震撼(1)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五十四章 自取滅亡?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四百六十二節 迎戰(1)第八十章 面聖(1)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三百八十一節 空間的新變化第八百五十節 呦呦鹿鳴(1)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九十章 暗流(1)第五百七十六節 新的培育方法第六百八十節 普世價值(2)第四十九章 氪金(2)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生(2)第七百三十節 義無反顧的長孫第二十三章 餘波 (1)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僚【六更完畢求月票】第七百六十四節 拍馬大策(1)第二章 變色龍第七百五十八節 官商(3)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一百七十四章 鄉校(2)第四百三十八節 千萬別給朕面子【新春快樂】第兩百六十七節 推薦信第八百八十六節 你居然用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四百四十九節 劉胥請罪第五百零六節 烽火逐塞(2)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六百九十二節 推銷(1)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一百零八章 宮廷險惡(2)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五百二十三節 難題(2)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兩百八十五節 深水(1)第兩百零七節 學潮(1)第四百三十八節 千萬別給朕面子【新春快樂】第六百八十六節 黃金的魔力第六百零九節 挖個坑埋了你第五十四章 自取滅亡?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四百八十九節 疫情(2)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六百零五節 不幸與幸運第三百二十節 影響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六百零五節 不幸與幸運第八百八十六節 你居然用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八百五十三節 犯錯誤了第兩百一十五節 招商引資(2)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兩百九十二節 安排後記(1)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覺悟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麼了?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一百四十八章 厚顏無恥【中秋快樂】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四百三十一節 慶功與威脅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