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珠算(1)

坐在窗前,張越託着腮幫子,思考着自己的未來。

窗臺上,一副竹木雕刻的掛曆,赫然顯示着今天的日期:夏四月癸卯(二十六),忌出行,嫁娶。

這掛曆是張越讓田家兄弟做的,然後自己再寫上日期。

因爲沒有紙,所以便用竹木代替。

竹木笨重,僅僅是一個月的日期,就重達十幾斤,厚如菜板。

但,這種笨重的掛曆,一經推出,大受歡迎。

不僅僅來甲亭的士子們,紛紛求購。

就連甲亭的百姓,也都買了一副回去。

能知道每天日子和忌諱吉利的東西?多稀奇!誰不喜歡?

而且還便宜的很,一副掛曆十錢而已。

甲亭的百姓,現在便是貧民也買得起!

因爲,如今甲亭已經有接近兩百士子聚集。

每日食宿各戶百姓就能得三五十錢之多!

如今的甲亭,已經儼然變成了一個農家樂的聖地了。

遠近方圓百里的年輕人聚集在這甲亭之內。

無論家訾富裕還是貧寒。

在這裡,他們的地位是對等的。

不管政治傾向如何,在這裡,他們的追求是相同的。

張越以書爲餌,再用些後世的小技巧和小竅門,就將這兩百多人牢牢的吸引在這裡。

不僅僅改變了他的生活。

也改變了整個甲亭百姓的生活。

短短數日,張越的名聲,就已經走出了長水鄉,走向了整個南陵縣甚至輻射到霸陵縣和湖縣、藍田縣、京畿之中。

很多人都知道了,在甲亭有一個張子重。

爲人慷慨,學識淵博。

好義重情,最爲重要的是肯分享!

不僅分享書籍,還分享讀書竅門和法門。

這就太了不得了!

簡直就是古代的賢人的模板啊!

而在這個時代,名聲比黃金還貴重!

名聲甚至比官職還重要。

一個好的名聲,一個能在地方上傳揚的名聲,千金難易。

但張越現在已經不僅僅只是想刷聲望了。

聲望這種東西,刷的差不多以後,只要維繫現狀,就會隨着時間流逝漸漸增加。

但聲望再高,也不過是一個名士而已。

撐死了可以讓自己過的好。

作爲穿越者,又有着空間這條金大腿。

張越的野心,現在已經不止讓自己過的好,讓家人過的好了。

他想要……

改變這個世界!

欲要改變世界,首先就要影響世界。

在這個西元前的世界,要影響世界,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影響士人。

只要士子們信了,世界就會信。

鮮活的例子,就在張越眼前。

距今三十六年前,元光元年,董仲舒上書當今,呈奏《舉賢良對策》,提出大一統和天人感應理論。

於是,世界爲之一變。

儒家獨尊,儒術制霸。

就連法律,也要按照儒家的經典來解釋了。

但,儒家獨尊,並非一蹴而就。

不是他董仲舒太牛逼,一上書就自帶王八之氣,天下景從,萬民俯首。

而是,在元光元年以前,漫長的七十餘年的歷史上。

儒家的賢者、巨頭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

從一片廢墟上,重建了自己的道德、理論、知識和傳承系統。

董仲舒、胡毋生在廣川、臨淄開山收徒。

申公、韓嬰在楚國和趙國,傳揚儒學。

其他大小儒生,也都各自爲儒家的興盛添磚加瓦。

楚詩派的學者們,足跡遍及塞外三越乃至於西南夷。

在漢軍還沒有進入這些地區之前,就已經有儒生,前往當地開拓了。

那個時代的儒生們,就像後世西方的傳教士。

他們不避艱險,不畏毒蟲猛獸。

薪火相傳,接力奮發,只爲了將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撒播到更多的地方,讓更多人知道!

漢興七十年,儒生們就將自己從少數派,發展成爲了多數派。

等到元光元年的時候,天下士人,十個裡面起碼有七個是儒生了。

哪怕剩下三個,也被他們所影響。

在這樣的情況下,儒家倘若都不能獨霸輿論,執掌話語權,誰行?

是故,與其說是董仲舒改變了世界。

倒不如說是董仲舒站在了時代的風潮之上,他所做的,只是輕輕一推,將窗戶打開。

儒家的成功經驗就在眼前。

張越知道,他要實現自己的野心。

也得如儒家一樣,從點滴做起,從腳下開始。

每多一個人,受到他的影響,對於世界的改變就會多一些。

那麼,什麼樣的知識可以改變世界?

答案是……數學。

作爲穿越者,張越深知,後世的一切技術和科學進步,其實都是在建立數學進步的基礎上的。

大到鎮國的核武器,小到一臺機器,全部與數學緊密相連。

每一個小數點的精確,都意味着技術的突飛猛進。

而此時的社會環境和輿論,也都特別重視數學。

儒家的六藝之中,就有着數學的存在。

國家官吏體系之中,就有着專門的計吏。漢家丞相,甚至一度號爲計相!

已故的那些名臣,譬如張湯、兒寬,皆是數學方面的大能。

兒寬甚至參與過《太初曆》的編纂工作。

這可是需要極爲高深的數學造詣,不客氣的說,哪怕是後世的大學生,也未必能參與到《太初曆》的編纂工作中。

自然,選擇什麼樣的數學經典作爲切入點,就很重要了。

太學送來的經書之中,就有着當代不朽的數學鉅著《九章算術》。

張越也已經看過了,還通過瑾瑜木,將之牢牢固化在記憶裡,閉着眼睛都能倒背如流。

因此,他也差不多能摸清楚,如今漢室的數學水平。

應該是在後世的小學六年級左右。

九章算術已經涉及了多元方程解的知識和應用了。

但古老的《九章算術》所用的方程解,非常複雜。

複雜到一般人很難看懂和理解,更別提運用了。

只有那些浸淫數學日久的精英,才能熟練運用。

至於一般的寒門士子?

張越已經看到了,他們在這部數學經典面前的窘迫和寒酸——大部分人甚至都看不懂,九章算術上的那些方程解。

沒辦法,這個時代,沒有阿拉伯數字,也沒有什麼公式。

古老的中國數學先賢們,只好用自己的智慧去描述數學問題。而他們太聰明瞭,所以,用的方程解就變得無比複雜。

複雜到哪怕是張越,也頗感生澀。

要解決這個問題,破解數學被精英壟斷的現實。

張越知道,現在的他,還力有未逮。

名聲不夠,力量不足。

哪怕拿出了阿拉伯數字和後世的數學公式出來,恐怕也沒有幾個人願意使用。

所以呢,他要先刷一下在數學方面的聲望。

最好,成爲天下公認的數學大家。

成了學霸,纔好利用學霸的名頭,來做事情。

輕輕敲了敲案几,張越的腦海之中閃過一道靈光,他已經知道,應該選什麼做突破了。

一個簡單易學,不需要太多天分,便可以讓普通人也能掌握複雜而深奧的數學的方法。

讓寒門士子也能談笑數學,快速計算。

這個方法就是珠算。

古代中國最偉大的數學工具。

計算機出現前,人類最好最方便的計算器。

只是,在張越穿越時,珠算已經差不多被社會所淘汰了。

電腦的普及以及網絡的發展,使得哪怕是專業的會計,也不再需要算盤。

珠算口訣,早已經退出了教育的舞臺。

消失在課本之上,遠離了人們。

好在,作爲八零後,張越小學的時候,曾經被老師們逼着背誦和記憶珠算口訣。

雖然,現在基本都忘記了。

但,可以回溯。

有着空間在,他可以將這些遺忘的記憶重新找回來。

第八十五章 策文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八百六十四節 強勢(1)第六百零七節 神秘的壽宮第三百零二節 煽風點火(1)第七百五十四節 關中富商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七百八十七節 淫祀(1)第七百一十八節 諸子齊聚(3)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七百一十二節 全民大練兵(2)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七百四十五節 公主駕到(1)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六百三十七節 鐵與火(2)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五百八十四節 小人(2/3)第二章 變色龍第五百七十三節 天子的態度第六百八十六節 黃金的魔力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七百四十四節 打不過就叫爸爸來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三百八十八節 助攻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七百四十八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2)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八百八十節 騎虎難下第二十八章 睚眥必報張子重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五百九十四節 火龍燒倉第一百零四章 趙過!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九十六章 一起去當伯樂吧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兩百一十八節 新豐隧營第五百五十五節 封侯非我意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六百四十二節 定策(2)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八百六十二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3)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六百零三節 門閥之惡勝於桀紂(補更1/3)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三百九十三節 胡建的疑慮(1)第八百九十七節 秣兵歷馬(2)第兩百五十八節 天子來了(1)第五百一十七節 朕要一支細柳營,卿能給嗎?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兩百八十六節 馬蹄鐵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八百二十五節 香餑餑第八百八十九節 塞下的變遷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四百九十六節 奇蹟(2)第七百九十六節第四百二十二節 大戎未至預先御之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九十六章 一起去當伯樂吧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