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家宴(上)

當然,貿然上書議論國政,這種事情對於所有的皇子來說,都是有風險的。

特別是如今儲君未立,很容易就會被人牽扯着戴上一頂覬覦儲君的帽子。

所以,劉德才要拉上劉閼聯名上書,最大程度的減輕來自這方面的指責。

只是,這些事情不用跟劉閼說的太仔細。

劉德轉頭看向外面,接着道:“皇弟,我等皇子將來都是要封國家建社稷爲我大漢羽翼的,若因害怕畏懼得罪朝臣,便畏首畏尾,將來何以稱孤道寡?”

此話卻是半真半假了。

前世十幾年藩王生涯,使得劉德很清楚漢室的藩王重量。

即使是吳楚之亂後,藩王的權柄大大降低,尋常的藩王也照樣擁有自己的軍隊,能任命一些千石官員。

而在此時,諸侯王的權柄更加龐大,不止能擁有軍隊,而且還能擁有龐大的財權與事權,像吳楚等國,事實上已經是一個半獨立的割據政權。

所以,劉德的話,得到了劉閼的認可。

前世,劉德這一代的皇子們的質量和素養都是不錯的。

像是劉非,軍事才華橫溢,劉端,權謀手段與心機都一等一的;劉彭祖也差不到哪裡去,就連整天喝酒吃肉玩女人爲樂的劉勝,都有着很高的文學造詣,寫過一些漂亮的詩賦。

兄弟倆又聊了一會家常,說了些以前的事情。

這時候,一個宦官進來稟報道:“奴婢拜見二位殿下,天子有旨,請二位殿下去宣室殿用餐……”

劉德點點頭道:“知道了……”

然後他轉過頭對劉閼道:“走吧,別讓父皇母后等久了!”

…………

劉德劉閼兄弟聯袂來到宣室殿時,大殿之中早已滿滿當當的坐了上百人。

劉德的隨意的看了一下,發現基本都是宗室或者外戚,因此心知這次估計是家宴性質的聚餐。

“我記得前世我被軟禁之時聽說有次家宴出了大事……”劉德心裡尋思着回憶着:“應當不是這次罷!”

天家所謂的大事,自然跟儲君有關。

劉德記得當時宮中傳言,竇太后想讓她的小兒子樑王劉武在天子百年後接班,等劉武死後再還給天子的兒子,此事好在被竇氏外戚中竇太后的侄子竇嬰所攪合。

否則別說劉德了,劉榮、劉徹都可以歇歇了,這皇位肯定輪不到他們兄弟了。

這是因爲樑王劉武的樑國對於目前的局勢來說實在太過重要。

而劉武一旦做了所謂的皇太弟,背靠着竇太后,想要拉他下來基本不可能。

只是……

想着前世聽到過的各種版本以及便宜老爹的爲人,劉德低笑了一聲:“那八成可能是我那便宜老爹的欲擒故縱之策……”

若真如他所想,那便宜老爹可真是太陰險了。

一句酒後失言,哄得樑王劉武爲其的削藩大策流血流汗。

再往深裡想,前世吳楚七國叛亂,圍攻樑國,打的昏天地暗,血流成河時,周亞夫與竇嬰的大軍卻按兵不動,直到雙方僵持不下時,纔出兵斷了吳楚叛軍的歸路與糧道。

這其中即有戰略考量,也未嘗不是便宜老爹借叛軍之手削弱劉武的策略。

畢竟,樑國太強了!

若真如他所想,那麼便宜老爹真是演的一出好戲……

不過……

貌似自高皇帝劉邦以來,劉德家就以出影帝而聞名。

譬如已故的太宗孝文皇帝劉恆,便是放在後世天朝,所謂的仰望星空與之相比也是弱爆了。

“想做皇帝的話,我還需要多多學習……”劉德心裡感慨一聲:“多觀察觀察便宜老爹的言行舉止吧……”

前世十幾年的經歷與在天朝二十七年的歲月,讓劉德深深明白,做一個影帝對於政治家特別是上位者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像是歷史上所謂的暴君楊廣。

其實才華與才能都是一流的。

但就是因爲在影帝一道上造詣不高,結果落得身死國滅,還要被人在史書上罵上一千年。

還有蒙元那幫蠻子,滿腦子除了打打殺殺沒有別的,結果一百年都不到,就被人給趕回沙漠了。

而滿清就比蒙元有腦子多了,起碼在輿論控制與自我吹捧上,充分的吸收了前代的經驗教訓,連康麻子都能被吹成千古聖君,乾隆成了十全老人。

帶着這樣的想法,劉德跟着劉閼坐到了殿中爲他們準備的席位前。

“母妃!皇兄!”在哪裡,劉德見到了臉色依然不怎麼好看的粟姬與低着頭充耳不聞一切的劉榮。

劉榮見到劉德兄弟勉強擡頭應了一聲。

粟姬卻是板着臉,低聲道:“劉德,你眼裡還有母妃啊?”

劉德嘴角抽動一下……便宜老媽的這個模樣,在前世他就見慣了,心裡雖然有些不爽,但他還是顧着面子,低頭道:“兒子不孝,惹得母妃生氣,請母妃原諒一二……”

其實劉德也知道,他這些話都是白說。

便宜老媽眼裡從來都只有長子劉榮,至於劉德跟劉閼,一直都是可有可無的狀態。

劉德倒是能夠理解粟姬的所作所爲,無非就是劉榮作爲皇長子,天然的具備了當上太子的修爲。說到底,粟姬就是一個有些勢力的貴婦人罷了。

後世大天朝這樣的婦女多的是。

只是作爲生母,粟姬這樣的表現,讓劉德很是寒心,前世更是傷透了心。

但凡粟姬表現的稍微好一些,不那麼偏心眼,劉德也不至於會考慮過繼給薄皇后的問題。

劉德看的開,劉閼卻是看不下去了,他看着鐵青着臉的粟姬,道:“母妃,皇兄也沒做錯事,何必如此?”

粟姬這才臉色稍微好些,道:“坐下罷!”

兄弟倆這才跪坐到粟姬的後面。

坐下來後,劉閼柔聲對劉德道:“皇兄別太在意了,母妃一向如此,皇兄也不是不知道……”

劉德點點頭,嘴角卻是忍不住譏笑起來。

一向如此,確實是一向如此啊!

此刻,他終於確信,過繼到薄皇后名下是他最好的選擇了。

…………

第二更送上

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1283節 山寨(1)第52節 難題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394節 說服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523節 金山第1130節 刷新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496節 美好時代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854節 封賞(1)第88節 扁鵲傳人!第424節 冬小麥(1)第1307節 嬰兒潮第1225節 百死不悔第1445節 歸一(2)第590節 新世界(6)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369節 無題第1279節 匈奴百態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1455節 掀桌子(1)第1483節 爲政績論(2)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320節 敲打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408節 裁決(2)第635節 新學派(4)第1365節 瓜分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446節 博弈(2)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1507節 遊說(2)第1507節 遊說(2)第122節 過繼(3)第1058節 大鐵礦第641節 廟算(3)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1597節 太初曆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1278節 戰前(2)第1263節 上谷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92節 密謀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1122節 影響(2)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1096節 戰勝帶來改變第1131節 洗腦第354節 緣由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980節 戰略欺騙(1)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336節 江都攻略(2)第626節 溫言在口(1)第1233節 威權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1063節 屠殺(2)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321節 馬耕第225節 棉花有着落了第1503節 接班(1)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376節 黑科技第327節 選秀(2)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717節 無題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262節 賞賜與福利第1198節 程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