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齊王的問題

劉德記得,他前世從未聽說過齊王劉將廬曾經代替天子出題考校過皇子。

前世,劉將廬在他的記憶裡,不過是吳楚之亂平定後自殺謝罪的一個名字,此後就被淹沒於歷史長河中,再未有人提起過他。

劉德明白,歷史已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拐彎了。

懷着這樣的心思,劉德跟着三個兄弟,一同對齊王劉將廬的方向稽首而禮:“請皇叔出題!”

劉將廬卻感覺像是被架上了火架。

自高皇帝以來,宗室之中能代替天子做某某時期的,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天子心腹,親密手足。

如趙幽王之於孝惠,淮南厲王之於先帝。

因此,幾乎只是立刻,劉將廬就想要婉拒天子的‘好意’了。

開什麼玩笑……

這事情若是傳出去,吳楚兩王會怎麼想?其他諸侯又會怎麼看?

恐怕稍微敏感點的人都會將他看作親長安的諸侯,即算不是如此看待,也不會將他看作自己人。

只是,劉將廬話到嘴邊還沒出口,四個皇子就齊刷刷的朝他行禮,請他出題了。

“罷了,罷了……”劉將廬心裡感嘆兩聲,他知道,這裡是長安,事情到了這個份上,他再推三阻四,恐怕少不得就得被天子‘盛情’挽留在長安了。

“既然你不仁,那就休怪我不義了!”劉將廬把心一橫。他向着天子劉啓一禮,然後再向四周諸侯一禮,道:“那臣就斗膽了!”

天子淡淡的道:“齊王隨意,萬勿客氣!”

劉將廬便走到殿中,看了看劉榮、劉德、劉閼、劉餘四兄弟,然後,他就開口道:“四位殿下,寡人就斗膽出題了!”

他踱了兩步之後,冷不丁的問道:“寡人長居齊魯之地,愚鈍不敏,只賴高皇帝遺澤,先帝憐憫,這才承襲齊王的封號,十年來戰戰兢兢,唯恐寡人之不敏,有傷高皇帝之德!”

只聽劉將廬說到此處,天子劉啓的臉色就變得有些僵硬了,劉啓已經能料到劉將廬接下來要問什麼了。

“真是好膽!”天子心裡一哼,但卻發作不得,只能寄希望於自己那四個兒子能懂的見風使舵、隨機應變了。

劉啓坐到龍座上,閉上眼睛,心裡自是多少有些懊悔的。

卻聽到劉將廬繼續道:“寡人嘗讀《詩》《書》,每每讀至《小雅》常撫掌而嘆。‘豈伊異人,兄弟匪他’‘豈伊異人,兄弟俱來’,誠哉是言!我漢家自高皇帝以降,歷代天子皆分封兄弟叔伯爲諸侯,爲漢羽翼!然,寡人聽聞,朝廷有意削藩,國家大政,寡人愚鈍,不甚了了,因而求教四位殿下,這削藩是好還是壞?望不吝賜教!”

劉將廬這一問剛一出口,頓時原本安靜的大殿變得喧譁了起來,無數人交頭接耳。

坐在龍座上的天子更是將手掌都握的緊緊的,手指都快掐進肉了。

“好膽!好膽啊!”天子自然是怒不可謁的,但偏偏,他還發作不了,甚至沒法子責怪劉將廬。

漢室講究無爲而治,只要法律沒有明文禁止的,就可以隨意討論。。

更何況作爲天子,作爲統御四海的諸侯共主,劉啓也是要臉皮的。

最起碼在諸侯宗室面前,他再怎麼狂怒,也要做出一個寬宏天子,仁德君主的樣子。

只是在心裡道:“待朕削平了吳楚,再來與你算今日之帳!”

同時,劉啓的心裡也爲殿中的四個兒子擔心了起來。

實在是劉將廬這題目出的太過刁鑽。

以詩經爲據,反問朝廷削藩對錯。

若贊成削藩,那麼置朝廷幾十年來宣傳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於何地?這大漢江山還怎麼維繫?

若反對削藩,那就是公然的打朝廷的臉皮了。

等到削藩命令一下,難保被東邊的諸侯們拿來做文章。

劉啓自問自己處於那個位置上,也很難回答出讓人滿意的答案來。

想到此處,劉啓就更加懊悔自己方纔的一時衝動了。

劉將廬卻是心裡頗爲得意。

天子想逼他表態,他就反將一軍,逼天子表態。

你要削藩,我不反對,但起碼得解釋一下爲何要削他們這些兄弟手足的藩吧。

至於天子發怒將他扣押在長安?

若在沒問這個問題前他確實擔心,但這個問題一問出來,他就不擔心了。

衆目睽睽之下,若天子再以其他理由扣押他,那麼,自有諸侯爲他抱不平,保不定,這現在的扣押會成就他將來的名聲與名望,甚至幫助他奪得大位!

當年,周文王不也是被商朝扣押在朝歌嗎?

只是……以如今的天子的性格是做不出那麼愚蠢的事情的。

在場的諸侯們,自然也是虎視眈眈的看着殿中的四位皇子。

雖然能來長安奔喪的諸侯們大都是心向長安的,但是,若能阻止削藩策的下達,那麼,他們也樂見其成,畢竟,不是誰都能忍受自己的權柄和封國利益受到損害。

聽了劉將廬的問題,劉榮的眉毛皺了起來,他張了張嘴,但話到嘴邊就又咽了下去。

面對劉將廬的問題,劉榮感覺根本不知該如何回答。

這可是實打實的讓他出來表態了。

劉榮本來想站出來高聲贊同削藩,可是,話到了嘴邊,他卻失去了勇氣。

“這可是有着十數諸侯側目的場所,我話若說出口,將來傳遍天下,必然會得罪無數諸侯,落下一個刻薄寡恩的名頭……”想到此處,劉德渾身都失去了力氣,他知道,若被天下諸侯所摒棄,那他就別想坐上太子大位了,他的父皇也不可能冒着天下之大不諱選擇他作爲儲君。

可是若不說點什麼的話,旁人怎麼看他,他怎麼建立起名聲來?

患得患失之間,劉榮聽到了一個聲音:“皇叔,小子劉德以爲這削藩沒有好壞之分,只看對社稷,對江山,對我漢家天下是否有所補益!”

劉榮回過頭來,正好看到了劉德那張古井無波的臉。

“他怎麼敢……他怎麼敢……他怎麼敢搶在我前面說話!”劉榮立刻就像被踩到了尾巴的貓,暴跳如雷,臉上就像冬天的寒霜一般,瞬間就白了下去。

…………

今天七夕,祝大家節日快樂。

嗯,我也節日快樂。

PS:今天收藏漲的好慢啊,到現在才113個,今天就漲了13個,桑心,求安慰。

PS2:回書評區某位朋友的問題:其實,不管誰,不管什麼經歷,若是穿越到漢初,是個現代人都肯定受不了當時的飯菜的。

更何況我大天朝號稱大吃貨帝國……

PS3:今天沒有第二更了,因爲要陪老婆,恩,明天3更補上今天的欠更吧。

PS4:求收藏點擊推薦。。。

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45節 鑄幣第33節 竇太后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368節 幕南無王庭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1192節 戾王第996節 廟算(2)第386節 制度第462節 大朝儀(2)第1020節 秦直道!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1192節 戾王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155節 收買第1444節 歸一(1)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326節 選秀(1)第1098節 分蛋糕第487節 開源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1094節 天單于(2)第966節 省親(2)第973節 陌刀威武(1)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607節 定策(1)第1246節 義民第542節 酷吏(2)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694節 制度(3)第119節 送溫暖第142節 野望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74節 豬隊友們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12節 忽悠第64節 試驗第74節 豬隊友們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633節 新學派(2)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1583節 敲竹槓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880節 設計(1)第1141節 選擇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721節 原委第538節 無題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1598節 獎懲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310節 交易(2)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828節 十面埋伏(2)第1408節 裁決(2)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03節 政治第285節 坑貨外戚們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644節 懸賞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775節 承諾(2)第409節 考舉(2)第948節 整頓(3)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985節 忠勇的樓煩人第851節 影響(1)第1031節 河陰與宜樑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1063節 屠殺(1)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448節 孤兒軍第1186節 轉折點第194節 麻煩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429節 廟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