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節 吊打文青(2)

“更何況,大將軍飽讀詩書,豈不聞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乎?”劉徹慢悠悠的給竇嬰來了一記兇殘的補刀。

這一刀,直接砍到了竇嬰的軟肋上。

竇嬰匍匐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擡了。

“朕受命於天,爲百姓民父母……”劉徹坐到御座之上,看向羣臣,正義十足的道:“天下生民,皆朕子民,彼鬼薪白粲,城旦舂者,亦如是!”

“朕皇祖太宗孝文皇帝曾曰: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爲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憐之!”毫不客氣的扯出自己祖父的虎皮,劉徹侃侃而談,對着羣臣道:“朕亦然也!”

“諸卿以爲如何?”劉徹託着腮幫子,笑眯眯的看向羣臣。

還有誰敢有什麼意見?

沒有了!

甚至,就連最保守最頑固的官員跟文人,也不敢再在這個問題上挑毛病了。

總數高達二十一萬餘的‘鬼薪白粲’‘城旦舂’階級,就像一座大山一樣,將所有反對者的勇氣跟膽量全部鎮壓下去。

大臣們紛紛整齊劃一的出列拜道:“聖明無過陛下,臣等唯奉詔而已!”

而晁錯等人,則用着一種幸災樂禍的神情,看着趴在地上,動都不敢動的竇嬰。

“今日散朝之後,若陛下不下封口令,魏其候的名聲怕是要臭大街了……”許多人在心裡想着。

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假如竇嬰這次,將那平律的第八十八條給攔下來了。

那他的名望就將登上一個全新的高度,甚至將在士林跟輿論界的聲望刷到崇拜,然後被奉爲當世的‘良心’,成爲天下知名的直臣,天子肱骨。

但可惜,竇嬰的出擊,被天子腰斬。

於是,事情迅速就轉向了另外一個極端。

可能這樣說,有些矛盾。

但文人士大夫跟輿論。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

鬼薪白粲,城旦舂,是賤、民不假,是整個社會的最底層也不假。

但他們也是人啊!

無論儒法黃老墨。不分什麼學派,總是要講一個‘愛’字的。

愛誰呢?當然是人民。

雖然對人民的定義,諸子百家都有不同的解釋,但這一點都不妨礙大家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刷聲望。

天子通過最新的律法。給予鬼薪白粲和城旦舂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這從禮法秩序上來說,當然可以指責爲‘顛倒綱常’。

但從仁愛方面來說,這卻是大大的德政。

而漢家天子,素來標榜的,就是自己‘爲百姓民父母,以爲天下王’。

子女做錯了事情,父母要是連個認錯悔改的機會都不給,這像話嗎?

朝臣們都相信,並且清楚的知道,今天的事情。一旦傳出去,那整個天下輿論,馬上就要沸騰,魏其候竇嬰,估計要被口誅筆伐好一陣子,甚至,未來史書之上還要被罵上一千年,成爲一個徹底的反面教材。

這個世界,永遠不缺捧臭腳跟抱大腿的文人。

但,這還只是一道開胃菜。

真正的主菜。在後頭。

當總數高達二十一萬多的鬼薪白粲、城旦舂們知道了這個故事後,他們會怎麼選擇呢?

尤其是這個羣體裡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有。

他們本就是爛命一條,早晚都是一個死字。

若是某些故事。傳到他們的耳裡,呵呵……估計晚上睡覺,都得抱一把劍了……

二十一萬多人裡,難道還出不了一個豫讓嗎?

這纔是朝臣們迅速轉彎的關鍵。

沒有人能承擔得起二十多萬人的怨懟跟仇恨。

劉徹卻是坐在御座之上,擺擺手道:“卿等皆平身吧……”

解放鬼薪白粲跟城旦舂這兩個階級,是劉徹早就想幹的事情了。

想想看。二三十萬的青壯,終生被固定在社會最底層,被國家用來當做消耗品跟工具使用。

從表面上看,是政府跟國家賺到了。

有着這麼多的免費的廉價勞動力跟消耗品,很多工程,譬如帝陵什麼的,就不缺乏勞力了。

但其實,劉徹知道,這樣的買賣虧死了!

且不說,若這些人能恢復自由身,因此可以繳納的稅賦跟提供的兵源吧。

單單就是他們若成爲一個正常的家庭,開始生兒育女,繁衍後代,開枝散葉,由此帶來的人口紅利,就足以彌補損失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劉徹藉此,爲老劉家再打下了一個穩固且牢不可破的基本盤。

這條律令實施之後,解放出來的鬼薪白粲、城旦舂,自然而然,無可避免的,就會成爲劉氏的腦殘粉跟死忠。

更不提,隨着這條律令實施,因此激發的鬼薪白粲跟城旦舂這兩個階級的工作熱情跟效率,帶來的收益了——事實上,劉徹也不是因爲聖母或者單純的想做好事。

在那條律令背後,還潛藏着更深層次的目的。

這是給即將開始的漢室國營紡織工廠做準備。

衆所周知,紡織業,哪怕是兩千年以後,也是典型的密集型血汗工廠。

而在如今——恐怕唯有奴隸工廠能配得上紡織業的地位……

但如今,新的紡織技術以及操作技術,都還在摸索中。

這就使得劉徹迫切的需要一批聽話,吃苦耐勞,能幹、勤奮的一線操作工去幫他完善這一步。

還有什麼羣體能比鬼薪白粲跟城旦舂更適合的?

要知道,如今少府的東西織室中,超過七成的織工,是來自於鬼薪城旦階級。

這就是爲什麼劉徹要給他們定個十年期限了。

十年以後,還活着的工人,恐怕不是技術大牛,就是高級工程師了,這樣的人是國寶啊,捧着含着都來不及,哪能繼續壓榨呢?

而到時候,漢室也應該能獲得足夠多的廉價的免費的勞動力了。

亞洲這麼大,還怕沒人嗎?

“一箭三雕……”劉徹得意洋洋的摸着下巴表揚着自己:“通過這條律令,朕即獲得了一個全新的基本盤,同時還得到了一個二十多萬人的十年努力奮發工作,更解決了紡織工業初期的效率問題……”

然後,劉徹就看向竇嬰。

竇太后跟章武候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大將軍……”劉徹緩緩的開口。

“罪臣在……”竇嬰現在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太丟人了,太狼狽了,出大丑了,這些話,就像後世的彈幕一樣,在他的腦海裡無限循環。

對文青來說,這個世界最可怕的事情,大抵莫過於此。

“朕嘗聞仲尼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爲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爲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爲人君者也。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劉徹張口就將《孝經》裡的這一段話背誦出來,對竇嬰道:“其與大將軍共勉之!”

竇嬰的表情,霎時就變得精彩無比了。

先前,竇嬰用綱常禮法跟秩序來反對劉徹的平律,現在,劉徹反過來,拿着綱常禮法跟道德秩序反將了竇嬰一軍。

意思很明顯了,大將軍,業務能力不熟練啊,還要回去多讀書。

這同時也是安撫的意思。

“至於大將軍先前所言之事,出大將軍口,入朕耳,不復再聞,諸位臣工,皆不要再議再論,違者,以抗命論!”劉徹輕輕地下令,幫着竇嬰把屁股擦好。

“陛下隆恩,臣萬死難報!”竇嬰連忙叩首,感激的拜道。

竇嬰現在沒有想的太遠,他還以爲只是天子怕他尷尬,所以爲他挽回面子跟顏面。

倒是章武候竇廣國聞言,終於把心放回肚子裡。

然後,他看了看竇嬰,在心裡嘆了口氣:“王孫(竇嬰表字)終歸是太過輕浮,做這個大將軍,不太合適,待過些日子,吾去跟阿姐商議一下,讓他去清河做一任郡守,歷練歷練……”(~^~)

PS:今天寫的有點慢,所以少了點,抱歉~

另外解釋一下,書評區有讀者反映昨天的章節屏蔽字比較多,我查了一下,好像沒什麼犯忌諱的詞組吧?

然後,大概,或許,可能,是酒——徒這個詞組犯忌?

第776節 悲慘的烏孫人(1)第977節 老朋友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70節 天使章德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865節 條件第519節 盤算第60節 微服(2)第75節 爲政第142節 野望第1484節 世界變遷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607節 定策(1)第1356節 最後的白狼騎(2)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691節 文治(2)第56節 燕飲(下)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122節 過繼(3)第364節 劇變(2)第1121節 影響(1)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482節 視察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1章 復活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1160節 連橫(2)第1119節 高闕陷落(1)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523節 金山第421節 狗腿子(1)第1550節 昭昭天命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393節 和親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1041節 河陰之戰(2)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1198節 老將第884節 和親確定(1)第1347節 毀滅第224節 你行的!第169節 祥瑞(2)第171節 投名狀第306節 神器(1)第1198節 程序(1)第1253節 戰略(1)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166節 周陽由的狠辣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541節 酷吏(1)第65節 前世仇第361節 微服(4)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405節 賄賂第634節 新學派(3)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615節 洗錢第987節 動員(2)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213節 宮變第1307節 嬰兒潮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1368節 幕南無王庭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1173節 真正目的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34節 覺悟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225節 棉花有着落了第155節 收買快去搶紅包第571節 漢匈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