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

“諸位請在此稍後,一會殿下會一一接待諸位!”一位宦官領着顏異等人到一個宮殿之中,在那裡,囑咐了一聲就告退了。

進了殿中,顏異發現,這裡竟然已經有一個人在等候了。

“在下週遠,見過諸位同進……”這人看到顏異等人進來,立即起身抱拳自我介紹着:“在下曾化名張進,參加考舉,有幸被點爲十二名!”

周遠其實此刻心中是頗爲懊悔的。

他家向來不管是在朝堂裡還是在宮廷中,都是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如今他貿然攙和進考舉,還被捲進了劉德的陣營裡。

回去以後,說不定要被父親痛責一番!

可是,事已至此,後悔也是沒用了,只能是既來之則安之!

誰不知道在政壇上,只要站隊,哪怕是無意的,立即就是劃分了陣營!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那有那麼簡單!

這又不是過家家!

這可是關係着身家性命,宗族興衰的大事!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劉德這位皇子目前來看,前途光明有問鼎的潛力。

“尊駕可是郎中令周翁之子?”有人忽然問道。他父親的年紀自然是不配稱翁的,但是,誰叫當世的聖人乃是周公呢?爲尊者諱,因此他人基本是稱其父爲周翁。

周遠驚訝了一聲,因爲自小喜歡算術和醫道,周遠常年都在關中以及關西遊學,貴族中知道有他這麼一個人存在的很少。

周遠看過去,只見那人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笑着朝他作揖:“在下蠱臬柔見過世兄……”

見到周遠不解,他自我介紹着道:“我父曾與令尊昔年一道拜在徐公前輩門下,學習黃老之說……”

他這麼一說,立刻就讓周遠滿面春風,兩人父輩有同門之誼,如今同殿爲臣,真是天然的盟友!

於是,其他人也各自相互通報了姓名來歷家世,然後就各自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安心的等候着劉德的召見。

只是,各自所找的位子頗有意思。

蠱臬柔、周遠、靳石、吳祿、衛信、公孫賀等人就像磁鐵一樣不自覺的坐在了一起。

而顏異、寧成、司馬相如、主父偃、鄭當時等人則十分自覺的坐到另外一邊。

階級就像一條無形的河流,將這十二人分爲兩派。

劉德站在門口的小窗前,看了看,也沒說話。

這只是開始,接下來,政見、學派與理念、利益,會將這些人目前的格局完全打亂,自然而然的分成一個個小山頭。

對此,劉德根本不想制止。

內部的良性競爭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作爲上位者,他只需要控制並嚴禁惡意攻忤與彼此傾軋就夠了。

同時他也是想拿着這十二人練練手,看看自己的掌握手腕與能力怎麼樣。

倘若連這十二個人他都擺不平,他覺得自己就可以洗洗睡了,別想着當什麼太子,做什麼皇帝了。

“傳召吧……”劉德吩咐王道。

“先傳誰?”王道問着。

“從第一名開始吧……”劉德揮揮手道。然後他就向前走去,準備着接見。

…………

顏異在一個宦官引領下,走到一座大殿之前。

“殿下這裡面等候着先生……”那宦官幫顏異推開大門,解釋道:“奴婢就只能陪您到這裡了……”

“有勞了……”顏異微微頷首,然後就邁進大殿之中。

一進殿中,顏異就發覺了,寬敞的大殿之中,空無一人,只有在殿中的上首,坐着一位頭戴象徵着皇子身份的旒冠的一位少年。

這位少年殿下,大約十六七歲,雖然稚嫩,但精神奕奕,看上去頗有些英姿勃發的味道。

“臣顏異拜見殿下……”顏異連忙一拜。

“先生請起……”劉德起身微微一笑,問道:“顏先生在長安可還習慣?”

“有勞殿下關懷,臣尚還習慣……”顏異再拜道。

“我聽說,先生祖上是顏回……”劉德問道:“恭敬忠信這四字,先生家族可還秉持着?”

當年,顏回將要遊學,臨行前請教孔子,該用什麼作爲準則來要求自己,孔子就賜了‘恭敬忠信’四字給顏回。這個典故,劉德自然知道。

“回殿下,先師所教,臣家族上上下下,祖祖輩輩,不敢一日或忘!”顏異卻是感激的拜道,這可是他從小接受的教育中最讓他驕傲之事,亦是他的榮譽。

“如此甚好!”劉德微微笑着,走下坐位,拿着一個官職的令符對顏異拜道:“我漢家向來推崇恭敬忠信之人,我願拜先生爲謁者,還望先生盡力輔佐,提點,查遺補漏!”

說完,劉德就對顏異深深一拜。

這讓顏異大爲感動,連忙也跪下來對拜道:“殿下快快請起,臣可當不得殿下如此厚望!”

漢家傳統,兩千石以上,君王必拜之。

將軍丞相,更是要鄭重其事,登臺而拜。

這是因爲漢家天子深知兩千石以上大臣的重要性,不說九卿,就是一方郡守,那也是掌握着一郡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生計的重責,更不提肩上要擔負軍國未來,社稷安危的將軍丞相了。

只是,劉德如此鄭重其事的要拜他顏異這麼一個小人物去做一個小小的謁者,這就讓顏異生出一種被重視和被關注的感情。

文人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精神糧食。

於是顏異叩首道:“即蒙殿下看重,臣當盡心竭力,不負殿下之望!”

劉德聽了,站起身來,將那個代表着謁者身份的官職鄭重的交到顏異手中,沉聲道:“謁者,威儀也,察我得失,見我遺漏,四時謹慎,君今受印,當謹記謹記!”

“諾!”顏異深深一拜,已是感激的淚流滿面,只覺得自己終於遇到明主了,心中一時竟然不知道是個什麼感覺:“臣當謹記殿下教誨,必不敢有負所託!”

然後,他就像對待一個價值連城的寶貝一樣,輕輕的將那個謁者的令符收進懷中。

“卿下去吧……”劉德用着一種鼓勵的眼神看着顏異,道:“汲黯有古代君子的風範,卿先在汲卿身邊學習,翌日,我還有重任交託於卿!”

“諾!”顏異深深一拜,然後弓着身子退出大殿。

劉德等顏異一走,卻是擦了擦額角的汗。

跟君子說話就這麼累!

好在下一個人就好對付了!

“傳召寧成吧!”劉德對站在門口的王道吩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寧成應該就很好收買了!RS

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433節 忽悠(1)第513節 鼓譟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332節 重賞!第515節 聰明第271節 反應第641節 廟算(3)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557節 儒家的改變(2)第336節 兄弟們(2)第484節 作死的人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1156節 合縱(2)第226節 掃把星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1583節 敲竹槓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841節 殲滅第990節 交易第282節 終結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329節 安排第1502節 擔憂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320節 敲打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1317節 運動戰(1)第1227節 明道第267節 明悟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712節 影響第84節 籌劃第845節 善後(2)第217節 兄弟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第1197節 入場第494節 油脂第948節 整頓(2)第823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2)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487節 加強法家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449節 土化肥第156節 宰肥羊第853節 影響(3)第792節 廟算(1)第852節 影響(2)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169節 祥瑞(2)第661節 背景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1349節 決戰(1)第487節 開源第171節 投名狀第538節 無題第1128節 波瀾(2)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354節 緣由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865節 條件第800節 先鋒(1)第1063節 屠殺(2)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736節 王者歸來——墨家(1)第567節 風暴(3)第1367節 句犁湖單于第1502節 擔憂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81節 求情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474節 衆智(2)第1310節 協議第875節 安北都護府第193節 陽陵第29節 彌補疏漏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599節 無題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987節 動員(2)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1253節 戰略(1)第1066節 屠殺(完)第198節 緣由第44節 財源第1143節 團結(2)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