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

“天子竟然拒絕了執金吾和五官中郎將的要求?”許多宅院裡,無數人接頭接耳。

有人扼腕嘆息。

錯失了好機會啊!

若天子下令鎮壓,就可以趁機煽風點火,把事情弄大。

爲此,他們甚至準備了好幾十個死士。

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錢,買命算什麼?

長安閭里之中,大把的人想要賣掉自己的命。

可惜了啊……

不過……

“這樣正好……再派人去聯絡,繼續製造聲浪……定要讓整個長安的士林,皆知當今惡政害民之事!”有人建議着:“我當身稟正義,自當無愧於心……”

“是極!是極!”一個個肥頭大耳的富商紛紛點頭。

而尚冠裡的董仲舒宅邸,也是徹夜燈火通明。

在油燈下,董仲舒正在奮筆疾書,一篇新的繳文已經成型。

他的弟子們圍在周圍,觀看着老師筆下的文字,一個個都如木雞一般呆滯。

“老師,這樣做,會不會不妥?”呂步舒膽戰心驚的看着上面的文字。

雖然,他只看到幾句,但也足以讓他冷汗直冒。

“富者阡陌連野,貧者無立錐之地……而富貴之人奢侈羨益,猶不滿矣,貧者窮則愁急,窮則愁急而上不救,則民不安生……”

這些文字,每一個字都如一把尖刀,直接插到了商人的要害,命中了他們的七寸。

還不止如此。

‘富者慾求不滿貪利無止而不肯就義,貧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此誠天下之大弊也……方今天下,大人病不足於上,而小民贏瘠於下……”

這已經是赤裸裸的,就差沒有直接說:請除天下商賈,以正民風了。

但問題是……

董仲舒這一系的廣川學苑,剛剛纔從長安商賈哪裡拿了一千萬的‘贊助’啊。

有這樣坑人的嗎?

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發出了,以後金主們還會贊助嗎?

沒有了廣大金主資助,廣川學苑上上下下去喝西北風不成?

“有何不妥?”董仲舒卻是放下手中的筆,微微一笑:“天下罵商賈逐利罵了多少年了?天子可曾遏商?”

“且夫,痛罵彼輩,吾輩安身立命之基也……”董仲舒站起來道:“爾等都記住了,吾輩可與商賈虛與委蛇,但,吾輩與彼輩,素來誓不兩立!”

在每一個真正的儒者心中,都有一顆剷除商賈,誅除此等禍亂世人的心。

哪怕做不到,也得裝個樣子!

而且,董仲舒很清楚,當今之世,痛斥商人和權貴,纔是王道,纔是正道。

尤其是對於儒家來說,他迫切的需要得到北方廣大地主階級和軍功貴族階級的支持。

而要得到這些人支持和親近,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痛斥商賈和權貴。

更妙的是,痛斥商賈和權貴,甚至可能商賈和權貴自身都會支持——反正又不是罵我!

天下商賈權貴茫茫多,隨他去罵好了。

甚至,聰明人會懂得借勢去噴別人。

聽了董仲舒教誨,衆弟子紛紛幡然醒悟。

是了,當今天下,錢固然很重要。

但刀劍更重要。

而如今握着槍桿子和國家政權的那幫人,不太喜歡儒家。

但他們跟儒家一樣,討厭那些爲富不仁的大商賈,痛恨那些巧言奸詐的商人以及仗着權勢橫行霸道的權貴。

罵這兩者,至少可以增加這些武夫的好感!

況且,自古以來,儒法兩派的安身立命之基,就是仇商和反權貴。

只不過,兩者的反法不同。

法家習慣肉體毀滅,而儒家主張教育,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嘛。

……

翌日,長安輿論頓時畫風一變。

鄉校內外,雖然依舊高喊‘與民爭利,此聖人之所非也’。

但,悄然間,卻也多了些抨擊權貴和商賈的話。

而且,這種言論愈演愈烈。

吸引到了許多本來在外面覺得儒家這些混蛋太可恨了的民衆的圍觀和加入。

畢竟,在中國,只要有人罵貪官污吏和無良奸商,人民羣衆永遠是喜聞樂見的。

面對這突變的畫風,許多人驚詫莫名,紛紛回去報告給自己的主子。

“主上,那儒家太可恨了!居然罵吾輩貪利,還罵吾輩敗壞民風,顛倒綱常……”馬仔們怒不可遏的告狀。

但那一個個幕後的主人聞言卻都是呵呵一笑:“那些儒生可有指名道姓,痛罵於我?”

“這倒沒有……”

“那就由得他們去罵好了!”主人起身一笑,吩咐着:“爾等也該一起罵,罵的越厲害越好!”

“這……”馬仔們頓時風中凌亂了,完全不懂爲什麼。

但對這些商人來說,卻很好理解。

罵就罵吧。

反正也被人罵了幾百年了,不差這幾下。

而且,很多人自己也都覺得商人該罵——特別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就應該去死。

只要火不燒到自己身上,你管外面的文人怎麼議論呢?

反正,他們只要有錢賺就好了。

“再派人去送五十萬錢給董子的廣川學苑……”主人如是說道,顯然,他一點也不介意這些事情,甚至覺得罵的挺好的。

……

而儒生們開始罵商人和權貴後,立刻就將聲勢壯大了好幾倍。

現在,不需要出錢找託了。

有的是對奸商和權貴不滿的底層百姓幫忙搖旗吶喊。

而官府方面,也對他們的行爲無動於衷,當做沒看見。

這讓儒生既高興,又深感侮辱。

高興是因爲自己的主張第一次得到了廣大長安士民的認可和擁護,只要繼續保持這個態勢,將來,拳打黃老,腳踢法家甚至對墨家趕盡殺絕,也未必沒有希望。

但官府的無視,又讓他們深感挫敗。

這也是文人的通病了。

官府打了他們,他們滿地打滾,說暴政啊欺負人啊對文人無禮啊。

但官府不理會他們,他們又覺得——你神經病啊,沒看到我在滿地打滾嗎?還不快點八臺大轎擡我去參政議政?

總之,就是一個小受的體質。

所以,有幾個膽子比較大的傢伙,做出了一個決定——既然官府不理我們,我們就去找官府!

於是在這幾個傢伙的蠱惑下,數百人從鄉校裡出發,沿着道路,浩浩蕩蕩,一路高喊口號,堵住了京輔都尉衙門的大門。

到此時,儒家制造的輿論聲浪,終於抵達了最高點。

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505節 種子第756節 命名第207節 調查(1)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655節 無奈第1070節 反撲(2)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522節 滄海君的迷茫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648節 殺放囚(2)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566節 風暴(2)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424節 冬小麥(1)第760節 交易第14節 表演第424節 冬小麥(1)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585節 新世界(1)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1412節 河套的開發(3)第1章 復活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1148節 壞水第1278節 戰前(2)第318節 吩咐第1259節 動員(1)第1401節 雜家的官僚(3)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1583節 戰前(1)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214節 拍馬屁第238節 喪母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966節 省親(2)第440節 設計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537節 洗腦(2)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606節 決斷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35節 厚恩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1072節 血戰(3)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478節 引導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357節 宣達司第1317節 運動戰(1)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1492節 深海(2)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1308節 疑惑第1261節 居庸關第461節 大朝儀(1)第193節 陽陵第874節 未來第1180節 講道理(1)第568節 災難!第1089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3)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295節 人蔘!第394節 說服第1143節 團結(2)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第1596節 戰起(3)第14節 表演第五百五十一節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285節 坑貨外戚們第206節 安排第149節 廷議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1334節 戰場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1186節 轉折點第175節 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