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

就在義縱所部與匈奴騎兵接觸之時,距離戰場大約兩百里左右,在漁陽塞的正北方向,兩騎輕騎,日夜不休的疾馳而來。

“大單于……大單于……”這兩個騎兵,幾乎是哭着跑到軍臣面前,稟報道:“大事不好了……且渠且雕難那個奴才聯合折蘭部族挾持左賢王,攻佔了祁連山,這個奴才擁立左賢王爲單于,自己爲左大將,對外宣稱……大單于已經戰死漢朝……”

軍臣聞言,一口鮮血猛的從口中吐出來,整個人都有些站不穩。

周圍幾個貴族連忙扶住他:“大單于……”

軍臣睜開眼睛,回頭再看身後的漢朝邊塞,那座漁陽塞,一把抓住一個貴族的衣襟,對他道:“你!給我去漁陽塞,面見漢朝的將軍,跟他談談,要什麼條件,才肯放我大軍出塞……”

且渠且雕難的背叛,幾乎就是一個晴天霹靂。

對軍臣來說,且渠且雕難的行爲,不僅僅是在背叛,更是將他往死路逼。

祁連山的丟失,使得整個河西走廊,立刻易手。

匈奴再也不能通過河西回到幕北或者前往西域了。

想要回幕北,現在,匈奴就得跟一百多年前的先人一樣,越過浩瀚的蒙古高原,穿越沙漠和戈壁,行走數千裡。

這樣的事情,即使是在過去,也是極爲困難的事情。

千百萬年來,無數遊牧民,就是死在了這條遷徙路線上,直到匈奴擊敗月氏,控制西域,纔算解決了這個千古難題。

從此,引弓之民,不需要再走這一條死亡之路,可以從水草豐盛,風景秀美的河西遷徙到幕北或者西域。

但現在,此地一丟,軍臣和他的軍隊,哪怕能夠如他先前所料的那般,安然從漢境撤出,但,卻也不得不面對瀚海的考驗和漢軍騎兵無窮無盡的追殺。

從燕薊到瀚海,足足有四千裡的漫長草原。

漢軍騎兵肯定會在這條道路上,讓匈奴人不斷失血。

現在,軍臣知道,自己唯一的選擇,就是與漢朝媾和了。

無論漢朝人提出怎樣苛刻的條件,他都必須答應。

不然,匈奴這個政權,恐怕立刻就要分崩離析。

唯有取得與漢朝媾和的條約,他纔有能力並且有時間,回過頭去鎮壓且渠且雕難和折蘭部族的叛亂,收復河西,同時鎮壓那些現在一定在蠢蠢欲動的各個實力派。

“快!”軍臣忽然想起了另外一個事情:“馬上派人快馬加鞭,去通知夏王,讓夏王也遣使與漢朝人談判,再派人立刻去通知系雩難……”

“不……”軍臣忽然改口,扭頭看向呼衍當屠:“左大當戶親自去要陽,一定要穩住,不能讓胥紕軍有任何損失!”

胥紕軍,現在成了軍臣唯一的指望和未來爲數不多可以依仗的資本。

軍臣相信,只要有這支可怕的騎兵在,那麼,未來無論草原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他都可以依靠胥紕軍穩住局勢,鎮壓叛逆。

而……

倘若胥紕軍出了意外,折損在此,那麼……

想到這裡,軍臣就咆哮着道:“還不快去?”

………

而幾乎就是在此時,平剛城下,迎來了一隊客人。

舉着手裡的節旄,羊食有些忐忑不安的望着城樓上密佈的漢軍射手,他不得不再次開口,喊道:“奉大匈奴左谷蠡王之命,使者羊食求見漢朝右北平郡郡守季公及諸位明公……”

“這匈奴人在搞什麼?”城樓之上,右北平郡郡守季班與他的郡尉陳鈞商議着:“會不會有詐?”

陳鈞向着城下探望了一二,道:“吾以爲,應該不會有詐……不如放他入城?”

季班也探頭打量了一下,確認左近除了這個持着如同漢使的節旄一般的匈奴使者外,沒有其他任何人,也放下心來,道:“放下吊籃,將匈奴使者帶上來!”

“諾!”立刻有軍官領命。

但城樓上的士兵們,卻紛紛紅着眼睛,看着季班和陳鈞。

這一戰,打到現在,右北平郡的郡兵損失慘重。

幾乎可以說得上除了平剛之外,沒有一座完整的城市還在漢軍手裡。

而在這個過程裡,要負最大責任的,就是這郡守季班與郡尉陳鈞了。

若不是這兩人在朝廷通報了匈奴軍隊入侵後,依然不以爲意,玩忽職守,右北平郡的局面,斷不會糜爛至斯。

要知道,右北平郡的防禦力量,在燕薊諸郡之中,向來是最強的。

自百五十年前,秦開將軍揮師北上,驅逐東胡,在此建立起郡縣後,右北平郡就是一個軍事化的郡縣。

全郡之中,無城不塞,無民不武。

又有着秦直道貫通郡中,連通遼東和安東、薊城。

自右北平立郡以來,還從未像今天這樣狼狽過。

現在,除了這平剛城還在漢室之手,其他地方已經全部淪陷了。

甚至,若非是遼西、遼東兩郡郡兵緊急馳援,拼死堵住了匈奴騎兵的南下道路,又牽扯住了大量匈奴兵力,現在,恐怕連平剛也會失守!

而平剛,可是整個燕薊甚至整個漢家東北地區最大的軍事要塞!

此城,自從秦開將軍築成之後,就從未落入過胡騎之手。

哪怕是秦末天下大亂,燕王臧霸也可以憑藉此城與胡騎周旋。

而這郡守和郡尉玩忽職守的原因,也早已經人盡皆知。

無非就是這兩人,素來不合。

遇到此事,兩人都想給對方挖坑,順便讓自己上位。

結果就是相互撤後腿。

在指揮上屢屢失誤,屢屢發出各種互相矛盾的命令,就如那字縣守軍,本來,他們是可以撤出的。

但郡守卻要求他們堅守三日。

倘若是如此,那也罷了!

但偏偏,郡尉傳來命令,要求他們放棄字縣,撤入平剛。

這兩個互相矛盾的命令,直接導致了字縣守軍的兩個校尉權衡不下。

既無法安心防禦,也沒有辦法有序撤退。

最後,字縣被匈奴人攻破,這座城市化爲了一片灰燼。

只是可憐那兩千守軍,都是大好的兒郎和丈夫!

季班和陳鈞自也知道自己捅出了多大的簍子。

所以,這兩人這些日子來,拼命的攬功,甚至指鹿爲馬,侵吞部下的戰功,威逼利誘,迫使郡中的軍法官,修改他們的報告。

想借此逃過戰後的懲罰和清算。

甚至,倘若不是如今,傻子都知道投降匈奴是沒有前途的,這兩人說不定早就跪到了匈奴軍隊的主帥面前,將整個右北平拱手讓給他們。

此刻,他們無視着整個城樓上的士卒們的眼神,在他們眼裡,這個匈奴使者,已經成爲了一根救命稻草。

作爲漢家的高級官僚,坐鎮一郡的封疆大吏,他們很清楚,現在的這個漢室體制的可怕之處。

旁的事情上,下面的人或許能忽悠的了朝堂諸公,瞞得過天子的耳目。

但軍國之事,卻休想徹底隱瞞。

戰後,天子必定會派遣御史、侍中、尚書以及丞相府的司曹,組成一個聯合調查組,進駐各郡,深入地方,走訪士兵和軍官,詢問整個戰爭的過程。

到那個時候,他們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瞞不住了。

他們現在,唯一的指望,就只有老天保佑,天上掉餡餅,發生奇蹟了。

而這次的匈奴來使,在他們眼裡,已經算得上是奇蹟了。

季班和陳鈞很清楚,匈奴人此時來,不是來服軟的,就必是來談判的。

畢竟,仗打到現在,匈奴人全線受挫,朝廷的邸報甚至已經公開宣佈了上谷大捷,匈奴右谷蠡王全軍覆沒的消息。

勝利,對於漢室來說,已經指日可待。

而他們兩個,則迫不及待的想要在這個勝利的蛋糕上分一杯羹,儘可能的爲自己塗脂抹粉。

在給朝廷的報告裡,這兩人甚至將遼東郡和遼西郡的援兵的功勞也往自己身上攬了。

這倒不是他們喪心病狂,只是因爲害怕和恐懼而已。

而現在,這個匈奴使者,無疑成爲了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所以,羊食一被帶到城樓上,季班和陳鈞立刻就迫不及待的跑來見他了。

“使者此來,所爲何事?”陳鈞還有些矜持的問着,但那季班卻是根本不顧吃相了,他幾乎是眼巴巴的望着對方:“貴使來此,可是奉了貴部左谷蠡王之命?”

羊食聞言,也是有些想象不到。

他甚至都有些懷疑自己的眼睛——這還是漢朝官員的模樣嗎?

若在過去,羊食肯定可以藉此坑一下這兩個傻帽。

但在現在,匈奴人求和之心,比季班和陳鈞的渴求還高。

臨行前,左谷蠡王也再三要求,他無論如何,必須與漢朝人談妥媾和的條件,只要能讓漢朝軍隊讓開道路,那麼,匈奴人什麼代價都可以付出!

“正是……”羊食如漢室士大夫一般拱手拜道:“吾主左谷蠡王深感戰爭日久,兩國交兵連綿,戰火傷及黎庶,使得兩國失和,不忍於心,故派小使前來與貴國商談休兵之事!”

“吾主有言:若貴國願與我大匈奴修好,那吾主就立刻釋放兩千漢朝百姓,作爲誠意,並且歸還貴國的字縣、宣陽等十座城塞……”羊食輕輕說道。

但落在陳鈞和季班眼裡,卻如同天籟之音。

他們幾乎就忍不住想要立刻答應!

匈奴釋放被擄百姓,歸還城塞?

只要成真,無論如何都是一筆巨大的功勳,甚至足可以讓他們兩個收買一批文人,爲他們塗脂抹粉,將自己洗白白,甚至塑造成爲道德max,可以感化夷狄的賢達人物。

只是……

季班和陳鈞對視了一眼,他們,現在完全沒有能力答覆對方。

因爲,現在,這右北平郡境內的漢軍主力,並不是他們的手下和部曲。

而是遼東郡郡守公孫玄以及遼西郡郡守王甫所率領的郡兵。

而右北平郡所擁有的兵力,現在只剩下了這平剛城裡的不過五千守軍。

其他部隊,都因爲他們的胡亂指揮和相互擡槓,在戰爭之中消耗掉了。

想到這裡,這兩人也是嘆了口氣。

那公孫玄和王甫可不是什麼好說話的人。

前者是齊國人,還是一個公羊派的擁泵,信奉的就是華夷之辨,大復仇主義,如今,人家打的正嗨,讓他停手,除了天子,沒有人有那個能耐。

至於後者?

那來頭就更大了。

王甫的長兄是王觸龍,當代的山都候!

想到這裡,這兩人也不由得垂頭喪氣。

有此二人在,他們兩個和他們的部下,現在又都爲戰功而殺紅了眼睛。

想讓他們聽自己的,談何容易?

羊食一見這個情況,立刻道:“兩位明公,吾主有言,若兩位能夠促成這漢匈友好,兩國禰和之事,我主不僅僅願意將所有被俘漢朝百姓、軍人釋放,退還所有漢朝城市,並且願意就此對貴國做出補償……”

“補償?”季班和陳鈞聞言,心動不已。

倘若有了補償,那就……

“正是……”羊食知道,現在匈奴面臨的問題,尤其是他的主子面臨的問題。

只能用刻不容緩來形容!

所以,他一咬牙,道:“我主願意勸說我國大單于割讓幕南給貴國……”

“除此之外,我主願意每年給付貴國戰馬五千匹,牛三千頭,羊十萬,男奴五千,女奴三千,以爲和親之費……”

說到這裡,羊食也是心疼不已,割地賠款,這是漢朝當年最窘迫之時也沒有答應的事情。

但在現在,匈奴別無他法,只能祈求漢朝人高擡貴手。

甚至,羊食心裡面還不得不慶幸,自己似乎走了好運,遇到了這兩個漢朝之中算得上對匈奴‘比較友好’的高級官員,可以通過他們來影響漢朝君臣和決策。

而季班和陳鈞卻是聽得心花怒放。

若果真如此,只要能夠促成此事,那他們豈不是將成爲國家功臣?

甚至,說不定可以撈取一筆好大的政治資本?

至於其他人的意見?

與他們何干?

“善!”季班幾乎是迫不及待的回覆:“若貴主果真如此,真乃兩國百姓之福!請轉告貴主,吾一定促成此事,不過,爲表誠意,請貴主先釋放三千我國百姓!”

這是肯定的!

他必須要有一個藉口來脅迫那公孫玄和王甫。

同時,他還需要此事來作爲證據來請自己的靠山出面。

“一言爲定!”羊食不假思索的道。

…………

送走匈奴使者,季班一面下令召集平剛官員,一面立刻拿出紙筆,給自己的靠山寫信。

不多時,就寫出了一篇洋洋灑灑,神情並茂的文章,然後,他利用自己的郡守特權,強行調動了本來規定只能用於緊急與長安和薊城聯絡的信鴿。

而在同時,陳鈞也將一隻信鴿發飛。

這兩隻信鴿,一隻向南,飛向了清河郡,那裡是魏其候所在之地。

而另外一隻則飛向了齊國臨淄。(。

第81節 求情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滴兩百八十四節勝利者決定一切第1516節 緣由第635節 新學派(4)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586節 新世界(2)第81節 求情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250節 塵埃落定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580節 情報第913節 不虧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568節 災難!第1242節 入吾甕中(2)第166節 周陽由的狠辣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892節 少府的成果(1)第403節 拉皮條第1419節 鹿鳴宴(2)第589節 新世界(5)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410節 考舉(3)第34節 覺悟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49節 厚顏無恥第30節 謊言第944節 萌芽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216節 基本盤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394節 說服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359節 微服(2)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84節 籌劃第1503節 接班(1)第1133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1)第636節 新學派?(5)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127節 馬屁第1256節 怯懦的匈奴第1255節 軍功制度(2)第1016節 戰前準備(2)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13節 橄欖枝第1394節 談判(1)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49節 厚顏無恥第1123節 赦與罰(1)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1056節 糾纏(2)第1494節 權衡利弊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595節 抉擇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1124節 赦與罰(2)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91節 舊恩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1095節 天單于(3)第1604節 說服(1)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168節 祥瑞(1)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495節 歸心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853節 影響(3)第969節 移風易俗第125節 難題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71節 投名狀第1513節 戰略(1)第323節 疑慮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785節 洗腦(1)第1357節 乞和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