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

站在臺上的楊毅,已然又翻過了一頁。

講義的時間有限,他必須抓緊時間,爭分奪秒。

下次,再想有石渠閣這樣的好機會,那就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

“子墨子曰:舉義不避貧賤,則國無亂!”楊毅拿眼撇了一眼儒家和黃老派的地方,淡淡的說道:“誠哉斯言!書雲: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故堯舉舜於服澤之陽,湯舉伊尹於庖廚之中,文王舉太公望於江湖之中,恆公舉管仲於士,穆公舉百里奚於市!”

“皆以義舉之,而不避貧賤親疏恩仇!”

楊毅的這一番話,立刻就贏得了一大批列侯,尤其是新興軍功貴族們的好感。

原因很簡單——今天至今爲止,墨家是唯一一個從道德和法理上,來爲他們發聲和正面的人。

看看墨家說的多好!

舉義不避貧賤親疏!

而新興軍功貴族們,在六年前是什麼?

有隊率、司馬,也有什長、伍長,甚至士卒!

總之,出生是好不到哪裡去的。

而且家族地位,也不算高!

甚至還有人乾脆就是刑徒之子,庶民之後!

真正的底層出生!

這些人,如今依靠着軍功,爬到了封君乃至於列侯的位置。

固然是風光錦繡,但,內心深處,卻總有些不安。

畢竟,自己出生低微,貧賤,根基不穩,隨時可能翻船。

所以,新興軍功貴族們在老派的列侯勳臣面前,總有些自卑,甚至有些擡不起頭。

但如今,這些貴族,一下子就幡然醒悟了。

我們爲什麼要自卑?爲什麼要擡不起頭呢?

天子所命,國家所封!

我們的地位和爵位以及財富,是用軍功換來的!

憑本事掙來的!

不僅僅不能再自卑,而且還要昂首挺胸!

因爲,策命和賜予我們爵位以及地位的是天子。

天子持大義,賜予和冊封的爵位、財富,一點也不比其他人的身份低。

甚至,應該來說,我們的身份是高於那些蠹蟲和米蟲的!

因爲,我們的地位和爵位是自己打下來的。

僅此一點,就遠遠高於那些含着金鑰匙,躺着得來的貴族強了無數倍。

我們的未來,有無限可能!

而他們,卻將被自己的出生鎖死!

這些年來,許多事實更是證明了這個真理!

那些今上廢黜和下獄論死的列侯貴族們,就是最大的證據!

這樣一想,新興軍功貴族們就非常高興!

許多人甚至對墨家生出了親近之情!

沒辦法,大老粗嘛,本來就沒有什麼墨水。

天生就嚮往知識分子。

性子又直,沒有太多彎彎繞!

如今,看到墨家屁股居然是站在自己這邊的,那自然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了。

即使是老牌列侯勳臣和外戚,聽了楊毅的話,也沒有什麼反感。

甚至還有些年輕人,頗有興趣。

畢竟,這墨家的靠山可是當今天子!

只要墨家不侵犯他們的根本利益,他們就不敢對墨家有什麼敵視和仇恨。

那與找死沒有區別!

更會斷絕家族後代的上進之路!

倒是那些兩千石大臣與九卿們,則是想法各異。

這些人,自然知道並且清楚墨家的主張是什麼?更明白,墨家一旦坐大,他們要做什麼?

興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

若這句話僅僅只是口號。

那士大夫們倒也不會擔心。

但問題的關鍵的是——墨家是實踐派。

不是儒家那種嘴上一套手上一套心裡一套的學派。

墨家的墨者們,思想堅定,意志頑強,百折不撓,摩頂放踵,利天下爲之!

爲了理想和抱負乃至於一句誓言,這些可怕的墨者,常常是赴湯蹈刃,死不旋踵!

跟這個墨家打交道,可比與儒家、法家、黃老派打交道要難多了!

別看,現在臺上那位墨家的鉅子,一副謙謙君子的風範。

但實則,誰不知道,這位鉅子還是一位六親不認的冷酷鐵血之人?

前年,他的堂兄犯法,按律本該流放。

但,依照漢家制度,勳貴、朝臣及貴人的親戚,可以得到優待、減刑,甚至還可以看情況免罪……

所以,這個事情被報到了廷尉,廷尉行文給了這位楊毅。

然後呢?

這位堂堂的墨家鉅子,天子的絕對親信和心腹,墨苑的主人。

毅然決然的回信給了廷尉趙禹說:請足下按律而行!且其爲吾之兄,壞法亂政,當罪加一等,此之所謂大義!

結果,事情被楊毅知道後,他的那位堂兄,非但沒有得到任何優待和減刑乃至於免罪。

反而在楊毅的干預下,廷尉衙門將其從流一千里,改爲流三千里,發配臨邛道!

這個事情,在當時嚇壞了整個長安的士大夫大臣!

別人辛辛苦苦,千里爲官,不是爲了名,就是爲錢。

但這位墨家鉅子,不要錢,不要名,不要權。

只要一個義!

義之所在,六親不認!

士大夫大臣們,此刻都是憂心忡忡的望着臺上的楊毅。

再看着那些明顯被忽悠住了的列侯公卿,痛心疾首,恨不得衝過去告訴這些人:“醒醒!墨家的義,跟儒家的義,法家的義,以及你們所理解的義,那不是一個事情啊!”

但奈何,列侯貴族們,尤其是新興軍功貴族們,大部分是大老粗,沒多少墨水。

能讀書識字,這都要多虧了武苑的存在!

指望他們分清楚諸子百家之中的‘義’‘利’的區別,那無異於癡人做夢!

劉徹坐在上首,望着整個會場的公卿列侯,不由得忽然悲哀了起來。

想當年,墨家全盛之時,天下貴族和士大夫一聽墨家談起義利,就立刻色變。

因爲彼時,墨家思想盈貫九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現在,除了少數的兩千石和諸子百家的文學之士,名宿之外,其他人卻對墨家的思想,一無所知。

甚至很多人都將墨家的義與利,與儒家、黃老派、法家主張的義利混淆起來了。

只能說,這是時代的悲哀!

好在,現在亡羊補牢,還來得及!

望着楊毅,劉徹嘴角微微揚起,在心中讚道:“溫水煮青蛙,這一招不錯!”

墨家思想,不是洪水猛獸,更不是那個後世的紅色政黨。

只要能夠了解和理解了墨家的主張,你就能知道,墨家其實不是一個革命的學派,也非是一個隨時隨地準備造反的學派。

恰恰相反,沒有人比墨家更渴望安定繁榮與和平了。

……………

墨家的這段劇情,可能要寫的長一些。

因爲,這不僅僅要寫過去的墨家,還要寫現在的墨家的改變和主張~

這很難!

講真,寫一章石渠閣的情節的時間夠我寫兩章戰爭情節了~

又燒腦,又不討好~

但沒辦法,誰叫我喜歡呢~

當然,喜歡不能當飯吃~

所以,求訂閱啊啊啊啊()

第754節 遠航(3)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1309節 宅地法案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1324節 抉擇(2)第641節 廟算(3)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881節 設計(2)第424節 冬小麥(1)第1366節 第三世界第709節 思慮第899節 封禪博弈(1)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1395節 談判(2)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第1403節 繼任者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1140節 家宴第928節 孤竹之遺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1189節 明主(2)第647節 殺放囚(1)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306節 神器(1)第1163節 雄心(1)第217節 兄弟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315節 透露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1295節 帝國的毀滅(4)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293節 挖坑(2)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520節 條件(1)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1080節 勇者無敵(1)第1506節 遊說(1)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342節 背鍋俠(1)第30節 謊言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24節 做個出頭鳥第1147節 漢。歸義單于!第753節 遠航(2)第991節 諾!陛下!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373節 科技樹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568節 災難!第709節 思慮第396節 尚武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674節 暖冬第605節 戰略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12節 父親第1432節 死間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48節 忠臣第1377節 任務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544節 項羽的詛咒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066節 屠殺(完)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548節 猶豫第131節 思慮第523節 金山第522節 滄海君的迷茫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40節 考舉?科舉?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1189節 明主(2)第32節 入宮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