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

端坐於上,劉徹也是感慨萬千。

墨家,確實是除了楊朱學派之外的諸子百家裡,最大的一個奇葩。

甚至,當初曾經有人將墨家與楊朱學派,稱爲陰陽。

用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

與儒法黃老相比,墨家思想,一個極爲重要的不同,就是墨家思想的是一種辯證的思想。

根據情況的不同,時代的不同,墨家的義利觀和價值觀取向也都不同。

可以說,墨家思想,是諸子百家裡,最先進的思想之一。

然而,墨家也有着致命缺陷。

正是這個缺陷,讓其沒有撐過秦末的戰火,從而在漢初陷入衰敗消亡的厄運。

這個缺陷就是——墨家沒有基本盤!

作爲一個紮根在基層和實驗室搞發明創造的學派。

墨家其實從來不曾在上層擁有什麼可靠的盟友和支持者,更別提利益集團了。

而在這個世界上,一個政治派系或者學術組織,能不能得到一個可靠穩定的利益集團的支撐,這是至關重要,甚至關乎生死存亡的關鍵條件。

像儒家,他的支持者和基本盤就是大地主、豪強貴族和士大夫文人。

只要這些人還存在,無論當政者怎麼對待和討厭他們。

但儒家卻永遠不會滅亡。

君不見,後世,即使經過了砸孔廟的運動。

但,儒家在新世紀,不是又燃起了星星之火了?

而法家,他的基本盤就是中小地主、官僚系統以及龐大的軍功利益集團。

只要這些人還活躍着,還存在着,法家就不會滅亡。

正如武帝歷史上罷黷百家獨尊儒術。

但,因爲戰爭的關係,實際上,法家纔是受益者。

鼎盛之時,法家是騎在儒家腦袋上,名爲外儒內法,實則是法骨法皮。

不過,那是一顆抹了蜂蜜的毒丸。

當儒家通過昭宣之交時的種種事變,漸漸的蠶食法家的這些基本盤後,法家就一蹶不振了。

到了宋明,儒生們乾脆就推行重文輕武,徹底斬斷了法家可能的依靠和復起的可能。

而與之相比,墨家在這朝堂上能依靠誰?

那個階級或者利益集團,願意與墨家同生共死,共同進退?

答案是沒有!

哪怕是軍方,其實也是看在劉徹的面子上,加之想要利用墨家,纔對墨家友好。

倘若某天劉徹翻臉,你看看,現在保衛墨苑的軍隊,會不會對墨家揮起屠刀?

事實證明,任何派系,乃至於劉徹這個皇帝,都需要一個可靠的可以依賴,並且禍福與共的利益集團來作爲底牌。

沒有的人肯定要滅亡!

劉徹很清楚這一點。

他更明白,他的統治穩定,靠的是誰?

廣大的中小地主以及自耕農階級,就是他統治穩固的最大盟友和中堅力量。

所以,無論如何,劉徹都會確保這個階級的利益不受損害。

這樣,強大的中產階級,才能保護他和他的帝國,強盛發達,直至世界之巔!

至於墨家的基本盤和利益集團?

現在,還看不到可能出現的影子。

或許在南陽的重工業基地,或者未來的世界之中,墨家能尋找到一個可靠的,與它能一起發展和強盛的利益集團。

但絕不是現在!

至於墨家紮根在基層的組織和力量?

那最多隻能影響一地而已……

而且,根本無法在上層發揮什麼影響。

況且,你難道會以爲,在這個西元前的時代,人民真的有什麼力量嗎?

歷史告訴人們,不能攢成一個拳頭的力量,不是力量!

想到這裡,劉徹也是搖搖頭。

爲墨家而遺憾。

畢竟,諸子百家之中,其實,墨家的思想是相對最先進的。

但,也只是遺憾而已。

他是皇帝,不是老百姓。

老百姓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支持誰。

但皇帝不能在思想和學術上有所偏移。

歷史告訴劉徹,這樣做的結果,除了災難,並不能產生什麼其他結果。

武帝罷黷百家獨尊儒術,終結了輝煌燦爛的古典時代。

朱元璋用理學和八股文治世,結果是禁錮思想,並留下無窮後遺症。

就在劉徹想着的時候,臺上的楊毅,沒有停歇,依然在繼續闡述着墨家對世界的認知和看法。

他說道:“是故,子墨子曰:欲興天下之大利,不可有不尚賢!”

“何以尚賢?詩云:告女憂恤,誨女予爵,孰能執熱,鮮不用濯?此之所謂,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終身不厭!”

這句話,真是說到了列侯勳臣們的心坎裡面去了!

無數人歡呼雀躍着,眼巴巴的看着上首的劉徹,心裡紛紛想着:陛下,吾等錯怪您了!原以爲,陛下用墨家,乃欲與吾等爲難?哪成想,墨家的主張竟然是如此的好!

看看,人家說的多好!

爲人君主,當然要尚賢。

用賢達大臣治國嘛!

而既然用了賢達,自然要給賢達權力、爵位、富貴乃至於封國,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終生信任!

想到這裡,有列侯甚至是淚流滿面。

他想起了天子即位以來屢次暗示和明示,未來要分封諸侯列侯於西域身毒之地,使功臣開國家,建社稷,啓一世代之新!

原來,許多人還覺得,這有可能是畫餅充飢。

但如今來看,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

你看,陛下很早就喜歡墨家了。

而墨家也是主張善待功臣賢達和大臣,使之富貴、榮譽和有尊嚴!

多好的學問啊!

比起儒家那些彎彎繞直白多了。

比起法家那些動不動就設下各種約束和束縛的規矩要爽快多了!

這樣的學派,必須支持!

死也要支持!

甚至還有人感慨:“吾今日方知,昔者墨家何以爲顯學也!有此想法和訴求,墨家不爲顯學,誰爲顯學?”

於是,就有作死者的心裡悄悄的想着:“既然墨家是這樣的被誤會的學派……”

那麼……

楊朱學派是不是也是被誤解了呢?

嗯,回頭去找個老莊學者來問問。

反正,楊朱與老莊,在傳說中淵源頗深,說不定,能搞到一點楊朱的東西來看看呢!

卻不知,這種想法,完全就是在作死!

而士大夫和諸子百家的名士巨頭,此刻的內心都是崩潰的。(。)

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1332節 攘外必先安內第1009節 內閣(1)第1276節 可憐的燕王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321節 馬耕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1365節 瓜分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507節 無題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413節 考舉(6)第743節 忽悠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383節 詔諭第1208節 新法家(1)第474節 中央集權(2)第342節 背鍋俠(1)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1501節 商賈的力量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324節 抉擇(2)第433節 忽悠(1)第43節 貓膩第839節 突圍第743節 忽悠第414節 匈奴公主(1)第1175節 羞恥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752節 遠航(1)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75節 爲政第544節 項羽的詛咒第1146節 使命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365節 瓜分第667節 烏恆與鮮卑(2)第175節 神器!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1424節 使團(1)第1396節 悲哀的商人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8節 家宴(上)第1041節 河陰之戰(3)第640節 廟算(2)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366節 新的時代(2)第1194節 紛紛擾擾(1)第1121節 影響(1)第1412節 河套的開發(3)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188節 明主(1)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87節 萬石君第629節 溫言在口(4)第408節 考舉(1)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310節 交易(2)第457節 契機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2節 雪中送炭第593節 貪婪第874節 未來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519節 盤算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109節 設計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1184節 強大的工匠(2)第693節 制度(2)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239節 回長安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635節 新學派(4)第610節 胸甲第647節 殺放囚(1)第1027節 狂歡(1)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