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節 河陰與宜樑

日蝕後的第三天,在上郡的增山關。

衛將軍行轅,正式移防至此。

在漢室廢太尉官後,衛將軍、車騎將軍、大將軍,就成爲了漢家武將的最高級別。

衛將軍,中兩千石,其職權與車騎將軍平行,僅次於大將軍。

但在實際上而言,歷任大漢衛將軍,都是天子爪牙。

如太宗之衛將軍,宋昌、張武是也。

歷來,衛將軍,基本上都是用於對內清除異己。

但在今天,衛將軍第一次披掛上陣,對外作戰。

要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

但,郅都天生有顆大心臟。

或者說,他天生就是爲了大場面而生的人物。

他望着坐在自己下首四周的將官們,微微擡了擡手,道:“奉天子之命,吾,將統帥諸君,光復九原故地,望諸君孥力配合,共謀大業!”

“諾!”下首的十幾位校尉、都尉,紛紛起身,拱手拜道:“唯將軍之命是從!”

此番,郅都以衛將軍之銜,將統帥北路大軍。

這些軍將,大都是來自上郡、代國的駐軍以及棘門軍和灞上軍。

來源可謂是五花八門,更是分屬於不同的山頭。

但,他們在郅都面前,卻全部都像孩子一樣,規規矩矩的俯首帖耳。

實在是人的名字,樹的影!

郅都的天子蒼鷹之名,在今日漢家,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累積死在其手上的諸侯王都已經達到四人!

列侯封君以十數計,兩千石,多如牛毛!

與郅都相比,南陽的張湯,就像是一個還沒學會走路的小孩子,傳說中能止小兒夜啼的那些酷吏,更是純潔善良的小白兔。

在他面前,沒有人敢扎刺!

更沒有人敢蹦躂!

而且,郅都不僅僅是在官場混的很好。

在軍隊,他也有着強大的影響力。

要知道,郅都的本職,是軍人!

他是從軍將起家的!

這個河東楊縣出生的漢子,從郎官起步,歷任過各種中高級軍事軍官。

他甚至曾經擔任車騎將軍長達一年,主管大漢禁軍,在先帝駕崩後,爲新君保駕護航。

其後又臨危受命,擔任河南郡郡守,掃清河南之弊。

進而啓用爲中尉(執金吾)。

以執金吾,主宰漢家勳貴兩年多,更多次參與了漢軍內部的事務。

嚴格的來說,現在在他面前的這些將官,甚至有很多,都是他的學生。

因爲,郅都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武苑祭酒(高級教授)。

在老師面前,學生們自然也不敢扎刺和蹦躂。

師長威嚴,可不是說着玩的!

郅都望着這些將官,其中,有許多人,他都很熟悉。

漢家近幾年來,推行了武將晉級,需要去武苑培訓,文官升遷,必由甘棠的制度。

新制度在增強了中央集權的同時,也強化了山頭。

只是,新時代的山頭,與舊時代的山頭有些不同。

新時代下,山頭更多的強調自己是某軍的人,而非是隸屬某人的部下。

南軍出生的將官們,始終會將自己視爲南軍的一分子。

並且,對北軍的‘朋友們’永遠充滿了‘友誼’。

同樣的道理,棘門軍、灞上軍的將官們,也更強調自己歸屬於棘門軍或者灞上軍。

而不是跟漢初一般,周呂候的部下,哪怕是走到韓信麾下,也會被視爲周呂的小弟。

這種弱化了個人影響,更強調集體榮譽和歸屬感的山頭。

在現在的漢軍內部,製造出了各軍之間的激烈競爭情況。

以至於長安城裡,甚至出現了明明是兩個鄰居,出門都能相互見到,但因爲兩家的子弟,分屬南軍或者北軍,於是老死不相往來,見面不相識的情況。

爆棚的集體榮譽感,甚至還影響到了下一代。

父親是南軍的家庭,他的子嗣,哪怕是遠赴千里,也不肯加入北軍。

下層的情況,自然無可避免的影響到了高層。

爲了表明自己的態度,同時也爲了加強自己在山頭內部的地位。

漢家列侯們開始分裂。

出生某軍或者在某軍任職,乃至於某軍的開創者的列侯家族,都會旗幟鮮明的跟其他人做切割。

一些有歷史恩怨的兩支部隊之間,這種情況尤爲明顯。

這些都是武苑的影響以及天子的故意推動。

郅都也不知道,這種情況,究竟在未來會給漢家帶來什麼。

但在現在,卻毫無疑問的增強了漢軍的戰鬥力。

以郅都現在掌握的情況來看,他麾下的十三校尉部下,人人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建功立業。

即爲自己,也爲自己所屬的集體!

正如羽林衛喊出的口號:今,吾等以羽林爲榮,明朝,羽林以吾等爲榮!

“真是熱血沸騰呢……”郅都在心裡想着。

只是,想要做到這一點,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郅都擡起頭,望着地圖。

跟在長安所看的那個河間地全圖不同。

這是一副區域地圖。

在長安展示的河間地全圖中,郅都現在所在上郡,只是一個點,標明瞭上郡的名稱而已。

但實際上,上郡卻是一個極爲龐大的地區。

此地,領縣二十有七。

總戶數十萬七千餘戶,人口接近五十萬!

在這長城邊塞之地,也算是個人口大郡。

但,此地,卻又是漢家最貧窮的地區。

漢律明文規定:上代地惡,其出芻稾半之。

當今天子更是大手一揮,乾脆免了上郡的芻稾稅,同時免除了除田稅、口賦外的其他一切雜稅,就連徭役,也只保留了:兵役、傳輸等寥寥幾個。

當然,上郡窮歸窮,但地方卻是極爲龐大。

與長安所看到的那個小點不同。

在這張地圖上,上郡佔了接近五分之一的面積。

而剩下的五分之四,是雲中、雁門以及此番郅都所部的目標——故秦之九原。

河間地,或者說匈奴所稱的河南地。

是一個極爲龐大的地域。

從陰山向南,及至漢之上郡、雲中、北地,這塊遼闊的土地,足足是南北長達接近千里,東西寬數百里的大地。

除了大河環繞而出的富饒之地。

此地還有沼澤、沙漠、山巒、峽谷等等自然區域。

故此,漢軍的任務,其實也是極爲繁重的。

並不是,出長城,就可以直撲高闕。

事實上,出長城,到高闕,中間還隔着至少數百里的廣闊地域。

期間,有山巒阻隔,沼澤攔路,也有大河澎湃,沙漠環繞。

所以,漢軍需要分兵。

需要爲大軍的決戰,創造有利條件。

郅都很清楚自己的使命!

他清了清嗓子,對諸將說道:“我軍之任務,除了收復九原故地,便是要吸引一部分匈奴主力的主意,使之不能支援梓嶺和高闕!”

地圖已經很清晰了。

從地圖上的郅都所部的北路大軍所在的增山關向北,望向蒙古高原。

有一個戰略要點,橫亙在路上。

這就是河陰。

河陰者,水南曰陰。

在秦代規劃的九原防禦體系中,這裡曾經是一個強大的關塞。

但,匈奴人佔據河間地後,廢棄了此地。

但此地的重要性,卻依然毋庸置疑!

佔據了此地,就可以切斷高闕與梓嶺之間的聯繫。

讓梓嶺之敵,變成孤軍!

更可以與從雲中出塞的漢軍主力回師於鴻鵠塞之下,徹底佔領整個河南地區。

併爲隨後的渡河做準備。

在第一階段的高闕戰役中,漢軍的戰略任務就是要佔據河陰與鴻鵠塞。

只有佔有了這兩個地方,漢軍纔有資格染指高闕要塞。

同時,佔據了這兩個地方,即使高闕戰事不利,漢室也不至於一無所得。

至少,可以將長城防線,推到大河之邊,與匈奴瓜分河間地。

而很顯然,匈奴人也不傻。

一旦,漢軍從上郡出塞,兵臨河陰。

那麼,梓嶺和高闕之敵,都會立刻支援河陰。

兩軍將在河陰,展開一場大戰!

這也是長安天子的意思。

“本次作戰,我軍將不以一時一地的得失爲算!”郅都對着自己的屬下諸將官們傳達着長安廟算時佈置的戰略任務:“而是要以殲滅匈奴有生力量,儘可能的與匈奴野戰!”

“天子有命: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若能消滅匈奴一個萬騎,勝過擊敗匈奴十個萬騎!”

諸將聽了,也都是熱血沸騰。

武將們,最喜歡的,當然永遠是殲滅戰。

擊潰敵人,再怎麼強,也最多斬首一兩千。

但若能殲滅一支敵人,那麼,這些敵人的首級,就一個都跑不掉!

馬邑之戰爲何讓全天下的武人都在流口水?

還不就是,它是一場恢弘的殲滅戰!

車騎將軍義縱統帥漢軍主力精銳,潛伏武州山脈之中,等待匈奴主力進入武州塞後,忽然搶佔武州塞。

於是,匈奴人就被包圍在了馬邑城下。

句注軍和飛狐軍,再從南方逆推過來,與馬邑守軍呼應。

匈奴折蘭部族爲了打開包圍圈,於是,在漢軍的胸甲面前,撞得頭破血流。

這一戰的前後經過,以及戰爭過程的細節。

這兩年,早就被長安的丞相府和少府,編成了小冊子,發放給了司馬以上軍官,甚至入選了武苑的教科書。

諸將因此也都非常清楚。

現在,大家所面臨的局面。

跟馬邑之戰不同,此番高闕之戰,漢軍基本上不具備包圍、殲滅匈奴主力的能力。

遼闊的草原和秦人留下的交通網絡,使得匈奴人哪怕打不過,也可以撤退。

對騎兵來說,見勢不妙,遠遁千里,根本不是什麼事!

當初,匈奴集合其全國之力,攔截烏孫殘部,攔截了一年多,也沒有全殲掉!

更遠一些,月氏人在戰敗後,西遷數千裡。

匈奴騎兵,照樣拿他們沒轍。

這些戰例都說明了,對騎兵來說,打不過敵人,但一定可以跑的過敵人!

草原這麼大,匈奴人只要想跑,漢軍哪怕是跑死戰馬,也不一定能追的上。

況且,對騎兵來說,追擊敵人,是大忌!

漢軍自己就有過演練和推演。

在騎兵的運動戰之中,追擊方很容易就會被人埋伏。

所以,這場戰爭中,作爲主動進攻方,漢軍將不止面對氣候和陌生的環境以及敵國境內,這三個麻煩。

漢軍更將在這片遼闊的大草原上,跟敵人玩躲貓貓。

漢軍有自信,可以擊敗一切匈奴騎兵。

但卻沒有自信,可以消滅他們。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古老的寓言,總是有道理的。

好在,中國的戰爭史足夠豐富,中國人的戰爭經驗,也足夠多。

兵法和歷史上的戰例,有無數的例子,可以爲現在的軍人提供靈感。

匈奴人打不過就可以跑?

是的!

這是事實!

但總有些地方,匈奴人是無法放棄,也不敢放棄的。

高闕,就是這樣一個匈奴人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的必守之地。

放棄高闕,就等於放棄河間地以及陰山。

同樣的道理。

在高闕之前的河陰、鴻鵠塞等地,也是匈奴人不敢輕易放棄之地。

就像當年秦趙在長平的拉鋸。

秦趙雙方,可有一個,敢於放棄該地的?

想到這裡,諸將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河陰,確實是匈奴人絕對不會放棄的一個要點。

只要漢軍兵臨河陰,那麼,梓嶺和高闕的匈奴人,肯定要派兵來救。

這就給了漢軍留下了機會!

就像,歷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戰。

那麼,那裡是漢軍的桂陵?

郅都站起身來,審視着地圖,然後,他看到了在河陰的上方的宜樑。

宜樑,是秦縣名,現在已經廢棄了,成爲了匈奴的牧場。

此地,地勢相對崎嶇,大河從宜樑的左側流過,在其右側,就是著名的秦九原郡故城。

無論是高闕來的匈奴援兵還是梓嶺過來的援軍,都必須走宜樑。

“這是天然的戰場!”郅都立刻就決定了,自己的桂陵。

“諸將聽令:各校尉、司馬,回營後,須將河陰、宜樑等地的地理、地圖,詳細的告知諸隊率、諸什長,曉瑜全軍,日夜操練!”郅都下令道:“我軍將準時於,漢元德六年冬十月已丑日,率先出塞,至乙未日必須抵達河陰,此乃軍令!”

“諾!”諸將都是轟然應諾,情緒激動。

因爲,他們終於知道了,自己,將成爲首先出塞的漢軍先頭部隊!

道理很簡單,已醜,就是初一。(。)

第634節 新學派(3)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509節 禍事第1448節 決策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570節 攪局者(2)第226節 掃把星第747節 國葬(1)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880節 設計(1)第42節 長漂第432節 廟算(4)第449節 土化肥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5節 推恩(上)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9節 蝴蝶效應第52節 難題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75節 爲政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1368節 幕南無王庭第589節 新世界(5)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64節 試驗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423節 狗腿子(3)第386節 制度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1063節 屠殺(1)第1122節 影響(2)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1447節 如癡如醉第226節 掃把星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260節 動員(2)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156節 宰肥羊第1357節 乞和第91節 舊恩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590節 新世界(6)第632節 新學派?(1)第1593節 統治(3)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1200節 程序(2)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33節 竇太后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233節 寧成的覺悟第1197節 入場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1569節 攪局者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1334節 戰場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1103節 抉擇(1)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1080節 勇者無敵(1)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1071節 血戰(2)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1197節 入場第822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1)第476節 虛僞第1164節 雄心(2)第1014節 切割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209節 調查(3)第1581節 籌備(1)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1161節 征途(1)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433節 忽悠(1)第496節 美好時代第576節 決定第1447節 如癡如醉第1198節 老將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638節 轉折第430節 廟算(2)第656節 南巡(1)第271節 反應第698節 天坑裡的人們(2)第121節 過繼(2)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