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節 磨刀霍霍(2)

在經過了漫長的行軍跋涉後。

從造陽趕來的樓煩胡騎,終於進抵了興樂塞。

樓煩胡騎,終於趕到了這裡。

潁陰候灌何帶着自己的部將,率領着四千多騎兵,依次入城。

樓煩軍現在總兵力高達九千騎!

但,樓煩軍本身負有着守備造陽和什闢一帶的責任。

所以,灌何在什闢留下了一半的力量守備,只帶了另外一半軍隊前來。

“按照陛下的命令,我軍將和虎賁衛並肩作戰!”灌何騎在馬上,對着左右的親信們囑託道:“虎賁衛,天下強軍也!但吾等樓煩軍,卻也不能在虎賁衛面前露怯!傳令全軍:打起精神來!讓虎賁衛的丈夫們看看我樓煩健兒的威風!”

“諾!”衆將都是轟然應諾!

然後,將旗飛舞,龐大的軍隊,緩緩進入軍塞之中。

興樂塞的百姓們,則都趴在城頭,好奇的看着這支別樣的軍隊。

之所以是別樣,是因爲這支騎兵看上去雖然甲冑和旗幟都是漢軍。

但,其騎兵,卻有許多都是身材粗矮,四肢健壯的胡人。

漢家胡騎在現在可是一個稀罕品!

在以前,甚至僅有一支太宗時期建立的長水胡騎。

那長水胡騎加起來才兩千來號人。

哪比的上眼前這支密密麻麻,盡數披着漢家戰袍的胡騎的規模?

許多百姓因此一邊嘖嘖稱奇的看着,一邊對着左右後輩們教訓道:“這就是國勢啊!蓋聖王出,澤及鳥獸,所以胡人也踊躍投效王師,爲王前驅!”

晚輩們聽了,都是一邊撇撇嘴,一副瞧不起的模樣,一邊卻又羨慕嫉妒恨的打量着這些胡騎身上的裝備和背後那絳紅的戰袍。

雲中男兒,可是做夢都想披掛上那件紅色的戰袍!

可惜……

漢家徵兵,有‘士不教不得徵’的制度。

今上又將之嚴格化,以至於,現在即便年滿二十三,身強力壯,接受了至少三年以上訓練的好漢子,想要披掛上那件戰袍,也非易事!

現在,就特麼連想選入郡兵,都要託關係了!

真真是讓人好生惶恐,感覺有些跟不上時代。

程不識帶着虎賁衛的將官們又站在興樂塞的牆頭,看着這支翌日將與自己同袍而戰,而交託後背的友軍。

“這樓煩胡騎,靠不靠得住啊?”有人悄悄的說道。

“是呢,敗軍之將……”有經過馬邑之戰的軍官不以爲然的說道。

程不識擡起手,制止了這些部將的胡言亂語:“不可非議友軍!”

他回過身來,看着這些將官。

若是虎賁衛的本部在此,這些傢伙確實有這個資格這麼笑話樓煩軍。

但問題是——虎賁衛的主力和精銳,都在義縱麾下,與羽林衛編組在一起。

在這個興樂塞的,只是剛剛成軍不過七個月的新軍。

而且,都是陌刀兵。

新兵蛋子們,有什麼資格恥笑別人?

況且……

程不識的眼睛,從樓煩軍的軍陣身上掠過。

這支軍隊,看似是胡漢混編在一起,但是其每一騎的前後左右聯繫都非常密切。

在程不識眼中,他眼前的這支騎兵單純以紀律和秩序而言,已經不下於某些漢軍主力了。

大抵也就只有虎賁衛的主力能穩壓對方一頭!

想想也是!

樓煩胡騎,雖是新軍。

但其骨架,卻還是來自漢軍五大主力中的樓煩將和樓煩尉。

且其胡騎,也都是從馬背上長大的樓煩胡人。

論起馬術和騎術,這些傢伙足可爲漢騎的老師了。

再輔以漢軍的紀律和嚴格的訓練。

何愁不成強軍!

看着這些騎兵,程不識也有些感慨灌何的好運氣!

本來潁陰候家族都要完蛋了。

其在軍中的影響日益衰退,再過一二十年,等到下一代的潁陰候上位,潁陰懿候的福澤,消退乾淨,恐怕,這個家族就要衰敗了。

可哪成想,人在家裡坐,餡餅從天降!

樓煩部族的歸降,讓潁陰候家族得以振興!

那將近九千騎的樓煩降卒,立即就給潁陰候家族打了一針強心劑。

隱隱之間,甚至有了中興之像。

雖然可能還不如當年潁陰懿候,手握二十萬大軍,虎據滎陽,讓呂后忌憚的威勢。

但卻也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了。

“準備歡迎友軍吧……”程不識對着諸將道。

至於這些傢伙會不會放下心裡的輕視?

程不識相信,他們肯定會的。

因爲,軍人,從來都只相信拳頭和實力。

只要這些傢伙跟樓煩軍的衆人有了接觸,認識到了他們的強大,自然就會尊敬他們,並且將他們視爲戰友。

這也是獨屬於武人的交流方式。

…………

趙蒙騎在馬上,胸前,還捂着妻子給準備的一大塊肉乾,腰間也揣着兩包鹽巴,手裡面握着心愛的馬刀,背上揹着一把騎弩以及一張騎弓。

胯下的戰馬,穩健的,緩緩的踏着碎步。

“全都給我打起精神來!”耳中傳來了隊率的呵斥聲:“讓北地父老和虎賁衛的丈夫們見識見識我樓煩軍的志氣!”

趙蒙連忙挺直了胸膛,跟着左右同袍,將馬刀抽出來,舉在右肩處,扯着嗓子,大聲喊起來:“樓煩樓煩!有我無敵!”

這也是如今漢軍中比較普遍的軍號。

特別是對於樓煩軍這樣沒有歷史底蘊的新軍來說,也唯有這樣的口號,能讓他們在那些軍功昭著的友軍面前,稍微找回些場子。

但,莫名的,趙蒙卻想起了自己在造陽的家。

家裡的牲畜怎麼樣了?那兩頭剛剛產下幼崽的母牛如何了?牛犢們是否健康?家裡的奶酪提煉工作怎麼樣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趙蒙摸了摸自己胸口裡的那塊肉乾。

他一直捨不得吃這塊肉乾。

每天只要摸摸它,趙蒙就感覺非常幸福。

這種滋味,他生平從未嘗到過。

這讓他充滿了鬥志。

“細君、大郎,等着我立功回去吧!”趙蒙在心裡發誓着。

………

在興樂塞迎來了自己的友軍時。

長城的另外一個方向,郅都所在增山關也迎來了自己的友軍。

總計五千騎的‘忠勇軍’在太原完成了整編和修整後,也奉命馳援而來。

龐大的軍陣,遮天蔽日的籠罩了幾乎整個曠野。

一路之上,這支由歷代歸義匈奴人爲軍官,以舊匈奴右賢王尹稚斜的本部降卒以及折蘭和白羊的降卒組成的軍隊,都在高唱着軍歌,士氣高漲。

“豈曰無衣?天子授我衣!豈曰無食?天子賜我食!”

“匈奴稽粥無仁義,殘暴狂悖又無義……天子授我王師義,天子賜我朝晚食……手持戰刀臨血海,除盡無道方罷手!”

立在城頭,聽着這首半文不白的軍歌。

郅都笑了。

他對左右道:“早聞陛下有士曰:司馬相如者,善寫詩賦,尤擅以詩賦導夷入夏,可惜一直緣慳一面,現在看來,日後若回長安,吾非得謝之不可了!”

誰都知道,這忠勇軍是天子今年夏天才着手從被俘匈奴降卒之中,挑選人馬組建而成的軍隊。

全軍上下,總兵力最初多達一萬三千騎。

不過,在經過這幾個月的篩選和訓練後,就只剩下了這五千騎精銳。

剩下的人,自然都被淘汰掉了。

儘管如此,郅都其實開始也不是很放心這支主要由過去漢家的敵人組成的軍隊。

所以,將他們放在了太原。

本意是考察和觀察。

現在,郅都准許他們來到增山關,當然是郅確信了他們現在已經跟過去劃清了界限了。

成爲了可以信賴和值得信賴的友軍!

而這要感謝很多人。

但,主要還是要感謝以司馬相如爲首的漢家宣達司的文吏們的努力。

若沒有這麼巧舌如簧,而且熟諳人心,特別是匈奴降卒人心的人不斷宣傳和洗腦。

恐怕,郅都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安心。

正是宣達司持之以恆的不斷努力下,讓這些過去的漢家敵人,現在,全部堅信自己天生有罪,需要洗清,纔可成爲諸夏之民,享受到漢家天子的雨露滋潤。

更使得這支軍隊上下都確信,只要消滅殘暴的匈奴稽粥氏的統治,就可以讓那些被匈奴統治的同胞和族人,也擁有洗清罪孽,脫離苦海的可能。

至於那些不信者和意者不堅定的傢伙,自然都在洗腦的過程被甄別出來,然後,踢出了忠勇軍。

在這樣的思想的武裝下,這支忠勇軍的士氣和鬥志,連郅都都感到有些害怕。

自古,用思想武裝的軍隊,最可怕!

…………

長安,宣室殿。

劉徹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圖面前,望着地圖上一顆顆已經擺上了長城沿線的棋子。

一顆棋子,就是一路大軍。

或者一支匈奴的部族力量。

漢匈雙方戰前在河套的軍力和配置,到現在,已經基本上出來了。

在上郡的最前方的增山關,是衛將軍郅都所統帥的一萬五千餘大軍。

其中,包括五千忠勇軍胡騎,虎賁衛、羽林衛的陌刀新軍共三千人,棘門軍的兩個校尉所率的三千五百餘騎兵,灞上軍的三個校尉統帥的四千多步騎。

而他們直面着匈奴在河套的右翼。

沿着梓嶺、河陰、北河、高闕,總計超過十一個萬騎,至少七萬多匈奴騎兵,居高臨下,面對郅都所部。

假如只有郅都一部北上,那跟送死沒有差別。

所以,郅都這一路,只是吸引匈奴注意力的。

在正面戰場上,義縱將統帥羽林衛和虎賁衛的主力。

其中有着三千五百名胸甲騎兵作爲中軍,南北兩軍的主力騎兵,一萬兩千騎分做左右兩翼,外加七千多的步兵作爲預備隊。

這支總兵力接近了兩萬五千人的主力,將成爲漢軍的拳頭,作爲砸開高闕要塞和匈奴人主力決戰的利器。

而在雲中的左翼,程不識將統帥樓煩軍,陌刀兵和一部分的雲中郡兵,直插梓嶺。

假如梓嶺之敵,匈奴的若盧部族識趣,那就不管它。

倘若他們想出來刷存在感,那就碾碎他們!

程不識所部的主要任務,還是爲義縱主力,掃清道路,並且引誘匈奴主力決戰。

此戰,漢軍出塞的總兵力,將達到六萬餘人。

其中騎兵超過四萬!

大軍兵分三路,最終在高闕城下會師。

而之所以選擇三路出兵,而非是集結成一個拳頭。

倒不是漢室和劉徹對匈奴人的戰鬥力有多麼低估,或者說自信心已經膨脹到了可以無視匈奴人的地步。

之所以兵分三路,這其實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如此!

你可以試想一下,六萬大軍的規模,有多麼大?

毫不誇張的說,即使只是六萬人站在一起,也是密密麻麻,完全看不到盡頭的龐大軍陣。

更別提,漢家騎兵的標準配置就是一人雙馬。

再加上步兵的重裝備和武器。

你可以想象一下,這樣一支大軍,行進在一條道路上的情景。

那幾乎就跟苻堅說的一樣了。

足可以投鞭斷流,每人吐口吐沫也足以匯成小溪。

而他們每人在路上踩上一腳的話……

哪怕是以堅固和實用著稱,在這個時代堪稱bug的秦直道也足以踩個稀巴爛。

甚至哪怕是水泥路,哪怕是柏油路,恐怕也經不起六萬大軍的踐踏。

而漢軍出塞,可不僅僅只有軍隊。

還有龐大的後勤民夫隊伍。

而這些人的數字,起碼是軍隊的四倍!

以現在中國的道路情況來說不存在一條可以維持如此之多人馬往來,馬蹄踐踏的道路。

假如硬要一路出兵,那結果只能是——大軍出塞後,民夫們和補給物資全部陷在泥濘之中,動彈不得。

其實,哪怕是兵分三路後,道路的壓力也依然龐大。

僅僅是爲了準備隨時修葺道路和疏通交通,漢家就已經做好了動員十萬以上的民夫的準備!

這也是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侷限性。

沒有鐵路,沒有水泥路,更加不存在飛行器。

人類,只能肩挑手提,跋涉在泥濘和寒風之中。

每一口送到前線的軍糧,都可能在道路上被消耗掉三分之二。

所以,歷史上,武帝纔會迅速的耗盡他的國庫,最終甚至幹出了連小孩子也不放過的政策。

想到這裡,劉徹也是嘆了口氣。

這是客觀事實。

打仗,哪有不花錢的?

現在,他唯一的希望,大概是這次戰爭,能帶回足夠多的戰利品來填充國庫了。(。)

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1396節 悲哀的商人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1471節 在安東(3)請假條第69節 早朝(2)第1124節 赦與罰(2)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1079節 小算盤第925節 授田第1463節 裁決第1320節 爲難第51節 競爭對手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1444節 歸一(1)第1144節 經濟(1)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006節 繳文第988節 商賈的興起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207節 撕逼!(3)第393節 和親第122節 過繼(3)第63節 修改第1310節 協議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109節 設計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456節 三越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184節 強大的工匠(2)第892節 少府的成果(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996節 廟算(2)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811節 王牌對王牌(2)第392節 忐忑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1384節 反轉第655節 無奈第1367節 句犁湖單于第1009節 內閣(1)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729節 圈錢第170節 天使章德第865節 條件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1403節 繼任者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117節 李廣的誓言第1476節 見聞(2)第1096節 戰勝帶來改變第609節 定策(3)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629節 溫言在口(4)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745節 趙佗入朝(2)第461節 大朝儀(1)第250節 塵埃落定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593節 貪婪第1145節 經濟(2)第1305節 問題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548節 猶豫第996節 廟算(2)第1020節 秦直道!第357節 宣達司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877節 安排第1444節 歸一(1)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98節 暗流第1072節 血戰(3)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322節 研究第207節 調查(1)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1388節 聯盟(2)第1467節 期許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2)第1593節 統治(3)第712節 影響第424節 冬小麥(1)第170節 天使章德第880節 設計(1)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358節 微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