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綿竹大火與英雄末路

刑臺之上,是成宜張橫冰冷的目光,這帶過兵的人,哪怕喊冤的人喊破了天,都不能讓他們有半分的動搖。

而刑場,是幾百人男丁,凡劉範四人有關聯的人都在這裡了,他們穿着囚犯的衣服,每個人身邊都站着一個劊子手,只等時辰一到,就會集體行刑,屠刀之下,絕不留情。

好像在這一刻,觀刑的人都是靜悄悄的,不論他們犯了什麼樣的大罪,在此時此刻,只有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還有此刻仍然在喊冤的人,他們的聲音已是徒勞!

劉範四人默不作聲,成王敗寇自古以然,喊冤能不死嗎?不能,這根本就是徒勞,也只有馬騰在罵着董杭,罵着這不公,想想馬騰這一生,也是英雄一世!可惜是敵人啊!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成宜張橫往口中猛的灌了酒!

“時辰已到,行刑!”成宜的手猛的擡起,往下一揮!

“行刑!”有軍士高喝,刑臺上,不論那些犯人掙扎於否,都被按到了木樁上,而劊子手們同樣喝了一大口酒,有酒水從那屠刀之上,滴到了犯人的臉上,這象徵着一代英雄從此落幕!

就如馬騰,就如劉範劉誕,就此隕命!

臺下,董杭和那無塵師太目光平靜,有老人在這一刻捂住了小孩的眼晴,全場只有摒氣之音,隨着那幾百人被斬,這裡都感覺到壓抑!

“你還是換個地方住吧。”

“爲什麼?”

“沒有爲什麼,你一個女的,在這裡……”

“我要替他在這裡看你最後的結局,也守住你最後的初心,你說,我會不會有給你守墳的那一天。”

“那誰知道呢!”董杭說了一句,轉身離開!

益州,益州專使回來了,但是卻帶回來長安大變的消息,全益州震動,要知道,劉範和劉誕,那可是劉焉的親子!

以大逆下大理寺,就已經註定了他們必死無疑!

“我的兩個兒子,還有我的孫子!”劉焉放聲大哭,幾次暈倒!

世間之痛,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劉焉的壽數本來就不多了……

而在這種悲痛之下,他根本就聽不進任何的勸說!

“你們,是你們泄露了我兒的機密?”劉焉大怒,而下面跪着的正是此次到益州的專使。

“主公,不是我們,我們以爲兩位公子穩贏的。誰想到董杭早已有了佈置,在最後一刻突然發難。”

“不是你們,還有誰,我兒的計劃天衣無縫。”

劉焉這是怒火沒地方出了,這一怒,死人的事總會扯到活着的人身上,不然,他對董家的恨由誰來抵消。

“主公,我們絕沒有泄露機密。”

“啊!”劉焉大怒,直接把案桌都給掀了,本來以他的身體狀況,做什麼都費勁,只是這怒火,卻讓他的恨無處宣泄!

“你們看,這可是我兒,還有我的孫子被滅門的消息,還有,我兒死了,你們怎麼沒死?”

“主公,我們絕不敢背叛主公!”

……

這人若是不講理,是真沒救了……

“拉出去,斬了,董杭殺了我兩個兒子滿門,我也要殺他們的滿門,不,是夷三族!”劉焉已然魔怔,他現在什麼都聽不進去了。

“主公,主公不可中計,這明顯先抓後放,就是讓董杭的離間計,若主公不問緣由,開了殺端,益州必然人心惶惶!”

“是啊,主公,董杭大兵壓境,我們不能中了他的計啊!”

……

“誰敢求情,與他們同罪,推出去,斬!”

“主公饒命!”益州專使一行人趕緊求饒,這算什麼,這是無妄之災啊。

“斬!”劉焉根本聽不進任何的勸告,而在他說完之後,再次暈例!

“主公……”

……

這是劉焉,綿竹,還有一個人,如劉焉一樣,正是馬超。

自己的父親果真被董杭所殺,他這也是剛剛得到益州府的消息。

此刻的府中,已然一片凌亂,這人生之兩痛,一是殺父之仇,這第二就是奪妻之恨,前者董杭已然坐實,而後者,要知道他的妻子,可差點就是董杭的妾!這能不恨嗎?

“夫君!你別這樣。”

馬超本就是彪悍之人,直接將他的妻子拽了過來。

“說,你和董杭在認識我之前,可有書信往來?”

“夫君,你怎麼能這樣想我呢?夫君,你喝醉了。”

“我沒醉!”馬超跌跌撞撞的,一想到自己的妻子差點就是董杭的妾,他這脾氣……

嗯,馬超和劉焉的情形也差不多,這人若是不講理,是真沒救了,主要是對董杭的恨,而他只要一看到他這妻子,董杭這兩個字,就繞不過,都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撥都撥不出去。

益州大牢,益州專使的人都被打入死牢,這誰遭受了無妄之災,誰能夠服!更何況,他們扭頭,看看他們的父親,還有他們的孩子。

若確有其事,他們認罪,可是他們是被冤枉的。

“這在長安生怕被殺,可是卻是有驚無險,好不容易九死一生的逃回益州,卻是這樣的下場,主公,我們無罪啊,主公!”一人朝着牢房頂高呼,那是在向天鳴冤!

“我們無罪啊,主公!”

……

牢中瞬間就是哭喊聲一大片,這所謂一點帶一片,也是這般吧,他們的心不平,死都不暝目啊!

“主公,我們無罪,我們的確沒有通敵!”

……

“吵什麼吵!主公已經下令,你們這些反叛之人,十日後當街問斬!有這哭鬧的功夫,還不如好好的度過這十日。哭,能讓你們免死嗎?”牢頭高喝,這益州的刑獄啊,那是太鬆散了,那就是爲什麼劉備在得了益州之地以後,要嚴刑罰的緣故。

“我們是被冤枉的,我們無罪!”

……

“這些話啊,你們留着去和閻王喊冤去吧!好了,別再吵了,打擾我睡覺!”

“我們要見主公!”

“對,我們要見主公!”

“你們啊,省省吧!主公哪有空見你們,你們這一羣通敵之人,害了兩位公子,不把你們千刀萬剮,已經是好的了!”牢頭喊了一句,直接離開。

“放我們出去,我們要見主公……”

他們的聲音,就在這死牢中迴盪,只是再也不會有人理他們。

死期已定,這個日子已經壓垮了許多人的神經,在這含冤待雪的不忿中,是認命,還是反抗,只怕他們現在心中想的是,是主公負了他們,而不是他們負了劉焉!

要知道,在長安,他們可是直接會被株連的,可是董杭直接放了他們,回了家,卻被主公當成了替罪之人,去抵消他心中的憤怒,他們怎麼能服!

而在苦求無果之後,再有那死亡之期壓迫着他們恐懼的神經,他們想到了第二條路,也是他們的生路。

正如他們所言,是主負了臣,而不是臣負了主,這個思想一旦生根發芽,那就是蕭牆之禍。

只是,能逃出去嗎?若是在其他地方,他們逃不了,但益州不一樣,益州刑罰鬆散,之前就有逃獄的案例,而他們因爲長期在益州府任職,對這益州大牢更是瞭解的清清楚楚,之前逃的人都沒事,他們逃了也不會有什麼事吧!

哪怕是劉焉因爲喪子之痛,非要置他們於死地,那麼主即然不仁,那臣亦不義!他們有辦法,讓劉焉再也顧不上他們。

他們不會想到,他們今日之謀,正是綿竹大火的起因,這本就是劉焉自己作死,非要把喪子之痛,讓別人的死來抵消。

一夜之間,綿竹大火,益州府的火勢蔓延,將劉焉所造天子車乘,錦袍焚燒的一乾二淨!

而被他打入死牢的專使不知所蹤,更是有他所造錦袍、天子詔失蹤,只是,他已然顧不上這些,只能下令遷都……

先是經歷了喪子之痛,再是綿竹大火,劉焉一病不起,一世英雄終究要走向末路。

長安,離劉範、劉誕被斬,已過了二十日!

早朝後!

“大都督!”楊書就跟在董杭的旁邊。

“何事?”

“綿竹大火,劉焉遷府,從綿竹遷往成都。”楊書說道,校事府現在已經開始將情報網撒向了各地,尤其是隨着天雪閣的人進入各州郡以後。

董杭點點頭,這倒是和歷史上的相符了,綿竹大火後,劉焉必亡,益州變亂已生。

“是什麼緣由?”

“大都督可記得那些益州專使嗎?”

“記得。”

“正是他們,他們在回去以後,劉焉因爲喪子之痛,不顧後果的將這個痛全部發泄在那些益州專使的人身上,並將他們打入益州天牢,公子也是知道的,益州刑獄者,本就有逃獄者,結果,他們逃了出去,爲免劉焉繼續追捕他們,所以他們……”

“這些背主之人啊!”董杭冷笑道。

“另外,大都督,我們還有新的發現。”

“什麼發現?”

“是益州那些人無路可走以後,所以只能求援於大都督,所以他們獻上了劉焉所造天子詔和天子錦服,他連年號都定了,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楊書說道。

“這些東西現在在哪裡?”

“在校事府。”

“好,我們現在去!”董杭轉過了頭,說道:“姐夫,幾位先生,你們也隨我走一遭吧。”

“是,公子。”李儒他們就跟在董杭的後面,在天子大婚以後,關於益州的事要提上日程。

就像魏延諸將,已經動身去了漢中前線……

校事府,就在天策府的隔壁,現在,卻是所有人不能忽略的存在,因爲校事府的職責就是監察百官,說的更直白一點,那就是刺探。

他們並不知道校事府會有什麼樣的手段,卻是因爲這種未知才感覺到心中不安,試想,當一個人的秘密徹底暴露在別人的面前,那該是多麼可怕的事。

甚至,他們懷疑,校事府已經建立了許多人的檔案,把一切對董家不利的人都重點監控,也正是因爲如此,有許多人想動,卻不敢動。

就如王允,他這個人的性格,一是隱忍,二是爲了那最後的一擊,不斷把別人推出來去試探。

所以這段時間,長安並不是那樣的平靜,這也是董杭沒有去前線的主要原因,這古代啊,通信不是那樣的方便,有一些緊急的消息無法及時送達,而益州那邊,變故還未生,所以他要留在長安。

“大都督,大統領。”

董杭手一擡,校事府府兵站起,這些都是馭風者的精英,在校事府中擔任中很重要的職責。

校事府的格局和天策府是一樣的,董杭等人直接進入,議事廳,是以周慶和霍平爲主導,王禮等九位江湖遊俠擔任的職責正是刺探的第一手資料。

包括冀州袁紹派來的那三位遊俠已經領着一羣人返回,董杭將他們調往了前線,他們不是想知道軍情嗎?那就讓他們知道,這是陽謀,不是陰謀。

所謂陰陽者,正是在陰陽的交替中,突然發難,一擊致命。

再者,必須讓他們離開京機要地,嗯,也就是校事府的核心機密。

這對於他們來說,這不是他們正希望的嗎?

“東西何在?”董杭問道。

楊書一揮手,周慶便讓人帶上來一個密封的匣子!

匣子上有鎖,周慶直接打開,便退到了一旁!

這最上面的是一個天子詔,董杭打開以後,掃視幾眼,笑着遞給了李儒。

“天子詔,他都自稱天子了,這是連年號都定了。看來這些個劉姓子孫也是心懷異志,行的都是想另立朝堂啊。”李儒笑道,而旁邊,荀攸、陳宮、鍾繇都是不由的搖了搖頭。

大漢風雨飄搖,你們這些劉姓子孫,真的是想自絕於列祖列宗啊。

“他的不臣之心,又豈是一日兩日了,立益州,又派張魯扼漢中,切斷蜀地和朝廷的聯繫,朝廷法度皆不能進,豈不是早已不臣。”賈詡笑道。

董杭同樣搖了搖頭,從匣子中拿出了一件龍袍……

“另外,據密報,劉焉已造天子鑾駕,一切所行,皆爲大逆,其它證據,只是無法帶出來而已。”楊書說道。

“無事,有這些證據足夠!”董杭笑了一聲說道。

第三百六十九章第四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二十年後的理由第一百八十三章 可以不殺嗎?第一百四十五章 父愛如山第二百一十六章 軍營第一百七十五章 平靜之後第四百零八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二十五章 伍府門口第三百五十章 合軍第四百五十二章第十四章 越拍,宅子越大!第七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二十一章 斷其後路第四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三十章 公議(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收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旻的打算第七十九章 離間計第三十二章 遠慮與近憂第四百零三章第五百一十八章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五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救孩子吧!第一百七十六章 黑夜中的戰(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十五章 入宮第一百六十章 願先受這刑仗第三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九)第三百零八章 夫欲取之,必先予之(三)第三百章 巾幗不讓鬚眉(四)第七十章 陳宮入朝第四百九十九章第四百八十六章第二百八十章 在劫難逃第三十九章 兵源第四百二十四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你師妹是誰啊!第四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四百四十四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允和呂布第四百一十三章第三百二十章 見故人第四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誤傷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三)第四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綿竹大火與英雄末路第三十六章 示弱第三百二十六章 感動?第三百九十八章第五十九章 太鬧騰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雪夜(二)第五十五章 大鐵籠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論生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長安兵權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三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五章第五百四十一章第四百零三章第四百七十二章第四百零七章第三百零七章 夫欲取之,必須予之(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議(三)第四百七十三章第三百二十章 見故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會師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一十八章第三百八十三章第三百零七章 夫欲取之,必須予之(二)第二百四十章 那是你畫的嗎?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父子第四百五十章第三百九十四章第四十一章 出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們等等第四百七十八章第二百零三章 再見司馬懿第一百四十四章 想去徐州!第四百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三百零一章 巾幗不讓鬚眉(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調兵第二百零九章 得償所願第四百六十三章第二百零三章 再見司馬懿第一百六十六章 要死,我們死在一起!第三百二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三十四章 震懾(二)(改)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對決第三十章 天策閣(大家新年快樂)第七十二章 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