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

董白轉身就跑!董杭高興的看着她的背影,你終於是走了!

“夫君,董白收到了什麼這麼高興?都害羞了。”婉兒道。

“這個年代的情書,我讓她和子龍將軍在約定的地點等着,最好她倆今晚就能走,她在這西院,純粹就是來挑撥離間的!”董杭笑着說道。

“董白要去哪?”

“西涼啊,大婚前不要祭祖嗎!”董杭道。

“那這麼說,父相是答應他們的婚事了。”

“父相本來就同意,你們看子龍將軍吧,忠勇無雙,父相對這個孫女婿是太滿意了,他是等吳憂產子和董白大婚雙喜臨門呢。對了,董白這幾天在吳憂那裡說我什麼壞話呢。”董杭問道。

“夫君,董白可沒說你的壞話。”黛兒道。

“行了,你們就不要給她扣高帽了,她是什麼樣的人,我可是清清楚楚的,生怕我過的舒坦了,好了,你們吃午飯吧,我去吳憂那裡吃。”董杭朝着她倆擺擺手,而在何妾她們也出來的時候,董杭讓她們不必等自己吃午飯。

這門口站着的,都是美女啊,哪怕就是這裡的女婢與民間相比,也是美女,要知道想進入皇宮,美是最基本的標準,而貴妃正是女婢的再一次篩選,就像大喬小喬還有甄家姐妹這些人間絕色,更是萬里挑一!

都在自己這裡,不過董杭一直認爲以他的身份,絕世美女都應該是基本的配置啊!

吳憂這裡,因爲臨近生產,所以這照顧她的人自然更多了一些!

董杭這段時間總在想着和吳憂的初見到如今,他們走過的一年半的時間,到現在爲止,董杭一直不明白,吳憂對自己,是愛多一點,還是恨多一點,但是不論哪種情感,都是刻骨銘心。

“你們都退下吧!”

“是,公子。”

吳憂就安安穩穩的坐在躺椅上,臨近生產,她這個做母親的,不能有任何的差池,更何況她心心念唸的兒子,可以讓她伍家和董家的世仇達成一種平衡,因爲只有是兒子才能繼承董家的基業,她的希望都在她兒子身上啊!

董杭信步走了過來,在躺椅旁搖了兩下。

“你還知道過來啊,我還以爲你這新人一出,就把我們母子給忘了呢。”吳憂就盯着董杭的眼晴呢。

“我哪有什麼新人。”董杭撇撇嘴,這栧是過不去了嗎?

“紅顏知己啊,曹昂的妻子曹夫人啊!怎麼樣,最近我也出不去,你是不是感覺到沒人管的滋味特舒服。”

“我倒是想來陪你,董白天天往外趕我……”

“那還是沒心,真要有心的話,你在門口可以站一夜,一點誠心都沒有。”

“那我要是站一夜,你們還是不開門呢?”董杭一愣以後說道,女人心啊,你們還真狠。

“那就站兩夜啊,你連誠心都沒有,我可是知道的,董白把你趕出去,你可是直接轉身離開。”

“你們還偷看呢?”董杭笑道。

“那還用偷看嗎,你這連第一個考驗都通不過,誠心呢,被你丟哪去了。”

“呀,咱都老夫老妻了還考驗什麼,你們可真是閒的。”董杭順勢就坐到了吳憂的旁邊,繼續說道:“這又不是咱倆談戀愛的時候,你要通過這考驗來做出嫁不嫁我的選擇。”

“我現在就特後悔!”吳憂淡淡的說道。

“切,後悔還來的及嗎你,認命吧你,可憐的孩子!”

吳憂直接一瞪……

“話說,你這馬上就臨盆了,咱可先說好,萬一是個女兒,你可不許對咱女兒不好。”

“你以爲我是你嗎?拋妻棄子。”吳憂晃悠着躺椅。

“咱以後還能繼續生,不怕沒兒子!”董杭繼續勸道,他實在是擔心吳憂之前想兒子想的魔怔的樣子,這要是女兒的話,他怕吳憂承受不住這打擊。

可是生兒生女這種事,是你的主觀意願能決定的嗎?

“行了,你該幹嘛幹嘛去吧,我自己一個人還能清靜一會,你別影響我還有孩子睡午覺。”

“那我晚上再過來,董白已經被我支走了,以後我每天晚上來陪你!”

董杭有什麼辦法啊,他和吳憂的交流是在心,壓根也說不了幾句話,他想着女兒一旦出生,他倆一定會有更多的育兒話題!

“不需要!”吳憂面無表情的閉上眼。

看吳憂已經閉上眼不想再說話了,董杭就做着他的美夢高興的出去,從老鐵的眼神中,他得到了生的一定是女兒的肯定回答,這纔回到自己這邊。

而他這一邊,更熱鬧,所謂小孩三翻六坐,他們已經三個月了,這連翻身都學會了,要是一個孩子的話,當然不會這麼熱鬧,熱鬧的是這孩子們都統一在這裡,還有他們的母親在逗着。

都是第一次帶孩子,母子連心……

董杭的那張大牀都被小孩們佔了,所以他很自覺的去了吳憂的那個大鐵籠裡!當初正是這個鐵籠,將他和吳憂這對世仇的命運綁在了一起。

董杭一直在想,如果自己從未出現在這傣歷史上,那吳憂原本的命運呢?會是什麼?還有他的妻妾們,她們的命運又該走向何處。

是嫁了人,還是老死宮中,又或者在這兵荒馬亂之中,弱者又豈能隨心所欲。

原本的歷史已不得而知,而自己即然來了,就註定是歷史的締造者,反正他也回不去了。

這段歷史依然隨着時間的流逝緩緩推進,而美好的時光,卻不能辜負,尤其是這下午。

另一邊,董白和趙雲已經在靈筠河畔碰面了,而董白在走的時候,已經和董卓說過了她要去西涼祭祖,董卓直接答應,趙雲和董白的婚事,連他們自己都知道,所以二人直接縱馬往西涼而行。

第二日,早朝,董卓直接把董白趙雲成親的日子都告訴了百官,這一次,王允總算是逮到機會和呂布聊了,或許他根本就不需要和呂布聊,只需要一個眼神,貂蟬就能知道。

這也是他的計劃中必須要合情合理之處,他只需要見到貂蟬!

貂蟬會懂王允的意思嗎?會的,單看連環計就知道,一個在郿塢,一個在郿塢之外竟然配合的天衣無縫,由此看來不僅有母子連心這回事,還有父女連心,哪怕貂蟬僅是王允的義女。

而這個計劃,呂布只是計劃之一,王允其實是準備了下中下三策的,上策就是讓董杭攻益州,然後扼漢中,斷蜀道,令董杭無法救援長安,而後用呂布殺董卓,長安可定。

而中策是退而求其次,若上策不成,則以制約之法,平衡董家的權利,若上策和中策都不能撼動董家,那麼吳憂便是那下策。

王允一直知道的,董卓董杭父子,尤其是董杭,雖可匡正天下,卻恐董家隻手遮天後,有他父子兩代之權,其後代必動搖大漢根基。

所以董家必須連根撥起,董家不除,遺禍後世。

王允府!

王允的上中下三策,孫恆可都是知道的,二十幾日的時間,隨着司馬防楊彪這些人調入長安,這讓王允又有了足夠的決心!

王允一直明白,對付董卓董杭父子,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尤其是董杭,行爲處事不露任何痕跡,極善攻心,而且心思縝密程度,絕不能小視,現在他又有了校事府,更要小心從事。

他又怎麼會知道,董杭是後世穿越而來,雖然隨着他的到來,無法完全把握時局,但是卻知道三國時代一些很特殊的事件,更是把這些名動三國的人物都摸透了!

“老師等的,就是這個機會?”孫恆問道。

“不錯,董家的喜事,也就只有渭陽君董白的婚事,可以讓百官全部到場,我只需要見到小女貂蟬!”

“老師準備何時行事!”

“不急,董杭不比董卓,我們的計劃必須周密,方可行事!”王允說道。

“我明白了老師,益州形勢複雜,並不是攻一城奪一地,可定益州生死,而我們能想到的,董杭也必然能想到,而就算是他想不到,他身邊荀攸、陳宮、郭嘉還有鍾繇也能想到,所以我認爲,董杭在近段時間的注意力應該在東線。”

“不錯,益州生變,又豈是一日可變,所以,這不是急的事,我們和鍾繇他們的理念不同,但我不得不說,他們同樣是爲了大漢,只是僅靠那一紙血書,就真的那麼牢靠嗎,所以,還是要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老師,這些我也明白的,董杭有匡正天下之才,而這對皇權來說,就是災難。”

“你明白就好,爲了大漢我們必須等!”

……

郿塢,董杭又在這個下午,領着董奇和董平在郿塢後面看大象呢!

“大都督!”楊書、王禮、周慶、霍平前來。

“來,你們把他倆抱過去玩吧!”董杭向着隨行的那兩位宮女說道。

“是,公子!”

董杭看着他的倆孩子和宮裡來的兩位小姐姐是真玩的好,無憂無慮的年紀啊!

“何事?”

“這是王允的上中下三策!”楊書打開密簡!

董杭看了一會,王允老謀深算,而且行事謹慎,所以王允府根本就安插不進人。

“消息屬實嗎?”

“已經論證過了,從王允府那個管家的侄子,還有孫恆小妾那裡聽到的是一致的。”楊書說道,情報要反覆論證才能得出結果。

“不得不說,這三策,每一策都是對我董家的制約。”董杭笑了一聲,王允真是個人物,在死地中,都能想到這些辦法。

“那大都督,我們是不是要做一些防範。”

“王允不能殺,孫恆也不能殺,他們屬於帝黨,若殺了他們,豈不是落了天下人的口實,說我董家清除對大漢忠心之人,殺他們容易,可殺了他們,只怕會和帝黨的人勢同水火,只怕是幾位先生,也會生出芥蒂!

再加上眼下諸候環伺,殺他們不是時候……”

“那大都督,若不防備的話……”

“他們又無兵權,而不殺的話,朝廷還是大漢之朝廷,天下向漢之人必前來投效,而投效朝廷,我們就可以利用我們掌控朝堂的優勢,將這些人爲我所用,所以殺了他們,弊大於利。”

“大都督,萬一,我說的是萬一!”

“你覺得會有這種萬一嗎,我問你,若我真的被困在益州,那麼他們在長安並無兵權,憑何可以殺了我父相!”

“是呂布!”

“那不就結了嗎,不能殺他,那就釜底抽薪,殺呂布!這件事,你們校事府不用管了,我自有安排。”

“是,大都督!”

“我記得你早上說,益州的那些專使已經快到長安了!”

“正是!”

“傳我的命令,他們一入長安,立即斬殺,這些背主之人,留在長安也是禍害,然後把他們的人頭給劉焉寄回去,送送這當世的英雄。”

“大都督是要讓劉焉驚恐!”

“嚇嚇他嗎,豈不是死的快一些,另外,益州的事,是由我姐夫和賈先生負責,這生變也是需要時間的,就等劉璋和張魯反目!”董杭說道。

“是,大都督!”

“嗯,你們去吧,另外,把這份密簡燒了。”

“末將領命!”

董杭嘆了口氣,他現在才真的是明白曹操明知劉備有野心,爲什麼在可以殺的時候卻不殺,以致三分天下,到死,曹操都不能一統天下。

他現在面臨的問題和曹操是一樣的,是時局不允許,殺劉備容易,可殺了劉備,百官和天下離心離德,諸候便有了藉口,落下了口實。

更主要的事,一旦曹操殺了劉備,那麼他奉天子以令不臣,這個奉字就該改爲挾了,雖然不論是歷史上的曹操,還是現在的自己,其本質真的就是挾天子令諸候,但是,這同樣講究方法,最起碼能讓百官公卿心中的那個最低的標準沒有崩塌。

而曹操雖然因爲未殺劉備以致天下三分,可是也因爲不殺劉備,讓天下向漢之人投效,這纔有天下九州得其六,而魏蜀吳始終以魏最強。

凡事都有兩面性,站在董杭的位置上,牽一髮而動全身,殺一人易,收天下之心,難!

第三百四十六章 第二個年第五百三十九章第三百九十二章第七十章 陳宮入朝第三百四十六章 第二個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再臨衛家第四百八十八章第八十七章 來之不易第七十四章 楚有璞玉第二百五十八章 父子所見略同第五十五章 大鐵籠第三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五章第六十章 棄嬰第四百零四章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一百零七章 官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益州之局第三百八十四章第三百八十七章第四百章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七十七章 一人一馬第三百八十章第五百二十六章第六十九章 從未被超越第四十章 小黑屋第三百四十九章 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黑山軍首領第三百一十九章 交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想去徐州!第三百零一章 巾幗不讓鬚眉(五)第三百七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允和呂布第四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年關第六十九章 從未被超越第三百三十一章 重返前線第四百七十五章第三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苦命鴛鴦(四)第五百一十九章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破釜沉舟(一)第四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子大婚(四)第十七章 王允拜相第六十章 棄嬰第一百三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三百四十七章 前線第三百五十章 合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再見時第八十五章 正軌(求點擊收藏)第四百一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雙喜第一百五十九章 論罪當斬第二百零二章 後會無期第四百零二章第四百二十八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破釜沉舟(五)第四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攸一計平八城(二)第三百九十四章第四百八十七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變化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河東第四百二十七章第五百一十五章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三十一章 哪樣?第四十二章 真是大漢之福啊!第三百三十二章 三個月第四百四十五章第八十五章 正軌(求點擊收藏)第四百六十二章第四百三十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故人?第三十四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亂世之年(三)第四百四十五章第八十四章 進入望谷第四十九章 可怕第三百三十二章 三個月第二百六十三章 渭城中……第六十章 棄嬰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們等等第四百二十五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殲第三百三十八章 偶遇第一百七十章 我這條命就是你的第二百四十四章 紫嫣第四百零一章第四百四十七章第五十章 無恥的推理第四百零二章第二百二十章 一夜躍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