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蒙學

上哪兒換?

不說李闊海不可能幫助劉昌郝,就是劉昌郝與李家小娘子訂了親,憑藉那個知縣,劉昌郝也不想打官司。

劉仲良手舉了舉,想想還是放下。

這就是他一家眼下的心態,劉家“活過來”了,劉四根一家皆不開心,但以爲劉昌郝與李家小娘子訂了親,李闊海纔出面替劉家化解難題的。劉四根有些害怕,於是帶着幾個兒子與兩頭耕牛、農具,趁着天黑一起送過來。

送來的僅是契約上的農具,稍好的農具還讓劉四根調了包,不在契約上是不可能送過來了,就這樣,劉四根婆娘還在門口罵罵咧咧的。

劉昌郝將牛牽到牛棚,牛是原來自家那兩頭耕牛,村裡人都認識,劉四根不敢調包,因爲要巴結花谷久,兩頭牛還養不錯。劉昌郝關上後院的門,劉四根婆娘還在罵,劉昌郝一下子將門關上,又大聲說:“阿孃,苗苗,將耳朵堵上。”

劉四根婆娘這才怏怏地回家。

“我們村也有兇人,但也沒有這般兇法。”劉昌郝喃喃說了一聲,打開手機。我們村不是劉樑村,而是另個時空的老劉村,地沒有劉樑村多,不過戶數足多了一倍,人事同樣複雜。

劉昌郝點開另一個文件夾,是幾本古代的蒙學。

上初中時,他一直以爲古代蒙學就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

其實不止,還有明朝蕭良的《龍文鞭影》、呂得勝的《小兒語》,清朝謝泰階的《小學詩》,李毓秀的《弟子規》,南宋時的《名賢集》。

嚴格說明朝李漁的《笠翁對韻》,朱用純的《朱子家訓》,清朝鄔仁卿的《初學晬盤》,山陰金的《格言聯壁》,周希陶的《增廣賢文》都屬於古代的蒙學,等等。

還有更冷門的各種《蒙求》,其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是唐代李翰編著的《蒙求》,隨後許多人紛紛摹仿,誕生了《廣蒙求》、《敘古蒙求》、《春秋蒙求》、《左氏蒙求》、《十七史蒙求》、《南北史蒙求》、《三國蒙求》、《唐蒙求》、《宋蒙求》等等,就連《三字經》、《龍文鞭影》、《幼學》也受到其影響。

到了清末民國初,蒙學教材更多。

一些簡易的算經書籍也能屬於蒙學教材。

劉昌郝拿出筆墨紙硯,先開始磨墨。《千字文》、《百家姓》、《蒙求》現在全有了,劉昌郝前身小時候還學過,都不能抄,於是他對《三字經》下手。

三字經與百家姓兩本書作者都有些不清楚,然而三字經與百家姓不同,百家姓雖然流傳很廣,嚴格說它只是一本幫助小孩子識字的書,頂多說琅琅上口,“沒有深刻的含義”。三字經對於古代人來說,它就是“經”。據傳是南宋王應麟寫的,南宋滅亡後,他隱居二十載,所有著作只寫甲子不寫年號,以示不向元朝稱臣,可能導致了後來人對三字經作者模糊的原因。

王應麟乃是南宋末年有名的通曉古今的大儒,他一生寫了許多鉅著,以他的筆力,寫出這部三字歌,自然非同凡響。不過王應麟深受程朱理學的影響,裡面有許多糟粕的東西,放在明清文人會大力讚揚,然而放在還比較開放的北宋,不但這些思想劉昌郝不喜歡,也不會受到文人主流的喜歡。

“不能全抄,有的必須要修改。”

人之初,性本善。人出生時都是善良的,拜託,不用性惡論就算是好的,誰說人性天生是善良的?若此那來的那句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損不足而奉有餘?不過在宋朝性善論纔是主流,也是本書的宗旨,不能改動。後面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劉昌郝到是很贊成。當然,這本書放在後來還有影響,裡面確實有許多讓人稱道的內容。

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牛啊,劉昌郝抄到這裡不由地睜大了眼睛,真的不能小視了這些老祖先。

古九州,今改制,稱行省,三十五,這個必須要改,宋朝沒有行省制度,而是路州制。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立憲法,建民國,不對,劉昌郝忽然明白了,他下載的這本三字經不是原來的三字經,而是多次修改後民國版本的三字經,難怪有赤道中華三十五省這些詞眼。這一段不能抄了,直接從“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跳到“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還有“蘇老泉,二十七”“若樑灝,八十二”等也不能抄,有的句子要略做小修改。

…………

吃過早飯,劉昌郝繼續下地看。兩隻小狗跟着他跑,這些小東西小時候都很萌很可愛,而且草狗忠心。

也不要看到它們可愛隨便伸手去摸,陌生的狗,最好敬而遠之,若是讓它來上一口,在這時代弄不好就丟掉了小命。

“回去。”劉昌郝喝斥道。

小花狗迷茫地看着他,小黃狗咬小花狗的尾巴,兩隻小狗玩耍起來。

劉昌郝先是來到河邊,這幾天沒有落雨,河水漸漸變得清澈,他用茶杯舀了一杯水,又來到蓄水塘邊。

這口蓄水塘由於劉家時常撈淤泥肥桑園與肥田,已經越來越深。

他在塘裡又舀了一杯水,端着兩個杯子,分別品嚐,這是驗證一件事,同樣是極其重要的。

驗證的結果讓他比較滿意,隨後來到桑園,劉昌郝眉頭立即擰起。

村子裡的人又換了一種戰術,天矇矇亮連早飯都不吃,便來採……伐桑。

看到劉昌郝來了,又做兔散。

劉昌郝有氣無力地說:“諸位嬸子,汝等採桑葉,吾家不要錢,別砍桑枝。”

說了也不管用,這就是劉家在劉樑村的現狀。

劉昌郝無奈地又去其他地方轉了轉,最少在這兩天必須對自家的田與地有一個詳細的瞭解,才能制訂出一個具體的計劃,才能決定聘請多少流民。

快到中午時,劉昌郝來到樑三元家。

中國蠶桑業逐步從北向南轉移,也不僅是戰火對北方文明的催殘。桑樹喜肥怕潮溼,就像現在的宋朝,反而河北山東的水土更適宜植桑,雖然江南桑蠶業漸漸發達,仍遠趕不上北方,嶺南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然後黃河崩潰,自河北到淮河滾來滾去,將土壤的養份搜刮得一乾二淨,陝西也成了黃土高坡,桑樹是能種起來的,但長不好,長不好就取不到足夠多的桑葉,於是北方漸漸改養柞蠶。

劉樑村也面臨這種情況,地力不足,桑樹長不好,魯氏未來劉樑村之前,劉樑村沒有一戶人家養蠶。魯氏挖蓄水塘,改良土壤,方法雖然原始落後,不過將桑樹種起來,長勢還不錯。

有一些人家也開始學習,劉四根下的功夫最深,三十多畝桑園成了他發達之根本。然而大多數人家嫌桑樹收效慢沒有種,或者種了,沒有種好。但有幾戶人家種好了桑,如今開始得計,包括樑三元家的八畝多桑田。

別看八畝來桑田,一畝能養兩到兩箔半蠶……南方的更高,一箔蠶能得十五兩生絲,按照宋朝的標準一匹小絹五兩,大絹十兩,拋除繭頭,一畝桑蠶吐的絲能織成三四匹半大絹,六七匹小絹,一匹大絹即便賣給行商也值一千來文錢,那怕像劉家那樣只賣生絲,一斤也值八百文錢。因此有了七畝多桑園,雖不能說保持小康,起碼能維持一家人的溫飽。

所以樑三元家地不算特別多,家庭情況還可以,沒有地租給人,也不需要租別人的地。

“狗子,汝將地收歸欲奈何?”

樑三元是能相信的,劉昌郝將計劃說了一遍。

“如此……”

樑小乙嘴巴嚴實,借錢的事誰也沒說,這讓兩個長輩判斷都出現了誤差。在樑三元想法裡,即便帶幾戶流民回來,在鄉下大多數能自給自足,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錢。至於種植,他還以爲像種莊稼那樣種,那需要多少成本,劉家手裡還有一千多貫錢呢,即便失敗,也無關緊要,兩人皆沒有阻攔。

“還會有諸多麻煩。”

“會有麻煩,總比眼下好。”

樑三元嘆了一口氣。

他某些性格與劉昌郝差不多,想讓樑三元做聖母婊那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是一個惡人。

劉昌郝要收地,成爲劉樑村今天頭等大事,村子裡有許多議論聲。

這些,樑三元都聽到了。

只有少數人認爲許多村民做得太過份,大多數在等着看劉家的笑話,就沒有一個人想到劉昌郝會請流民過來。

“做人還是不能太作孽……”

這幾年,劉樑村在劉四根一家折騰下,風氣越來越壞。特別是今年劉昌郝小叔的事發作,成了一個明顯的案例,平時囂張跋扈日子越來越好,劉家三代積善卻淪落如此,這使得劉樑村道德進一步滑坡。

在這種風氣下,孤兒寡母還想有好日子過?

狗逼急了也會咬人的,乾兒子一旦將流民請回來,那些租戶等着樂吧。

“儘量找忠厚之人。”

“吾知之,後天吾欲請小乙哥陪吾一道去京城,暫且非是去請人,乃往魯莊吾太公家。”

“汝太公家……也是一策,雖是數歲其家與汝家不通往來,是爲遠者,其家以前來人,據吾觀察,對汝家猶可。”

樑三元與謝四孃的想法略有些不同。

謝四娘是一個婦人,心胸終是小了一些,又受了驚嚇,必然擔心這擔心那。

樑三元沒有那麼多擔心。

魯家這麼多年是沒有與劉家來往了,一是魯氏死了,二是太遠。

然而妹妹的後代有困難了,外甥孫老遠地打上門,一不要人,二不要錢,不過幫一點小忙,爲什麼不答應?魯家應當還有好幾個長輩在,說不定看在魯氏的份上,在邊上替劉昌郝出謀劃策。

樑三元也想多了,這點小事,劉昌郝會勞煩誰,所需的不過是一個嚮導,但這個也不能說,畢竟前身是什麼樣子,謝四娘是知道的,樑三元也是知道的。

劉昌郝又去四爺爺家,正好碰到了大媽,劉昌郝大媽唾罵:“敗家子。”

這是一個典型潑辣的村婦,前天劉昌郝將禮物帶走,她跟在後面罵了好幾句。

俺惹不起能躲得起,劉昌郝一個拐彎讓開了,還聽到後面傳來他大媽的聲音:“乃是老劉家財產。”

第196章 作死(六)第八十章 僞證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157章 愛惜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六章 團行第十五章 租子第212章 三年第165章 反常第168章 不好的砝碼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129章 導水第112章 十將(下)第六十四章 飼料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194章 作死(四)第三十八章 漲租子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114章 血脈裡的東西第六章 團行第202章 萬畝第100章 朝天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九十七章 開始(下)第六十六章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143章 河東河東(五)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169章 小白臉(上)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155章 文字(下)第204章 南征第180章 解鎖178章 說不出第149章 燕離(上)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102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200章 好算盤第205章 賣弄(上)第154章 文字(上)第224章 風暴(上)第146章 買村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198章 佳話第142章 河東河東(四)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三十八章 漲租子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46章 買村第六十八章 初見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146章 買村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193章 作死(三)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138章 馬第117章 取之(上)第219章 附從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132章 戶帖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二十章 收地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199章 安息第199章 安息第210章 敵意第六十四章 飼料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十四章 家第143章 河東河東(五)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三章 苗苗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七十六章 佔山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213章 瘴病第三十八章 漲租子第六十六章第123章 苦惱第二十章 收地第104章 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