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再設圈套

聽我讓他去找他姐姐換,關索癟了嘴。

關鳳和許靈兒,現在已是季漢最有名的人物。要知道,三叔張飛帶着雛虎姜維和一大羣小老虎樣的將校,這才勉強打下一個河東郡,而魏延也是與李昂聯手才佔領了五原郡,可朔方一郡除了朔方城.基本上全是這兩個女孩子赤手空拳打下來的,沒有動用季漢一兵一卒,這還不算,她們居然還消滅了西部鮮卑一部,誅殺了鮮卑豪帥置目健,實在立下汗馬功勞。

旁人不說,就連星彩都不無羨慕的對我說:“陛下,臣妾都想去北疆了。”而孫尚香似乎從關鳳和許靈兒身上者到了她自己年輕時的影子,親自召見我,要對她們進行封賞。關鳳初次上陣,有此成果,的確也算不凡.當然許靈兒的作用其實更大一些,若不是她運籌帷幄,關鳳這個小傻瓜早讓那個置目健帶人包了餃子,哪還有她疆場上的威風。說起來,許靈兒比關鳳也有主意的多,起碼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努力去爭取。一個小女子千里西行,化妝投軍,隨着心上人決戰翰海,那簡直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我答應孫尚香,先是以兩宮太后的名義賜給他們明珠五十顆,綵緞百匹,又加封關鳳行朔方郡太守事,加封許靈兒爲郡主,行五原郡太守事,主理民政。眼下魏延爲度遼將軍,統掌北方四郡和匈奴事,李昂爲護匈奴中郎將.他們兩個都在五原郡,是前線。以軍事爲主,所以暫時讓關鳳和許靈兒負責朔方郡。增加理民的輕驗。

關鳳和許靈兒都是女孩子,所受到這等封賞,大約是自古以來從所未有的。不過,這些也只是讓她們開心開心罷了,短期行爲而已。以後一個嫁了李昂,一個嫁了姜維.再想在外面衝鋒陷陣執掌大權只怕可能性並不是很大,雖然李昂曾經答應過關風,但我總覺得這種說法並

不可靠。反正從我本心。雖然她們兩個的確有傑出才能,但我還是不想讓她們冒這個風險,受這種折磨。這也是我遲遲不讓關鳳領軍的原因之一。

向徐夫人告了辭,直到我離開關府。關索還在低聲唸叨着:“陛下偏心。我哪裡還小,東吳的孫桓十三歲就參軍了,人家曹休十四歲就千里攜母渡江投靠曹操,姜維也是十四歲引軍,偏我不成麼?”我但笑不答。他這種精神是可貴地,武將的後代.自然希望上陣殺敵,建立不世之勳,這說明軍校的教育是成功的。不過二叔這個小兒子。留在家侍候毋親.徐夫人這點要求也不算過份。

接到先生的來信。他對河東的進展情況表示滿意,但要我小心防範司馬懿,畢竟現在與他的轄區相接壤了。我自然點頭.對於司馬懿。我是半點也不敢大意的。我給他回信,詢問益州的情況,並希望他安置好益州儘快趕回來。自孟獲歸降.高馬被誅,至今已一年時光。益州在先生的治理下,早己起過歷史上的同時期。當年他北伐之前,益州可是先經歷了父親的慘敗,曹魏的五路圍攻,南中蠻族的全族反叛的。而如今益州基本上沒有經歷什麼大的風波,孟獲的叛亂也只涉及兩個郡,並且被迅速撲滅了。眼下西方絲路已開,先生又打通了自益州郡南下天竺的商路,天府之國煥發了勃勃生機,蠻漢矛盾得到充分的化解,以蜀錦爲代表的絲織業大力發展.都江堰得到進一步整修,新的種植技術在先生指導下進行推廣,百姓受益頗多。眼下州中有馬良、孟獲、兀突骨、李恢四人共同負責軍政事務,應該沒什麼大礙了,何況還有向寵、陳到、王濬、李豐、趙統、傅僉等宿將新銳進行守護。東吳此時又與我們一心.共同對付曹魏,我覺得先生可以放心回來了。

一方面求助先生歸來,另一方面我也積極打探着曹魏方面的消息,同時下大力氣來誘降司馬昭,打算借他的力量來對付他老子。哪知道這小子竟還是不肯降。我想來想去,想了個辦法,當年曹操用什麼辦法來弄走徐庶來着,我照貓畫虎總可以吧。這件事交給了廖立。廖立只用了三天,就成功得到了司馬昭的筆跡,然後仿照他的筆跡給司馬懿寫了封信,內容是司馬昭已棄暗投明,歸降季漢,而且季漢對他非常好。若司馬懿肯投降過來,我封他爲王,分疆裂土,幽、並、冀三州連同整個大漠全都交給他。

條件自然是優厚的,但是司馬懿肯定不會上這個當,他會看出破綻發現不是兒子的筆跡。但我不需要給他看,只要裝着不小心被曹丕發現就可以了。我覺得,用曹丕來對付司馬懿比我親自來對付司馬懿強多了。這個計策簡直是百試百靈,而且都有些輕車熟路了,連在曹魏馳道上送信的人員都是現成的。

而前方傳來地另一個消息也讓我如釋重負。司馬懿雖然兼領幽幷州軍務,但出於對樑習的尊重,他只拜訪了一下樑習就回幽州去了,並沒有真正接手。所以眼下幷州還是樑習的原班人馬。我不由大是懊惱,自己是不是得了司馬恐懼症,居然怕他怕成這樣,司馬懿還沒有來,我就白白放棄了無數的機會和利益,白白便宜了軻比能和劉豹。

我不由後悔起來,不行,這利益哪能白給別人。更何況,我怕司馬懿怕成這個樣子,臣子們會怎麼看我,他們會不會說,我們的陛下是個膽小鬼,一聽司馬懿的名字就嚇破了膽。

我暗自生自己的氣,但我忍着。我對自己說,不要高看自己,對司馬懿,加什麼樣的小心都不爲過。終於,我在年底得到了消息,司馬懿再一次被奪了兵權,回了鄴城。而司馬昭被宣佈爲曹魏的叛臣,賞金千兩進行追殺。

我讓人把消息告訴了司馬昭。司馬昭傻了,他放聲大哭:“我沒有投降啊,爲什麼會這樣!”

我聽說後,那個得意勁就甭提了。司馬昭啊司馬昭,你也有此報!

想起北疆,當下再次下旨,北疆的利益還要繼續爭取.讓軻比能把雲中的利益吐出來,就算不全吐,最少也要吐一半兒。當然了,和他們交涉還是要兩手誰備,不能*武力,軻比能的實力還不是季漢眼下北疆的那些部隊所能應付的,重點當然還是要*嘴去說。我當下又派鄧芝出馬.對他曉以大義,讓他明白,吃得太多了.會消化不良的。眼下他得到的太多了,應該表現出一點點的真心,否則,誰還敢與他合作呢?

許靈兒送來一份奏章,其中提到,欲安北疆,她有十策,我打開看時,字字句句真寫到我的心裡去了。她完全是把我的民族政策結合北疆的實際情況進行細化。而且很多內容發我所未發,切中要害,一針見血。她開篇便道:“自古帝王皆貴中華,賤夷狄,陛下承天應命,當愛之如一。”接着,她用了近千宇的段落對我說,這個“一”。就不是“二”,既不能重漢輕夷,更不要對夷人過於重視.優待過於漢人。

對夷人可以優待安置,但不能供給過多;可以來去自由,但必須進行一定的管理,不至混亂:可以輕稅薄賦,但不能低於漢人,引發漢民不滿;可以設立互市,但要加強緊要物資的管控,不能任意資敵;可以授受官職,但要儘量減少世襲,以免朝中難以約束。她認爲夷狄之人,

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加上北疆貧苦,所以叛亂頻生。一定要從各方面來同化他們……

讀到後來.我不由拍案道:“真是朕的探花郎,非她,何人能寫這等奏章?”

不過,許靈兒上奏的各項條陳之中,唯有一條解救漢人奴隸的禁奴令讓我有些猶豫。眼下.無論是鮮卑還是匈奴人.都是實行的奴隸制,各部大人,族長手下都有奴隸無數,若是禁奴令一下,他們肯定會不願意。但是,這道條令一下,我所轄之地上,立即會有上萬漢奴恢復自由之身,這些人將是我的忠實子民,他們會爲季漢赴湯蹈火。

到底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呢?

我有些吃不準,於是召諸大臣商議,並讓人去諮詢先生。最後決定,禁奴令先在朔方執行,五原可部分執行,至於匈奴和軻比能處的漢奴,還是以外交途徑悄悄解決的好。雖然有着更大的共同的利益,但相互的關係卻畢競還只是盟友,特別是軻比能,他眼下已經不是那個自認爲邊疆豪帥的鮮卑大人,或許他心中也做着皇帝夢也未可知,這樣的人,惹急了可是翻臉不認人的。

這個年底有件開心的事,那就是王濬奉旨歸來,與我的小姨子星憶成親。星憶這兩年越發出落的美豔動人.又單純活潑,惹人憐愛。星彩對這個妹子珍之重之,愛之護之,整天對我說:“陛下,你可要好好對王濬說,讓他不許欺負我妹妹,不然的話,我可不饒他。”

我開懷大笑:“王濬是什麼人?能受人要脅?”

第64章 五泉山上第81章 謠言四起第14章 林中夜宿第54章 縱橫捭闔第17章 舉士第36章 請將第44章 衛覬弄計第37章 破圍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76章 扶荔宮中的酒宴第51章 開會時間第56章 民政第48章 星隕第68章 香逝第87章 迷霧重重第73章 陳羣父子第74章 黃河九曲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8章 拜師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41章 守城第62章 劉曄回家第十一章第87章 迷霧重重第37章 雪攻第85章 逆擊第24章 亂局第21章 惱人的六月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十一章第92章 燒船第75章 計騙闞澤第53章 伯約論政第4章 所謂嫋雄第73章 陳羣父子第81章 暗箭建興二年季漢官職表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55章 遊楚第28章 傷逝第92章 合力齊心第72章 潘璋奪權第29章 王濬誘敵第60章 刺客第78章 鬥智鬥力第68章 司馬再變第33章 錦馬超第四章第73章 陳羣父子第89章 趙雲第95章 火併第56章 民政第45章 強敵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百一十章 馬忠第34章 詞鋒第70章 益州之戰的開始第5章 江東來的人第63章 親赴河東第百一一章 真相第45章 強敵第29章 失魚第18章 陽平關之戰第4章 宛城風雲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36章 請將第24章 亂局第52章 燃燈第97章 破敵第四十六章第54章 軍校大典第五章第十九章第13章 世多歧路第17章 舉士第56章 圍捕虎豹第十一章第61章 吞刀第62章 劉曄回家第80章 舉國動員的曹魏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21章 沒了家的孩子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82章 第八十三章第8章 拜師第34章 變生第23章 銘誓第89章 趙雲第2章 割地賠款?第53章 全勝第51章 開會時間第五章第62章 劉曄回家第1章 完美的開始第33章 錦馬超第42章 老將第85章 逆擊第十八章第1章 別嫌我愛哭第68章 蒼老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