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新的格局

荊州之戰從三月份開始打響。東吳派諸葛謹出兵北進,攻打襄陽,諸葛喬奉我之命出擊,進行呼應。他與父親在戰場上的首次配合,就顯示出極大的默契。兩人有攻有守,打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襄陽老將軍許晃穩紮穩打,步步爲營,雖處守勢,卻不給諸葛謹父子可乘之機。戰局一時僵持不下。

四月,東吳鎮西將軍,婁侯陸遜引軍攻軍出擊,配合襄陽之戰進攻樊城。陸遜一出手便顯出其高超的戰爭藝術。他先是假作徘徊,麻痹曹軍,接着乘敵人不防,突然出擊,攻破曹軍江邊大營。然後全力推進,其勢直如破竹一般,連下十餘城,直抵樊城之下。曹魏中軍大將軍,給事中曹真見荊州勢危,親自引軍相迎,兩人在樊城激戰,曹真連遭敗績,大呼奈何。最後承認自己不是這個東吳將領的對手,只得守城不戰。一時間,曹魏荊州局勢危如累卵。

關於陸遜,似乎好多人總覺得陸遜是一個少年得意的書生,但其實他只比先生小兩歲,比孫權小一歲,今年也已四十三歲了。在歷史上,他擊敗父親那一年三十九歲,這個歲數絕對算不上年輕。但是他爲人低調,不肯張揚,無數對敵人還是對朋友,總以晚輩自稱,這大概也是人們認爲他年輕的原因之一。

不過,由於我在,這個世界沒有出現父親進攻東吳的局面,也沒有陸遜救東吳於危難的情況出現。所以陸遜此時比起歷史上的他來,就差了不少,還沒有在東吳一言九鼎,執掌半個天空的能力和實力。雖然他也曾討會稽山越,破丹楊費棧,代獻驕兵之計,引軍暗渡取荊州。敗詹晏、屈陳鳳,破房陵鄧輔、南鄉郭睦。誘降文布,立下戰功無數。得遷鎮西將軍,封婁侯,但也只是東吳一流將領之一,選沒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而且我總覺得孫權似乎在打壓他,很少給他獨自引軍的權力,這或許是因爲他是孫策的女婿的緣故吧。相比之下,諸葛謹是綏南將軍,封爵宣城侯。與陸遜應是平級。但諸葛謹卻領南郡太守,主抓荊州軍務,卻位在陸遜之上。

不過,是人才,總走很難擋住其光芒的。此次樊城一戰,陸遜以三萬人馬打得曹真五萬大軍苦不堪言,坐困愁城。陸遜圍城而攻,什麼雲梯,衝車,地穴,火攻,詐城……種種攻城術層出不窮,虧了曹真也是一代名將,仗着人多糧足死守不出,勉強維持。陸遜卻行有餘力,在曹真眼皮子底下分兵,四處攻城,整個荊州除了襄陽和樊城,全部落入東吳之手。

這時,東吳發生了變動。丞相北海人孫劭去世。東吳全國舉哀。在東吳,其實最有資格當丞相的人,誰都知道應是張昭——無論是資歷,是能力,在東吳都少出其右者。孫策臨死時曾對孫權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但是孫權雖也敬重張昭,卻並不肯以他爲相。他被封吳王后,東吳當置丞相,衆臣下都推舉張昭,孫權說:“現在事兒這麼多,張子布年歲大了,當丞相再累着他,孤如何忍心?這可不是對他好的表示。”於是立了孫劭。孫劭死,再議丞相,百官又推舉張昭,孫權說:“丞相的公務太多太雜太煩亂,張公性子又剛直,誰不聽他的話,他就發怒,這樣時間長了,反而讓他被人所怨咎,對他不是什麼好事。”當下以太常顧雍爲丞相、平尚書事。當然,孫權倒底是怎麼想的,我還是有一點點明白的。說實話,莫說孫權現在年過四十,正是權力慾旺盛的時候,不想頭上頂個太上皇,給自己找麻煩,就是我按着大漢的規矩似乎還沒成年,若是有人事事對我指手劃腳,只怕我也不會開心。

東吳新任丞相顧雍這個人,平時沉默寡言,舉止穩妥,受任爲丞相後,他選用文官武將,都各按才能加以任用,而不夾雜自己的好惡。常常私下到民間訪查政治得失,每當有好的建議,都秘密上報,如被採納,將功勞歸於主上;如不被採納,則始終不泄露出去;孫權爲此很看重他。然而他在朝廷發表意見時,言辭雖然和順,卻能將正確意見堅持到底;對於政治得失,若非親眼所見,決不妄加評論。孫權有事情,常令中書郎到顧雍那裡諮詢訪問。如果顧雍同意,覺得此事可以施行,便與中書郎反覆討論研究,併爲他預備酒飯;如果不同意,顧雍便表情嚴肅,默然無語,什麼都不預備。中書郎回去將情況報告孫權,孫權就說:“顧公高興說明此事應該辦;他不發表意見,表明辦法還不穩妥,孤應當反覆考慮。”

一直以來,駐守長江岸邊的將領,個個都想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很多人上書,認爲時機有利,應發兵襲擊魏軍。孫權爲此事詢訪顧雍,顧雍說:“我聽說貪圖小利爲兵家所戒,他們的這些條陳,是要爲自己邀取功名,而不是爲國家着想。陛下應加制止,如果不能揚我威武,重創敵人,就不應聽從。”在這種情況下,北伐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孫權開始對前線地戰鬥規模進行控制。

我該怎麼說呢,這些東吳人,防守一個比一個牛,說起進攻來,一個比一個沒有魄力。若是小霸王孫策在,怎會這樣保守!

到了七月,曹休引軍來救曹真。陸遜得知,在曹休未至之前,虛作戰場,好似撕殺之狀,詐以曹魏之信傳入城中,說援軍已到,讓曹真接應。曹真大喜,引軍相迎,被陸遜伏擊,曹真主力大敗,幾乎衝退了曹休的人馬。不過這也是東吳最輝煌的一戰了,此戰之後,曹軍人數在荊州已佔了絕對的優勢,陸遜先一步帶着搶掠的各種財物退到江南,接着諸葛謹和諸葛喬也緩緩退兵。歷時半年之久的荊州之戰結束,曹魏保住了土地,而東吳得到了實惠,也隨着這一戰,曹魏與東吳之間攻守之勢開始逆轉。雖然由於顧雍的緣故,孫權很少再進行這樣大規模地北伐,但是每年不定時的騷擾,進攻還是少不了的。隨着這一戰中陸遜以少勝多,擊敗曹真的傑出表現,他終於被授予了獨領一軍的權力。

也是在七月,曹魏利成郡軍營譁變,士兵蔡方等人造反,殺了太守徐質,推舉郡人唐諮爲太守,曹魏派屯騎校尉任福等進行征討。唐諮兵敗,自海道逃亡入吳,孫權以之爲將軍。

這一年,對曹丕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好年頭。除了軍事上的不利外,他的這裡也比較悲慘,七月,曹丕立他的小兒子曹鑑爲東武陽王,到了十一月,他這個小兒子就死了。唉,說起倒黴來,這位曹老兄這兩年的黴運,還真是沒人能比。

八月,樑習再次重病。樑習上了年歲,今年事情太多,結果又給累倒了,北面的壓力隨着他的重病而減輕。在這種情況下,曹丕終於痛下決心,於十月份讓司馬懿總督幽、並兩州軍事。老賊直接與我們碰了頭,我登時感到壓力倍增。

我在河東待到六月中旬,起程回返長安。回程之前,我和三叔、關興一起去了二叔的家鄉解良。在解良,二叔沒什麼親人了。我們出資重新整修了關家舊宅和祠堂。

回長安的時候,我帶回了田豫、毋丘儉和牽招父子。牽弘對於張苞的本領和張苞的部隊極感興趣,作爲年輕人,他無法像他父親那澹然淡泊,我發現這個苗頭,把季漢軍校的事對他說了,他當即提出想入軍校。我自然答應,只要入了軍校這個鼎,不怕他煉不成我季漢的藥。

我派毋丘儉到潼關爲龐德副手,參予攻打潼關,加強對郭淮的壓力,讓他不敢輕易北向。

在北方,我讓魏延和李昂適當的給軻比能一些好處,讓給他一些領土,把兵力集中,退讓到五原,加強防守,畢免被曹魏攻擊。";

在河東,我讓三叔與姜維、馮習、張苞、關興、龐會、何九曲加強對地方的治理,整兵備馬,小心應對。

我回到長安,親自去了趟關府見到徐夫人和小關索,把從解良帶來的土特產給他們。這兩人雖然誰也沒去過解良,但是那是二叔自幼生長的地方,自然情感有所不同。正如我從沒到過涿郡,卻總是念念不忘那裡的千里平原和那棵大桑樹一樣。關索這兩年個子長得很快,趕上我了。在季漢經過精心治療,原來的病也好了大半,不過因爲他的病,徐夫人也對他極是寵愛,同意讓他上軍校,卻不想讓他上前線。徐夫人認爲關家有關平、關鳳、關興三人都在爲國拼殺,這個小兒子就算了。我自然同意。這讓關索十分惱火,他追在我身後不停的說“陛下,我的本領比我哥哥們都好,就讓我上陣吧,大不了把我姐姐換回來,她一個女孩子都能上陣,我憑什麼不行?”

我笑道:“這話你對你姐姐說吧。看她同意不同意?”

第百零九章 驚變第55章 遊楚第47章 死節第百零二章 關鳳第百零七章 再獵第87章 絕境拼殺第33章 遼東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57章 立威第93章 狼煙第77章 喜色之下的密謀第4章 宛城風雲第37章 雪攻第13章 世多歧路第百零七章 再獵第37章 遺折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10章 攻城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20章 江東之行第41章 守城第10章 亂中亂鮮卑入長安 迷中迷阿斗審欽犯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51章 開會時間第百一一章 真相第68章 司馬再變第91章 外憂內變第41章 且蘭城下第86章 陸遜獻計第70章 危機早伏第58章 隴西李氏第73章 李陵後裔第三章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53章 狐狸家族第22章 濁浪滔天第一章第30章 風雲突變第90章 風雲四合第63章 引蛇第55章 吳魏勾結第17章 舉士第33章 軟禁第97章 破敵第十一章第40章 白馬將軍第二章第15章 張魯第11章 天降神火第68章 蒼老的父親第45章 一場虛驚第五章第6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第42章 老將第百一十章 馬忠第14章 林中夜宿第45章 強敵第43章 曹睿遷都第11章 天降神火第77章 喜色之下的密謀第67章 可笑的賭鬥第98章 南下第百一五章 七星在天第89章 雨中破敵第52章 當年小奴長成人第15章 父債子還第45章 一場虛驚第59章 白帝之戰第36章 亂營第80章 舉國動員的曹魏第百零三章 孫登第70章 初生的季漢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80章 長城之戰第91章 外憂內變第22章 皇后星彩第61章 黃權直諫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1章 完美的開始第十一章第42章 關平逞威第36章 請將第71章 章武元年第35章 平亂第77章 青州之戰第55章 一道問題第一章第18章 姜維歸來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81章 暗箭第51章 八陣第40章 飛軍第10章 我要伴讀第二十七章第10章 攻城第53章 伯約論政第100章 天下歸一第8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