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還沒上市,就成了戰略物資

第331章 還沒上市,就成了戰略物資

網絡上,粉絲一直關注着車神的恢復情況,許多媒體也日常蹲守在託養中心門外。

這樣一來,向勇的植物人託養中心,也徹底火了。

每天都有很多家屬打電話要求把病人送過來。

向勇一時忙得焦頭爛額,陷入幸福的煩惱之中。

只可惜,這座小小的託養中心只有一棟樓,場地實在有限,護理人員也不足,實在收不下更多的人了。

看着已經塞得滿滿當當的病房,他心裡不由冒出一個念頭。

要是有更多的資金就好了。

有了錢,託養中心就能擴大規模,收留更多的植物人,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然而,這五年來,託養中心名聲不顯,過來的病人並不多,病房裡常年空蕩蕩的。

他使勁渾身解數,也只能維持着盈虧平衡,勉強不虧本而已。

這還是因爲當初地址選得好,不但郊區的房子租金便宜,離海市又近,是長三角病人的第一選擇。

這邊經濟發達,一個月七千多的費用,病人舉全家之力還是能夠出得起。

反正病人一般撐個兩年就過世了,這筆錢對家人來說,相當於花上十幾萬買個心安。

所以託養中心才能堅持到現在。

然後就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

舒馬茨的入住已經讓託養中心小發了一筆,住了不到兩個月,收入已經近百萬了。

這相當於十個病人一年的收入。

他終於嚐到了高端客戶的甜頭。

後續從全國各地涌入不少病人,很快就把所有病房都填滿了。

當然他心裡也明白,這些病人肯定不是衝着自家中心的護理水平而來的。

都是爲了能參加臨牀三期實驗,哪怕有些病人排不上號,但是也想在這裡呆着,等着新藥上市。

反正特效藥已經確定能治好植物人了,那就等着唄。

這裡離三清集團又近,護理水平也專業,病人在這裡肯定能第一時間吃上新藥,獲得治療。

家屬們這麼想也很合理,向勇的延和託養中心瞬間在病友圈口碑爆棚,成爲國內第一的託養中心。

這樣一來,自然吸引了有心人的目光。

******

深市,企鵝總部。

戰略投資部,素來被認爲是企鵝最神秘的部門,此刻正在開一場部門例會。

寬敞的會議室裡,20來個人齊聚一堂,看着投屏上的ppt,彙報着自己手上的項目狀況。

這些人一個個履歷驚人,不但是頂級名校畢業生,還有着來自巨硬,谷歌,摩根斯坦利,等科技巨頭和華爾街的背景。

一般來說,企鵝的投資併購會更多地考慮與自身業務的結合,偏戰略性質。

主要是爲了補足自己的業務短板,大都以投資爲主,很少干涉現有團隊的管理和運營,所以口碑都還不錯。

劉平是投資部的一名資深員工,正好輪到他彙報,便打開ppt,侃侃而談。

“……目前互聯網公司主營業務都遇到瓶頸,必須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我們也不例外。”

“我最近注意到一個新的項目,正在成長期,非常有吸引力。諸位請看。”

投屏上出現了‘植物人託養中心’七個大字。

“大家都知道,現在醫藥行業是投資的大熱門,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在紛紛佈局。”

“3年前我們就投資了5億美元,進軍線下藥品零售業,阿里和狗東也都緊接着入局,入股多家線下藥房龍頭企業,可謂來勢洶洶。”

“隨着網絡售藥的放開,未來這一市場的爭奪將越來越激烈。而入局藥品零售業僅僅只是個開始。”

“國家鼓勵互聯網+醫療健康,不斷出臺政策進行鼓勵,現在資本流入的已經不僅僅是藥品零售業,還有各類醫療實體。”

“今年以來,大家動作都很快,字節收購了美中這家高端婦幼醫院,亞馬遜以30億美金收購連鎖醫療診所集團。”

“我們在養老賽道的第一筆投資也剛剛落地,收購了國內最大的居家醫療照護服務機構——福壽康。”

“眼下,我們有了一個更好的機會,進軍專科療養行業。”

“這段時間,車神舒馬茨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這家海市的延和植物人託養中心已經出名了。”

“根據微信團隊那邊提供的數據,延和這個名字全網的熱度都非常高,僅次於三清集團,舒馬茨這兩個名字,在植物人病友羣裡面更是每分鐘被提及10次以上。”

“我研究過這家託養中心,院長向勇是一位神經科醫生,十幾年三甲醫院從業經驗,專業知識非常過硬,在員工和病人家屬中口碑也很好。託養中心5年來的經營狀況也還可以,目前沒有任何負債,財務狀況非常健康。”

“本來植物人託養算是一個冷門的生意,因爲大多數植物人病牀上躺個一兩年就過世了,家屬都知道治不好,喚不醒,自然對這些將死之人也不會投入太多。”

“但是現在,一切都不同了,有了三清的特效藥,植物人也可以徹底恢復,那麼家屬自然願意在病人身上投入更多,只要有一線生機,沒人會不捨得花錢。”

“所以這門生意瞬間就盤活了,要知道全國有五十萬植物人患者,每年新增7萬人,只要這些人能活下來,就是一個非常可觀的市場,更不用說國外的植物人患者了。”

“基本上植物人吃藥恢復需要兩三個月,然後康復治療3-6個月,平均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才能徹底恢復如初。這樣算下來,每個病人能帶來十幾萬的收入,當然,更高端的病人就不止了。”

“完全符合一門好生意的每個特徵,單價高,投入少,收益長期且穩定,除了醫藥費用,大頭主要在護理和康復上面。”

“收費不便宜,但是投入卻不高,沒有大型設備,選址可以在一二線城市的郊區,人員配置上以護士居多,醫生嘛一箇中心有兩個就行,這可比醫院便宜太多。”

“我們甚至可以跟醫院達成合作,將植物人都外包到託養中心,這樣根本不愁客源。”

“總體來說,我很看好這個項目,算得上一個佈局醫療實體的優良賽道。”

投資部的同事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這個項目確實看起來很好,無可挑剔。”

“其實很多老年人跟植物人也差不多,以後發展好了,也可以做養老業務,還有什麼癱瘓病人,老年癡呆病人之類的業務,做成大型養護中心。”

“老齡化社會即將到來,勢必催生海量醫療照護需求,我們不是剛投了居家照護機構嗎?加上這個專科養護中心,可謂非常全面,完美互補。”

“確實讓人心動,主要是投資金額不高,這個延和託養中心好像投資也就五百來萬。”

“全國主要地區各開一家的話,總額也不算高。”

“這個創始人團隊就兩個人,一個院長,一個管後勤的神經科醫生,兩個人好像還是同事,能做到這樣,能力都很不錯。”

部門負責人將大家的反應看在眼裡,緩緩點頭道:“很好,這個項目確實值得投資,除了團隊看起來很靠譜,在行業中也有很大的影響力,這點算是關鍵因素。”

“對於專科養護行業來說,這家託養中心算是走在了最前面,只要我們大筆投入下去,儘快擴展到全國,乘着舒馬茨的這波熱度,相信不愁客源,能佔據最大的市場。”

“劉平,這樣吧,你去跟這個叫向勇的人談。”

“要抓緊了,這麼優良的項目,肯定不止我們一家看上,其他資本八成也在虎視眈眈。”

劉平神色嚴肅道:“開完會,我就去找他談,儘快敲定投資意向書。”

******

京城,王桂清慢悠悠地走進一個會議室。

裡面坐着一羣各個領域的專家和顧問,有醫學專家,有經濟專家,也有生物學專家,甚至還有軍事顧問。

他跟這些人都很熟悉,經常在一起開會,其中的醫學專家還是保健局的掛名顧問。

於是彼此打了個招呼,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端起桌上的茶啜起來。

九點整,一位頭髮斑白,國字臉,滿臉紅光的老人走了進來。

這是談老,那張臉經常出現在電視新聞上,國人沒有誰不認識他。

“很好,今天把大家召集過來,就是爲了討論一下,三清這款新出的腦神經幹細胞再生藥物,會產生的一系列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利用這種影響力。”

一番討論後,所有人最終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談老,這款新藥擁有巨大的潛力和作用,意味着我國神經科學發展到了世界最前沿。”

“其戰略價值,無法估量。建議相關技術和資料定爲戰略物資,列入管制出口名單。”

頓了下,這位專家繼續說道:“衆所周知,腦部神經再生技術一直都是最尖端的科技,發表論文倒不算什麼,但是實用科技在每個國家都屬於機密。”

“這款藥目前只是用在腦部受損的患者身上,效果就這麼好,能修復植物人腦部損傷,並讓其徹底恢復。”

“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一點,如果將這款藥物用在健康人身上呢?”

此話一出,整個會議室的人呼吸都瞬間停滯了一秒。

王桂清皺眉道:“三清集團應該不可能將這款藥物使用在健康人身上。這屬於人體實驗了,違反醫學倫理。”

專家笑了笑道:“我這也就一個想法,大家隨便聽一聽就行,用在健康動物身上也可以的嘛,哈哈。”

專家打着哈哈,岔開這個話題道:“這是全球唯一能夠修復腦部損傷的藥物,堪稱救命神藥。而且三清的藥物,一向技術含量極高,國外的其他醫療科研機構,也沒有人能夠破解。”

“現在保密專利已經下來了,只要技術內容不公開,國外絕對分析不出來成分是啥。”

“這意味着,誰掌握了這款藥,誰就掌握了腦神經領域的話語權。”

“之前的老年癡呆特效藥,ASML這些企業,就願意拿光刻機來作爲交換。”

“現在出了這款藥物,他們肯定願意拿出更好的東西。”

“我們完全可以手握這款神藥,跟他們談判,讓他們給出更好的條件。”

他看了一眼沉思不語的談老,激動地道:“談老,機會難得啊!”

“這麼重要的籌碼,如果僅僅是賣錢治病,那就是暴殄天物,大材小用啊。”

“這就好比,全球乾旱,只有我們有唯一的一口水井,擁有最重要的水資源,每一滴水,都將成爲重要物資,可以換來各種珍稀的商品和技術。”

所有專家們彼此對視一眼,集體興奮地點頭道:“談老,說得沒錯。”

“我同意,必須物盡其用,換來儘可能多的重要物資。”

良久,談老眼中閃過一絲精芒,鄭重點頭道:“確實如此,這款藥,堪稱救命神藥啊。”

“尖端技術屬於大國重器,自然要慎重使用。”

談老這麼說,相當於認可了專家們的意見。

大家頓時一臉喜色。

談老露出一絲微笑,頓時顯得和藹可親,他看向衆人,笑呵呵地道。

“這個叫衛康的小傢伙,每次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真是越看越喜歡了。”

“你們說,以後他還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好消息?”

“生老病死,每個人都逃不掉,我也不能肯定自己以後就不得病吧。”

“有他這樣的藥王在,這日子過得,越來越安心了。”

專家們滿臉堆笑道:“說的是,您老人家肯定長命百歲,但是我們就不好說了,年紀大了,總有些小毛病,沒準哪天就要靠三清的藥來救命呢。”

談老揮了揮手:“好了,老王,這事你去辦吧。以後有什麼消息,記得彙報。”

他說完這話,起身揹着手就走了。

王桂清長長吐出一口氣,有些發愁地皺起眉頭。

這事還得跟衛康好好商量。

畢竟出口管制,對三清集團來說也是很大的限制,可能會對新藥的銷售產生不利的影響。

如此一來,要給出一些優惠條件才行。

他也沒跟衛康打過交道,不知道對方好不好說話。

不過只要答應下來,國家肯定不會虧待三清就是了。

(本章完)

第276章 黑心藥廠和慈善機構的再次助攻第315章 搶水果的市場,是多麼的快樂第399章 誰都想做那隻風口上的豬第337章 這諾獎,不要也罷第348章 一場流感放倒一個空間站第206章 扶持國產測序儀第53章 發發發,解酒藥初發威第101章 懟院士的出擊第198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415章 過年領證第2章 第一次提取,以身試藥第439章 醫博會?明明是產品發佈會第491章 內鏡世界盃?第601章 大腦,從輸出到輸入第82章 逆推合成方法第288章 以後都要這麼硬氣第209章 李成敏的小實驗第374章 HIV清除計劃第294章 基因專利授權第540章 抓住AI診斷的風口第388章 整個世界都坐不住了第463章 圓夢而歸第427章 空中ICU第333章 投資託養中心第442章 五個字,讓投資人爲我瘋狂第1章 公司破產,肝癌晚期第370章 最受歡迎的臨牀試驗第138章 海外臨牀同步進行第505章 口服胰島素成了第488章 軟硬結合,腔鏡臨牀第376章 吉利德和GSK的聯手反擊第76章 陳以清的心結,阿爾茨海默症第365章 便攜監護儀醫院試水第167章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555章 賽博心的豬站了起來第604章 假腿也好了第578章 虐殺之旅,峽谷最快樂的男人第126章 不僅僅是減肥第647章 人豬嵌合體第191章 一隻基因改造的抗病豬第403章 友邦驚詫狂喜第525章 我靠海,排個核廢水很合理吧第339章 赴華醫療大火第191章 一隻基因改造的抗病豬第218章 藥販子翻車了第630章 壞消息,狒狒死了第178章 搞定Menkes綜合症第549章 全球第一,千億美元俱樂部第381章 人用藥到寵物藥的新思路第15章 臨牀三期報告終於出來了第297章 廢棄藥方也有人要搶?第574章 神經元詠歎調第194章 貓奴的執念第448章 婚期準備第634章 治療漸凍症的曙光第637章 神經支架,讓脊髓再生第52章 買買買,新總部對標水果飛船大樓第14章 盛長雅的驚喜第649章 異種移植的臨牀悖論第415章 過年領證第579章 腦機接口震驚全網第582章 人工心臟上市,價格破底線第496章 視頻選拔第613章 興奮劑,醫療科技的副作用第453章 兩大關鍵基因第446章 婚期準備第294章 基因專利授權第63章 國貨營銷,美白產品大賣第191章 一隻基因改造的抗病豬第416章 有人歡喜有人心碎第152章 正經和不正經的專利授權第233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351章 這份骨吸收抑制劑,你們應該用得上第558章 億萬富豪的續命遊戲(上)第512章 殺瘋了的禮來第388章 整個世界都坐不住了第222章 明星試藥第39章 《柳葉刀》腫瘤治療論文發表第447章 公佈婚禮第422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403章 友邦驚詫狂喜第209章 李成敏的小實驗第492章 超聲刀初試身手第487章 超聲刀片肉吃?第182章 互聯網新醫療,病人自己的電子病歷第566章 活人再也不會被尿憋死第135章 人民的選擇很誠實第60章 美白產品終於上市第121章 千億身價曝光第54章 知名主持人酒駕了,又沒酒駕第543章 最完美的工具人第235章 菲洲尋求醫療合作第70章 三清招聘,薪資直逼互聯網第448章 婚期準備第647章 人豬嵌合體第187章 被舉報了?動了誰的蛋糕第138章 海外臨牀同步進行第410章 這價格有點離譜第435章 可以回收的膠囊胃鏡第494章 內鏡裡的大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