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蘿蔔與坑(7月20日1/1更求訂閱)

優秀的獵頭,能輕鬆挖來各種優秀人才。而劉堂春這樣的挖掘機,能讓目標自己主動往碗裡跳。

哪怕孫立恩並沒有和劉堂春就此交流過,他也能大概猜到老劉同志讓自己跟着胡醫生治療患者有什麼其他目的。身爲劉堂春的學生,要是連這麼一點敏感度都沒有,那才叫丟人現眼。

對於有一些動心想要跳槽的目標,孫立恩覺得自己應該儘量掩蓋住劉堂春的迫切希望。畢竟他也不知道劉主任對於優秀人才究竟飢渴到了什麼地步,願意開出什麼樣的條件把人拉到自己的陣營裡來。

那就有一說一,問啥答啥唄。孫立恩一邊附和着笑了兩聲,一邊對胡春波講了講自己這段時間的親身體驗,最後總結道,“我也不知道院裡現在招人是什麼個情況,不過胡醫生這麼優秀的人才要是對我院的職務有興趣,那至少從我們院的人事角度上來看,肯定是不會有什麼阻礙的。”

胡春波肯定是動心了,當然,一個有了老婆孩子的醫生對於另一家醫院動心,當然不可能只是因爲“能夠不經科主任審覈就能使用限制使用級抗生素”而已。讓胡春波動心的,是以劉堂春爲代表的四院風格——科主任們充分放權,對於下面的年輕醫生有足夠的信任,同時還能給予他們足夠的發展空間。

從四院的角度出發,每一個年輕的醫生都應該有足夠的成長空間。畢竟科主任作爲科內醫療技術最高者,他所能處理的患者類型應該是科內最廣最大的。但科主任的本事再大,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四院每天收入的大量患者就算分到了專科科室,數量之大也不是一個科主任就能全部處理完的。

所以,四院的科主任們不光不會試圖去限制手下醫生的發展,反而會努力讓他們儘快成長起來,然後爲自己分擔一些工作量。

但胡春波所在的宋安省腦科醫院則和四院的行事風格不太一樣。和四院相比,他們……更保守一些。

省腦醫院的保守主要體現在科主任的作風上。省腦醫院內一共有三個神經內科,四個神經外科,以及兩個腦血管神經介入科。這種科室分裂一般只有一個原因——原來的科室裡出現了一名也能當科主任的,高年資主任醫師或者副主任醫生。

兩個能當科主任的醫生在同一個科室裡待的時間久了,那就一定得出點事兒。爲了留住人才,也爲了不出事,醫院只能選擇再開一個科室,用於“盛放”另一位能當科主任的副主任醫師或者主任醫師。

但醫院的資源是有限的,能來到腦科醫院尋求治療的病人數量也是有限的。多一個科室,原來的科室勢必就會被迫減少資源。也許在神內開到第一個的時候問題還不算太大,但三個神內,四個神外,兩個腦血管介入科……這樣大量開設分科的結果就是誰都吃不飽,誰都不痛快。

而爲了避免再多一個人新開科室來和原來的科室搶飯碗,省腦醫院選擇了一種令人遺憾的方式——科主任們開始嚴卡手下醫生的晉升途徑,只要科主任還沒有退休,一個科室裡就只能有一名主任醫師準備接班,兩名副主任醫師準備下一輪晉升,五名主治互相卡位搶奪副主任醫師的位置。

主任醫師們嚴守技術,而且對年輕醫師從不放權。三個神外科裡別說讓主治醫生做手術了,就連副主任醫師們的手術排班數量也是嚴格受限的。

胡春波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就業的一名普通高年資主治醫生。他平時不太習慣和上面的領導拉關係,眼看自己三十六歲,女兒都要上初中了,可仍然是一名其他條件全都符合,但就是沒有晉升機會的“萬年主治”。

平時在家裡,胡春波沒少被老婆唸叨。女兒似乎是因爲進入了叛逆期,也開始從胡春波的小棉襖變成了扎心機——一天到晚和她老媽一樣,對自己的父親一臉不屑。

還沒到中年,心情卻鬱悶到快要出心理問題的胡春波想盡了辦法,才搶到了一個來非洲支援的名額。按照規定,醫生在完成了爲期兩年的支援後,原單位在醫生符合職務晉升的條件下,必須提升一級職稱等級。

這就是胡春波醫生的指望,是支撐着這麼一個頗有些戀家氣息的男人,在遙遠的阿非利加州工作兩年的動力。

但在這一年零九個月的工作中,胡春波漸漸聽到了一些不太好的傳聞。回去的醫生們,確實人人都提升了一級職稱。但並不都是回到了原來的崗位上——有些醫生被提升了一級之後,被掛到了某些行政或者院辦裡去。有些則乾脆頂着提升了一級的職稱,被安排到了醫院的其他院區或者乾脆就“發配”到了基層醫院。

這個道理也挺簡單,醫院裡的職位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醫生離開了原崗位去非洲支援,原來的坑自然就被別人佔了。等他們回去之後,運氣好的能有新坑待,運氣不好的……就只能去其他菜地裡碰碰運氣了。

省腦醫院下面有三個院區,但沒有一個是在寧遠的。最近的一個,離寧遠也有三百二十公里遠。

胡春波醫生並不是“動心”想要跳槽,他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趕緊換個地方。萬一被髮配到了省腦醫院下面的院區,搞不好這輩子都別想再回寧遠。

在胡春波醫生眼裡,現在的孫立恩不光是網絡小說裡的“學霸派”男主角,而且還是劉堂春派來的面試官。爲了能在和劉堂春交涉的時候多一點點資本,能在四院裡搶下一個神經內科的“蘿蔔坑”,胡春波認爲自己不光需要救回手上的這個病人,他還需要徹底搞清楚這個病人究竟被什麼東西所感染,並且盡一切可能,削弱患者的後遺症。如果有可能,讓這個患者徹底健康之後再離開醫療隊的駐地。

心理壓力巨大的胡春波醫生在心理安慰自己,只要讓小孫醫生點了頭,自己的職位應該就穩當了——要讓一個規培印象深刻,總比讓劉堂春那條老狐狸爲之震驚來的容易些。

孫立恩和胡醫生聊了幾句,然後同意給對方幫個忙——他在見過病人之後,就會拿着胡醫生的報告去找劉堂春,從劉主任處拿到動用美羅培南的許可。

很快,孫立恩就在病房裡見到了那個被不知名病原體所感染的23歲女性患者。胡佳的徒弟正好也在屋內——她剛剛完成了對患者的採血檢查。這個留着非洲黑人中少見利索直短髮的小姑娘朝着孫立恩大方的點了點頭,然後用不甚正宗的中文打了個招呼,“師公好。”

孫立恩莫名其妙的點了點頭,卻不太明白爲什麼索娜要對自己說“施工好”。難道是最近這小姑娘看上了施工隊的哪個糙漢子不成?

索娜的小心思被孫立恩放在了一旁放置不管,他更關心的還是躺在牀上的患者情況——如果感染了她的並不是細菌或者病毒,那可就麻煩大了。

“萊妮·穆巴恩·艾仕特,女,23歲,輕微盤狀紅斑狼瘡(568.49.21)細菌性腦膜炎(261.01.25),顱壓升高(237.59.21)。”狀態欄依舊保持着非洲特色的“簡陋”提示,除了姓名性別和年紀沒有縮水以外,其他的提示基本都是怎麼簡單怎麼來。不過孫立恩倒是鬆了口氣,至少狀態欄證明,這個叫萊妮的女性患者確實是被細菌所感染的。

“我現在就去找老闆要美羅培南的許可。”孫立恩轉頭對有些忐忑的胡春波道,“我感覺……這確實是個細菌性的腦膜炎。”

第九十六章 會診D+5 day爲盟主“改名字也太貴了罷”加更5-14 D-day(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分散風險第二百二十八章 後續工作(3)第二百二十四章 史詩級治療(3)第十八章 抗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費第四十六章 習慣第二百四十三章 合作第三百三十三章 會錯意第二百一十一章 竭盡全力(補10月13日更新……)第一百零二章 白髮生(下)對一百三十三章 宋華林第一百零五章 錢益紅(6月30日1/1更)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一章 抵賴第二十三章 援非醫療隊第二百九十三章 難以判斷第一十八章 建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多次誤診(8月17日4K5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坑(8月28日2/2更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篝火晚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時間不等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病史採集(下)(7月24日3/3更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喜憂參半(補6月3日2/2更)第三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七十章 作惡第四百二十四章 突發情況第二百九十九章 權衡第一十五章 求婚對一百三十三章 宋華林第七章 出院第七十四章 買二送三(第一更)第四百五十章 年味第一百七十一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九十五章 矛盾理論第三十三章 等待檢查第三百五十一章 走後門第一百五十六章 彌補錯誤(8月10日3K6更新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度抽象第五十三章 往前看第一百零三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信邪(補8月21日1/1更)第三百零二章 三重綜合徵第一百四十七章 組隊查房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二輪採訪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死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第七章 徐教授第八十章 斗筲之人陳天養第一百六十四章 斷聯(8月14日2/2更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九章 身影第一百四十章 HIV陽性(補8月1日2/2更)第六十六章 餘波未平第八十章 神乎其技(6月1日1/1更)第四十一章 訴苦第五十六章 誤診(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六十五章 惦記 (5月16日1/1更)第十六章 阻止(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造化第八章 願你永遠微笑1 D-day 1爲盟主星雲若雨加更12第五十七章 多管齊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女人的第六感(爲盟主“顛覆理論”加更04)第六十九章 馬蹄聲與馬第五章 沒救了(爆更兩萬求訂閱)-7 D-day 爲盟主星雲若雨加更9第一十八章 提議否決D+2 day 1第二百八十章 複合手術室第三百二十四章 痛苦旅程第八十八章 兒行千里(補6月10日1/1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家的路(8月3日1/3更)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入變化第三百四十八章 門診驚魂第一百四十章 樞椎替換術(2)第四百三十六章 派出支援第一百五十四章 留觀處理急診情況更新第二百七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第二十七章 交流會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開工今天的更新會晚一些-12 D-day第四百一十章 多方應對第一百一十八章 臘肉第一百六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三十五章 安心(7月29日1/1更求訂閱)第一百七十章 同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斷聯(8月14日2/2更求訂閱)第七十四章 疾控(補5月25日1/1更)第十六章 善意第五章 環境災難第二百七十章 治療細節第四十九章 心眼(今日第二更)第二百五十章 遠程誤導第一十九章 病理學檢查第二百六十九章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