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 day6+7

孫立恩在診室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進行着鑑別診斷。

當然,基本的法律法規還是要滿足的——哪怕狀態欄說了,這位發熱就是單純的心理因素所致,孫立恩也得老老實實讓患者先去抽血中心那邊抽個血,然後看看報告結果。

抽血檢查的過程其實是個很無奈的標準流程。一個熟練護士爲一名患者抽血取樣大概只需要一兩分鐘。而整個鶴安醫院的抽血中心目前有六名護士在崗工作。一小時大概能爲三百多人提供抽血檢查服務。

而孫立恩現在一個小時已經接診了超過70名患者,並且這個速度還在繼續提升中。

現在的流程就是患者進入病房,孫立恩問三到四個問題,然後開出檢查單,並且安慰一句“我看你這個不像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過爲了以防萬一,咱們還是做個檢查看看”。

當然,會有不少病人覺得自己排隊好幾個小時,醫生就問了幾句話這個過程……自己好像有點虧。而這個時候,孫立恩就會指一下旁邊自己打印出來的紙張,請情緒不太好的患者重新思考一下。

“您是希望自己身體健康,一切都只是虛驚一場,還是排隊三小時之後查出七八種病纔算得上‘沒白來’?”這麼一句話就貼在牆上,孫立恩只要看到患者情緒不太好,就會指一指牌子讓他們瞅瞅。基本所有的患者都能在看到這句話之後先稍微愣一下,然後恍然大悟,老老實實配合醫生去做檢查或者開藥。

不過,這一個小時的問政過程中,孫立恩也不是沒有見到感染者。在看到那位頭頂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孕婦走進房間的時候,他心裡緊張的程度真不是一般。

這位孕婦名叫莫梓萱,帶着90後最經典的常用名的這位28歲產婦目前已經孕30周了。由於對門鄰居是確診病例,並且自己在三天前開始發熱,最高體溫達到了38攝氏度,因此今天專門來到了鶴安醫院問診。

孫立恩首先讓這位患者坐下,然後從桌上取來了便攜式的指尖血氧檢測儀,在安放好了檢測儀的同時,孫立恩還遞過去一根水銀體溫計,讓她重新量一次體溫。

從直觀的觀察來看,這位患者目前神志清楚,精神看起來也還不錯。她沒有口脣紫紺、但根據胸部起伏的頻率來看呼吸稍有些急促。

“滴滴滴,滴滴滴。”莫梓萱剛剛把體溫計夾在腋下,她手指上的血氧儀就開始報警了。初步檢測,她的血氧飽和度爲90%,屬於供氧不足和正常的邊界線。

經皮血紅蛋白氧飽和度和血液中的氧分壓(mmHg)是一個互相相關但影響複雜的指標。雖然在臨牀上檢查血氧飽和度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案,但要確定一名患者究竟有沒有低氧血癥,最主要的診斷標準仍然應該是動脈血氣分析中的氧分壓數值。

按照狀態欄的提示,這位患者目前處於低氧血癥的狀態下,但具體有多低,這個還需要上吸氧後再進行一次動脈血氣分析,然後才能明確。

又做了一次聽診後,孫立恩坐在診室裡有些發愁的皺起了眉頭。妊娠期間的女性所有生命體徵和參考標準幾乎都和非妊娠女性不一樣。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妊娠期間的女性耗氧量比普通人要高出一截。畢竟兩個人所需要的氧氣水平和一個人的氧氣需求水平肯定不一樣。

但不論這名孕婦到底需要多少氧氣,她的狀況肯定是不對勁並且需要馬上住院治療的。隨後孫立恩就又開始愁了起來。

怎麼收住院吶?

“這樣,您先在自己的口罩外面再加一層這個。

”孫立恩從自己的包裡摸出一個醫用外科口罩遞了過去,這位產婦雖然帶着N95口罩,但口罩上面是帶呼吸閥的。這種口罩防護性能仍然達標,但呼吸閥的存在意味着口罩無法防止佩戴着傳播病原體。所以,對於這位“狀態欄確診”的孕婦而言,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給她帶上一層醫用外科口罩,從而防止她感染其他人。

“好的。”莫梓萱點了點頭,戴上口罩之後她問道,“我現在要去哪兒?”

“你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的醫院吧?”孫立恩摸出手機開始打電話,他一邊打着一邊說道,“讓你的陪護人員一起進來,你們都得做個核酸看看。”

“我是一個人來的,我……我得病了?是那個病麼?”不得不說,女性在這個時候就是心思細密。在聽到孫立恩的話之後,她馬上就品出了味道不同。這位“醫生”的高效診斷作風已經給門口所有排隊的患者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基本所有來看病的人都是進門,坐下,然後在三四十秒內鍾起身,走出診室。少數患者會在診室裡多待十幾秒到二十秒。但唯獨莫梓萱不同,她已經在診室裡待了至少三分鐘,而這樣的等待看起來還遠沒有到可以結束的時候。

孫立恩看着這位孕婦小心翼翼的樣子,心裡有點不是滋味。如今在雲鶴,“新型冠狀病毒”已經成了人人談之色變的話題。就連“新冠病毒”這幾個字,似乎都帶着某種會令人患病的魔力一般。在雲鶴生活的普通老百姓們大多以“那個病”代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並且在提到這個詞的時候,總是一副小心的模樣。

“現在不敢確定,但多檢查一下總是好的。”孫立恩解釋道,“你的情況還和其他人不太一樣,一方面你肚子裡還有個人在需求氧氣和養分,另一方面,你的對門鄰居是確診——這會提升你所面臨的風險。”

孫立恩用非常專業且抽象的詞彙描述了一個事實。在人類社會,所有成員總是願意去保護孕婦的。因爲一名孕婦的安全就意味着至少兩個人會活下來。從收益的角度來看,拯救孕婦的“收益”遠比拯救一名普通人的收益更大。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一分錢買回兩條人命,這就叫“超高回報率”了。

·

·

·

孫立恩最終還是打通了柳平川的電話。柳院長似乎剛從紅區出來,說話還有些氣喘。但他仍然保持着非常明確的思路。在聽到了孫立恩彙報的情況後,柳平川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鍵,“她孕期多少周了?”

“按照她的孕檢記錄,30周。”孫立恩說道。孕期是衡量一個孕婦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標,在26周以前,如果孕婦發生什麼嚴重的問題,那醫生們能夠採取的手段就只有終止妊娠這一條。腹內胎兒基本不會有活下來的可能性。但在26周之後,每多一天,胎兒就多了一大份活下來的希望。

而三十週這個時間雖然還不足月,但只要孩子沒有嚴重的不可挽回的先天畸形,在國內成熟且幾乎可以說是世界先進水平的早產兒護理下,存活率幾乎在95%以上。

30周的孕期,意味着胎兒存活機率會大很多。也意味着在產婦一旦出現問題之後,醫生們可以迅速開始進行剖宮產,而不用再糾結一下能不能穩定產婦情況,給胎兒多爭取幾天的發育時間。

“三十週,那就可以考慮剖宮產了。”柳平川也考慮的是這個問題,“她現在情況怎麼樣?”

“指尖氧90%,血氣待查。聽診左肺和右肺中葉有幹囉音。沒有發現下肢水腫,呼吸頻率略快,初步檢查沒有發現其他問題。”孫立恩答道,“咱們住院部能不能收?”

“如果她是新冠確診,不能收也得收。”柳平川的態度很明確,“定點醫院裡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水平比這裡好的,要麼沒牀位,要麼收不了產婦。能收產婦的,治療新冠的水平大部分都不如我們——要是算上你的話,那就全都不如。”說到這裡,柳平川重新提出了另一個關鍵問題,“你覺得她是確診麼?”

覺得?孫立恩瞥了一眼莫梓萱的頭頂,狀態欄都明說了她就是感染者,這還用覺得?

“我覺得可能性很大。”孫立恩說道,“患者自訴和確診者是鄰居,發熱症狀確實也有,肺部確定是有炎症,讓她觀察然後回家的風險太大。我建議要收治住院。”

“那就收下來。”柳平川當機立斷,“六樓的產科那邊現在是清空的,要生產沒有問題。我這邊讓人馬上收一個正壓潔淨間出來,你讓她就在診室裡等着。如果需要給她吸氧,那就讓她去急診,小田已經到急診那邊了。”

“小田”大概就是之前接電話的人。孫立恩對那位未曾謀面但說話非常有條理的醫療隊同行終於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至少知道對方姓田,而且應該是一位呼吸科或者感染科的女醫生。

“好的,我讓她現在就過去。”孫立恩掛了電話,對這位產婦問道,“你現在自己能走吧?”

“可以的。”她點了點頭,然後有些不安的問道,“我能不能先給家裡打個電話?”

“你和家裡人一起住的是吧?”孫立恩點頭道,“那就跟他們打個電話說一聲,然後讓他們都一起來醫院,一起做個核酸看看。”

“我……我們沒住一起。”這位產婦猶猶豫豫的說道,“自從聽說有這個病之後,我老公就讓我單獨住在這套房子裡了。他每天會過來給我送飯,但是都是放在門口就走……”

孫立恩嘆了口氣,這家人的防範意識和手段在普通人的層面上來看其實已經算得上是極其出色了。可……這樣的舉動仍然未能阻止狡猾且難以被看到的病毒入侵。

不光是這樣,在這段時間裡持續送飯的莫梓萱的丈夫,以及和她丈夫居住在一起的其他家人全都有很高的感染機率。

這樣的防範措施不光沒有防止莫梓萱和她的親人感染,同時也讓她的親人面臨了比以往更高的感染風險。

孫立恩點了點頭,無奈道,“你還是需要聯繫他們,讓他們都來接受檢查。”

“所以……我得了這個病是麼?”莫梓萱再次問出了那個問題,這一次她看上去已經猜到了結果。

“沒有做完核酸檢查之前,誰也不知道具體的結果。但……概率確實很高。”孫立恩嘆了口氣,然後有些同情、又有些積極試圖安慰似的說道,“不過你的症狀屬於很輕的那種了。維持現在這個情況的話,可能只需要住院一兩週左右就能好,你可以把這個情況當做提前住院待產嘛。”

“我的孩子!”說到這個,莫梓萱突然緊張了起來。 她從座位上猛地站了起來,雙手環住自己的腹部,做出了一副保護的姿態,“他……他不會有事吧?”

“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新型冠狀病毒會導致宮內垂直傳播。”孫立恩認真解釋道,“最近這段時間你可以感受到正常的胎動吧?頻率和以前沒什麼區別?”

“沒什麼區別,每天都是早上九點左右,晚上大概十點鐘。”這位準媽媽看上去似乎稍微放鬆了一點,她緩緩坐了下來然後說道,“這幾天就算我在發燒,頻率也基本差不多。”

“那就問題不大。”孫立恩點了點頭,狀態欄倒是沒有提示胎兒狀況有什麼異常。不過說實話,狀態欄也從來沒有遇到過胎兒狀況有異常的情況。他甚至不確定狀態欄的這個“沒有提示”,是因爲胎兒確實沒問題,還是因爲自己沒有看到胎兒的“頭頂”。

按照孕期時間推算,正常狀況下現在的胎兒應該已經轉入了頭朝下的狀態。當然,這種時候胎兒的胎位也未必就會固定——在自己母親的肚子裡轉來轉去的活潑孩子也是有的。

“那就問題不大。”孫立恩再次安撫着面前的這位準母親,“你現在可以走路的話,就直接去急診科那邊吧。那裡有醫生正在值班,她會先給你吸氧,保證你和孩子的安全。然後再爲你做核酸取樣,並且之後安排你住院的相關事宜。讓你家人過來的之後給你帶些換洗衣物,並且讓他們一定戴好口罩再進醫院——像你這樣的帶呼吸閥門的N95不可以再用了。”

高速文字手打我能看見狀態欄章節列表

第二十二章 宋文第二百七十六章 積極準備第五章 環境災難第一百八十五章 曹博士(2)第三百八十三章九香蟲第一百四十章 樞椎替換術(2)第一百二十二章 協和見聞(上)(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前路第一百一十五章 拖字訣(7月14日1/1更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一章 關心則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肛腸手術(7月31日1/2更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道主義檢查第六十六章 過度醫療第七章 作第二百一十九章 AI計劃第六十章 接二連三(5月11日1/2更求訂閱 別養了再養就養死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史詩級治療(1)第一百三十一章 帕斯卡爾一家(下)第四百零一章 心劫-14 D-day(下)第三章 殊途同歸第一百四十五章 調劑生活(8月4日1/2更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七章 腫瘤第三百九十四章 誤診?第二百一十一章 吳友謙第三百三十四章 特例第一百零七章 奇特狀態(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追問來的靈感(5月22日1/1更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神速第四十二章 過渡第十一章 陰影第一百二十章 徐有容的計劃第三十章 波折(上)第二百一十章 無動性緘默(補10月12日1/1更)第九十一章 診斷科第二十四章 中毒第二百九十七章 賊老天第六十二章 細菌性痢疾(5月12日1/2更求訂閱)第一十四章 奔赴第一十八章 建議第八十五章 搞事情第十三章 機會性寄生蟲-18 D-day 爲盟主星若雲雨加更4第一百九十六章 糖尿病(9月27日1/1更)關於某些評論區和章節說內容的說明第四十一章 宋文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終確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郭家村(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太平的夜晚第十九章 診斷第三百九十七章 代價第二百零七章 大新聞(補10月10日1/1更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一章 升職(8月19日2/2更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 賊老天第四十八章 禍水東引(盟主洛九QAQ加更第三章)第一百四十章 洞悉第三十九章 準備與意外第三十章 一錘子買賣(上)第二十七章 老不修第四十三章 轉院第一百六十三章 移植第一百二十三章 協和見聞(下)(爲盟主爲盟主心韻淺吟,加更第三章)第二十章 誘導第二章 內出血第六十八章 老古董第一百一十六章 光輝歲月第一百六十八章 多次誤診(8月17日4K5求訂閱)第四章 戰鬥號角第一十三章 老藥新用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膽第一百零五章 來客第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三十八章 徹底清創(7月31日2/2更求訂閱)第六章 有條不紊第一百八十六章 曹博士(3)第二十九章 怯陣第一百六十四章 距離(特別加更)第六章 口不擇言(第二更)-18 D-day 爲盟主星若雲雨加更4第一百零二章 肝移植(6月27日1/1更)求訂閱第七十九章 大劑量阿托品第三十一章 壞疽第二百五十六章 燈下黑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能第一百三十張 帕斯卡爾一家(上)第一百零七章 外來的和尚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重意思(7月17日1/1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七章 其他檢查(8月11日1/2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懂?(補8月29日2/2更)三百一十一章 下本錢第七十章 婚第三百八十五章 會診第六十七章 發熱(5月18日2/2更求訂閱)第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五十七章 局第九十三章 婚後生活(補6月15日1/1)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張教授(8月29日1/2更求訂閱)爆更活動通知第六十八章 農場(5月19日1/1更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四章 北方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