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

黃蓋的話,使漢中諸人心中都有些透亮了。

說實話,蜀中的諸將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看孫策不順眼。

袁遺如今是益州的掌舵人不錯,但並不代表他這個掌舵人所做的事,這些家族就必須要無條件遵從。

比如說,讓孫策總領漢中的兵馬。

要知道,現在這些蜀中的大將,也都是出身於益州本土的豪右,他們在益州作威作福多年,勢力和實力相比於荊州的望族,不遑多讓。

袁遺想要平穩的執掌益州,就必須要與他們達成一定程度的合作。

或者說能夠滿足這些豪右的利益。

若是不能滿足他們的利益,管你是什麼四世三公,又有何用?蜀中豪右也不需要專門找個不給好處的爹來!

孫策執掌漢中兵權,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沒有滿足這些益州豪右的需求。

若非嚴顏和張任這些人壓着,只怕大部分的益州將領,早就鬧翻天了。

但也正因爲如此,利用益州將領與孫家軍將領之間的矛盾,可以使黃蓋的詐降計能夠順利實施!

但前提是,類似嚴顏,張任,王累等這些人物,一定要暫時與孫策等人達成共識。

至少,蜀中的這些豪右階層的戰將代表,一定要暫時與孫家軍同仇敵愾。

嚴顏等人,雖然皆是蜀中的豪右武人代表,在根本利益上與孫策等人完全背道相馳,但在益州生死攸關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了暫時摒棄前嫌,與他們合作一試。

在有了這個大前提下,孫策和嚴顏,張任等人暫時達成一致,共同對抗外敵。

……

渭水可謂是關中的母親河。

渭水不僅爲它沿岸的縣城提供了水源,它還延伸出許多支流,分別灌溉着整片關中平原。

單單在長安城外,就有着渭水的三條支流流經。

那三條支流在農時,會成爲長安城內外的主要取水地。

而在戰時,那三條支流就會是長安西面的三道天然防線,但是現在渭水,已經成爲了朝廷大軍進兵漢中的指引依託。

渭水在郿縣往南分出了斜水之流,直如秦嶺羣山,然後再轉褒水,隨後沿着褒水穿越崇山峻嶺,直奔陽平關。

而依託着褒水南下去往南鄭,這一路上的糧草,還可以依託斜水用水運的方式運送一部分,這樣的話,倒也是能夠節約一部分的民夫勞力。

因而,劉儉很快的抵達了陽平關。

陽平內的益州軍,在看到地平線上有着大量威風凜凜的北軍出現後,臉上浮現了懼怕的神色。

而隨着漢軍的不斷接近,他們在看到那面“劉”字的大纛後,所有人更是心驚。

劉儉騎乘在他的大青駹上,意氣風發的遠遠眺望着那座雄偉的關隘。

陽平關!

這座雄偉的關隘,劉儉是第一次看到。

北邊是秦嶺山脈,南面是大巴山、米倉山。

或許因爲距離尚遠,劉儉無法第一時間看清陽平關的全貌。

可僅僅是管中窺豹的一眼,就足以讓劉儉的心中升起對陽平關地貌的讚歎之情。

如此雄偉壯闊的地勢,如此雄關險峻……

難怪說是十萬人馬不過陽平關!

果然是險峻異常!

隨後,劉儉讓大軍在陽平關外開始安營紮寨。

三軍正在按照營地,一道意外的消息就突然傳到了劉儉的耳中。

“陽平關有使者來訪?”

劉儉有些困惑地看着前來稟報的侍衛,心中不解。

大兵壓境,對方還派使者作甚?

在沉思一番後,劉儉隨即道:

“可知是何人使者?”

面對劉儉的詢問,侍衛拱手一五一十的答道:“據斥候捕捉到的使者所言,他乃是黃蓋派來的。”

這個回覆又加深了劉儉心中的意外。

但同時他的心中升起了興趣。

從之前打探到的情報可知,眼下陽平關內,包括漢中郡內所有的兵將都是由孫策率領。

若是孫策派遣使者前來,那麼這位使者帶來的就是以對方主將爲名的官方消息。

但眼下這位使者是黃蓋派出的,那麼事情可就有趣起來了。

如果依照常理推斷的話,黃蓋此番聯繫他,應該是揹着孫策的。

想到此劉儉隨即命人將黃蓋的使者帶過來,並同時下令讓人將一些重要的將領召來。

劉儉輕輕地搓着雙手,問使者道:“黃公覆派你前來,所爲何事?”

使者急忙道:“我家黃公敬畏丞相神威,對朝廷仰慕久矣,今願歸降丞相,助丞相拿下漢中。”

聽到黃蓋的使者這麼說,不止周圍環繞的諸位將領們都開始竊竊私語,就連劉儉的臉上也露出了幾分異樣之情。

少時,待衆人安靜了下來,就聽劉儉問他道:“黃公覆,乃是孫堅麾下悍將,今得孫伯符重用,隨他轉戰南北,如何能夠歸順於我?”

那使者道:“黃將軍對待孫將軍,本來是一片赤誠,願以生死相隨,只是如今孫將軍到了漢中之後,爲了籠絡蜀中諸將,處事不公,多有偏頗!便是糧秣也都是分配不公,益州之卒得的糧食多,然自家兄弟所分的糧食卻少!”

“前番聞聽丞相大軍即將臨近漢中,孫伯符爲了能夠抵禦丞相之軍,特意在漢中設立五營,並設五督,協其駐守,只是所用之人,皆乃是蜀中之將!”

“其實黃將軍也並非貪圖職位之人,只是若要重用蜀中諸將,籠絡人心,卻也得看對方能力,然孫將軍所立之人中,多有名不符實之人,黃將軍心有不忿,力諫之,卻遭孫郎排斥,並將黃將軍斥退!”

“這倒也是罷了,七日前,江東將士與蜀軍將士發生衝突,黃將軍待兵一向如子,故親自前往解決,怎奈蜀中諸將,過於自傲不曾將黃將軍放在眼中,雙方誰也不肯想讓,居然演變成了衝突,而劉𪻺手下一名嫡系在亂鬥中被人失手打死!”

“……”

那使者接下來又絮絮叨叨的一大堆,劉儉最終也大概聽明白了。

劉𪻺手下死了,劉𪻺本人問孫策要說法,孫策爲了平息益州諸將之怒,同時也是爲了使自己能夠穩固於漢中,深責黃蓋,將打死人的孫軍軍官處死,黃蓋不忿與孫策理論,當衆讓孫策下不來臺,孫策大怒,重打黃蓋五十軍棍,將他打的皮開肉綻,自從粱子就結下了。

聽着那使者悲痛莫名的在那說了一大通,劉儉露出了若有所悟的表情。

而他手下的諸將之中,有些人點頭表示贊同,有些人則表示不信。

另外還有一些人則是並未發言。

例如荀攸和賈詡等人。

少時,方聽劉儉緩緩說道:

“黃公覆就因爲這個,想要歸順於我?”

那使者說道:“黃將軍跟隨孫老將軍多年,本不該如此行事,怎奈孫郎處事過於偏頗,目光短淺,薄待昔日重將,使人心寒,況且丞相勢力強大,兵力強盛,一統天下乃是必然,跟孫郎與丞相作對,本就是取死之道,怎奈原先不過是顧念主僕之誼,不願棄之,今番出了此事,昔日恩情以斷,黃公歸順丞相,再無躊躇疑惑!”

黃蓋使者說完以上的話後,就在暗中觀察着劉儉的神色。

這番話乃是他出發之前與黃蓋仔細揣摩之後過來說的。

他也不清楚對於這番話,劉儉能夠相信幾分。在使者的觀察下,他發現劉儉在聽完他的話後,臉上並未浮現什麼明顯的或狐疑或思索的神色。

他看到的只有不置可否。

很平靜,讓人看不出絲毫的波瀾。

劉儉的平靜讓黃蓋的使者覺得,他的身遭好似有殺機在縈繞。

此人果然是深不見底啊。

就在那使者心中猶豫之時,突聽劉儉說道:

“黃蓋欲降,當何以降之?”

“要知道,我麾下可不缺他一個人,若是無功而來,我不需要他這般人。”

這話說的入情入理。

劉儉手下猛將如雲,真是不缺這一個。

卻見那使者急忙道:“丞相富有四海,聲威素著,一般人豈能入了丞相之眼?”

“黃公此番來投,若是沒有合適的功業,也不好意思在丞相麾下虛度光陰!”

劉儉聽到這,滿意的笑了笑道:“如何建功?”

“回丞相話,去歲南陽一戰,袁紹敗入南郡,天下大勢已定,後馬騰和韓遂歸順,涼州百年之亂被丞相一舉平定,今歲淮南之戰,曹操不敵關雲長,趙雲兵入襄樊,袁紹麾下莫有能與其爭鋒之人……”

“今丞相攜天下王師前來漢中,蜀中人心惶惶,皆知天命已歸丞相,如今陽平關內,很多人都有意歸順,只是有礙孫策強橫,不敢投降,今黃將軍願意在城內,替丞相招攬願意投降丞相之人,擇一良辰,率兵前來投效,一則去孫策羽翼,二則給丞相增軍,三則亂陽平關內士氣,不知丞相意欲如何?”

劉儉聞言,點了點頭,道:“還真就是可以。”

劉儉身旁,沮授冷冷笑道:“焉知不是詐降,苦肉計也?”

那使者聞言道:“黃公一片赤誠,還請丞相萬勿見疑!”

劉儉哈哈大笑:“我自打起兵以來,縱橫天下,所向披靡,莫有人感與我爭鋒,區區黃蓋,就是詐降,又能奈我何?”

說罷,他指了指使者:“回去告訴黃公覆,他若真心歸順,我必使其榮華富貴,一生無憂!”

“他若是懷揣什麼僥倖心思,休怪我日後打破關隘,屠戮其滿門也!”

“是,是,丞相恩威,真如天雷也!”

劉儉哈哈大笑,隨後問使者道:“汝姓甚名誰?”

“回丞相,末吏乃是黃公營中司馬呂蒙!”

“哦……原來如此,你們兩個在一塊,難怪公覆願意歸降,真乃天意。”

呂蒙沒有聽出劉儉話中的深意,他也沒法聽出。

“丞相謬讚了。”

“早日回去,告訴黃公覆,我靜候他的佳音。”

待呂蒙離開之後,劉儉繼續讓三軍紮營。

周圍的一衆漢將中,有幾人的臉上浮現了不解的神色。

但在劉儉面前,這幾人沒有當衆表達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少時,以張飛爲首的漢將進入了劉儉的帥帳中。

坐下之後,劉儉徐徐問道:“諸位可是爲了黃蓋投降之事而來?”

軍中身份僅在劉儉之下的張飛,便出來對着劉儉言道:

“兄長,方纔使者所言,順理成章,或可利用,不過也不能驟然輕信。”

“事出突然,易有蹊蹺,還需籌謀謹慎以待。”

張飛如今威望甚高,且智謀出衆,可謂文武雙全。

他說的話極有分量。

而在張飛說完之後,一旁也有人報不同意見:

趙睿道:“末吏認爲黃蓋突然請降也有情理,如今益州軍和孫軍不和,我軍軍勢甚大,黃蓋想率衆邀功於丞相,求個前程,也在情理之中。”

相比於張飛,趙睿顯然是覺得黃蓋歸降順理成章。

畢竟,這年頭良禽擇木而棲的人不少的。

劉儉聽了這話,又隨即看上一旁的馬超。

這次征戰,涼州諸將中也派出了不少的俊傑人物。

例如馬騰的長子馬超,此番就跟隨張飛一起來到了劉儉的面前。

另外還有昔日馬騰手下的大將龐德。

另外還有韓遂的女婿閻行,這些涼州有名的戰將,這一次都隨軍征戰。

對於這些人,劉儉並沒有任何的不重視,相反他還非常的厚待這些人。

在見到了這些人之後,劉儉告訴他們,不管他們原先的身份如何,只要今後能夠好好的爲朝廷效力,建功立業,朝廷一定會給他們實至名歸的待遇。

劉儉的熱情與保證,讓這些投降過來的涼州戰將信心十足。

而在今天這場關於黃蓋投降的爭議之中。

劉儉也願意給涼州的戰將們發表意見的機會。

這第一個人就是馬超。

劉儉詢問道:“孟起乃是壽成公的長子,常年征戰於塞外,雖然年輕,但也是見識廣博。”

“你對於黃蓋投降一事有何看法?”

馬超道:“末將認爲,黃蓋不過區區一名無名下將,雖然久經孫堅征戰,但其人的名望並未闖出多高。”

“特別是這些年,跟隨孫伯符,也一直是南北征戰風餐露宿,並沒有得到什麼好的歸宿,也沒有得到機會發揮。”

“若是換成別人,只怕是早就不願意在孫策的麾下待了。”

“末將認爲黃蓋想要投降在丞相麾下建功立業,乃是人之常情。”

“況且末將實在是想不出他就算是詐降。”

“他又能夠有什麼方法擊敗我軍?”

“陽平關之險有目共睹。”

“只要他們謹守關隘,我軍一時之間倒還真未必能夠對他們有什麼重大的突破。”

“何必多此一舉前來詐降?”

“還請丞相三思。”

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95章 四大金剛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530章 讓徐州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3章 兄友弟恭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46章 大饗諸士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792章 袁紹一支的出路第703章 論袁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53章 千古之賭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806章 歲如河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737章 接班人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