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

賈詡的話,讓劉儉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他開始低着頭細細沉思。

賈詡也不着急,他靜靜地等待着,等着劉儉能夠想明白。

少時,方見劉儉緩緩地開口言道:

“文和之意,我大致清楚了,你是覺得司州在天下乃是重中之重,想讓我將此地劃撥到自己的治理之下?”

賈詡卻搖頭道:“不,依照詡看來,主公若是出兵司州,可也……但若是要徹底佔據司州,卻不可也。”

劉儉算是徹底的讓賈詡弄的沒脾氣了。

這老傢伙怎麼前後說話是兩個樣啊?

適才那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讓我去司州佔據主導,怎麼話鋒一轉,又不建議我去佔據司州了?

眼見劉儉的面上露出了疑惑之色,賈詡隨即慢慢開口道:“其實,詡向主公諫言出兵司州,不是爲了讓主公佔據此地,而是讓主公出兵平衡此地。”

“平衡此地?此話何解?”劉儉不解地看着賈詡問道。

賈詡輕輕的清了清喉嚨,然後方纔慢條斯理的說道。

“雒陽乃是兩都之一,歷來便爲天下人所重,是大漢朝經濟政治豪富所囤之地,如今,大漢的都城雖是長安,但雒陽作爲關東關西的接洽之處,反而更爲重要。”

“這一次派學生們鬧事,背後必然有朝中某些公卿以及袁氏的支持,使科舉不能順利推行。乃在其一,其二,也是他們想借着這次事情,在司州站穩腳跟,只要他們能夠佔據司州,便等於扼守住了大漢朝一半的命脈,主公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啊。”

劉儉點頭道:“正因爲如此,所以我也想借着這次機會佔據司州,將這重要的地界納入到自己的治下,以免日後出現什麼問題。”

賈詡道:“這也就是賈某不想讓主公佔據司州的原因,司州如此重要,還是兩都之一,必須要由天子和朝廷執掌,主公做事一向最重名義,請問這本該由朝廷統管的都城,爲何要落在主公的治下?主公又有何名義統領此地,當然,主公若是一定要統領的話,也沒有人能說出什麼。”

劉儉聞言,似有些恍然。

他大概明白賈詡所要表達的意思了。

“文和請繼續說。”

賈詡拱了拱手,道:“況且依照賈某看來,司州之地,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天子和董卓絕不願意放棄,而朝中的公卿與他們外部的袁氏兄弟,也必然渴望奪下司州作爲遏制關中的落腳點,如此一來,那司州五郡之地,就會變成……”

劉儉慢悠悠的開口道:“變成諸牧守之間鏖戰的絞肉機了,是麼?”

賈詡聽到這頓時一愣。

“絞肉機?絞肉機是爲何物?”

劉儉笑着解釋道:“就是泥潭深陷之意?”

賈詡恍然點了點頭。

“主公,這個比喻打的好,很是貼切,怕是數年之內,司州之地都會成爲各鎮牧守的泥潭,佔領司州之人,不但要控制當地的富戶望族,要不斷應對外敵的騷擾,其必將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故當此時節,拿下司州,並非上善之策。”

劉儉言道:“所以說文和適才之言,乃是讓我制衡此地,任憑董卓、袁紹、袁術以及朝中公卿及天下望族在此處相爭,以司州之地來耗磨他們的實力,我等說是坐收漁利?”

賈詡站起身,向着劉儉,長長的施了一禮。

“主公真乃當世英雄,一言盡述其詳。”

劉儉又道:“只是對於司州的太學生鬧事,文和覺得如何處置才最爲妥當?”

賈詡沉言道:“按道理說,太學學子乃是我大漢的頂樑,只是如今這個天下的學子,大多皆是望族之親,”

“他們的利益與大漢朝的利益並不完全相符,不過,詡相信,只要科舉制度實行,再加上主公在境內大興官學私學,這寒門子弟即可獲得讀書渠道以及升遷途徑,數年之後,這天下的士人學子就會真正開始爲了大漢朝的利益着想,爲了國家真正的殫精竭慮,奉獻自己的學識。”

“眼下的太學學子終歸不過是一時之疾,雖然棘手,卻終歸不能長遠矣。”

劉儉心中暗歎:終歸還是察舉制惹的禍呀。

但你不能說察舉制不好,至少比起原先的貴族世襲制,察舉制已經算是歷史性的突破了。

但事到如今,也是時候用更爲先進的制度來取代察舉制了。

不過想要一下解決太學生的問題,確實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也不知道自己的老師在雒陽到底撐不撐得住。

……

確實如同劉儉所想,此刻的盧植在雒陽着實有些焦頭爛額。

兩萬太學生鬧事,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兒啊。

首先這兩萬人鬧事,他跟你正常的兩萬普通百姓鬧事可不一樣。

這比二十萬百姓鬧事還要難處理。

普通的百姓鬧事,朝廷方面可以兵力鎮壓,但太學生鬧事,那肯定是不能輕易用武力的。

這兩萬人的背後幾乎都有家族作爲支撐,就算是沒有家族作爲支撐的,那也都是掌控一方輿論的士族,一旦對他們動手,那回頭各族在大漢各地鬧將起來,散佈輿論,別的且不說,他盧子乾的海內名望可就沒了。

伱還能把他們背後那兩萬家族都滅了不成麼?

盧植雖然也是公忠體國,爲國爲民之人,但自己這些年的聲望打下來不易,若是因爲太學生的事兒而導致自己的一生清名受污,盧植只怕是死不瞑目啊。

連日來,太學生不斷的在雒陽各處聚會,大肆遊行,並不斷的散播新政的弊端,到處宣揚新政乃是弊政。

新政對這個天下到底是好是壞,盧植心中最是清楚,且他也知道,這個新政乃是出於他徒弟的手筆。

щщщ.тTk án.¢ 〇

盧植雖然也是察舉制的既得利益者,但是他深刻的明白,大漢朝的天下若是不進行一次有效且徹底的政治改制,很有可能就會完了,從此告別歷史的舞臺,消失於滾滾長河之中。

劉儉與董卓共同謀劃的新政,是拯救大漢朝最好的一劑良藥。

爲了平息雒陽的風聲,盧植不停的派人去太學生中引導駐太學生們鬧事的頭頭溝通,希望能夠迫使他們放棄鬧事,結果收效甚微。

很顯然,這些太學生現在並不把盧植當回事兒。

海內名望的大儒說話現在對他們而言,也有如放屁一樣。

畢竟科舉的事影響的可是他們前程!

本來應該屬於他們的位置,現在要拿出去,讓天下所有人都有資格跟他們一起考,你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看,這肯定是弊政!

在這些太學學生眼中,早就已經形成了嚴重的階級觀念。

當官根本就不是寒門與普通豪右能做的事兒。

那是屬於他們這些頂尖士門學子的特權。

面對前程,大儒說話講情也不好使!

在這種情況的逼迫下,盧植犯了難。

他不斷的派別人去向牛輔以及其他四郡太守求助,希望他們能夠援助自己,大家一起共同度過這個難關。

但是其他四郡的太守顯然不是很想管這個事。

畢竟這事兒有些太扎手,且沒有發生在別人的轄境之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特別是刺史牛輔,他的政治智慧短缺,對此事楞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呂布抵達了司州。

第27章 幷州刺史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739章 大捷報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2章 關長生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226章 遺物第561章 紹,術,譚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432章 咱們應該是朋友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652章 圍京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619章 呂強之死今天幫老媽搬家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631章 虎落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78章 拼歌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698章 夢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335章 神臂營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702章 大事件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