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司州之爭

知道了董卓派遣呂布前往雒陽鎮壓太學生,劉儉暗道董卓這一次辦的事,可真是老糊塗了。

北方草原的收服工作進展的如此順利,反倒是漢朝境內的事情這麼難擺弄。

僅此一點,就足矣說明,漢朝人比草原人的心眼子要多多了。

你看看人家草原人多樸實,讓幹啥幹啥。

雒陽和長安的太學生突然鬧事,但相比於長安,雒陽太學生鬧事的規模似乎還是更大一些。

畢竟,太學的本址並沒有被遷移,而被遷移往長安的太學生,也不過是數千人的關中本土士族之地,大部分的太學生依舊是留在了雒陽。

針對這一次事件,劉儉立刻召開了議會,召集手下的一衆謀士們商議。

大家針對此事各抒己見。

其中,田豐的看法最爲持重。

“君侯,依田某推斷,太學生在雒陽聚衆鬧事,此事背後必有推動之人,太學生大部分皆是大漢朝各州各郡的士門之後,很多人的家族在士林中都是名震一州之地,這背後的支持與資源不在少數,三萬太學生一起鬧事,此事不小……依末吏看來,此事背後定有袁家操持其中!”

劉儉點了點頭,道:“當然,這種事一般是離不開袁家支持的,以袁家人的心思,他們正可以藉着這次事件,在士林之中拿一波聲望,同時還能在士林之中招攬一部分的人心,只是長安的太學生鬧事雖好平定,但雒陽方面,聽聞董卓派呂布率兵前去,這未免就有些輕率了。”

“雖然以兵事介入科舉推行,對於董卓而言,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可在這個節骨眼上出兵並不妥當,畢竟太學生們的背後,雖然有家族推動,但他們畢竟都是白身士子,身上並無實職,呂布若是一個不慎重,對太學生動了手,反倒是容易引起激奮。”

沮授捋着鬚子道:“呂布若是處置不當,對太學生動了手,在背後推動此事之人,必將大肆宣揚此事,或許本來呂布只是驅散了太學生,但是回頭傳到天下,就會傳成呂布在太學之前,誅殺數千太學生,血流成河……屆時天下反抗科舉之勢,更甚!”

劉儉輕嘆口氣:“人言可畏啊。”

審配道:“按道理而言,董卓實是不應犯下這般錯誤,怎麼會……”

田豐道:“依照我想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董卓與君侯的立場和聲望,還有行事手段皆不同,特別是出身……這些年來,不論董卓想如何扮演好大漢忠臣這個角色,但他終歸不過是一涼州軍漢,擅自率兵入京,天下有學識之士,誰不惡之?”

劉儉站起身,在廳堂之中來回踱着步子,問道:“依照諸公之見,如今雒陽發生變亂,劉某應如何?”

沮授很是鄭重地道:“太學生暴亂,背後牽扯太多,一個處置不好,便容易失聲望於士林,將軍不可輕動,如今北疆異族之事一片向好,以我河北的立場而言,當下還是要治理北疆,依照既定之策,將烏桓,匈奴,鮮卑諸異族牢牢掌控於手中,如此十年或是二十年之後,河北便有了席捲天下之勢,大勢不可逆轉,屆時君侯全盤在握,誰可敵之也?”

劉儉看向田豐,審配等其他人:“諸位之見,也是如此?”

田豐道:“沮公與老成持重之言,還請君侯細思。”

劉儉輕輕地點了點頭,他沒有贊同這些人的意見,也沒有反駁他們的意見。

不過,他在心中覺得,這些人說得確實有道理。

太學生和宦官,豪右乃至於望族都不一樣。

他們是這個社會下一代的精英羣體,而且偏偏還都是年輕氣盛的一羣人。

對於這些人的處置手法,一旦有問題,那很有可能就會受到輿論猛烈的抨擊而惹一身騷。

所以說田豐,沮授,審配的建議,都是不管這些太學生,任憑其等發展。

而劉儉只是專心在河北做好自己的事情。

等待收繳異族爲中華己用的時候,劉儉就可以說是天下無敵了。

到時候不論是在資源上還是人力上,河北的勢力都會達到絡繹不絕、生生不息,任憑袁家這樣的仲氏家族底蘊在大漢朝多麼深厚,在正面實力的較量上,絕對無法相比擬。

……

所有人都撤走了之後,劉儉則是找到了他的幕後謀士,賈詡。

他將今天所發生的事情,包括大家的諫言,都跟賈詡說了一遍。

隨後,他表示想聽一聽賈詡的想法。

現在的賈詡跟劉儉還是比較交心的。

他並不藏着掖着,有什麼想法都會跟劉儉直說。

相比於其他人,毒士賈詡的看法多少有些不一樣。

因爲他最是瞭解劉儉的志氣。

“依照主公看來,這些太學生都是一些什麼人?”

劉儉沒有想到,賈詡會問他這樣一個問題。

“這個,太學生麼……自然都是我大漢下一代的精英,他們承載着我大漢朝的希望,是使我大漢朝安定繁榮的重要人羣。”

賈詡笑了笑。

“君侯真的是這樣認爲的?”

劉儉摸了摸自己的短鬚:“文和覺得他們不是這樣的嗎?”

“是,只是在老夫看來,除了君侯適才所言的身份之外,這些太學生還有另外一面。”

“請講。”

賈詡慢悠悠的道:“能夠進入我大漢最高官學的後輩,確實是築建我大漢朝未來的基石,但同時,他們爲別有用心的家族所利用,在我看來,他們也是對於大漢擁有無限遺害的禍胎。”

“君侯想過沒有?不論這次攛掇學生鬧事的家族是誰,他所針對的必然是新政,但如果這次事件讓他們鬧成了的話,以後推行新政,還有會成功的可能嗎?”

劉儉聽到這裡,略有些恍然。

卻聽賈詡繼續說道:“故而依照賈詡來看,司州之地,乃天下正中之處,乃是天下諸人必爭之地,今番太學生鬧事,呂布率兵前往司州,若無意外,袁家人也必藉此事前往司州,難道主公心甘情願,使司州寶地的話語權落入他人之手乎?”

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今天母親出院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第303章 趙子龍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382章 毒士有計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710章 八千騎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97章 太平五行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98章 張角高徒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215章 攔路虎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333章 漢之疆,不可止第21章 佈局第585章 規劃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703章 論袁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713章 破袁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761章 蜀亂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739章 大捷報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415章 斬兩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