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關長生

第32章 關長生

驛舍外是雷鳴聲,夾雜着磅礴的暴雨聲,而一個頭戴斗笠身穿蓑衣的壯漢走進亭驛,單看其輪廓,就不免讓人驚歎咂舌,不爲別的,只因此人的身形實在過於高大,如果是以後世的身高來計算,劉儉估計此人身高淨量應該在一米九以上。

對於食物品種單一,營養匱乏的漢朝人來說,能長到一米九幾的個頭,實在是天賦異稟了,異於常人了。

劉儉家庭條件算不錯的,但他現在也就長了個一米七五七六的樣子。

隨着那漢子闖進來,他的身後也另有幾名渾身已經被澆灌溼透的驛吏衝了進來。

其中一名驛吏一把抓住那高大漢子的肩膀,怒斥道:“不是說了麼,此處已經無房!你還在這賴着作甚?驛亭今日歇了貴人,容不得你這樣的莽夫撒野,出去……你給我出去!”

說罷,他便開始在那漢子的肩膀上用力,想要將他拽出去。

不曾想那人站在原地,一動未動,反倒是那驛吏用勁過猛,自己險些滑倒。

“哎呀!”

眼瞅驛吏要摔倒,那高大的漢子一伸手,竟是穩穩的將他扶住。

隨後,方見他慢慢地背過手去,慢吞吞地開口說道:

“某知此已無房可住,爾等大可放心,關某不在此處歇腳,只是暫避雨一時,雨勢一弱就走,絕不會擾了旁人。”

驛吏皺起了眉,本不想答應他,畢竟這亭驛接待的,多是手持符傳的各郡信使,亦或是出門遊學遠行的豪門士人,這大漢裝束樸素,隔着老遠一看就知道是類似遊俠的人物,這樣的人,縱是能出的起錢,也不好讓他進入亭驛中來。

“這偌大的地界,避雨伱去哪不好,非到這來?你也不是不知這是什麼地方!門口的槐樹能站人,也能躲雨,你去那裡好了。”

大漢一聽這驛吏居然讓他去屋外的樹下避雨,臉色瞬間變的不善。

他緩緩轉過頭去,低頭怒視那名驛吏,眼中的蘊含着怒火,似可隨時爆發。

他本就比驛吏高上一頭半不止,身材寬大健壯更是能頂對方兩個,那驛吏仰頭看着他,被他的目光嚇的有些膽寒,不知不覺間口乾舌燥,有心再說些挖苦的話,可張了張嘴,卻只是吐出一些旁人都聽不清的細語,猶如蚊子一般。

就在這當口,劉儉走了過來,他一把抓住了那名大漢的手腕,笑道:“兄弟,我在此等你多時了,你如何現在纔來?”

那漢子疑惑地轉頭看向劉儉,張了張嘴似想說些什麼,可最終沒有說出來。

那名驛吏聞言忙問劉儉:“君與此人相識的?”

劉儉很是自然地回答:“正是,我奉命往晉陽見方伯,正好有些消息需從此人處知,故提前相約此地。”

那驛吏一聽此言,二話不說,直接轉頭吩咐:“給他們再添一碗粟飯!”

果然,在這裡當驛吏的,都是善於察言觀色的主。

劉儉衝他笑了笑:“你們的門板,我賠!”

“哎,不用不用,一扇門板而已,修修就安上了,小郎君自便。”

隨後,那漢子被劉儉拽到四虎所在的案邊坐下。

不多時,粟飯被人端上,五人一人一碗圍案而食。

那高大的漢子看着眼前的粟飯,並沒有動筷子,他只是疑惑地看着劉儉。

還未等他張口詢問,便聽劉儉說道:“都是在外面勞碌奔波之人,彼此互助也是理所當然,仁兄不必客氣,這一碗飯聊以充飢,你只管用就是了,不需記情。”

那漢子很是禮貌地衝着劉儉抱拳,自我介紹道:“足下如此慷慨善助,足見是位俊逸人物,某家關羽,字長生,河東解縣人士,常年在外遊歷,今番歸鄉,偶經此處,有幸與足下相識。”

劉儉聽了對方報上姓名,心中很是歡喜。

至於歡喜的原因,想來也不需贅言了。

“在下涿郡涿縣人士劉儉,尚未加冠,恩師贈表字德然,這位是我兄長,劉備劉玄德,我們二人皆漢皇后裔,家祖乃中山靖王,我等皆是孝景皇帝玄孫是也。”

“噗!咳、咳咳!”

一旁吃飯的劉備聽了這話,一口飯直接噴在碗裡,接着便控制不住的大聲咳嗦了起來。

簡雍見狀嚇了一跳,急忙伸手去替劉備撫胸順氣。

劉備咳嗦完了,詫然地轉頭看向劉儉,渾然不知道這小子今日這是吃錯了什麼藥,爲何要提自己是漢室宗親之後這件事?

若是劉備沒有記錯,這許多年在外人面前,漢室宗親這些話應該是自己的口頭禪啊,劉儉從來不提的。

而且多年的事實證明,漢室宗親之後這個幌子,歷來都是沒什麼用處的,至少劉備用此事當做自己門面的時候,一直都沒什麼大用,而且時不常的還會被人嘲笑。

不想……

那壯漢面露詫異神色,道:“不想足下竟是漢皇后裔?真是失敬,失敬!!”

“噗……咳、咳、咳!”

劉備聞言又是好一陣咳嗦。

原來這漢皇后裔的身份,竟真能唬人!

自己用的時候,根本沒有人正眼瞧他一下,可怎換到了劉儉的身上,就能讓人刮目相看呢?

自己原先跟他說的話是一模一樣的,沒毛病啊?

“對了,不瞞關兄,劉某人昔年在緱氏山,以師事當朝盧尚書,喜讀《左傳》。”

劉備再次驚詫地看向劉儉。

我說……大哥你今日是專程出門來着臭顯擺的嗎?你跟他你說得着這事嗎?

“哦?君竟也喜讀春秋!?關某亦如是!足下師事名儒,關某近日正好有些關於《左傳》中的些許道理讀之不明,正想向人討教,不知君能否不吝賜教一二?”

劉備聞言傻眼了。

眼瞅人二人居然可以談的這般投機,少時,終聽劉備長嘆口氣,頗嫉妒地道:“要不,你二位單談,我們仨去旁邊躲躲?”

……

晉陽城,刺史府上,身材龐大威武壯實的董卓,正拿着一卷簡牘,那簡牘中是不曾斷句的《易經》內容,他手中握筆,沾着墨水,苦楚地看着那沒有斷句,一行行連貫不斷的文字,只覺得眼花繚亂,胸部被一口鬱氣堵住,似有些上不來氣。

董卓的身側,矗立着一個和他身材同樣寬大健碩的中年壯漢,若仔細打量,就會發現此人與董卓的相貌頗爲相似。

此人就是董卓的弟弟董旻,自董卓上任之後,董旻就作爲刺史的兵曹從事,帶着同宗豪傑,隨董卓一起來幷州赴任。

異地爲官,特別還是刺史這樣在地方比較敏感的官員,身邊所用的親信自然還是自家的人更好用一些。

漢朝所用的簡牘承字量較少,只是一篇《易經》,這邊總計譽寫了十三卷,此刻皆堆在董卓的桌案邊,由董旻一卷一卷的遞給董卓斷句劃分。

終於將手中這一卷劃完,董卓鬱悶地擡起頭,看向董旻道:“幾捲了?”

“兄長,三捲了。”

董旻一邊說,一邊又遞上了一卷。

董卓不耐煩地伸手擋開,隨後將手中的那一卷扔在了地上,氣道:“今日就到這吧,老夫這眼都要睜不開了。”

一邊說,董卓還一邊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打着哈欠在榻上斜靠向一邊。

董旻沒閒着,他彎腰去收拾地上散落的簡牘。

他一邊將簡牘合攏整齊地擺放在案上,一邊問道:“兄長,那汝南袁氏家傳《孟氏易》,祖祖輩輩皆通《易經》,這斷句如何分劃,他們心中最是明瞭……只是弟弄不明白,袁司徒弄了幾卷原版譽抄的《易經》千里迢迢的命人送到晉陽請兄長斷章,這當中究竟意欲何爲?”

董卓半瞌着眼睛,又再次長長地打了個哈欠,不以爲意道:“還能作甚,不過是爲了羞辱老夫而已。”

“啊?用、用這方法羞辱兄長?可是,兄長你如今是袁氏故吏啊!”

(本章完)

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36章 共成大事!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713章 破袁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43章 教導張飛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46章 大饗諸士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63章 案 情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585章 規劃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411章 朱車騎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226章 遺物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請個假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21章 佈局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589章 北上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20章 詐!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215章 攔路虎今天陪老婆複查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161章 恐懼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