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

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

金城郡,洪池嶺下。

現在的洪池嶺,也就是後世的烏鞘嶺,極像一條蜿蜒盤旋的烏龍。

山嶺以及嶺上樹木植被一律呈墨綠色,沒有植被的山石及裸露的土坡也呈現灰黑色,遠遠觀之,給人留下了烏黑厚重的印象。

在涼州,此嶺素以山勢峻拔、地勢險要而馳名於世,作爲絲綢之路的東大門,扼守要衝。

河西走廊東起洪池嶺,南有祁連山陪伴,北有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護衛,兩邊高山夾着這塊長兩千裡,寬數百里的狹長平原,位於兩山之間,如同走廊,祁連山的雪水源源不斷地滋潤着這塊土地。

隸屬於韓約的一支主力兵馬,已經在此地被黃忠圍困了三日。

他們被堵在一座山嶺之下,前不能進,後無退路,想要衝出黃忠設下的包圍圈,卻始終不能攻破。

蓋因黃忠在此設下了強大的弓弩陣,只要這些羌叛稍有往外衝的跡象,無數的弓弩便會將他們射成篩子。

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但着實沒有想到,董卓派遣他的女婿牛輔,前來軍中告知黃忠讓他立刻撤兵返回榆中,暫時不要繼續向西面進兵。

雖然不知董卓是打的什麼主意,但將令已下,黃忠只能遵守。

不過,黃忠還是對牛輔道:“如今有羌叛的萬餘精銳,被黃某設計埋伏於此,他們已被圍困三日,糧秣即將用盡,最多不過再等兩日,黃某便可將他們斬盡殺絕,以報國恩,還請少將軍回稟董公,待殲滅此一軍之後,黃某人立即撤兵就是。”

按道理來說,黃忠覺得自己的這個要求合乎情理,完全沒有被拒絕的理由,叛軍的萬餘精銳,好不容易被自己圍困在此,只要再等兩日,就可以盡滅之,這可不只是他黃忠的功勞,更是董卓的功績!

但不曾想,牛輔卻道:“黃司馬,董將軍有令!着司馬今夜之前,便即退軍,片刻不得停留,此乃軍令!司馬若是違之,當以軍法論處!”

“什麼?”

黃忠等着兩隻眼睛,驚訝的看着牛輔:“難道放着萬餘賊寇不滅,就這麼撤回去了?需知爲了圍住他們,黃某設了多少計策,花了多少心思,折損了多少士卒,如今大功即將告成,董公一句話讓我撤便撤了?”

牛輔拱手道:“黃司馬,軍令不可違,這點道理司馬想必很是清楚!”

黃忠不甘心的道:“那還是勞煩少將軍將此間戰況轉達給董公,如何?”

“司馬這裡的戰況,董將軍盡知!黃司馬,就請撤兵!”

黃忠的長髯微微抖動,一雙眸子瞪得渾圓,雙手亦是有些顫抖。

牛輔也不是沒有眼力見的人,見黃忠如此,他心中自然明白對方心中非常憤怒,隨即道:

“黃司馬,莫要如此,這天下間的戰功,是立不完的,董公讓你撤退,也自然是有董公的道理!你放心,只要好生跟着董公,這涼州的功勞,今後應有盡有,不愁你無路升遷!”

黃忠冷然道:“戰場之上,生死相搏,哪裡會有唾手可得的功勞!”

牛輔聞言,哈哈大笑。

隨即,便見他壓低了聲音,說道:“黃司馬啊黃司馬,伱啊,打仗的本事一流,但這建功的腦袋,卻是二流,怎麼就轉不過來這個彎來?”

黃忠皺起了眉,道:“什麼意思?”

“打仗麼!功勞麼!不就是計個人頭數嘛!這賊寇的人頭也是人頭,那些野人賤民的人頭,也是頭,殺誰的頭不是殺……”

“住口!”

卻見黃忠突然一聲暴喝,雙眸圓睜,怒視牛輔:“汝乃大漢軍人,受朝廷恩蔭俸祿,如何出此粗鄙之語!看你是董公女婿,我今日不殺你,莫要讓我再聽到你這般禽獸之言!滾!”

牛輔被黃忠一頓呵斥,羞臊的臉色發紅,心中是又氣又惱。

但他與黃忠一起征戰羌叛,素知黃忠之勇,知道自己若是與黃忠對上,三個自己綁一塊也不夠黃忠宰的。

因此牛輔不敢吭聲,只是重重一哼,咬牙道:“不識擡舉……”

隨後,便見他轉身出了黃忠的帳篷。

黃忠望着牛輔消失的身影,暴怒的神色逐漸消失,臉上露出了惋惜的表情。

他也是一把年紀,都奔四十的人了,什麼事情看不明白。

董卓不是傻子,眼瞅着一萬多的叛軍精銳就要被自己消滅,他此時卻讓自己撤兵,這是爲了什麼?

養寇自重!

黃忠長嘆口氣,閉起了眼睛,搖了搖頭。

說實話,董卓打仗的本事很厲害,黃忠跟他一起在涼州征戰,長了不少的見識,也有不少的心得感悟。

董卓確實是一員難得的將才! wωω▪Tтkā n▪C〇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黃忠也逐漸的感受到了董卓的豺狼心性。

論及面善心狠之人,普天之下,無一人能出董卓之右。

黃忠已經逐漸想明白,董卓與自己並不是一路人,這樣的人,縱然是再善於用兵,自己也絕不能與之爲伍!

黃忠是很想建功,但也分他跟着誰,建什麼樣的功勞。

當初跟着劉儉,黃忠的感覺是痛快,是舒爽,是快慰!

至少他跟劉儉的三觀是一致的。

不能繼續再與董卓糾纏下去了。

黃忠下定了決心!

……

黃忠終究還是撤兵了,他按照董卓的軍令,兵返榆中。

不過,在抵達榆中的第二日,黃忠就帶上了他的司馬符印,來到了董卓的帥帳。

當黃忠將他的符印,呈遞到董卓的桌案上時,董卓笑容滿滿的臉頰,不自覺的僵硬了一下。

但他很快恢復。

“漢升,這是爲何?”

黃忠長嘆口氣,道:“將軍,忠自隨將軍來到涼州,蒙將軍指點,屢立戰功,也算是名震西州,只是近來身體狀況日下,心時絞痛,上不得馬,拉不得弓,想來是得了什麼頑疾,故特來向將軍請辭,希望將軍能夠稟明朝廷,讓忠暫離西北之境,回鄉靜養,待病體康健之後,再來前線爲將軍建功。”

董卓哈哈大笑:“漢升得的,是心病吧?”

黃忠無奈的嘆息道:“是心痛之疾,唉!”

董卓面上依舊笑着,不過他的左手已經握成了拳頭,拳背之上青筋暴露。

“漢升,老夫可以當你適才的話是沒有說過的,咱們依舊如同往昔,但你若執意請辭,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老夫可就不能保證了!”

一旁的牛輔聽董卓說到這,臉上露出了陰狠的笑容。

他轉頭看向帳外,對着帥帳口的幾名侍衛使了一個眼色。

便見那些甲冑之士,一個個都靜悄悄的將手撫在了劍柄之上。

黃忠面色不變,依舊道:“回將軍話,末吏確實是犯了心痛之病,懇請將軍恩允,讓我還鄉!”

董卓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慢悠悠的道:“漢升,你看到老夫桌案上的這隻酒爵了嗎?”

“看到了。”

“漢升可知,什麼叫做摔爵爲號?”

說罷,董卓伸手,緩緩的將那隻酒爵拿了起來,冷然道:“老夫這一酒爵摔在地上,漢升,你就沒有回頭的餘地了!”

黃忠並沒有被董卓嚇到。

他只是嘆息道:“黃某抱病的殘身,即使留在軍中,也不能替董公分憂,還請董公放我走吧。”

董卓聞言,閉起了眼睛,心中備感挫敗。

一旁的牛輔顯得非常興奮,一個勁的在心中嘀咕道:摔,摔,摔呀!

但沒有想到的是,董卓最終還是緩緩的將手中的酒爵放在了桌案上。

接着,便見他收起了適才陰冷的表情,又再度豪邁的大笑了起來。

“漢升真豪傑也!適才相戲爾,君莫相怪!”

說罷,便見董卓伸手,從桌案上拿起了一份絹帛,道:“南冀州牧劉使君,上個月派人給老夫送來了一份書信,裡面對你多有提及,唉!漢升啊,你有福氣啊,你的這位老恩主,一直都不曾忘了你,時時刻刻都惦記着讓你去河北幫他的忙呢!”

黃忠聞言,心中頓時不免一陣激動。

是劉儉?

他早就向董卓寫信了?

董卓無奈的嘆息道:“你我在涼州征戰,也算彼此相知了,但可惜,老夫終歸還是不如劉使君有魅力,留不住你黃漢升的人啊!惜哉,惜哉!”

“老夫已經將你在涼州的功業,稟報給了京中四府和尚書檯,劉儉也向袁君侯書信舉薦於你,以你現在的功業和身份,任一兩千石武職,綽綽有餘。”

“如今的烏桓人似蠢蠢欲動,有反叛跡象,老夫聽聞袁君侯在雒陽已是表你爲護烏桓校尉,若無意外,任期不日就將下達,呵呵,恭喜你啊,不但榮升兩千石的武職,這回還能去河北,與你的恩主相會了。”

“不敢,不敢,黃某隻願爲朝廷效力,並不做他想。”

“哎呦,一聽說可以去河北,心不疼了?”

黃忠愁眉苦臉道:“唉,疼,還是疼。”

董卓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隨即揮了揮手,道:“疼就下去歇着吧!”

黃忠當即向董卓告退。

黃忠走後,牛輔焦急的問董卓道:“岳父,此人擺明了是不願意留在此處爲岳父效力,何不殺之,以絕後患?”

“你放屁!”

董卓惱怒的唾罵了牛輔一句:“他是劉儉的人,此番跟老夫來涼州,就是專門建功立業來的,你讓老夫怎麼殺!”

牛輔氣道:“他不肯爲岳父所用,爲何不能殺?劉儉的人又如何,劉儉還能大的過軍法,咱們要殺黃忠,理由不有的是!”

董卓搖了搖頭:“劉儉平均每兩月,就書信於老夫問一次黃忠,足見他對此人的重視,你要知道,劉儉與袁基乃是莫逆之交,而且他與老夫的關係一直不錯,老夫現在還多少需要袁氏幫我養西北之兵,不能與劉儉鬧翻引起變數!”

牛輔聞言,不由長嘆口氣。

“好了,大度些,你是老夫的女婿,要心胸開闊,不過就是走了個黃忠麼,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他本來就不是老夫的人,如今天下最精銳的兵馬在老夫手裡握着,不缺他一個黃漢升,至於袁基和劉儉,眼下還是都要交好的,不可輕易得罪,咱們涼州人,不能只是尚武好戰,還要懂得時勢,你明白了嗎?”

“喏!”

(本章完)

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193章 廣積糧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19章 審鮮卑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77章 肉由我分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43章 教導張飛第335章 神臂營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99章 上架感言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333章 漢之疆,不可止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整理一下思路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170章 劉十億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88章 放手一搏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