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

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

褚燕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在黑山軍中他是大豪,可是在劉檢這邊,他的黑山身份啥也不頂用。

他的人頭卻只能算是官屬中的功績。

在漢朝地方每年的上計考評中,誅剿賊寇這一方面也是有着具體要求的。

雖然劉宏已經死了,但地方大體的政策還沒有改變。

劉宏在世時,對地方剿除賊寇的考評要求極其嚴格。

這是因爲賣官鬻爵需要流通,考評不合格的官員被拿下後,如此皇帝就可以針對空缺繼續賣官。

而在地方各郡的考評項目中,剿除賊寇這一項是最難完成的,因爲那需要實實在在的人頭來充抵功業。

雖然劉儉的行爲很讓褚燕佩服,但褚燕沒想過劉儉會放過他。

“劉使君此言當真?”褚燕略顯驚訝的問道。

劉儉很是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

“我適才所言,句句屬實,我到冀州來,不是爲了積攢功業,劉某人做到今天這個位置,還有今天這個聲望已是光宗耀祖,縱然再積攢功業,又能如何?”

“我是真心實意的想爲冀州的百姓做些實事,讓百姓安定,餓有飯吃,寒有衣穿。”

劉儉的話情真意切,再加上他本人的所作所爲,不由得褚燕不相信。

“若劉使君果能做到此點。褚某答應使君,回到黑山之後,定然約束手下諸人。”

劉儉笑着點了點頭:“不光是要約束,我還希望,褚兄能夠一統黑山各部,同時,好好治理你轄下的黑山子民,不要讓他們再行劫掠之道。”

“只要褚兄願意,到時我願意提供一些糧種和工具,並相助開墾,褚兄收下的黑山子民可在太行周邊尋荒地開墾,”

“若是到了冀州屯田能夠足夠收納黑山軍所有人的時候,我也願意代表朝廷向黑山行使招安。”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願意是天生當反賊的,褚燕也是一樣。

若是真的能夠被劉儉招安,並稟明朝廷,改變命運前程,就算是黑山軍挾衆百萬,對褚燕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人都是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命運歸宿的。

當下,便見褚燕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以劉儉的身份,能夠對他說出這樣的話,足以讓人感動非常了。

當下便見褚燕向着劉儉拱了拱手:“劉使君能有此心,褚某豈敢不應?只是我目下並無能力一統黑山,黑山各部之中,更有諸多渠帥位列於我之上,怕是要辜負使君的一片好心了。”

劉儉卻是擺了擺手,說道:“近年之內確實如此,但我觀褚兄乃是胸懷大義的豪傑之士,放眼天下,亦是一等一的英雄,是褚兄這般英傑之士,早晚必然在黑山之中爲首。”

“況且,我冀州屯田也未大成,然數年之後,褚兄位列黑山魁首,而我劉儉也能在河北廣佈仁政,有足夠的田地收納所有流民,屆時天時人和俱在,褚兄順勢而歸,豈不更好?”

劉儉的話聽着好像有點兒是在畫大餅,但在褚燕耳中聽着卻不是這樣。

正所謂女爲悅己者容,士爲知己者死。

劉儉的話讓褚燕感受到了自己很被對方重視。

而且褚燕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他也覺得憑自己的本事和魅力,確實在黑山中能排個第一,其他黑山軍的渠帥真是比自己要差了許多。

“若劉使君信得過褚某,我願與使君訂下君子之盟。”

劉儉笑呵呵的伸出了一隻手掌。

褚燕也隨即伸出手,兩人在趙雲的面前,“啪、啪、啪”,連擊三掌爲誓。

隨後,劉儉又與褚燕約定了交流方式,彼此之間若有需求。可以相互通信。

隨後,劉儉也不再耽擱,並安排趙雲將褚燕送回黑山。

……

就這樣,中平二年悄悄的過去了,一轉眼來到了初平元年。

而冀州在劉儉的整治下,變得與原先完全不一樣了。

資源、財富,還有諸家之力,都被劉儉統一調配,流民也大幅度減少。

荒蕪的田地再度被開墾起來,糧食的收益也大幅度增加。

冀州的庫府也逐漸變得殷實,劉儉所能夠調動的財富資源也開始增長。

於是,他擴充了冀州軍募兵的數量。

由原先的五千人擴充到了兩萬。

其實,劉儉可以將兵馬的數目再度擴招,但是他覺得沒有必要。

一則,現在朝廷剛剛換了新君,他身爲州牧,在地方過度的招兵買馬,一定會引起朝廷方面的警覺,對他不利。

二則,劉儉覺得他需要好好算一筆賬。

一個操練精熟,全副武裝的精軍,和三個戰力一般,裝備簡陋的兵卒成本是不一樣的。

這一個精兵,完全可抵三個裝備簡陋的士卒,但劉儉卻只需要花費一個人的口糧養兵。

冀州倉廩中的糧食不是大風颳來的,劉儉得精打細算的花。

冀州各地的水車已經開始陸續興建,這些翻車、黃河車、筒車的修建,促使冀州產生了一大批的能工巧匠。

對於這些人,劉儉命牧暑紛紛登記在冊,重點關注,重點保護。

劉儉知道,在這個時代,有一種人才最爲重要,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卻不被各方勢力所重視。

大部分的地方牧守和太守只重視那些所謂的“經學人才”“當世名士”。

但殊不知,這個社會真正運轉的動力,是那些技工性的人才和發明性的人才,他們纔是社會生產力的第一締造者。

出謀劃策的政治家不需要太多,差不多有幾個就夠用。

但是技術性人才、工匠型人才、發明型人才,那是多多益善,培養的越多越好。

想想後世的漂亮國爲什麼能夠一直能領先各國?

當然,在大漢時期,並不存在所謂的科學家。

但是在這個時代,依然有許多實體行業的能工巧匠。

比如說擅長建築,擅長造橋,擅長農耕,擅長製鹽,擅長醫學,擅長冶煉…等等,這些人其實才是保證一個國家,能夠蓬勃發展的主要力量。

像是袁紹、曹操,那些人對於這樣的人才不重視嗎?

他們也重視,但絕對不會像劉儉這樣重視。

劉儉決定先通過在黃河北岸大批量的建造水車,一面大力發展農業,一面挖掘並發展一部分技術人才。

同時,通過一系列對於技術型人才的保護和厚待,逐漸吸引大漢各州的技匠型人才來投。

水車的興建只是劉儉計劃中的第一步。

農業發展確實很需要水車,同樣,如果想要達到冶鐵業的快速發展,水利能源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過對這一批人才的培養和鍛鍊,下一步就是要利用水車、水利來增強冶鐵業的產能。

在這個年代,強大的軍隊必然離不開鐵。

看起來,劉儉前面的路還是很長呀。

初平元年,新年一過,受任爲冀州北牧的盧植,開始往冀州起行。

他並沒有着急先去赴任,而是先行前往劉儉所在的魏郡探查了一番。

這番一探查下,非同小可。

盧植前年也是率兵在冀州討伐過張角的人。

當時的冀州,流民遍地,田畝荒蕪,這些事回想起來,盧植都歷歷在目。

但是這次到了鄴城附近一看。

所有的一切都與他想象中的不一樣了。

聽說老師來了,劉儉自然要親自迎接。

師徒二人久別重逢,盧植用力拍打着劉儉的手,一臉老懷大慰之情。

隨後,盧植又向劉儉詢問了關於他如何治理冀州的事情。

劉儉毫不隱瞞,將所有的事情都與盧植和盤托出。

盧植感慨之餘,也表示自己就任之後,也要採取和劉儉一樣的政策,大力開展屯田,興建水車,灌溉興農。

而且,盧植話裡話外之意,今後在河北,所有諸事皆以劉儉爲先。

(本章完)

第530章 讓徐州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661章 劉丞相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774章 袁家兄弟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4章 同窗可用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576章 試探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686章 漢室人傑發燒了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460章 西域大先鋒第659章 廢三公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發燒了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92章 酒醉獻子發燒了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215章 攔路虎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659章 廢三公第12章 人爲利趨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外,誰能敵我?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