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

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

其餘閒雜人等走後,袁基的府邸就只剩下了他和姓袁的一衆袁家二代子弟。

對於袁家人來說,有些事情終歸是他們自家人才能聚集在一起談一談,不方便讓外人聽見。

袁基來回看着衆人道:“天子讓劉虞和盧植當了州牧,又給了劉德然假節鉞之權,這是在爲他死後佈局呢。”

袁東笑呵呵的道:“兄長無憂,如今董卓在西北已經盡掌軍權,涼州叛逆已不成氣候,西北之地民風彪悍,董卓本人又是涼州人,他以目前手中掌握的兵馬爲基礎,再行招募涼州羌兵,這便是我們的一大外援,天子再怎麼佈局,也是枉然。”

袁基聽了這話,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過,等天子死後,我們袁家接下來該當如何行事?”袁胤在一旁問道。

袁基緩緩的站起身來,道:“此事我已經與叔父商議過了,叔父覺得,值此時節,乃我袁氏一門的天賜良機,不容錯過,”

“待天子去後,新帝登基,君帝年幼,諸事皆依賴何進,只是那何進屠夫之輩,若要把持朝堂,也需仰仗我們袁家,如此,朝中大事可定!也是時候讓諸位兄弟們到地方歷練一下了。”

袁基這話說完,袁家一衆二代子弟頓時精神了許多。

大家摩拳擦掌,彼此互相觀望,都是面有喜色。

畢竟,在京中已經待了許多年了,若真是能被派往地方爲牧守,那統領一方的滋味,只要是稍稍想想,就真是妙不可言。

袁基來回看着衆人,道:“當然了,牧守之位,我也一定會替諸位賢弟爭取的,但想來也不會那麼容易,朝中諸卿,也並非全都站在我們袁氏一邊,劉氏宗親之中,現在也只有三人爲牧,故我袁氏爲牧守者,也不可能多於三人,這一點你們明白麼?”

袁氏再雄,也不能在明面上超越皇室,這個分寸袁基掌握的很準確。

袁家子弟之中,有些人聽了這話不免有些失望。

若真是隻有三人能爲牧守,那不用多想,首先安排上的人,必然是袁紹和袁術,這兩個人直接就佔了兩個位置。

剩下的一個是何人,就着實不好說了。

果然,卻見袁基緩緩的站起身,掃視一衆在座的袁家二代許久,最終將目光落在了並排而坐的袁紹、袁術身上。

“本初,荊州北牧使之位,你當之無愧。”

袁紹急忙起身,道:“承蒙兄長如此信任,弟自當盡力而爲!”

袁基隨後又看向袁術:“揚州北牧使之位,公路,我當竭力爲你爭取!”

袁術聞言,大喜過望。

不過他還是頗爲羨慕的看了袁紹一眼。

若是能夠換一換,他還是希望可以和袁紹調換一下的。

雖然揚州北牧能夠掌控九江郡、廬江郡、丹陽郡等大郡,但相比於袁紹當了荊州北牧,所能掌控的南陽、江夏、南郡三郡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畢竟南陽郡乃是天下第一大郡,坐擁兩百四十萬口,幾與幽州一州之地的人口相當。

但不論如何,這是袁基分配的,袁術縱然嫉妒袁紹,卻也沒有讓袁基收回成命的能耐。

況且依照袁基的意思,他最多也就能爲袁家爭取三個牧守之位,不可能超越漢室宗親,這是極限了。

三個位置,能分他袁術一個,已經足顯兄弟之情了。

至於剩下的一個州牧之位。

袁基心中現在有點沒譜。

他環視在座衆人。

袁敘亦是袁逢一脈,但和袁紹一樣,乃是庶出,袁紹好歹過繼給了袁成,執掌一房,袁敘的地位卻是上不得大臺面的,日後給個太守就行了,這州牧要職是萬萬輪不到他的頭上。

袁胤的情況和袁敘一樣。

袁忠乃是袁賀次子,袁賀昔日雖然也是兩千石的彭城國相,但在樹大根深的袁家中,兩千石比比皆是,沒啥了不起,與袁成,袁逢,袁隗三兄弟相比,袁賀只能是二線隊員。

袁賀家一脈這一輩有袁忠,袁閎,袁弘三人,除了袁忠在此,另外兩兄弟都是自持高雅,躲在汝南不出仕,多少讓袁基有些討厭。

家族需要伱們出力,你們卻自持身份,躲在汝南當隱士,汝南袁氏的人,隱的住嗎?

因爲袁閎,袁弘的關係,袁基對袁忠的感覺也一般,自然不可能委以重任。

至於袁隗的三個兒子,袁盈死了,剩下的兩個袁東和袁德,袁基覺得能力上多少差了一些。

如此,還有一個袁遺,在袁家二代子侄中頗有名望。

其人有冠世之懿,干時之量。

想到這,袁基遂看向袁遺:“伯業,這大任非你莫屬。”

袁遺急忙起身,拱手道:“兄若信得過弟,那就儘管安排便是了,只是不知以兄長之見,當讓弟往哪裡去好?”

袁基沉思了好一會,方纔緩緩開口道:“益州,益州北牧,非你莫屬。”

袁遺沉思了一會,道:“兄長是讓我去盯着劉焉?”

袁基點了點頭,道:“其實,我一直有些疑惑,那劉焉許大年紀,好端端的,爲什麼非要往蜀中走?畢竟那也不是什麼好地方,但自打劉焉就任於蜀之後,我終於明白了,此人未懷好心。”

“劉德然在冀州,無論有何舉動,皆定期派人向尚書檯稟呈,地方與朝廷之間政令通達,毫無阻礙,但那劉君郎自打入蜀,便如同消失了一般,而蜀南往關中的道路不通,驛站皆停,明擺着就是有問題!”

袁紹接口道:“我也想到此點了,只是如今天下各州反叛頻頻,朝廷諸事纏身,無暇顧及他,但試想,這劉焉爲牧,偏偏選了一個最爲偏遠,道路最爲閉塞之地,去了蜀地之後,封關鎖路,其意爲何?呵呵,叛逆之心,昭然若揭。”

其實就袁氏的立場來說,劉宏所立下的這些劉氏宗親州牧,都屬於他們的眼中釘絆腳石,特別是地方諸侯王開府後,劉氏州牧一旦勢力大成,牽頭引領諸侯王自成一派,則勢必對各州郡的閥閱巨室形成威脅。

所以,一旦找到理由,以袁氏爲首的衣冠巨室自然是要剪除這些被劉宏扶持起來的劉氏州牧的。

劉焉若是總領益州全境,閉關鎖國,閥閱望族或許一時間對他沒有辦法,畢竟蜀地太過險惡,入蜀國太難了。

但如今,劉焉卻只是佔了蜀地的一半。

如此,劉焉父子必然不可能像是歷史上那樣,躲在蜀地二十多年休養生息,任憑中原殺個天翻地覆,也與他們無關了。

毫無疑問,在目前的形勢下,一單天下大亂,西蜀劉焉一家也跑不了,勢必也要參與羣雄逐鹿。

或者說,他們不可能置身事外,必須要選邊站隊。

“伯業,你去南鄭,坐鎮漢中,總領漢中郡、巴郡、廣漢屬國,需仔細監視劉焉動向!但凡他有不臣之舉,時刻向朝中彙報,可伐之!”

袁遺道:“喏,只是兄長,益州南部,最爲富庶的蜀郡、廣漢郡、犍爲郡皆在劉焉的掌控之中,巴地乃貧瘠之地,一旦發現劉焉有叛逆之行跡,我恐鬥他不過。”

袁基笑道:“這一點,你大可放心,你坐鎮於漢中,在北面斷了劉焉的咽喉,而巴地之東,乃是從荊楚入川之門戶,本初在南陽,足可做你的外援。”

“你們兄弟二人,一個在北,一個在東,足矣治死劉焉!”

袁紹一甩長袖,道:“伯業兄,劉焉初到益州,若想控制蜀地,必然要引關東之士入川,可若是你能控制住漢中,而我在配合你把持住白帝之路,則東州之士無法進入蜀郡,咱們兄弟聯手,可將東州之人盡皆扣留在漢中和巴地以爲己用。”

“憑咱們汝南袁氏的聲望,再加上扣留引渡的東州士相助,三年五載,則劉焉不足爲懼,他若敢反,管教他北向授首!”

袁遺言道:“本初高見。”

一旁的袁胤道:“若是能夠鉗制住劉焉,這劉氏州牧之中,就只剩下一個冀州的劉儉和青州的劉虞了,如何對付此二人?”

“啪!”袁基猛然拍了一下桌案,怒道:“胡說什麼!劉德然乃我至交,不是旁人,誰敢謀算到他的頭上,休怪我翻臉!”

袁胤見袁基發怒,嚇得不敢吭聲了。

袁忠小心翼翼的道:“兄長,我等知曉兄長與劉德然乃是至交好友,但他畢竟是劉氏宗親,又是州牧,如今還有節鉞之權,多少也得稍作限制,就算是不限制他,也得着人看管纔是。”

袁敘亦道:“對,對,兄長可以不管劉德然,但至少也得在河北派些人盯着他才行,這樣也好放心!”

袁基皺了皺眉,似有不悅。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袁紹道:“兄長,諸弟所言,都是爲了袁家着想,弟舉薦幾個人,幫兄長盯住德然,咱們袁家不出手干涉他,但派人去河北任職,看着他幹什麼,這總行吧?難道他劉德然還怕人看不成?”

袁基輕嘆口氣:“說吧,你要舉薦何人?”

袁紹道:“泰山郡人丁原,有勇力,善兵事,另有我汝南本郡人張懿,以及幷州人張楊,皆可堪大用,待陛下歸天之後,可安排這些人屯於幷州與河內諸地,並在咱們袁氏宗族中尋一人總領之,如此可密切監視劉德然的動向。”

袁基雖然相信劉儉,但也知道,在這麼多的兄弟諫言下,若是在河北一點佈局都不做,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若是太過偏袒,只怕也難以服衆。

“好,那就依照本初之言行事。”

(本章完)

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99章 上架感言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737章 接班人第58章 劉儉上雒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662章 降董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411章 朱車騎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268章 名士董卓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737章 接班人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680章 三將會面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46章 大饗諸士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72章 朕之族弟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589章 北上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46章 大饗諸士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12章 人爲利趨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73章 坦誠待君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395章 平定烏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