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

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

劉續的情況,劉儉理解了,憑心而論,這些諸侯王確實有着他們的難處。

仔細想想也是,放眼漢末時節,自打皇帝劉宏死後,董卓亂政羣雄逐鹿,諸雄中有代表閥閱望門的袁氏兄弟,有代表豪右之族的曹氏家族,有代表軍功武將的孫堅、公孫瓚,有代表憑經學入仕的漢室宗親劉焉,劉表,還有微末漢室宗親的軍功人物劉備……

各色各樣的英雄人物都有,唯獨沒有聽說哪個諸侯王能夠代表皇家站出來形成一股勢力,也就是一個陳王劉寵在逐鹿之時曇花一現,但很快就被歷史的長河洶涌淹沒。

無他,蓋因到了這個時期,各地的諸侯王所掌握的社會資源實在是太少了。

在這個以莊園經濟作爲主要經濟命脈的社會,諸侯王們所擁有的莊園經濟權重比實在是被擠壓的可憐,他們現有的東西根本無法支撐他們走上羣雄逐鹿的舞臺。

劉續的境遇值得同情,但劉儉還需要照章辦事。

他派人將關於劉續的事情秘密呈報給了劉宏。

畢竟諸侯王屈膝侍於黃巾,傳出去實在是太不好聽,這個年代有封國的諸侯王,大部分都是光武直系,他們雖然沒有實力和勢力,但他們依舊代表着漢室的榮耀和麪皮。

不過伴隨着那些證據,劉儉還寫了一分秘密奏疏給劉宏——是替劉續說情的。

劉宏起先看到了劉續屈侍黃巾的消息後,頓時大怒,當即就有了處死劉續的想法。

不過爲了漢室的臉面,他自然是不能將處死劉續的真實情況對外說出的,於是便決定設立一個虛假的“大逆不道”罪名。

但當劉儉呈遞給劉宏的書信擺在他的面前時,劉宏猶豫了。

劉儉大概將劉續的當時的處境給劉宏做了一個介紹,同時還站在劉續的立場上,陳述了各地諸侯王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地方豪右望族百年來侵佔良田和人丁,甚至已經到了擠壓各封國諸侯王生存空間的程度。

劉儉向劉宏諫言,地方弊政已顯,豪右勢力過強,諸侯王雖勢微,但畢竟皆是皇帝的同宗,他們是光武皇帝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層面皮,在這個內外交困乏力的時候,皇帝應該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善待諸王。

畢竟,比起望族豪右而言,他們對皇帝已無威脅,若是連他們都對皇帝失去了信心,試問陛下真有事急之時,又該啓用誰人呢?

請陛下善待這些碩果僅存的諸王們吧!

至少有他們在,還能證明這個天下是劉姓王朝。

劉宏看完劉儉的奏疏後,不由沉默了。

最後,他決定,不追究劉續這件事了,只是親自寫信痛罵了劉續一番。

這一次,劉宏甚至都沒有除掉劉續的封國。

劉續本以爲這一次必死無疑,沒有想到最後不但留下了性命,連封國都保存了,只是迎來了劉宏的一封痛罵,但這對劉續來說,實在是難以想象的最好結果了。

劉宏的信中還提到了劉儉爲他求情的事。

劉續隨即親自趕往南宮縣,以王禮向劉儉表示感謝。

劉儉說自己也只是盡一份綿薄之力,雖然他們兩個人的血親緣分較遠,但畢竟都是宗親,自己該幫忙的時候,也確實是要幫忙的。

當時,劉續握着劉儉的手,哭的老淚縱橫。

雖然事情比較隱秘,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劉儉幫着劉續躲避了除去封國危險的事,還是在北方的劉氏宗族諸家傳開了。

距離安平國最近的,且還比較有名的劉氏宗親有三位。

一位是常山王劉暠,一位是甘陵王劉忠,還有一位是劉宏不久前委派到甘陵幫劉忠重新建國的甘陵國相劉虞。

常山王劉暠在張角起事之時,雖然沒有像劉續與劉忠一樣被生擒到廣宗,不過他也並沒有比他們強到哪去。

常山王劉暠之所以倖免,是因爲他當時直接跑了,遁入了深山老林之中,直到黃巾被剿滅之後才返回了常山國。

雖然逃跑也不算什麼光彩事,但畢竟還是要比被黃巾活捉強些。

這名在位三十二年的老王在得知了劉續的境遇後,急忙致書給劉儉,邀請他到常山國的行宮一聚,讓他略盡地主之誼。

畢竟這年頭,還把他們劉氏諸侯王當回事,這麼幫忙的宗親後輩,委實也不太多了。

稍有點能耐的劉氏宗親,大多已經是靠向了本地望族,被士族羣體吸收同化了。

劉儉並沒有着急去常山國,並不是他不想搭劉暠這一茬,只是他在南宮迎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讓劉儉不得不慎重以對。

這位客人,就是甘陵國相劉虞。

比劉焉等級還高的,另外一位漢末宗親大佬終於來了。

其實劉虞和劉儉早有神交,別的不說,劉虞當年在京中爲郎時,就與盧植相厚,到了幽州更是受了盧植的舉薦而重用了劉儉的兄弟關羽。

當時,隨着關羽能力的展露,劉虞對關羽是愈發的欣賞,大有將其收入門下爲己用的念頭。

但很可惜,對於劉虞的熱情,關羽並沒有做出迴應。

這讓劉虞很是奇怪,畢竟關羽的出身不高,爲何要拒絕自己呢?

直到有一次,劉虞邀請關羽飲宴,酒至半酣之時,劉虞問關羽在這世上最敬佩的人是何人。

不想關羽直言乃其兄劉儉!

這讓劉虞既感到挫敗,又感到驚訝。

但當時劉儉在京城中聲名不顯,只有殺鮮卑的一件大功傍身,劉虞並沒有將他太當回事。

在劉虞看來,劉儉和關羽的感情,也不過是一起上過戰場的少年之誼而已,憑自己的人格魅力,早晚一定能將關羽拉過來收心爲己用。

於是,自打兩年前開始,身爲幽州刺史的劉虞就瘋狂的對關羽賣好。

今天有人上獻一份鮮美的小鹿肉,劉虞趕緊分出一半給雲長送去!

明天有人獻上中山國的中山佳釀,劉虞趕緊分出兩壇給雲長送去!

後天劉虞查看府邸財貨時,發現自己的財貨有點多,趕緊裝點值錢的寶物給雲長送去!

大後天在馬廄看到一匹上等的良駒寶馬……好麼!趕緊給雲長送去!

但很可惜,面對如此多的恩賞,關羽的回答只有一個:那就是劉虞在任期間,他關羽一定要好好的表現,多立功勳,不辜負刺史的厚望。

而關羽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劉虞在幽州的三年任期,武事政績極爲亮眼,這都是關羽的功勞。

直到劉虞卸任幽州刺史之後,關羽在送別劉虞離開幽州之時,還將劉虞這些年送他的金銀寶物全部封存,一併返還劉虞作爲路費還禮。

劉虞感受到了徹底的挫敗,他心中開始對劉德然產生了無比的好奇。

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夠讓關雲長這樣的青年義士,這般死心塌地?

今日四更萬字,明天繼續

(本章完)

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85章 過猶不及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698章 夢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663章 扶風法正春節快樂!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27章 幷州刺史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358章 劉儉抵達幽州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739章 大捷報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589章 北上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702章 大事件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504章 殺的就是你這小畜生!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530章 讓徐州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26章 郡署徵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