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

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

黃忠暫時沒有接縣令之職,這事由劉儉和董卓共同上書,共言箇中內情。

西北如今戰亂以顯,征伐黃巾的猛將不宜全部下放,還是留下一些精兵猛將向涼州轉戰才最爲妥當。

一個行軍司馬的任留之事,對於朝廷而言,自然不算是什麼大事,立時准奏。

隨後,三位新任的冀州牧使,便各自前往上任去了。

劉儉身爲西州牧使,他所能夠管轄的地域,分別爲常山國、安平國、鉅鹿郡、趙郡諸地。

劉儉上任的地方,遂定在了安平國。

安平國相王明與安平王劉續皆在信都,劉儉爲了不與國相王明治理有所衝突,便在安平境內的南宮臨時駐紮,反正他這個冀州牧使也當不了多久,沒有必要和本地官員起衝突。

但是未曾想到,劉儉剛剛在南宮縣駐腳,安平國相王明就親自從信都趕來了面見他。

如今河北各州剛剛遭受了黃巾的動亂,百廢待興,郡國之長爲平定後續事宜,都是忙的焦頭爛耳。

而這位安平國相還能抽時間專門來見劉儉,那除了有大事與他商議外,也就只有他非常尊敬劉儉,故而遠道前來拜會這個理由了。

但很顯然,對方並非因爲仰慕劉儉而來,而是來與劉儉商議一件大事。

乃是關於安平王劉續的。

黃巾起義這段期間,大漢朝有兩位諸侯王被黃巾軍生擒活捉,一個是甘陵王劉忠,一個就是安平王劉續。

兩個人都被關押在廣宗,後在盧植與張角交手期間,朝廷方面以贖金將兩位諸侯王都贖了回來,黃巾平定之後,劉宏下旨恢復了甘陵國和安平國,併爲兩國置了國相。

國相相當於一國之太守,其所擁有的權力與太守相同,一國軍政財權皆在國相之手,而所謂的諸侯王,也只是在國內吃秩俸的閒散人員,平日裡無任何正事可做,還要受到國相監督,國相還會時不時的將其行爲上奏朝廷,打個小報告。

這一次,甘陵和安平兩國重新復國,劉宏給他們派去的國相都是重要人物,也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本來要召入京中任宗正的劉虞,被劉宏半道遣返回去,到甘陵國任國相去了。

而這個王明,雖不知與皇帝方面有何關係,但既然能在這個特殊時期,和劉虞一同被委任,那足見其受重用的程度。

只是安平國如今正在重新建國,想來這位安平國相應是百事纏身,究竟是什麼事讓這位一國之長親自跑到南宮來見自己?

兩人坐下,王明自述姓名,其人表字子瑜。

劉儉問道:“子瑜公百事纏身,今日來此不知所謂何事?”

王明恭敬的向劉儉施禮:“某從信都原道來見方伯,不爲其他,乃是因一件關於安平王有失王統,屈從黃巾之事!”

“事關重大,王某本欲上奏朝廷,盡陳箇中諸事,只是如今方伯到任,盡掌一州諸事,有方伯在此,王某無上奏之權,只能將此事陳於方伯,還請方伯代爲轉奏陛下。”

劉儉詫異地道:“何爲屈從於黃巾?”

王明衝着門外喝了一聲,便有人將一口木箱擡了進來。

木箱之後,都是一卷一卷的簡牘。

劉儉疑惑的拾起了一卷,大致的看了看。

裡面的內容,大多是黃巾起義之後,劉續向黃巾諂媚求存的信箋,雖然沒有直說投降,但意思大概也就是八九不離十了。

“這些是你在何處找到的?”劉儉疑惑的看向王明。

王明道:“何處找到,恕末吏不便直言,但箇中內容,卻皆據實可循,若方伯不信,大可去問安平王,便知端倪。”

劉儉合上了手中的簡牘,對王明道:“既如此,我便隨你往信都走一遭。”

……

兩個人輕裝快馬,來到信都,劉儉立刻去見安平王劉續。

安平王劉續身着素服,見了劉儉之後,行爲有禮,頗知退讓。

也難怪,這是大漢朝大部分諸侯王的常態。

這個時期的諸侯王在名義上確實是王,但也僅僅就是掛了那麼一個“王”字而已了。

在一郡之首和一國國相的面前,這些王還是非常懂的退讓謙恭的。

因爲諸侯王沒有行政,軍事,人事等各項權力,一國財政軍權盡在國相手中,甚至國相向中央遞交一份關於諸侯王的諫言,都可能導致他們被廢國。

因爲歷代皇帝防諸王防的太緊。

諸侯王有什麼?

簡單而論,就是第一代王建國時,朝廷敕封給他們的土地,還有土地上那些遺留給他們耕民。

與其說是諸侯王,倒不如說他們是莊園主更妥帖些。

但是有的諸侯王,甚至還不如地方的豪右和莊園主,因爲他們所受敕封的土地以及可以領俸的額度,在大漢中央是被登記在冊的。

名門豪右可以無休止的去兼併土地,藏匿人丁,但諸侯王很難做。

承受封爵者在其封邑內無統治權,而食祿以征斂封邑內民戶賦稅撥充,其數量按民產計算,也就是諸侯王每年的收益,是與當地財政收支掛鉤的……朝廷特別是帝王,或許可以允許豪右兼併私產,但是絕對不會允許諸侯王的行爲越界。

說白了,漢室中央打造的諸侯王,是不允許你碰權,也不允許伱碰土地和錢,只允許你到月吃租子,要不就往死裡收拾你。

你敢不聽話?沒法不聽話,一國的國相執掌軍政都是朝廷的人,時時刻刻在盯着這幫姓劉的。

在這樣什麼都不能幹的情況下,大部分的諸侯王都被養成了廢人,啥也不能幹啥也不會幹,只能是按年等着伸手吃租。

沒辦法,畢竟劉氏剛建國時的那幾位諸侯王實在是太能作妖,令漢室江山之後所有的皇帝對諸侯王這個崗位都心有餘悸,百年來無所不用其極的在死命壓制。

而眼前的這位安平王已經在位三十四年,經歷過不知多少位“安平國相”的監督和警告,最近又剛剛遭受到“亡國之痛”,已經被磨滅了心氣,面對劉儉和王明這樣的中央直屬高官,爲免‘廢國之險’,自然是小心謹慎的。

但是他再小心,也沒有想到劉儉居然會將他被活捉前,屈從於黃巾那些簡牘亮了出來。

安平王當即嚇的魂不附體,顫巍巍的癱倒在了地上,泣不成聲。

他也是一把年紀的人了,年過五旬,身爲諸侯王被抓住了屈辱侍賊這樣的小辮子,下場自然不會好到哪去。

國法威嚴之下,他必然要死。

“唉,寡人也是逼不得已啊,被逼無奈啊。”

王明看着痛哭流涕的劉續,嗤之以鼻。

劉儉則是伸手將劉續攙扶了起來,道:“大王有何苦衷,不妨直言,若果真有委屈之處,我自會向陛下稟明,請陛下放大王一條生路。”

劉續伸手擦了擦眼淚,道:“劉方伯,寡人只想與你一人說。”

劉儉無奈的轉頭看向王明。

王明這人倒也是識趣,他當即向劉儉拱手,拜辭離去。

而劉儉則是留在了劉續的行宮,聽他闡述自己的委屈。

“唉,劉方伯,聽說你也是宗室之親,雖不似寡人這般乃是王爵,卻也被陛下認爲族弟,唉,比起寡人來,你卻是好的太多太多了。”

“大王,我不明白,你身爲漢皇至親,數代承朝廷恩養,爲何臨難之時,反不能守節?”

劉續搖了搖頭,苦道:“沒到寡人這個位置,你是不會明白的……安平國雖立國六十二載,但前身乃是樂成國,歷經數代,初時王邑之良土,早已被人分置了大半,而隸屬寡人的土地和耕民,亦所剩無幾,且畝產年低,本王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

“逢黃巾之亂,似寡人這樣的諸王,因地荒無人耕種,置使王國無復租逯,而數見虜奪,或並日而食,轉死溝壑……唉,寡人在爲賊寇劫持之前,就已經沒法活命了,若是屈從黃巾,反倒是會有一條生路。”

“無復租逯,轉死溝壑?”劉儉皺眉看向他:“大漢的諸侯王,就慘到了這般地步了?”

“若無戰亂尚可,若有戰亂,縱有田地在手,亦無人耕,耕地無所收,我等諸王生路何在?這是寡人唯一的指望。”

“那理應爲大王耕地之人,何在?”

“呵呵,劉方伯,你也是河北之人,可耕之良田在何人之手?你不清楚?冀幽之地,豪右之門甚多,徒附皆歸於豪門,沃田皆落於旁人之手,我等諸侯在國中行爲受限,如刀俎下之魚肉,又復能何爲?”

“唉,天子防備諸王,國相監督諸王,豪右暗中兼併諸王,又適逢黃巾,劉方伯,你說寡人的出路何在?”

劉儉皺眉道:“終歸還是大王你自己不能振作,讓人鑽了空隙,難道天下諸王盡皆如此?我卻不信。”

劉續哭道:“寡人承認非立世之才,然形勢所逼,諸王之境遇雖有參差,然困境卻大致相同,此番黃巾禍起,多無復租祿,並日而食,轉死溝壑,唯獨陳獨富強,鄰郡人多歸之,陳王劉寵乃爲豪傑,但這樣的人傑,在天下實是少之又少。”

(本章完)

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335章 神臂營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739章 大捷報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530章 讓徐州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75章 與誰買醉?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95章 四大金剛第30章 最後一關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13章 牛棚思過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7章 官場利弊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582章 謙亡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85章 過猶不及請個假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582章 謙亡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