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想丟了性命

在太后呂雉的重壓下,皇帝劉盈遇事越發的沒有主見了,先想到的就是問太后呂雉怎麼辦。

太后呂雉生氣卻也沒有辦法,她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和丈夫劉邦都是殺伐決斷之人,到了兒子這裡卻變得遇事總是猶猶豫豫沒有個準主意。但是兒子只有一個,沒有的選擇,太后呂雉只好忍着怒火一點點教。

“如今的形勢已經沒有退縮的可能。既然開始了一定要把推恩令執行下去。這不僅關係到推恩令一個法令而且還關係到皇家的威嚴,諸侯王能夠聯合起來反對皇家一次,也能有第二次,這個頭不能開。”如今太后呂雉已經不是爲了推恩令,而是爲了皇家的威嚴。

“要從哪裡下手呢?”皇帝劉盈知道接下來肯定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卻也無力阻止。

“我現在已經派人查明,這次居中聯絡反對推恩令的正是吳王劉濞的丞相茅京,吳王劉濞是幕後主使,所謂擒賊先擒王,我們要從吳王劉濞下手。”做爲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太后呂雉早就組織起了自己的信息情報機構,各諸侯王的一舉一動都在她的掌握之下,吳王劉濞搞出這麼大的動靜,太后呂雉不可能不知道。

“我馬上下旨申斥於他。”皇帝劉盈搶先說道,劉盈明白被太后盯上肯定沒有好下場,想要通過與吳王劉濞聯絡讓吳王劉濞認識到大勢不可阻擋,以免受到太后呂雉更重的處罰。

“沒有的,吳王劉濞要是害怕你申斥,他早就乖乖按照以下的旨意執行了。”太后呂雉對吳王劉濞瞭解的比劉盈更爲深刻。

皇帝劉盈聽太后這麼說,只能保持沉默了,劉濞與劉盈雖然不是親兄弟,做爲叔伯兄弟血緣關係也不遠。看到兄弟要遭難自己卻沒辦法拯救,皇帝劉盈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太后呂雉接着說道:“馬上下旨正式推行推恩令,並且命令吳王劉濞到長安主持推恩令的執行工作。”

“吳王也許是一時想不清楚,請太后對他還是寬容一點兒。”現在天下之諸侯都怕被太后召到長安。皇帝劉盈也明白被太后召來長安的人大多沒有好下場。所以還想爲吳王劉濞開脫。

“陛下也不用爲他求情了,他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他們認可皇家的權威,按照命令徹底執行推恩令,我是不會傷害他們的,如果一意孤行,死不悔改,那就怪不得我心狠手辣了。當皇帝必須能下狠心,不然不足以震懾大臣及諸侯。反而會引起更大的動亂,會令更多無辜的人因此而喪命,那樣更是得不嘗失。”太后呂雉雖然殺敵人的時候從不心慈手軟,對不與她爲敵的人還是很寬容的。

見勸不動太后呂雉,皇帝劉盈只好按要求下了兩道聖旨,一道爲公告天下推恩令正式實行,主持推恩令實行的正是吳王劉濞。

另外一道聖旨是直接給劉濞的,命他即刻動身來長安,大漢國推行推恩令,還要倚仗吳王劉濞呢。

聖旨一出天下譁然,對於推進推恩令天下人早有準備,畢竟太后已經爲此造了很長時間的聲勢了,趙國的《邯鄲時報》也刊登了許多說明的文章,該來的總歸會來的,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主持推恩令執行情況的卻是吳王劉濞。

此前吳王劉濞對推恩令的反對最激烈,派出丞相茅京到處串聯,說的都是反對推恩令的話。在此前人們還在估計最適合推進推恩令的人應當是趙王張敖,畢竟這個主意是趙王張敖出的,而且實行推恩令利益受到的傷害最小的也是趙王張敖。沒想到這差事最終落到了吳王劉濞的頭上。

此時已經有人懷疑吳王劉濞先前的行爲是爲了麻痹大家,最終是爲了在太后面前買好而做準備。

皇帝劉盈的聖旨如今到了吳國,吳王劉濞接旨後暴跳如雷,差一點兒當場把聖旨給撕了。

“太后呂雉這也太欺負人了,明知我反對推恩令,卻非要讓我主持此事。這是越不願意幹非得讓你幹,你還要幹好的意思,不但讓你勞累,還要噁心死你。並且召我到長安辦公,太后呂雉是不是準備好了,在對我不滿意時隨時下黑手。”見送聖旨的使者走出了門吳王劉濞對丞相茅京報怨道。

“去長安很危險啊!”丞相開始爲吳王劉濞的安全擔心了。

現在天下人都有一個共識,去長安在太后呂雉身旁是很危險的。

“我絕對不去長安,權力我要,命我也不想丟。”吳王劉濞站起身形氣憤的說道。

“那可怎麼辦?”丞相茅京也感到束手無策。

“給太后寫奏摺,說我身體有病擔當不了這個重任。也去不了長安,請太后另選他人。”吳王劉濞只好用老辦法,稱病不聽旨了。

茅京也沒了主意,只好按吳王劉濞說的辦,拖一時是一時。

吳王劉濞稱病的奏摺送到了長安。同時又派了使臣四處活動,想要疏通關係替吳王劉濞求情。

此時天下諸侯以及大臣都在觀望,看太后呂雉有什麼反應。

許多大臣也放出話來希望太后再作考慮,不要逼的吳王劉濞太緊。實際上大臣們也有自己的考慮。

在朝堂上的許多大臣,雖然不是諸侯,卻也擁有着大量的封地,他們怕太后呂雉順利分解諸侯的王國之後再盯上他們。

嘴上沒說心裡也是想要擁有更多的財富和更大的自主權的。

“稱病,又來個稱病的。當年彭越稱病不來長安,陳稀不來長安,這兩個人最後都反叛了。吳王劉濞他小小年紀也稱病不來長安,難道他也要造反不成。”太后呂雉接到吳王劉濞的奏摺後勃然大怒。這很明顯吳王劉濞不想遵旨行事了。

“太后息怒。要不然,我再下旨催促一下。”皇帝劉盈還在努力維繫雙方關係,希望不要鬧崩。

“那你就下旨好了,命令吳王劉濞馬上來長安,如果再不來,就派人把他抓住來問罪。”太后呂雉的威嚴不容挑戰,呂雉不相信那麼多朝中的老臣都服服貼貼的,吳王劉濞這個小破孩兒可以忤逆了她的意志。

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樣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憤怒第二十章 離別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五十九章 敗家的大王第二 百二十三章 一塊肥肉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過來第三十四章 黃老之學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八章 劉邦開創的遊戲第四百章 登島作戰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憤怒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發突然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理課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買你的想法第三百九十四章 錢貨兩清第三百六十五章 偉大奇蹟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二百七十章 搶劫犯被搶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你安排的妥妥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賠錢貨第二百一十九章 石盈鍾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品交換第三百六十一章 惱羞成怒的齊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二百二十二章 互相勾結第三百五十二章 他們騙我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間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老師的重要性第五十二章 堅強的劉猷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傳戰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七十九章 這下麻煩了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一百七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一百五十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主和親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王辛苦了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四十三章 圖書館的構想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四百零九章 出頭鳥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法可依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五十二章 他們騙我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二百零三章 瘋狂的女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甲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火演習第一百一十五章 沒錢萬萬難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一百五十六章 斬將奪旗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二十七章 銳士營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法可依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要造反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三百八十一章 銀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爬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龍門飯店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間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四百零五章 太貴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趙國圖書館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想丟了性命第二百三十八章 經濟制裁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對勢力被消滅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放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幹的女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選擇第八十章 程序正義第三百五十四章 壓水機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三百九十二章 貿易戰